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經小學》~ 卷之一 (2)
卷之一 (2)
1. 藥性指掌九十首
川烏味辛熱有毒。浮也陽中之少陽。能開臟腑寒邪氣。破諸積冷痛尤良。白芍酸寒有小毒。扶陽氣治腹間疼。墮胎通血強脾臟。能損肝經卻緩中。白茯苓溫味甘淡。和中益氣濕能行。安驚利竅生津液。白入壬癸赤丙丁。澤瀉甘鹹性本寒。收陰汗乃止虛煩。去胞垢又生新水。濕腫淋𦙍作聖丹。
薄荷之葉味辛涼。新病痊時勿更餐。治熱清陽於頭面。除風癇證不能安。麻黃甘苦性微溫。發汗除寒去節根。根節將來還可用。止虛盜汗作湯餐。厚朴用之隨氣味。苦除濕滿脹而膨。性溫益氣能攻溫。散結調中可濟生。杏仁有毒苦甘溫。定喘安驚氣自任。大腸閉燥能通潤。冷嗽投之散肺陰。
巴豆大毒味辛熱。臟腑沉寒堅積結。治之水穀道能通。戒慎方中勿輕設。黑附子辛熱有毒。其性走而浮不沉。補三陽之厥逆證。除六腑之寒病深。蒼朮氣溫其味甘。調脾更治濕之痰。寬中發汗功過白。除濕之功白朮戡。秦艽辛苦性微溫。利水施之亦有功。療遍體之金色疸。除風濕在四肢中。
白殭蠶咸更辛平。陰內生陽其性溫。去膚風動如蟲狀。治黑䵟生於面門。地榆酸苦性微寒。血痢投之即可安。入下部能消積熱。更安不禁血崩難。白豆蔻味本辛溫。退翳還除冷在胸。上焦元氣尤能補。卻消滯氣於肺中。連翹微寒味苦平。消諸經熱有深功。心間熱與瘡瘍腫。功效柴胡黏子同。
阿膠甘溫能益肺。又能止嗽唾如膿。補虛更可安胎氣。治痿強陰壯骨隆。桃仁甘苦性還寒。潤大腸經之秘難。破經久蓄之陳血。去滯生新治血乾。生薑辛製半夏毒。佐大棗有厚腸功。溫經散表除風氣。止噦之能效最工。石膏甘辛性大寒。清金制火肺寧安。除頭痛渴日晡熱。更安胃熱奪其餐。
官桂味辛熱有毒。墮胎止汗補勞傷。用枝氣薄能開表。用肉生溫補腎良。細辛辛溫乃無毒。升也為陽有二功。除風數變三陽證。去首少陰合病疼。梔子大寒其味苦。療心胸悶不能眠。通臍下血滯便秘。象肺資陰降火炎。葛根甘寒能發表。胃虛消渴服之安。解除中酒之苛毒。更止溫瘧之往還。
栝蔞根味苦沉寒。止渴之功若聖丹。退熱消煩清氣血。補虛通濟月經安。豬苓味淡更甘平。大燥功為治濕能。利小水還除濕腫。常人多服腎虛增。乾薑生辛炮則苦。利肺氣入氣血行。生逐寒邪而發表。炮除胃冷可調中。草龍膽苦性沉寒。退散肝經之熱煩。若病下焦之濕腫。服之即可得痊安。
蘇木甘鹹升可降。產停敗血逐能行。瘡瘍死血用之散。散處還滋新血生。杜仲甘辛其性溫。壯筋骨脈強精神。止腰疼痛滋陰腎。酥炙除絲用自靈。天門冬苦性大寒。保肺不得熱相干。涸枯榮衛宜斯潤。定喘寧神燥悶安。麥門冬寒味甘辛。消肺隱伏之火禁。補金不足潤燥渴。養氣充虛熱不侵。
白話文:
川烏味道辛辣、性熱且有毒。藥性屬於浮散、偏陽,是陽氣中的少陽之氣。能驅散臟腑中的寒邪之氣,對於各種因寒冷造成的積聚疼痛尤其有效。白芍味道酸寒、略有毒性。能扶助陽氣、治療腹部疼痛,有墮胎、通血、強健脾臟的功效,但會損傷肝經、使藥性緩和。白茯苓味道溫和、甘淡。能調和脾胃、補益氣力、利濕。能安定心神、通利竅道、產生津液,其中白色部分入壬癸(北方水)、紅色部分入丙丁(南方火)。澤瀉味道甘鹹、性寒。能收斂陰液、止虛煩。能去除胞胎污垢、產生新津液,對於濕腫、淋漓不止等症狀有神效。
