《衛生寶鑑》~ 卷三 (2)
卷三 (2)
1. 妄投藥戒
高郎中家,好收方書,及得效藥方。家人有病,自為處治,亦曾有效。中統庚申五月間,弟婦產未滿月,食冷酪、苦苣及新李數枚,漸覺腹中痛。太夫人以自合檳榔丸七十丸服之,至夜痛尤甚,恐藥力未達,又進五十丸。須臾間大吐且瀉,其痛增極,肢體漸冷,口鼻氣亦冷,急求醫療。
未至而卒。後太夫人見予,訴其由,曰:「天命耶?藥之過耶?君試裁之。」予曰:「非難知也。凡醫治病,虛則補之,實則瀉之,此定法也。人以血氣為本,今新產血氣皆損,胃氣虛弱,不能腐熟生硬物,故滿而痛也。復以寒劑攻之,又況夏月陰氣在內,重寒相合,是大寒氣入腹,使陰盛陽絕。
其死何疑?《難經》曰:「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如此死者,醫殺之耳,非天命也。太夫人然其言。噫!《曲禮》謂:「醫不三世,不服其藥。」其慎如此。彼過已往而不可咎,後之用藥者,當以此為戒之。
白話文:
[勿隨意投藥的警戒]
高家郎中喜歡收集各種藥方,一旦家中有人生病,他便自己開方配藥,確實也有時見效。然而,在中統庚申年五月,他的弟媳產後未滿月,不慎吃了冷酪、苦苣以及一些新鮮的李子,接著開始感到腹部疼痛。母親便拿出自家調製的檳榔丸,一次給了七十粒。但到了夜晚,疼痛反而更加劇烈,擔心藥力未足,又再追加了五十粒。沒多久,弟媳開始劇烈嘔吐和腹瀉,疼痛更甚,四肢冰冷,口鼻也變得冰涼。家人急忙尋找醫生救治。
但還未等到醫生到來,弟媳就去世了。事後,母親向我訴說這件事,並問我:「這是天命嗎?還是藥物的錯呢?」我回答說:「這並不太難理解。通常醫生治病,虛弱時補養,實症時則用瀉法,這是固定原則。人體本以血氣為基礎,現在剛生產完,血氣都受損,胃氣虛弱,無法消化堅硬的食物,所以才會產生飽脹感和疼痛。再用寒性藥物去攻擊,加上夏季身體內部陰氣較重,兩種寒氣結合,等於是大量寒氣進入腹部,導致陰氣旺盛,陽氣斷絕。
如此一來,死亡也就無可避免了。《難經》提到:『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這種情況下導致的死亡,就是醫生殺害的,而非天命。」母親對我的解釋表示認同。唉,古禮提到:「醫生若非三代行醫,不可服用其藥物。」其慎重程度可見一斑。過去的錯誤已無法追究,但對於未來使用藥物的人來說,應將此事作為警戒。
這段故事提醒我們,即使是有經驗的醫者,也應謹慎使用藥物,特別是在患者身體狀況特殊或虛弱的情況下,更應小心謹慎,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
2. 福醫治病
丙辰秋。楚丘縣賈君次子二十七歲。病四肢困倦。躁熱自汗。氣短。飲食減少。咳嗽痰涎。胸膈不利。大便秘。形容羸削。一歲間更數醫不愈。或曰。明醫不如福醫。某處某醫。雖不精方書。不明脈候。看證極多。治無不效。人目之曰福醫。諺云。饒你讀得王叔和。不如我見過病證多。
頗有可信。試命治之。醫至。診其脈曰。此病予飽諳矣。治之必效。於肺腧各灸三七壯。以蠲飲枳實丸消痰導滯。不數服。大便溏泄無度。加腹痛。食不進。愈添困篤。其子謂父曰。病久瘦弱。不任其藥。病劇遂卒。冬予從軍回。其父以告予。予曰。思內經云。形氣不足。病氣不足。
此陰陽俱不足。瀉之則重不足。此陰陽俱竭。血氣皆盡。五臟空虛。筋骨髓枯。老者絕滅。壯者不復矣。故曰。不足補之。此其理也。令嗣久病羸瘦。乃形不足。氣短促乃氣不足。病潮作時嗜臥。四肢困倦。懶言語。乃氣血皆不足也。補之惟恐不及。反以小毒之劑瀉之。虛之愈虛。
損之又損。不死何待。賈君嘆息而去。予感其事。略陳其理。夫高醫愈疾。先審歲時太過不及之運。察人之血氣飲食勇怯。之殊病。有虛實淺深在經在臟之別。藥有君臣佐使大小奇偶之制。治有緩急因用引用返正之則。孫真人云。凡為太醫。必須諳甲乙、素問、黃帝針經、明堂流注、十二經、三部九候、五臟六腑、表裡孔穴、本草、藥對、仲景、叔和諸部經方。又須妙解五行陰陽。
