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鑑》~ 卷之十三 (15)
卷之十三 (15)
1. 癖疾
上為細末,擦患處。登時痛止,生肌如神。
信甲綠袍散(賈蘭峰傳),治小兒疳癖,牙齦臭爛,牙齒脫落,皮肉破壞。
紅棗(五枚,去核,每一棗入人言一分,火煅存性),黃柏(五分),青黛(三分),穿山甲(五分,燒存性)
上為極細末,和勻,搽患處立效。
治癖疾,口內疳瘡,牙齒臭爛。(周逢乾傳)
紅棗(去核,每一棗入白砒一塊在內,紙色炭,燒存性)
上用竹籤,挑入患處,低頭開口,流水連上數十遍,即日奏效。
治癖疾熱毒,上攻腮頷,潰透,如盞口大。
象牙(一錢),琥珀(一錢),珍珠(一錢),海巴(一錢),人中白(即尿桶白霜,刮下一錢)
上為細末,摻入腮頷爛處,直待內將好之際,用利刀四圍割破,見血一面,將大雄雞冠割去齒,直劈開,如患處一般大,乘熱貼在患處,四圍用生肌散,方見癰癤,敷之,令患者側臥,患處向上,勿犯湯水大半日,未用藥之先,將飲食吃飽,次日方可食,其雞冠要割得平正,四邊要薄些,方得妥貼。
治癖氣,上攻牙腮腐爛。(劉嵩皋傳)
桃花信(一塊,桑柴火內燒紅,淬入細茶濃滷內,如此七次,去信),雄黃一塊,研末,山茶滷內和勻)
上用雞翎頻掃患處,止痛生肌,立時見效。
玄武膏(方外人傳),治癖退熱。
大黃(一兩),梔子(一兩),硇砂(一錢),木鱉子(一兩),硼砂(一錢),雄黃(一錢,共為細末),皮硝(一撮),油核桃(二個),大蒜(去皮,五片),白花菜(曬乾,四錢),黑狗腦子(一個)
好燒酒一鍾,將前六味藥末,摻入後藥內,同搗為餅,每用一餅,貼癖上,用熱湯瓶,熨餅上,如冷再換熱瓶熨之。後用布帛扎住,貼二、三日去藥,再停一、二日,再換一餅,依前方用。忌生冷油膩發物。
紅花膏(京師傳)
水紅花科(一捆,熬膏一碗入),麝香(三錢),阿魏(三錢),血竭(三錢),沒藥(五錢),赤芍(一兩),當歸(一兩)
上為細末,入膏內攪勻,以青布攤,貼患處。
黃龍膏(周仁山傳)
黃狗腦子(三個),黑礬(半斤),皮硝(半斤)
以下二味,分三分,入三個腦子於內,令兒食飽,將一分用面圈癖,藥入圈內,熨斗熨至干,成餅去了。每一日一次,三日為止,又停一日,將甘草、甘遂一處為末,絹包水浸,癖揉一頓飯時,即服桃仁承氣湯。一劑,打下血塊,未下,再進一服,神效。
水潤膏(張大尹傳)
大獨蒜(三、四個),大黃(一兩),皮硝(五錢),麝香(一分),赤石脂(一錢),水紅花子(七錢)
上五味為末,將蒜搗爛,和末令勻,敷患處,用紙貼住,干則水潤之。一晝夜,能從口中出藥氣,癖即消矣。
白話文:
將藥材磨成細末,塗抹在患處,能立刻止痛,並且像神蹟般地讓肌肉組織再生長。
信甲綠袍散(賈蘭峰傳):這個藥方治療小兒因營養不良引起的疾病,症狀包括牙齦潰爛發臭、牙齒脫落和皮膚破損。
藥材:紅棗(五枚,去核,每個紅棗內塞入人言一分,燒成炭)、黃柏(五分)、青黛(三分)、穿山甲(五分,燒成炭)。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混合均勻後塗抹在患處,能立即見效。
