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信

《古今醫鑑》~ 卷之十五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五 (6)

1. 瘰癧

天花散(京師傳)〔批〕(按此方治瘰癧專攻之劑),治瘰癧潰爛疼痛。

天花粉(一錢半),白芷(一錢),乳香(二分),沒藥(五分),赤芍藥(一錢七分),貝母(七分),歸尾(一錢),金銀花(三錢),穿山甲(炒黃色,一錢二分)

上銼一劑,好酒一鍾半,煎服,忌鮮魚雞羊等毒物。

烏龍膏(周排山傳),治瘰癧潰爛,久不愈者。

木鱉子(帶殼燒存性,去殼),側柏葉(焙),人中血(即發燒灰),青龍背(即舊鍋上垢膩),紙錢灰,飛羅面(各一錢)

上為末,用好醋調成膏塗瘡上,外用紙貼效。

代灸散,治瘰癧潰爛,臭不可聞,久不能愈。

官粉(一錢),雄黃(一錢),銀硃(一錢),麝香(二分)

上為細末,用槐皮一片,將針密密刺孔,置瘡上。

上糝藥一撮,以炭火炙熱,其藥氣自然透入瘡中,痛熱為止。甚者換三次,輕者二次痊愈。

紫雲膏,治瘰癧及一切頑瘡潰爛久不愈,並杖瘡、臁瘡、小兒頭瘡並效。

黃蠟(一兩),松香(五錢),黃丹(三錢),香油(四兩)

上四味,共入鐵鍋內,用柳條去皮攪之,文武火熬至半炷香盡為度。攤油紙貼之,或搽塗患處。

地龍膏(李養齋傳),治瘰癧未破者,貼之立消。

雄黃,地龍糞,小麥面

各等分,研末,醋調塗之。

丹青散,治瘰癧已破者,搽上即愈。

銀硃(一錢),銅青(一錢),松香(五分)

研末,有水,干敷之,如干,燈油調搽。

瘰癧妙方(劉前岡傳)

用蕎麥麵捻作圈,圍住瘡上,用黃酒糟壓干撒在瘡上,用麝香入艾槌爛,鋪糟上,火燒艾,過則再換,以瘡內水乾為度,後貼膏藥。

官粉(一兩半),乳香(二錢),沒藥(二錢半),孩兒茶(二錢半),蛤粉(五錢),龍骨(二錢半),蜂房(二個),密陀僧(二錢半),血竭(二錢),蓖麻子(去殼,一百二十個)

上研為細末,用香油四兩熬黑色,後將各藥放在油內,熬數沸,用瓦盆盛水,將藥鍋坐在上,出火毒,紙攤貼患處如神。忌食雞、鵝、羊肉、鴨蛋、鮮魚、辛辣炙爆等物。

老君丹(黃賓江傳),治瘰癧並痰核結硬。

老君須(四分),紫背天葵(三錢),乳香(三錢),沒藥,紅曲,防風,紅花(各三錢),梔子(五分),當歸(八分),川芎(四分),草果仁(一錢),血竭(五分),孩兒茶(五分),土茯苓(五分),金銀花(五分),白芥子(五分)

上共搗粗末,先用獨蒜一個,順擂爛,入好酒一碗,濾去渣,入藥於內,重湯煮一時。食後,臨臥服三劑,全消,妙不可言。

天葵子丸(黃賓江傳),治瘰癧。

紫背天葵(一兩半),海藻(一兩),海帶(一兩),昆布(一兩),貝母(各一兩),桔梗(一兩),海螵蛸(五錢)

白話文:

瘰癧

天花散(京城流傳的方子) 這是專門治療瘰癧的藥方,主要用來處理瘰癧潰爛疼痛的情況。 藥方組成:天花粉(六克),白芷(三克),乳香(0.6克),沒藥(1.5克),赤芍藥(5.1克),貝母(2.1克),當歸尾(三克),金銀花(九克),炒黃的穿山甲(3.6克)。 將以上藥材磨碎成一劑,用約270毫升的酒煎煮後服用。服用期間忌吃新鮮的魚、雞、羊等容易引起不適的食物。