精熟周易。如此方可為太醫。不爾。則無目夜遊。動致顛損。正五音者。必取師曠之律呂。而後五音得以正。為方員者。必取公輸之規矩。而後方員得以成。五音方員。特末技耳。尚取精於其事者。況醫者人之司命列於四科。非五音方員之比不精於醫,不通於脈。不觀諸經本草。
賴以命通運達而號為福醫。病家遂委命於庸人之手。豈不痛哉。噫。醫者之福。福於渠者也。渠之福安能消病者之患焉。世人不明此理而委命於福醫。至於傷生喪命。終不能悟。此惑之甚者也。悲夫。
白話文:
[福醫治病]
丙辰年的秋天,楚丘縣的賈先生的次子,年紀二十七歲,身體出現了四肢疲倦無力,躁熱且自汗不止,呼吸短促,食慾下降,咳嗽伴有痰涎,胸部感覺不舒暢,大便不通暢,身體形態削瘦。一年之間換了好幾個醫生都未能痊癒。有人說,有經驗的醫生比學識淵博的醫生更有效,某地某位醫生,雖然不懂得精確的醫術和脈象,但看過的病例非常多,治療效果都非常好,人們稱他為「福醫」。有一句諺語說:「即使你讀遍了王叔和(古代醫學家)的所有著作,也比不上我見過的病症多。」
這話聽起來頗有道理,於是決定請這位「福醫」來治療。醫生到來後,診斷他的脈象,並說:「這種病我非常熟悉,治療一定會有效果。」於是在肺腧穴各灸了三七壯,並使用蠲飲枳實丸來消痰化滯。然而,沒服用幾次,患者開始出現嚴重的腹瀉,而且伴有腹痛,完全無法進食,病情更加嚴重。兒子對父親說:「病了這麼久,身體瘦弱,無法承受這樣的藥物,病情越來越嚴重。」最終,不幸去世。
冬天的時候,我從軍中返回,賈先生向我訴說了這件事。我回答說:「根據《黃帝內經》所述,形體和氣血如果都不足,病情就會加重。如果再進行泄瀉,就會導致氣血兩虛,五臟功能衰竭,筋骨和骨髓也會枯竭。對於老年人來說,可能會致命;對於年輕人來說,也可能難以恢復。所以說,氣血不足的情況下應該補充,這就是其中的道理。」
您的兒子長期生病,身體瘦弱,這是形體不足的表現;呼吸短促,這是氣血不足的表現;在病情發作時喜臥,四肢疲倦,少言語,這些都是氣血兩虛的表現。這種情況下,應該補充,而不是用有毒的藥物來泄瀉,這樣只會讓虛弱的情況更為嚴重,損失的東西越來越多,病情只會越來越糟,死亡是遲早的事。」賈先生聽後,只能嘆息著離開。
我被這個事件所感動,想要陳述一下其中的道理。一位高明的醫生,在治療疾病之前,首先會判斷季節和天氣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觀察患者的血氣、飲食、勇怯等特點,並分析疾病的虛實、深淺、部位,以及藥物的主輔、大小、奇偶等特性。治療時,會根據病情的緊急程度,選擇相應的治療方法,如順應、逆向、調和、扶正等原則。孫真人曾說過:「作為一名高級醫生,必須精通《甲乙經》、《素問》、《黃帝針經》、《明堂流注》、《十二經脈》、《三部九候》、《五臟六腑》、《表裡孔穴》、《本草》、《藥對》、《仲景》、《叔和》等醫學經典,還需深刻理解五行和陰陽的理論,精通《周易》。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名高級醫生。否則,就像夜晚瞎走,隨時可能跌倒受傷。」
校正五音的人,一定要遵循師曠的律呂,才能正確地校正五音。製作方形和圓形物品的人,一定要使用公輸的規矩,才能製作出完美的方形和圓形物品。五音和方形圓形只是微小的技藝,尚且需要專門的技能。醫學作為人命關天的重要學科,更需要專業知識和技能,而非僅僅依靠經驗和運氣。那些號稱為「福醫」的人,如果不懂醫學、不通脈象、不讀經典、不熟悉藥物,卻依賴運氣來治療疾病,病人把生命交到這樣的庸人手中,豈不是非常危險嗎?世人不明白這個道理,把生命交給「福醫」,結果導致健康受損,甚至喪命,這是非常可悲的事情。唉!醫生的「福」,是他們自己的「福」,他們的「福」怎麼可能消除病人的痛苦呢?世人不明白這個道理,把生命交給「福醫」,結果導致健康受損,甚至喪命,這是非常可悲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