薄荷的葉子味道辛涼。剛痊癒的病人不宜食用。能治療頭面部的熱病、清陽氣,對於風癇等疾病不能安定。麻黃味道甘苦、性微溫。能發汗、驅除寒氣、去除關節部位的病邪。根部和節部也可以利用,能止虛汗、盜汗,可以煮湯食用。厚朴的藥性會隨著氣味而有所變化。味苦能去除濕滿腹脹。性溫能益氣,可以攻除溫邪,能散結、調和脾胃,可以救助生命。杏仁有毒、味苦甘溫。能平定喘咳、安定心神,能通利大腸的閉塞乾燥,寒冷引起的咳嗽可以用來散肺陰。
巴豆毒性很大、味道辛辣、性熱。能治療臟腑深層的寒冷積聚。能疏通水穀的通道,在配藥時要謹慎使用。黑附子味道辛辣、性熱且有毒。藥性行走而且浮散,不會沉降。能補三陽的厥逆症,可以驅除六腑深層的寒邪病症。蒼朮氣味溫和、味道甘甜。能調和脾胃,還可以治療濕痰。它發汗的功效比白朮要強,但除濕的功效不如白朮。秦艽味道辛苦、性微溫。能利小便,也有一定的功效。能治療全身發黃的黃疸病,可以驅除四肢中的風濕。
白殭蠶味道鹹辛、性平。能從陰中生出陽氣、藥性溫和。能去除皮膚上如蟲爬行的風疹,可以治療臉上的黑斑。地榆味道酸苦、性微寒。能治療痢疾。能入下部、消除積熱,還可以治療血崩不止。白豆蔻味道辛溫。可以去除眼翳,還可以消除胸中寒冷。能補上焦的元氣,能消散肺部的滯氣。連翹味道苦平、性微寒。能消除各經的熱邪,對於心間發熱、瘡瘍腫痛等症狀,功效和柴胡、黏子相同。
阿膠味道甘溫、能補益肺部,還可以止咳、治療膿痰。能補虛、安定胎氣,能治療萎軟無力、強健陰部、強壯骨骼。桃仁味道甘苦、性寒。能潤滑大腸的乾燥,能破除經久不散的瘀血,能去除滯血、產生新血,治療血枯。生薑辛辣、製作後的半夏有毒,配合大棗有厚實腸胃的功效。能溫經散表、驅除風氣,能止嘔吐,效果最好。石膏味道甘辛、性大寒。能清除肺部的火熱、使肺部安寧。能消除頭痛、口渴、午後發熱,還可以去除胃熱,能奪取胃中飲食的營養。
官桂味道辛辣、性熱且有毒。有墮胎、止汗、補勞損的功效。桂枝氣味輕薄、能發散表邪,桂肉性質溫熱、能補腎。細辛味道辛溫、沒有毒性。藥性向上升散、為陽,有兩種功效。能治療外感風邪的三陽症,可以去除頭痛和少陰合病。梔子性大寒、味道苦澀。能治療心胸煩悶、不能入睡。能通利臍下血滯、便秘,像肺部滋養陰氣、降低火炎。葛根味道甘寒、能發散表邪。能治療胃虛消渴,能解除中酒的毒害,還能止住瘧疾的寒熱往來。
栝蔞根味道苦澀、性沉寒。能止渴,效果如同神丹妙藥。能退熱、消除煩躁、清血氣,可以補虛、通利月經。豬苓味道甘平、性淡。有燥濕的功效。能利小便、去除水腫,但是常人多服會增加腎虛。乾薑生用辛辣、炮製後味苦。能利肺氣、使氣血運行。生用能驅逐寒邪、發散表邪,炮製後能去除胃寒、調和脾胃。草龍膽味道苦澀、性沉寒。能退散肝經的熱煩。如果病在下焦的濕腫,服用就能痊癒。
蘇木味道甘鹹、能上升也能下降。能驅除產後停滯的惡血。瘡瘍死血可以用來散瘀,在散瘀的同時還能滋養新血。杜仲味道甘辛、性溫。能強壯筋骨、脈絡,使精神飽滿。能止腰痛、滋陰補腎,用酥炙除去絲能發揮更好的功效。天門冬味道苦澀、性大寒。能保護肺部、不受熱邪侵擾。能滋潤枯燥的榮衛之氣,能平定喘咳、安定心神、解除燥熱煩悶。麥門冬味道甘辛、性寒。能消除肺部隱藏的火邪。能補肺陰不足、滋潤乾燥、止渴,能養氣、充實虛弱、使熱邪不能侵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