烏龍膏(周排山流傳的方子) 這個藥膏是用來治療瘰癧潰爛,而且很久都無法癒合的情況。 藥方組成:帶殼燒成炭的木鱉子(去殼),烘烤過的側柏葉,人中血(即頭髮燒成的灰),舊鍋上的油垢,紙錢灰,過篩的麵粉(各三克)。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好醋調成膏狀,塗在患處,外面再用紙貼住。

代灸散 這個藥散是用來治療瘰癧潰爛,散發惡臭,而且很久都無法癒合的情況。 藥方組成:官粉(三克),雄黃(三克),銀硃(三克),麝香(0.6克)。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取一片槐樹皮,用針密密麻麻地刺出小孔,覆蓋在患處。將藥粉撒在槐樹皮上,然後用燒熱的炭火烘烤,讓藥氣滲透到瘡內。當感覺到疼痛發熱時停止。情況嚴重的可以換三次,輕微的換兩次就會痊癒。

紫雲膏 這個藥膏可以用來治療瘰癧以及各種頑固的瘡瘍潰爛,而且很久無法癒合的情況,對於跌打損傷、腿部潰瘍、小兒頭瘡等都有效果。 藥方組成:黃蠟(30克),松香(15克),黃丹(9克),麻油(120毫升)。 將以上四味藥材一起放入鐵鍋中,用柳條攪拌,用小火慢慢熬煮,大約煮到半炷香的時間即可。將藥膏攤在油紙上貼於患處,或者直接塗抹在患處。

地龍膏(李養齋流傳的方子) 這個藥膏是用來治療尚未破潰的瘰癧,貼上後很快就會消散。 藥方組成:雄黃,地龍糞,小麥麵粉(各等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醋調和後塗在患處。

丹青散 這個藥散是用來治療已經破潰的瘰癧,塗上後很快就會癒合。 藥方組成:銀硃(三克),銅青(三克),松香(1.5克)。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如果患處有水,可以直接乾敷,如果患處乾燥,可以用燈油調和後塗抹。

瘰癧妙方(劉前岡流傳的方子) 用蕎麥麵搓成圈,圍在瘡的周圍,然後將黃酒糟壓乾撒在瘡上,再將麝香加入搗爛的艾草中,鋪在酒糟上,點燃艾草,燒完就更換,直到瘡裡面的水乾為止,之後再貼上膏藥。 藥方組成:官粉(45克),乳香(6克),沒藥(7.5克),孩兒茶(7.5克),蛤粉(15克),龍骨(7.5克),蜂房(兩個),密陀僧(7.5克),血竭(6克),蓖麻子(去殼,一百二十個)。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麻油120毫升熬成黑色,然後將藥粉放入油中,熬煮數次,然後將藥鍋放在裝水的瓦盆上,去除藥的火氣。用紙將藥膏攤開,貼在患處,效果神奇。服用期間忌吃雞、鵝、羊肉、鴨蛋、新鮮的魚、辛辣油炸等食物。

老君丹(黃賓江流傳的方子)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瘰癧和痰核結塊變硬的情況。 藥方組成:老君須(1.2克),紫背天葵(9克),乳香(9克),沒藥,紅曲,防風,紅花(各9克),梔子(1.5克),當歸(2.4克),川芎(1.2克),草果仁(3克),血竭(1.5克),孩兒茶(1.5克),土茯苓(1.5克),金銀花(1.5克),白芥子(1.5克)。 將以上藥材搗成粗末,先用獨頭蒜一個,搗爛,加入約300毫升的酒中,過濾掉殘渣,將藥材放入酒中,隔水加熱煮一個小時。飯後,睡前服用三劑,效果極佳。

天葵子丸(黃賓江流傳的方子) 這個藥丸是用來治療瘰癧的。 藥方組成:紫背天葵(45克),海藻(30克),海帶(30克),昆布(30克),貝母(各30克),桔梗(30克),海螵蛸(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