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經小學》~ 卷之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2)

1. 十五絡脈一首(出針經)

人身絡脈一十五。我今逐一從頭舉。手太陰絡為列缺。手少陰絡即通里。手厥陰絡為內關。手太陽絡支正是。手陽明絡偏歷當。手少陰絡外關位。足太陽絡號飛陽。足陽明絡豐隆記。足少陽絡為光明。足太陰絡公孫寄。足少陰絡名大鐘。足厥陰絡蠡溝配。陽督之絡號長強。陰任之絡為尾翳。脾之大絡為大包。十五絡名君須記。

白話文:

人身上有15個經絡,現在我要一一列出它們的名字: 手太陰經的絡穴是「列缺」;手少陰經的絡穴是「通裏」;手厥陰經的絡穴是「內關」;手太陽經的絡穴是「支正」;手陽明經的絡穴是「偏歷」;手少陰經的絡穴是「外關」;足太陽經的絡穴是「飛陽」;足陽明經的絡穴是「豐隆」;足少陽經的絡穴是「光明」;足太陰經的絡穴是「公孫」;足少陰經的絡穴是「大鐘」;足厥陰經的絡穴是「蠡溝」;陽脈的絡穴叫做「長強」;陰脈的絡穴叫作「尾翳」;脾胃的大絡稱爲「大包」。這15個絡穴的名字你一定要記住!

2. 經脈交會八穴一首(同前)

公孫衝脈胃心胸。內關陰維下總同。臨泣膽經連帶脈。陽維目銳外關逢。後谿督脈內眥頸。申脈陽蹺絡亦通。列缺肺任行肺系。陰蹺照海隔喉嚨。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醫文字是描述八個穴位的作用和位置:

公孫(穴)可以疏通胃、心、胸部的氣血;

內關(穴)與陰維脈相通,並能影響全身;

臨泣(穴)連結到膽經和帶脈;

防風(穴)在眼睛尖端處遇到陽維脈;

後溪(穴)位於眼窩內部,能夠影響視力;

舞臺(穴)與陽蹻脈相接,並且有著良好的溝通能力;

列缺(穴)走遍了肺部,對於呼吸系統有著重要的作用;

照海(穴)則對咽喉部位有所幫助。

以上就是這些穴位的主要功能及位置。

3. 經穴起止一首(同前)

手肺少商中府起。大腸商陽迎香二。足胃厲兌頭維三。脾部隱白大包四。膀胱睛明至陰間。腎經湧泉俞府位。心包中衝天池隨。三焦關衝耳門繼。膽家竅陰瞳子髎。厥肝大敦期門至。手心少衝極泉來。小腸少澤聽宮去。十二經穴始終歌。學者銘於肺腑記。

白話文:

這首詩是關於中醫的十二個主要穴位的描述。

  • 少商和中府是肺臟的手指上的穴位;
  • 商陽和迎香是大腸手指上的兩個穴位;
  • 厲兇、頭維和足胃是胃部腳趾上的三個穴位;
  • 隱白、大包和脾部是脾臟腳趾上的四個穴位;
  • 睛明、至陰和膀胱是膀胱眼睛周圍的三個穴位;
  • 湧泉、俞府和腎經是腎臟腳底板上的三個穴位;
  • 中沖、天池和心包是心臟手掌上的四個穴位;
  • 視神經、耳門和三焦是耳朵眼中的三個穴位;
  • 家竅、瞳子髎和膽囊是肝臟眼球周圍的三個穴位;
  • 大敦、期門和手心是肝臟手指上的三個穴位;
  • 少澤、聽宮和小腸是小腸手指上的三個穴位;

學習這些穴位並牢記在心中是非常重要的。

4. 十二經氣血一首(集見內經形志篇)

多氣多血經須記。大腸手經足經胃。少血多氣有六經。三焦膽腎心脾肺。多血少氣心包絡。膀胱小腸肝所異。

大腸(手陽明),胃(足陽明),三焦(手少陽),膽(足少陽),腎(足少陰),心(手少陰),脾(足太陰),肺(手太陰),心包(手厥陰),膀胱(足太陽),小腸(手太陽),肝(足厥陰)

白話文:

要記得多氣多血的經脈:大腸經和手部陽明經、胃經和腿部陽明經;少血多氣的經脈共有六條:三焦經和手部少陽經、膽經和腿部少陽經、腎經和腿部少陰經、心經和手部少陰經、脾經和腿部太陰經、肺經和手部太陰經;而心包經是多血少氣的一種,與膀胱經、小腸經以及肝經有所不同。 這些都是十二正經中的主要經脈,包括了身體各個部位的主要循環系統。瞭解它們的位置和特點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人體的功能和健康狀態。

5. 十二經井榮腧經合穴一首(出針經)

少商魚際與太淵。經渠尺澤肺相連。商陽二三間合谷。陽谿曲池大腸原。少衝少府屬於心。神門靈道少海尋。少澤前谷後谿腕。陽谷小海小腸經。大敦行間太衝看。中封曲泉屬於肝。竅陰俠谿臨泣膽。丘墟陽輔陽陵泉。隱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陰陵切要知。湧泉然谷太谿穴。復溜陰谷腎之經。

厲兌內庭陷谷胃。衝陽解谿三里隨。至陰通谷束京骨。崑崙委中是膀胱。中衝勞宮心包絡。大陵間使曲澤傳。焦關衝液門中渚。陽池支溝天井源。

白話文:

少商、魚際和太淵,經渠與尺澤相連接,肺經的穴位。商陽、二三間和合谷,陽溪、曲池是大腸經的原穴。少衝、少府屬於心經,神門、靈道、少海是心經的穴位。少澤、前谷、後谿在手腕附近,陽谷、小海是小腸經的穴位。大敦、行間、太衝是肝經的主要穴位。中封、曲泉是肝經的穴位。竅陰、俠谿、臨泣是膽經的穴位,丘墟、陽輔、陽陵泉是膽經的重要穴位。隱白、大都、太白是脾經的穴位,商丘、陰陵是脾經的要穴。湧泉、然谷、太谿是腎經的穴位。復溜、陰谷是腎經的穴位。

厲兌、內庭、陷谷是胃經的穴位。衝陽、解谿、三里是胃經的重要穴位。至陰、通谷、束京骨、崑崙、委中是膀胱經的穴位。中衝、勞宮是心包絡的穴位。大陵、間使、曲澤是心包絡的穴位。焦關、衝液門、中渚是三焦經的穴位。陽池、支溝、天井是三焦經的穴位。

6. 經脈流注一首(同前)

肺寅大卯胃辰經。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膀酉腎心包戌。亥三子膽醜肝通。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醫文字是描述一天十二個時辰(每兩個小時為一個時辰)與人體五臟六腑相應的情況: 「肺寅大卯胃辰經」:在凌晨3點到5點之間(即「寅時」),肺部最活躍;從早上5點到7點(即「卯時」),則是大腸最活躍的時候。「脾巳心午小未中」:上午9點至11點(即「巳時」)是脾胃最旺盛的時間;中午11點至下午1點(即「午時」)是心臟最強盛的時期;而下午1點至3點(即「未時」)則是小腸最活躍的時間。「申膀酉腎心包戌」:下午3點至5點(即「申時」)是膀胱最活躍的時間;傍晚5點至晚上7點(即「酉時」)是腎臟最旺盛的時期;晚上7點至9點(即「戌時」)則是心包絡最活躍的時間。「亥三子膽醜肝通」:晚間9點至11點(即「亥時」)是三焦和膽囊最活躍的時間;深夜11點至凌晨1點(即「子時」)是膽囊最旺盛的時期;凌晨1點至3點(即「醜時」)則是肝臟最活躍的時間。 總結來說,這個表達方式是在說明不同器官在不同的時間會有不同的生理活動,因此我們可以根據這些信息來調整生活作息、飲食習慣等,以達到更好的健康效果。

7. 十二經納甲一首(同前)

甲膽乙肝丙小腸。丁心戊胃己脾鄉。庚屬大腸辛屬肺。壬屬膀胱癸腎臟。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絡同歸入癸方。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醫文字是關於人體五臟六腑與五行相對應的說法。

簡而言之:

