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經小學》~ 卷之六 (1)
卷之六 (1)
1. 卷之六
2. 運氣第六(並出玉匱金鑰)
3. 天元五運經天(一首)
甲己⿰⿳廿中夫今天其色黃。土運宮音長夏當。乙庚素天白色流。金運商音應秋收。丁壬蒼天青色行。木運角音應春生。戊癸丹天赤色朗。大運徵音應夏長。丙辛玄天黑色彰。水運羽音應冬藏。五太甲丙戊庚壬。陽為大過速來臨。五少乙丁己辛癸。陰為不及常徐起。五正如期命曰平。支幹加臨見之矣。
白話文:
在天元五運經天這首詩中,它描述了每種天干與五運的關聯性:
甲日和己日,屬土運,音律為宮,掌管長夏,其色為黃。 乙日和庚日,屬金運,音律為商,象徵秋季的豐收,其色為白。 丁日和壬日,屬木運,音律為角,代表春天的生長,其色為青。 戊日和癸日,屬火運,音律為徵,象徵夏季的延續,其色為紅。 丙日和辛日,屬水運,音律為羽,象徵冬季的收藏,其色為黑。
五太,即甲、丙、戊、庚、壬,代表陽氣過剩,會快速到來。 五少,即乙、丁、己、辛、癸,代表陰氣不足,其影響則是緩慢地展開。 當五運平衡時,我們稱之為平運,這些都能從天干地支的組閤中看出端倪。
4. 六化司十二支(一首)
巳亥厥陰。風木飄怒。子午少陰。君火為暑。丑未太陰。濕土為溽。寅申少陽。相火為燠。卯酉陽明。燥金清肅。辰戌太陽。寒水為主。
白話文:
在這段古代中醫學說中,描述了十二地支與六氣的對應關係,具體如下:
- 巳時和亥時對應的是厥陰,此時風屬木,風勢強烈,氣候飄忽不定,風怒不止。
- 子時和午時對應的是少陰,此際的火屬君火,象徵著酷熱的夏季,氣溫高熱。
- 醜時和未時對應的是太陰,濕氣重,屬土,氣候潮濕悶熱,濕氣瀰漫。
- 寅時和申時對應的是少陽,此際的火屬相火,氣溫溫暖而舒適,但亦有悶熱之感。
- 卯時和酉時對應的是陽明,燥氣當道,金屬金,氣候乾燥,空氣清新肅穆。
- 辰時和戌時對應的是太陽,寒氣主導,水屬水,氣候寒冷,象徵著冬季的嚴寒。
5. 運與天歲德符異名(一首)
運同天化號天符。運臨本辰名歲直。運同歲直又同天。是謂三合名太乙。太運若與在泉俱。此年名曰同天符。少運若與在泉類。此年名曰同歲會。運臨四孟歲無殊。又有同天支德符。壬寅之歲斯云乎。又有同歲支德符。癸巳之年斯謂歟。運如不及雖寒氣。得逢月干來相契。或當大寒氣交初。日時干與運相配。三者皆名干德符。氣化及期是平歲。
天地左右六步主氣交時候
大寒厥陰為初氣。春分少陰二氣逢。小滿少陽三氣至。大暑太陰四氣通。秋分陽明五之氣。小雪太陽六氣終。
白話文:
【運與天歲德符異名】
如果歲運相同,且與天相符合,我們稱之為「天符」。當歲運與本年的地支相同,我們則稱之為「歲直」。若歲運、本年地支以及天同時一致,這種情況被稱為「三合」,亦即「太乙」。當太運和在泉的運氣一致,這一年就叫做「同天符」。如果少運與在泉的運氣相類似,那這一年就稱為「同歲會」。
當歲運處於四季的開始,也就是子、卯、午、酉,我們稱之為「同天支德符」,例如壬寅之年。若歲運與本年的地支相符,我們則稱之為「同歲支德符」,如癸巳之年。
即便歲運不夠強烈,氣候顯得寒冷,但只要遇上與其相輔相成的月幹,或是在大寒之際,日時幹與歲運相配合,這些情況都能被稱為「幹德符」。若氣候變化適度,與預期相符,那便是一個平順的年份。
【天地左右六步主氣交時候】
在大寒之時,厥陰風木為一年之始的第一氣;春分時節,少陰君火為第二氣;小滿時節,少陽相火為第三氣;大暑時節,太陰濕土為第四氣;秋分時節,陽明燥金為第五氣;小雪時節,太陽寒水為第六氣,至此一年六氣輪迴完畢。
6. 天地三用時位(一首)
司天主一歲之天。在泉主一歲之地。司天又主上半年。在泉又主下半年。司天又主初之氣。在泉又主終之氣。左右間是陰陽路。每到六旬移一步。司天三位以茲分。時位初終隨度數。
白話文:
管轄天空的主宰著一年的天象。管轄泉水的主宰著一年的地象。管轄天空的同時也主宰著上半年。管轄泉水的同時也主宰著下半年。管轄天空的還主導著一年中的第一個氣候。管轄泉水的還主導著一年中的最後一個氣候。左右之間是陰陽交換的通道。每過六十天,這個交換就會前進一個階段。管轄天空的會根據這些來分配其影響。時間和位置的開始與結束,都跟隨著一定的規律運行。
7. 六十年運氣相臨異名(一首)
司天生運父臨子。名為順化當如此。運生司天子臨父。名為小逆倒之故。司天克運號天刑。大過天刑運反平。五運若犯司天克。當分太少觀差忒。少運勝天為不和。太運勝天為太運。少運勝天或天勝。其位反同天正化。順化小逆無勝負。此由運與天和睦。天刑不和與天逆。災變分爭想非一。三者皆從何處來。運與司天不相得。運同天化是相符。名逐加臨與消息。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醫文字的大意如下:
運氣的輪流主宰每六十年一次,當「運」(指五行運行的週期)由「司天」(主管天空的星宿,象徵父親)所主宰,且「運」正好在「司天」的影響範圍下,我們稱之為「順化」,意思是運行順利,符合自然規律。
反之,如果「運」去主宰「司天」,也就是兒子去影響父親,這種情況我們稱之為「小逆」,因為這是違反了自然的順序。
當「司天」剋制「運」,這種情況被稱為「天刑」,意味著天有大過,但運氣反而平穩。如果「五運」(五行的運行)遇到「司天」的剋制,我們要仔細分析是「少運」(弱勢的運行)還是「太運」(強勢的運行)。若是「少運」超過了「司天」的影響,會導致失調;而「太運」超過「司天」,則被視為正常的運行。若是「少運」超過「司天」,或是「司天」超過「少運」,那麼他們的地位會變得像「天正化」一樣,即符合天地運行的正道。
「順化」和「小逆」兩種情況,都不存在誰勝誰負的問題,因為運和天的關係是和諧的。然而,「天刑」的情況,代表運和天的關係不和,會帶來各種災害和變動。
以上三種情況,即「順化」、「小逆」和「天刑」,都是由於「運」和「司天」之間的不協調所致。而當「運」和「司天」的運行方式一致,我們稱之為「相符」,這種情況被命名為「加臨」,象徵著增加和臨近,同時也包含「消息」,即消長的意義。
8. 定交六氣時刻(一首)
法以四年為一紀。年遇三合周復始。申子辰為初六天,寅子亥酉申午起。巳酉醜為六二天,蛇兔虎鼠豬雞里。寅午戌為六三天,申午巳卯寅子是。亥卯未為六四天,定入晡早禺出爾。每氣六十日方換,常餘八十七刻半。初三與五欲交時,從初一刻依期算。二四與六欲交時,從申定刻隨時斷。
二十四步百刻周,方成一度如魚貫。前三十日謂之初,天氣用時地氣伏。後三十日謂之中,地氣用時天來從。天用事則地氣上,地用事則天氣降。地氣升時入太虛,天氣降時入有質。升而已降,降而升,升降相因變乃出。凡言天者求之本,風暑火濕燥寒附。凡言地者求之位,二火土木金水議。
凡言人者求氣交,多少常差其分際。天氣不足地氣隨,地氣不足天氣來。運居其中常先應,歸所同和惡不勝。上勝天氣降而下,下勝地氣遷而上。微者小瘥,甚者大瘥。佐易變生,觀病狀。
白話文:
將四年作為一個週期,每年會遇到三次循環開始。申子辰三個月是第一個六氣週期的開始,分別對應到虎、鼠、豬、雞等動物。巳酉丑三個月是第二個六氣週期,包括蛇、兔、虎、鼠、豬、雞。寅午戌三個月是第三個六氣週期,申、午、巳、卯、寅、子各有所屬。亥卯未三個月是第四個六氣週期,此時會確定進入晡時、早時、禺時。
每個六氣週期持續六十天,通常會多出八十七刻半。在第三和第五個六氣週期交換時,從第一個刻度開始計算。在第二、第四和第六個六氣週期交換時,則從申時的定刻開始計算。
一個完整的循環包含二十四步,每一刻代表百刻之一,就像魚貫而出一樣。前三十天被稱為初期,此時天氣主導,地氣潛藏。後三十天被稱為中期,地氣主導,天氣跟隨。當天氣主導時,地氣上升;當地氣主導時,天氣下降。地氣上升時進入虛空,天氣下降時進入實質。上升後再下降,下降後再上升,這種升降相依的過程導致變化產生。
凡是提到「天」的時候,我們要尋找的是本源,包括風、暑、火、濕、燥、寒等元素。凡是提到「地」的時候,我們要考慮的是位置,涉及火、土、木、金、水等五行。凡是提到「人」的時候,我們要關注氣的交流,其數量和比例會有所差異。當天氣不足時,地氣會補充;當地氣不足時,天氣會介入。運行在其中的氣,通常會先做出反應,回到與自身和諧的狀態,排除不良影響。當上部天氣過盛時,它會下降;當下部地氣過盛時,它會上移。病情輕微的會有小好轉,病情嚴重的會有大好轉,治療方法也應隨病情變化而調整。
9. 六化標本正對生成(一首)
午未酉戌亥及寅。正化從本其數生。子醜寅卯巳及申。對化從標其數成。正化令實勝無復。對化令虛勝復行。運從成數皆因少。生數都緣太與平。
白話文:
「午、未、酉、戌、亥以及寅時,這些時間點的氣候變化遵循其本質而產生,數量上會相對增多。而在子、醜、寅、卯、巳以及申時,氣候的轉變則是根據其表面現象而來,數量上會相對形成。在遵循本質的氣候變化中,強勢的力量會壓制住弱勢,不讓它反彈。相反的,在根據表面現象的氣候變化中,弱勢的力量會有機會反彈並超越強勢。當季節運行到成熟階段,所有的數量變化都是從少量開始累積的。而所有生命的誕生,無論是過盛、平衡還是衰落,都是源於這種氣候的變化。」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中醫學中的氣候和時間觀念,以及這些因素如何影響生命和健康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