這個藥方治療因營養不良引起的疾病、口腔內的瘡瘍、以及牙齒腐爛發臭。(周逢乾傳)
藥材:紅棗(去核,每個紅棗內塞入一小塊砒霜,用紙包好後燒成炭)
用竹籤挑取藥粉,塗抹在患處,讓患者低頭張開嘴巴,用水沖洗患處數十遍,當天就能見效。
這個藥方治療因營養不良引起的疾病,並伴隨熱毒向上侵襲至腮部和下巴,導致潰爛,傷口像碗口一樣大。
藥材:象牙(一錢)、琥珀(一錢)、珍珠(一錢)、海巴(一錢)、人中白(即尿桶裡的白色污垢,刮下一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撒在腮部潰爛的地方,等到內部快要癒合時,用鋒利的刀子將周圍割開,看到血液滲出。將大公雞的雞冠割下齒狀部分,對半切開,大小與潰爛處相同,趁熱貼在患處,四周塗上生肌散。讓患者側臥,患處向上,不要接觸到湯水,至少半天。用藥前,先讓患者吃飽,第二天才能進食。雞冠要割得平整,四周要薄一些,才能貼合穩固。
這個藥方治療因營養不良引起的疾病,並伴隨毒氣向上侵襲至牙齒和腮部,導致腐爛。(劉嵩皋傳)
藥材:桃花信(一塊,用桑樹柴火燒紅,放入濃茶滷水中淬火七次,去除桃花信),雄黃一塊(磨成粉),用山茶滷水混合均勻。
用雞毛蘸取藥液,頻繁地掃患處,能立即止痛生肌。
玄武膏(方外人傳):這個藥方治療因營養不良引起的疾病並能退燒。
藥材:大黃(一兩)、梔子(一兩)、硇砂(一錢)、木鱉子(一兩)、硼砂(一錢)、雄黃(一錢,以上六味磨成細末)、皮硝(一撮)、油核桃(兩個)、大蒜(去皮,五片)、曬乾的白花菜(四錢)、黑狗的腦髓(一個)。
用一盅好燒酒,將前面六味藥末加入剩餘的藥材中,一起搗成餅狀。每次使用一塊藥餅,貼在患處,用熱水瓶熨燙藥餅,冷了就換熱的繼續熨燙。之後用布將藥餅紮緊,貼敷二到三日後取下藥餅,休息一到兩日,再換上新的藥餅,按照上述方法使用。忌食生冷、油膩和容易引發疾病的食物。
紅花膏(京師傳):
藥材:水紅花科(一捆,熬成膏狀,取一碗)、麝香(三錢)、阿魏(三錢)、血竭(三錢)、沒藥(五錢)、赤芍(一兩)、當歸(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加入膏狀物中攪拌均勻,用青布攤開,貼敷在患處。
黃龍膏(周仁山傳):
藥材:黃狗腦髓(三個)、黑礬(半斤)、皮硝(半斤)。
將黑礬和皮硝分成三份,分別放入三個狗腦髓中。讓小兒吃飽,將其中一份藥物用麵糊做成圈,塗在患處周圍,然後將藥物填在麵圈內,用熨斗熨燙至乾燥成餅狀取下。每天一次,持續三天。停止一天後,將甘草和甘遂磨成粉,用絹布包好,浸水後在患處揉搓一頓飯的時間,然後服用桃仁承氣湯一劑,將淤血排出。如果沒有排出,再服用一劑,效果神奇。
水潤膏(張大尹傳):
藥材:大獨蒜(三、四個)、大黃(一兩)、皮硝(五錢)、麝香(一分)、赤石脂(一錢)、水紅花子(七錢)。
將以上五味藥材磨成粉,將大蒜搗爛,和藥粉攪拌均勻,敷在患處,用薄紙貼住,如果乾燥了就用水潤濕。一天一夜後,藥氣能從口中散發出來,病症就會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