  1. 甲(木)代表肝臟;
  2. 乙(木)代表膽囊;
  3. 丙(火)代表小腸;
  4. 丁(火)代表心臟;
  5. 戊(土)代表胃部;
  6. 己(土)代表脾臟;
  7. 庚(金)代表大腸;
  8. 辛(金)代表肺部;
  9. 壬(水)代表膀胱和三焦器官;
  10. 癸(水)代表腎臟;

另外,“三焦”這個概念在中醫裏是指全身各部位之間相互連通、保持平衡的一種功能系統,在這裡被認為與“壬”(水)相關聯。“包絡”,即胸腺或淋巴組織等免疫系統的一部分,也被視為與“癸”(水)有關。

8. 周身經穴賦

手太陰兮大指側。少商魚際兮太淵穴。經渠兮列缺。孔最兮尺澤。俠白共天府為鄰。雲門與中府相接。(凡十一穴。左右二十二穴。)

手陽明兮大腸之經。循商陽兮二三而行。(二間三間也)歷合谷陽谿之腧。過偏歷溫溜之臏。下廉上廉三里而近。曲池肘膠五里之程。臑(即臂臑肩髃二穴。)上於巨骨。天鼎紆乎扶突。禾髎唇連。迎香鼻迫。(凡二十穴。左右共四十穴。)

胃乃足之陽明。厲兌趨乎內庭。過陷谷衝陽之分。見解谿豐隆之神。下巨虛兮條口陳上巨虛兮三里仍。犢鼻引入於梁丘陰市之下。伏兔上貫於髀關氣衝之經。歸來兮水道。大巨兮外陵。運天樞兮滑肉。禮太一兮關門。梁門兮承滿。不容兮乳根。乳中之膺窗屋翳。庫房之氣戶缺盆。

白話文:

「手太陰肺經:從大拇指側開始,經過少商、魚際和太淵穴,接著是經渠和列缺穴,孔最穴在尺澤附近,俠白和天府兩穴相鄰,雲門和中府兩穴相接。總共有11個穴位,左右各22個穴位。

手陽明大腸經:從商陽穴開始,經過二間和三間穴,然後是合谷和陽谿穴,經過偏歷和溫溜穴,再往下到下廉和上廉,三里穴接近。曲池穴位於肘膠附近,五里穴則是在肘部。臂臑和肩髃兩個穴位位於手臂部位,天鼎穴位於頸部,扶突穴在喉嚨附近,禾髎穴靠近嘴脣,迎香穴靠近鼻子。總共有20個穴位,左右各40個穴位。

胃屬足之陽明,由厲兌穴進入內庭穴,經過陷谷和衝陽穴,看到解溪和豐隆穴,下至巨虛和條口,上至上巨虛和三里穴,犢鼻穴引向梁丘和陰市,伏兔上貫過髀關,氣衝穴是其經路,歸來穴是水道,大巨穴在外部,運用天樞穴是滑肉,禮太一穴是關門,梁門穴是承滿,不容穴在乳根,乳中穴、膺窗、屋翳、庫房、氣戶和缺盆都是其他穴位。」

氣舍水突。人迎。大迎。地倉兮臣髎績。四白兮承泣分。御頰車於下關。張頭維於額垠。(凡四十五穴。左右共九十穴。)

足太陰兮脾中州。隱白出兮大指頭。赴大都兮膽太白。訪公孫兮至商丘。越三陰之交。而漏谷地機可即。步陰陵之泉。而血海箕門是求。入衝門兮府舍軒豁。解腹結兮大橫優遊。腹袤食竇兮。接天溪而同派。胸鄉周榮兮。綴大包而如鉤。(凡二十一穴。左右共四十二穴。)

迨夫真心為手少陰。少衝出乎小指。少府直乎神門。陰郄通理兮。靈道非遠。少海青靈兮。極泉何深。(凡九穴。左右一十八穴。)

手之太陽。小腸之榮。路從少澤。步前谷後谿之隆。道遵腕骨。觀陽谷養老之崇。得支正於小海。逐肩貞以相從。值臑腧兮遇天宗。乘乘風兮曲垣中。肩外俞兮肩中俞。啟天窗兮見天容。匪由顴髎。曷造聽宮。(凡十九穴。左右三十八穴。)

白話文:

氣捨、水突、人迎、大迎、地倉、臣髎、績、四白、承泣分、御頰車、下關、張頭維、額垠(共四十五個穴位,左右各九十個穴位)。

足太陰、脾中州、隱白、大指頭、大都、膽太白、公孫、至商丘、三陰交、漏谷、地機、陰陵泉、血海、箕門、衝門、府捨、軒豁、腹結、大橫、腹袤、食竇、天溪、胸鄉、周榮、大包、接天溪、同派、綴大包、如鉤(共二十一個穴位,左右各四十二個穴位)。

心經為手少陰,少衝在小指、少府對神門、陰郄、靈道、少海、青靈、極泉(共九個穴位,左右各十八個穴位)。

手之太陽、小腸之榮,路徑少澤、前谷、後谿、腕骨、陽谷、養老、支正、小海、肩貞、臑腧、天宗、乘乘風、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顴髎、聽宮(共十九個穴位,左右各三十八個穴位)。

足膀胱兮太陽。交背部之二行。窮至陰於通谷之口。尋束骨於京骨之鄉。申脈命僕參以前導。崑崙闢金門於踝傍。奮跗陽飛陽之志。轉承山承筋之行。至於合陽委中委陽。浮郄殷門以岐往。扶承秩邊而胞肓。入志室兮肓門胃倉。開意舍兮振彼陽綱。出魂門兮隔關。乃噫噫乎神堂。

膏肓兮在四椎之左右。魄門兮隨附分而會陽。下中次上之髎。白環中膂之房。膀胱俞兮小腸。大腸俞兮在傍。三焦腎俞兮胃俞接。脾膽肝膈兮心俞當。厥陰肺俞之募。風門大杼之方。天柱豎兮玉枕。絡卻通天溪兮。見彼承光。自五處曲差而下。造攢竹睛明之場。(凡六十三穴。

白話文:

足膀胱位於太陽穴,交叉背部的兩條經絡,深入至陰部的通谷口,尋找束骨在京骨的位置。沿申脈命僕參經路前行,到達崑崙和金門,即踝旁的穴位。腳跟抬起,腳尖上揚,腳底的陽脈開始活動,經過承山、承筋,直到合陽、委中、委陽等穴位。浮郄、殷門、岐門則是另一條經路,接著進入志室、肓門、胃倉等內臟相關穴位。然後經過意捨,振動陽綱,從魂門穿過關節,進入神堂。

膏肓位於脊椎的第四根左右,魄門則在附分與陽的交匯處。下中次上之髎、白環中膂之房是另一組穴位。膀胱的穴位與小腸相連,大腸的穴位則在旁邊。三焦、腎、胃、脾、膽、肝、膈等穴位分別與心相對應。厥陰肺的募穴、風門、大杼則是在不同位置。天柱與玉枕是另一組穴位,絡卻通天溪可以看到承光穴。從五處曲差向下,經過攢竹、睛明等穴位。總共有六十三個穴位。

左右共一百二十六穴。)

足少陰兮腎屬。湧泉流於然谷。太豁大鐘兮水泉綠。照海復溜兮交信續。從築賓兮上陰谷。掩橫骨兮大赫麓。氣穴四滿兮中注。肓俞上通兮商曲。守石關兮陰都寧。閉通谷兮幽門肅。步廊神封而靈墟存。神藏或中而俞府足。(凡二十七穴。左右五十四穴。)

手厥陰心包之絡。中衝發中指之奇。自勞宮大陵而往。逐內關間使而馳。叩郄門於曲澤。酌天泉於天池。(凡九穴。左右一十八穴。)

手少陽三焦之脈。在小指次指之端。關衝開乎液門。中渚陽池外關。支溝會宗三陽絡。四瀆天井清冷淵。消濼臑會肩髎相連。天髎處天牖之下。翳風讓瘈脈居先。顱息定而角孫近耳。絲竹空而和髎倒懸。耳門既闢。夏蚋聞焉。(凡二十三穴。左右共四十六穴。)

白話文:

「足少陰腎經共有126個穴位。足少陰腎經的穴位包括湧泉、然谷、太溪、大鐘、照海、交信、築賓、陰谷、橫骨、大赫、氣穴四滿、中注、肓俞、商曲、守石、關、陰都、閉通谷、幽門、步廊、神封、靈墟、神藏、俞府等27個穴位,左右各有54個穴位。

