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信

《古今醫鑑》~ 卷之五 (1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17)

1. 翻胃

上為末,稀麵糊為丸,如梧大子。每服一百丸,空心時,陳米湯送下。

加味保和丸,〔批〕(按此方治翻胃有熱者),治實熱翻胃。

保和丸(三錢,方見傷食),加薑汁浸炒黃連三錢、山楂肉三錢,共為末,米糊為丸,如麻子大。每服六十丸,煎人參竹瀝湯送下。

九仙奪命丹(秘方),治翻胃痰涎壅盛。

南星(薑製,三錢),半夏(薑製,五錢),枯明礬(五錢),枳殼(麩炒,一兩),厚朴(薑製,五錢),人參(三錢),木香(四錢),豆豉(洗,一兩),甘草(三錢),加阿魏(三錢),糖球子(五錢)

上為末,老米打糊為餅如錢大,瓦上焙乾,晴夜露過。每服一餅,細嚼,以姜煎平胃散送下。

沉香降氣丹(長葛李大尹傳方)〔批〕(按此方治翻胃腹中積塊者),治翻胃腹中有積塊。

黑牽牛(取頭末,三兩),大黃(一兩,酒蒸),檳榔(一兩),當歸(一兩,酒浸),良薑(三錢),蒼朮(一兩),青皮(炒,一兩),陳皮(五錢),烏藥(一兩),砂仁(五錢),枳殼(麩炒,一兩),枳實(麩炒,五錢),香附(一兩,炒),沉香(三錢),三稜(三錢,火煨),半夏(制,五錢),木香(三錢),莪朮(三錢,火煨),黃連(一兩,薑汁炒),黃芩(一兩,酒炒)

上為末,酒糊為丸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淡薑湯送下。

木香順氣丸(俞九河傳方)〔批〕(按此方治翻胃大便閉結者),治翻胃大便閉結者。

沉香(五錢),木香(三錢),當歸(一兩,酒浸),白茯苓(一兩),山藥(一兩),郁李仁(二兩),檳榔(二兩),菟絲子(一兩,酒製),牛膝(二兩,酒浸),枳殼(一兩,麵炒),獨活(一兩),防風(一兩),火麻仁(二兩),大黃(酒蒸,五錢)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五丸,白滾湯下。

定生丹(秘方)〔批〕(按此方治定翻胃之生死者),治噎膈翻胃。

雄黃(三錢),硃砂(三錢),阿魏(五分,箬焙),硇砂(五分),乳香(三錢),半夏(三錢),木香(三錢),沉香(一錢),肉豆蔻(三錢),綠豆(四十粒),烏梅(四十個),百草霜(三錢,為衣)

上為末,將烏梅以熱湯泡令軟,剝去核,研極爛,入藥搗為丸,如彈子大,百草霜為衣,陰乾。每用一粒,噙化嚥下,以薑湯嗽口,復以陳麥餅火燒熟,細嚼壓之。噙藥即燃官香一炷,如香盡藥未化者,難治;藥先化香未盡者,可愈。按此方用之以定吉凶生死者。

養血助胃丸(雲林制)〔批〕(按此方治翻胃收功保後之劑),治嘔吐翻胃,愈後用此養元氣,健脾胃,生血脈,調榮衛,清鬱氣,收功保後。

白話文:

翻胃

將藥材磨成粉末,用稀麵糊做成丸子,像梧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一百顆,空腹時,用陳年米湯送服。

加味保和丸(註:這個方子適用於治療因熱引起的翻胃):治療因實熱引起的翻胃。

以保和丸(三錢,藥方見治療傷食的方子)為基礎,加入薑汁浸泡後炒過的黃連三錢、山楂肉三錢,一起磨成粉末,用米糊做成丸子,像麻子般大小。每次服用六十顆,用煎煮過的人參竹瀝湯送服。

九仙奪命丹(祕方):治療因痰涎壅盛引起的翻胃。

將薑製南星(三錢),薑製半夏(五錢),枯明礬(五錢),麩炒枳殼(一兩),薑製厚朴(五錢),人參(三錢),木香(四錢),洗過的豆豉(一兩),甘草(三錢),加上阿魏(三錢),糖球子(五錢)一起磨成粉末,用老米打成的米糊做成餅狀,像錢幣大小,在瓦片上烘乾,放在晴朗的夜晚露天放置。每次服用一塊,慢慢嚼碎,用薑煎平胃散送服。

沉香降氣丹(長葛李大尹傳授的方子)(註:這個方子適用於治療翻胃且腹中有積塊的情況):治療翻胃且腹中有積塊。

取黑牽牛子末端(三兩),酒蒸過的大黃(一兩),檳榔(一兩),酒浸過的當歸(一兩),良薑(三錢),蒼朮(一兩),炒過的青皮(一兩),陳皮(五錢),烏藥(一兩),砂仁(五錢),麩炒枳殼(一兩),麩炒枳實(五錢),炒過的香附(一兩),沉香(三錢),火煨三稜(三錢),製過的半夏(五錢),木香(三錢),火煨莪朮(三錢),薑汁炒黃連(一兩),酒炒黃芩(一兩)。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酒糊做成丸子,像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六七十顆,用淡薑湯送服。

木香順氣丸(俞九河傳授的方子)(註:這個方子適用於治療翻胃且大便不通的情況):治療翻胃且大便不通的情況。

將沉香(五錢),木香(三錢),酒浸過的當歸(一兩),白茯苓(一兩),山藥(一兩),郁李仁(二兩),檳榔(二兩),酒製菟絲子(一兩),酒浸過的牛膝(二兩),麵炒過的枳殼(一兩),獨活(一兩),防風(一兩),火麻仁(二兩),酒蒸過的大黃(五錢)。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丸子,像梧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二十五顆,用白開水送服。

定生丹(祕方)(註:這個方子適用於判斷翻胃的生死情況):治療噎膈翻胃。

將雄黃(三錢),硃砂(三錢),箬葉烘烤過的阿魏(五分),硇砂(五分),乳香(三錢),半夏(三錢),木香(三錢),沉香(一錢),肉豆蔻(三錢),綠豆(四十粒),烏梅(四十個),百草霜(三錢,用來做丸子的外衣)。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將烏梅用熱水泡軟,剝去核,研磨成爛泥狀,加入藥粉搗成丸子,像彈珠般大小,用百草霜做外衣,陰乾。每次服用一顆,含在口中慢慢化開吞下,用薑湯漱口,再吃用火烤熟的陳年麥餅,慢慢嚼碎吞下。含藥的同時點燃一炷官香,如果香燃盡藥還沒化開,表示難以治療;如果藥先化開香還沒燃盡,表示可以治癒。這個方子就是用來判斷病情吉凶生死的。

養血助胃丸(雲林所製)(註:這個方子適用於治療翻胃並在康復後用來調理的藥方):治療嘔吐翻胃,在康復後用來調養元氣,健壯脾胃,生成血液,調節營衛,清除鬱悶之氣,達到鞏固療效,保持身體健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