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寶鑑》~ 卷十八 (2)
卷十八 (2)
1. 調經順氣
桃仁(去皮尖。麩炒微黃色),虎杖,吳茱萸(湯浸七遍。焙乾。微炒),當歸,杜仲(去粗皮。銼炒),柏子仁(炒),附子(炮。去皮),木香,山茱萸(去核),延胡索,安息香(各二十兩。搗碎。入好酒研。澄清。去渣。銀器內慢火熬成膏),乾薑(炮),肉桂(去粗皮),牝丹皮,黃耆(去蘆),艾葉(微炒),澤蘭葉(各二斤半),肉蓯蓉(酒浸焙),厚朴(去粗皮。薑汁炙令熟。
各五斤)
上為細末。以前安息香膏入白麵。同煮作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以溫酒下。醋湯亦得。
【滋血湯】,治婦人血熱氣虛。經候澀滯不通。致使血聚。肢體麻木。肌熱生瘡。渾身疼倦。將成勞瘵。不可妄服他藥。但宜以此滋養通利。(又治證與前活血丹同。可互服之)
馬鞭草,荊芥穗(各四兩),牡丹皮(一兩),赤芍藥,枳殼(去穰。麩炒),肉桂(去粗皮),當歸(去苗。炒),川芎(各二兩)
上為粗散。每服四錢。烏梅一個。水二盞。煎一盞。去渣。食前空心日四五服。有此證服至半月或一月。經脈自通。百病皆除。神效。
【增損四物湯】,治婦人血積。
當歸,川芎,熟地黃,芍藥,廣朮,桂(去粗皮),三稜,乾漆(炒),
上八味。各等分。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二盞。煎至一盞。食前稍熱服。
【當歸丸】,治婦人經血不調血積證。
當歸,川芎,赤芍藥,廣朮,熟地黃,京三稜(各半兩),神麯,百草霜(各二錢半)
上八味為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用溫水送下。食前。溫酒亦得。
【玄胡苦楝湯】,治臍下冷撮痛。陰內大寒。
甘草(炙。五分),肉桂,附子(炮。各三分),玄胡,苦楝子(各二分),熟地黃(一錢)
上㕮咀。入黃柏二分為引用。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空心食前。
白話文:
[調經順氣]
將桃仁(去掉外皮和尖端,用麥麩炒至微黃色)、虎杖、吳茱萸(用熱水浸泡七次後烘乾,再稍微炒一下)、當歸、杜仲(去掉粗皮,切碎炒)、柏子仁(炒過)、附子(炮製過,去掉外皮)、木香、山茱萸(去掉核)、延胡索、安息香(各二十兩,搗碎後加入好酒研磨,澄清後去除殘渣,用銀製容器以慢火熬製成膏狀),以及乾薑(炮製過)、肉桂(去掉粗皮)、牡丹皮、黃耆(去掉蘆頭)、艾葉(稍微炒過)、澤蘭葉(各二斤半),肉蓯蓉(用酒浸泡後烘乾)、厚朴(去掉粗皮,用薑汁炙烤至熟,各五斤)。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加入之前熬好的安息香膏和白麵,一起煮成糊狀,然後搓成如梧桐子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前用溫酒送服,也可以用醋湯送服。
[滋血湯]
這個方子是治療婦女因血熱、氣虛,導致經期澀滯不通,引起血瘀、肢體麻木、皮膚發熱生瘡、全身疲倦疼痛,甚至有發展成勞瘵(肺結核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狀況。這種情況不宜隨意服用其他藥物,應該用這個方子來滋養身體,疏通氣血。(此方與之前的活血丹功效相似,可以交替服用。)
藥材包括馬鞭草、荊芥穗(各四兩)、牡丹皮(一兩)、赤芍藥、枳殼(去掉內瓤,用麩炒)、肉桂(去掉粗皮)、當歸(去掉根莖,炒過)、川芎(各二兩)。
將上述藥材混合成粗散,每次服用四錢。用一個烏梅和兩碗水煎煮成一碗,去除殘渣,飯前空腹每日服用四到五次。有這種症狀的人,服用半個月或一個月左右,經脈自然會暢通,各種疾病都會消失,效果神奇。
[增損四物湯]
這個方子是治療婦女血瘀積滯的狀況。
藥材包括當歸、川芎、熟地黃、芍藥、廣朮、桂(去掉粗皮)、三稜、乾漆(炒過),每種藥材等分。
將上述八味藥材混合成粗末,每次服用三錢。用兩碗水煎煮成一碗,飯前稍微加熱後服用。
[當歸丸]
這個方子是治療婦女經血不調,有血瘀積滯的狀況。
藥材包括當歸、川芎、赤芍藥、廣朮、熟地黃、京三稜(各半兩)、神麯、百草霜(各二錢半)。
將上述八味藥材磨成粉末,用酒調製成糊狀,搓成如桐子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用溫水送服,飯前服用,也可以用溫酒送服。
[玄胡苦楝湯]
這個方子是治療肚臍下方寒冷疼痛,以及陰部內有嚴重寒氣的狀況。
藥材包括炙甘草(五分)、肉桂、附子(炮製過,各三分)、玄胡、苦楝子(各二分)、熟地黃(一錢)。
將上述藥材切碎,加入黃柏二分作為引經藥。將全部藥材當作一劑,用兩碗水煎煮成一碗,去除殘渣,稍微加熱後服用,空腹飯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