手厥陰心包經的絡穴共有9個穴位,包括中衝、勞宮、大陵、內關、間使、郄門、曲澤、天泉、天池等穴位,左右各有18個穴位。

手少陽三焦經共有23個穴位,包括小指次指端的關衝、液門、中渚、陽池、外關、支溝、會宗、三陽絡、四瀆、天井、清冷淵、臑會、肩髎、天髎、天牖、翳風、瘈脈、顱息、角孫、絲竹空、和髎、耳門等穴位,左右各有46個穴位。」

足少陽兮膽經。穴乃出乎竅陰。沂俠谿兮地五會。過臨泣兮丘墟平。懸鐘兮陽輔光明。外丘兮陽交陽陵。西出陽關兮。抵中瀆風市之境。環跳居髎兮。循維道五樞之名。考夫帶脈。詢至京門。日月麗兮輒筋榮。淵液泄兮肩井盈。臨風池兮腦空鳴。窮竅陰兮完骨明。舉浮白於天衝。

接承靈於正營。目窗兮臨泣。陽白兮本神。率谷回兮曲鬢出。懸釐降兮懸顱承。頷厭兮嘉客主人。聽會兮童子髎迎。(凡四十三穴。左右八十六穴。)

厥陰在足。肝經所鍾。起大敦於行間。循太衝於中封。蠡溝中都之會。膝關曲泉之營。襲陰包於五里兮。陰廉乃發。尋羊矢於章門兮。期門可攻。(凡十三穴。左右二十六穴。)

白話文:

足少陽膽經,穴位出自竅陰。沂俠溪是地五會,經過臨泣至丘墟平。懸鐘、陽輔、光明,外丘、陽交、陽陵,向西出陽關,直到中瀆風市之處。環跳、居髎循維道,五樞之名考夫帶脈,詢至京門。日月相連,輻射到輳筋,深淵液從肩井流出。臨風池讓腦空鳴,探尋竅陰,完骨明。舉浮白於天衝。

繼承靈氣於正營,目窗與臨泣,陽白和本神,率谷回至曲鬢出。懸釐下降至懸顱承,頷厭為嘉客主人,聽會與童子髎迎。(總共四十三個穴位,左右各八十六個穴位。)

厥陰屬足,肝經所在,起於大敦至行間,沿著太衝至中封。蠡溝、中都是中都的會合點,膝關、曲泉是營養點。襲陰包於五里,陰廉顯現。尋找羊矢於章門,期門可以治療。(總共十三個穴位,左右各二十六個穴位。)

至若任脈。行乎腹與胸。承漿泄兮廉泉通。窺天突於璇璣。搗華蓋於紫宮。登玉堂兮膻中集。履中庭兮鳩尾沖。瞻巨闕兮二脘上中。過建里兮下脘攸同。水分兮神闕縹緲。陰交兮氣海鴻濛。石門直兮關元中極。曲骨橫兮。會陰乃終。(凡二十四穴。)

督脈行乎背部中。兌端接兮齦交從。素髎在鼻兮水溝疏通。神庭入發兮。上星瞳朦。囟會現兮前項。百會儼兮尊崇。後項輔兮強間逢。腦戶蔽兮風府空。啞門通於大椎兮。陶道坦夷。身柱縹於神道兮。靈臺穹窿。至陽立下筋縮。春中接脊懸樞。命門重重。歌陽關兮舞腰腧。願長強兮壽無窮。(凡二十七穴。)

白話文:

如果要說到任脈,它走行於腹部和胸部,從承漿開始向下經過廉泉、天突、璇璣、華蓋、紫宮、玉堂、羶中、中庭、鳩尾等穴位,再向上通過巨闕、二腕、建裡、下腕、水分、神闕、陰交、氣海、石門、關元、曲骨等穴位,最後止於會陰。 而督脈則位於背部中央,由兇端開始向下行經齒交、素髎、水溝、神庭、上星、囟會、百會、後頸部、腦戶、風府、啞門、大椎、陶道、身柱、神道、靈臺、至陽、筋縮、脊懸樑、命門、陽關、腰腧等穴位,最終止於長強。

以上共計有四十九個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