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經小學》~ 卷之五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4)

1. 辨證用藥例略

有汗不得服麻黃。無汗桂枝湯豈應。

〔傷寒〕發汗之劑。各隨經用之。如太陽麻黃湯。少陽小柴胡湯。陽明葛根湯之類。止汗之劑。如太陰桂枝湯。少陰四逆湯之類。

〔雜病〕發汗之劑。隨病用之。如風證小續命湯。排風湯。風熱防風通聖散。痹氣寒濕不換金正氣散。五積散之類。更依傷寒法各分經用之。則無犯禁逆之害矣。○止汗之劑。如二建湯。麥煎散。知母茯苓湯之類。陽證忽得脈候弦。急宜和解莫犯禁。

如傷寒少陽證。脅痛。往來寒熱而嘔。或咳而耳聾。脈尺寸俱弦者。忌發汗。忌利小便。忌下。宜小柴胡湯。漬形而汗解也。謂不可犯經禁。

陰證如見脈沉遲。正陽回陰當用意。

用正陽散。附子乾薑之類。溫之。或灸之。

脈病當分何一經。如渴便從所制例。

太陽病渴。脈浮無汗者。用五苓散滑石之類。

陽明渴。脈長有汗者。白虎湯涼膈之類。

少陽渴。脈弦而嘔者。小茈胡加栝蔞根之類。

太陰渴。脈細不欲飲。縱飲思湯不思水之類。

少陰渴。脈沉自利者。豬苓湯三黃湯之類。

厥陰渴。脈微引飲者。可少少與之。

結胸審用陷胸三。虛痞瀉心分五劑。

傷寒心下硬滿。狀若柔痓。宜大陷胸丸。頭痛項強反下之。心中懊憹。邪動於膈。故陽氣內陷。心下結硬。手不可近。宜大陷胸湯。如心下按之痛。脈浮而滑。表證未罷。宜小陷胸湯。

熱痞用大黃黃連瀉心湯。陰陽不和而痞。附子瀉心湯。陰盛陽虛而痞。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生薑瀉心湯。選而隨證用之。非瀉心之熱。瀉心之痞也。

四時腹痛證不同。海藏例其玄所秘。

中脘痛。太陰也。理中。建中。黃耆湯之類。

臍腹痛。少陰也。四逆。真武。附子湯之類。

少腹痛。厥陰也。當歸四逆湯。

重則正陽。回陽之類。

雜病腹痛。四物苦楝湯。酒煮當歸。

丸增損當歸丸。導氣湯之類。

四時腹痛。芍藥甘草湯之類。

如腹不滿者加棗。若滿者不加。犯病禁也。脾虛滿。黃耆湯,芍藥停濕

如中滿勿食甘。二藥用甘引至滿所。脾實滿。平胃散,蒼朮,燥濕

如大便秘,實痞,厚朴,枳實

如大便利,虛痞,芍藥,陳皮

痞滿燥實四證全。急治可施大承氣。

太陽陽明。大承氣湯。如大滿。則胸腹脹滿。狀若合瓦。大實則不大便也。

痞滿燥實四證備則用之。

少陽陽明。小承氣湯。痞實滿者用之。

正陽陽明。調胃承氣湯。實而不滿。腹中轉失氣。有燥屎。不大便而譫語燥實堅,證見。可用仲景小承氣湯。雜病同此。名三物厚朴湯。

大黃,芒硝,大實,燥屎

浮,手足陽明,大腸,胃

沉,手足太陰,肺,脾

痞,大滿,枳實,厚朴

大柴胡湯。治表復有里。或脈浮。或頭痛。或惡風。或惡寒。四證或有一二尚在者。過經不解是也。或譫語妄言。或直手揚視。皆里之急者也。欲汗之。則里證已急。欲下之。則表證仍在。故以小柴胡中藥加味。調和三陽。使不犯三陽禁忌。以芍藥下安太陰。令邪氣不內。以大黃去地道不通。以枳實去心下痞悶。或濕熱自利蒸。表裡證已急。通宜用之。

白話文:

有出汗的情況,不能使用麻黃。沒有出汗的情況,怎麼可以用桂枝湯呢?

〔傷寒〕發汗的藥劑,要根據不同經絡來使用。例如太陽經用麻黃湯,少陽經用小柴胡湯,陽明經用葛根湯之類的藥方。止汗的藥劑,例如太陰經用桂枝湯,少陰經用四逆湯之類的藥方。

〔雜病〕發汗的藥劑,要根據疾病來使用。例如風證用小續命湯、排風湯,風熱證用防風通聖散,痹氣寒濕用不換金正氣散、五積散之類的藥方。還要按照傷寒的方法,根據不同經絡來使用,這樣就不會犯禁忌,導致病情加重。止汗的藥劑,例如二建湯、麥煎散、知母茯苓湯之類的藥方。如果是陽證,突然出現脈象弦急,應該馬上用和解的方法來治療,不要亂用禁忌的藥物。

例如傷寒的少陽證,出現脅肋疼痛、忽冷忽熱、想嘔吐、或者咳嗽、耳聾,脈象左右兩寸都弦急的,就不能用發汗、利小便、或瀉下的方法治療,應該用小柴胡湯來治療,通過微微出汗來解表。這就是說不能違犯經絡的禁忌。

陰證如果出現脈象沉遲,就應該用溫陽的方法來治療,使用正陽散、附子乾薑之類的藥物來溫補,或者用艾灸來溫陽。

診斷疾病時,要分清楚是哪個經絡的病。如果出現口渴,要根據不同情況來治療。

太陽病出現口渴,脈象浮而沒有汗的,可以用五苓散、滑石之類的藥物。

陽明病出現口渴,脈象長而有汗的,可以用白虎湯、涼膈散之類的藥物。

少陽病出現口渴,脈象弦急而嘔吐的,可以用小柴胡湯加栝蔞根之類的藥物。

太陰病出現口渴,脈象細弱,不想喝水,即使喝也只想喝湯不想喝水的,就屬於此類。

少陰病出現口渴,脈象沉而腹瀉的,可以用豬苓湯、三黃湯之類的藥物。

厥陰病出現口渴,脈象微弱而想喝水的,可以少量給予。

結胸病要根據情況使用大、小、半夏陷胸湯。虛痞要根據情況使用五種瀉心湯。

傷寒心下部位硬滿,像柔痓的症狀,應該用大陷胸丸。如果頭痛、脖子僵硬反而用瀉下藥,是錯誤的。如果心中煩悶,邪氣擾動膈膜,導致陽氣內陷,心下部位結硬,手不能按壓,應該用大陷胸湯。如果心下部位按壓疼痛,脈象浮而滑,表證還沒解除,應該用小陷胸湯。

熱痞用大黃黃連瀉心湯,陰陽不和導致的痞證用附子瀉心湯,陰盛陽虛導致的痞證用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生薑瀉心湯,要根據不同的症狀來選擇使用。這些瀉心湯不是用來瀉心臟的熱,而是用來治療心下痞滿的。

不同季節的腹痛症狀也不同。張元素記錄了其中的奧秘。

中脘部位的疼痛,屬於太陰經的病,可以用理中湯、建中湯、黃耆湯之類的藥方。

肚臍周圍的疼痛,屬於少陰經的病,可以用四逆湯、真武湯、附子湯之類的藥方。

小腹疼痛,屬於厥陰經的病,可以用當歸四逆湯。

如果病情嚴重,就用正陽散、回陽之類的藥方來治療。

雜病的腹痛,可以用四物苦楝湯、酒煮當歸,或者用增損當歸丸、導氣湯之類的藥方。

四季的腹痛,可以用芍藥甘草湯之類的藥方。

如果腹部不脹滿就加紅棗,如果腹部脹滿就不要加紅棗,這是用藥的禁忌。脾虛導致的脹滿,可以用黃耆湯,芍藥湯來去除濕氣。

如果中焦脹滿,就不要吃甜的食物,因為甜味的藥物會把藥效引到脹滿的部位。脾實導致的脹滿,可以用平胃散、蒼朮來燥濕。

如果大便秘結,屬於實痞,可以用厚朴、枳實。

如果大便稀溏,屬於虛痞,可以用芍藥、陳皮。

如果痞滿、燥、實四種症狀都出現,就應該馬上用大承氣湯來治療。

太陽、陽明合併的病證,可以用大承氣湯。如果出現腹部脹滿,像瓦片一樣堅硬,而且大便不通,就是大實證。

痞滿、燥、實四種症狀都具備,就可以用大承氣湯。

少陽、陽明合併的病證,可以用小承氣湯,如果出現痞證、實證、脹滿,就用此方。

正陽、陽明合併的病證,可以用調胃承氣湯,如果只有實證而沒有脹滿,腹中不通暢,有乾燥的糞便,大便不通,且出現胡言亂語,乾燥堅硬等症狀,就屬於此類。可以使用張仲景的小承氣湯。雜病也同樣適用,這種情況也稱為三物厚朴湯。

大黃、芒硝,可以用來治療大實證,乾燥的糞便。

脈象浮,屬於手足陽明經,對應大腸和胃。

脈象沉,屬於手足太陰經,對應肺和脾。

痞滿,脹滿,可以用枳實、厚朴來治療。

大柴胡湯,用來治療表證還未解除,裡證又出現的情況。如果脈象浮、頭痛、怕風、怕冷,這四種症狀中還有一些沒有消失,就屬於表證未解,病邪沒有去除。如果出現胡言亂語,或手向上揚起,都是裡證急迫的表現。如果想發汗,裡證又太急。如果想瀉下,表證又還沒解除。所以用小柴胡湯加味來調和三陽,避免觸犯三陽經的禁忌。用芍藥來安太陰,使邪氣不內侵。用大黃來疏通腸道,用枳實來去除心下痞悶。如果濕熱引起腹瀉,表裡證都急迫,就應該用此方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