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鑑》~ 卷之九 (16)
卷之九 (16)
1. 牙齒
固齒丹(太醫院傳)
骨碎補一味,水洗淨,銅刀切片,用銅鍋炒,以槐枝不住攪炒,取出候冷,又上火炒微黑色,又住火,冷後又炒至老黑色,以文武火炒之,研為末。不時擦牙,極能堅骨固齒補髓,去骨中毒風氣,止筋骨痛,治牙則痛不復作。如牙將落,動搖者,頻頻服之立住,再不復動。
烏須固齒補腎散(劉司寇傳)
當歸(酒浸),小川芎,荊芥穗,香附米,白芍藥,甘枸杞(各二兩半),熟地黃(二兩半),川牛膝(去蘆,二兩,酒浸),細辛(三錢),破故紙(兩半),升麻(五錢),青鹽(三兩)
上為末,用老米一升,煮飯合成丸,陰乾,入瓦砂罐內封固,炭火,或桑柴火燒成灰存性,研為末,用鉛盒盛之。清晨鴛鴦手擦牙,滾湯漱嚥下,至老牙不痛,齒不落。士大夫年至四十者,能常用此藥於鬚髮未白之先,可免染須之勞,深為有益也。
擦牙固齒方(張小庵傳)
黑鉛(四兩,用柳枝切碎,炒半日黃色成灰),青鹽(二兩半,炒),當歸(五錢),細辛(三錢),硃砂(二錢)
上為細末,擦牙漱口。
烏須固齒擦牙散(太醫院傳)
細辛,川芎,蓮鬚,香附,生地黃,當歸(以上俱燒過存性),青鹽(生用,各等分)
上為細末,清晨擦牙,溫水漱咽,日日不可間斷,不忌三白。
烏須還少丹(京師傳)〔批〕(按此方擦牙烏須固齒之劑)
川芎(一兩),旱蓮草(二兩),當歸(一兩),牙皂(五錢),白茯苓(一兩),青鹽(二兩半),黃柏(五錢)
上為末,入砂罐內封固,炭火煅,煙盡為度,取出為細末,瓷罐收貯,每早擦牙。
牙落重生(京師傳)
公鼠骨一副(取骨法:用鼠一個,剝去皮,用滷一擦上,三日肉爛化盡,取骨,瓦上焙乾用),香附(一兩),白芷,川芎,桑皮,地骨皮,川椒,蒲公英,旱蓮草,青鹽,川槿皮(各三錢)
上為細末,擦百日,其牙復生,良驗。
生牙齒方(京師傳)
用未開眼嫩老鼠三、四個,外用白芨、白芷、青鹽、細辛、當歸、熟地黃各五錢,除地黃搗爛,將前五味研為末,用地黃搗爛如泥,和勻一餅,包老鼠在藥內,外用濕紙包裹,文武火燒,盡煙閉死,研末擦上,即生牙。
白話文:
固齒丹(太醫院秘方)
使用骨碎補,先用水洗淨,用銅刀切片,放入銅鍋中,用槐樹枝不斷攪拌翻炒,取出放涼,再用火炒至微黑色,停止加熱,冷卻後再次炒至深黑色,以文火和武火交替炒製,研磨成粉末。平時用來擦牙,能強健骨骼、堅固牙齒、補益骨髓,去除骨頭裡的毒素和風邪,止筋骨疼痛,治癒牙痛,使牙痛不再復發。如果牙齒快要脫落或鬆動,經常使用,可以使其穩固,不再搖晃。
烏須固齒補腎散(劉司寇秘方)
將當歸(用酒浸泡)、小川芎、荊芥穗、香附米、白芍藥、枸杞子(各二兩半)、熟地黃(二兩半)、川牛膝(去除根部,二兩,用酒浸泡)、細辛(三錢)、補骨脂(兩半)、升麻(五錢)、青鹽(三兩)研磨成粉末。用一升老米煮成飯,與藥粉混合製成藥丸,陰乾後放入瓦罐中密封,用炭火或桑柴火燒成灰燼,研磨成粉末,用鉛盒裝好。每天早晨,用手指沾取藥粉擦拭牙齒,再用熱水漱口吞下,直到老了牙齒也不會疼痛或脫落。士大夫如果能在四十歲前,經常使用此藥,就能避免染鬚的麻煩,對身體非常有益。
擦牙固齒方(張小庵秘方)
將黑鉛(四兩,用柳樹枝切碎,炒半天至黃色成灰)、青鹽(二兩半,炒)、當歸(五錢)、細辛(三錢)、硃砂(二錢)研磨成細末,用來擦牙漱口。
烏須固齒擦牙散(太醫院秘方)
將細辛、川芎、蓮鬚、香附、生地黃、當歸(以上都燒過存性),與生青鹽(各等分)研磨成細末,每天早晨擦牙,用溫水漱口吞下,每日不可間斷,使用期間不忌食糖、鹽、油。
烏須還少丹(京師秘方)(此方用於擦牙,使鬍鬚烏黑,並堅固牙齒)
將川芎(一兩)、旱蓮草(二兩)、當歸(一兩)、牙皂(五錢)、白茯苓(一兩)、青鹽(二兩半)、黃柏(五錢)研磨成粉末,放入砂罐中密封,用炭火煅燒至無煙為止,取出研成細末,用瓷罐儲存,每天早晨擦牙。
牙落重生(京師秘方)
取一副公老鼠的骨頭(取骨方法:用一隻老鼠,剝去皮,用鹽滷擦拭,三天後肉會腐爛化盡,取出骨頭,在瓦片上烘乾使用),與香附(一兩)、白芷、川芎、桑樹皮、地骨皮、川椒、蒲公英、旱蓮草、青鹽、川槿皮(各三錢)研磨成細末,擦拭一百天,牙齒就會重新長出來,效果很好。
生牙齒方(京師秘方)
用三、四隻未睜眼的小老鼠,外加白芨、白芷、青鹽、細辛、當歸、熟地黃各五錢,除了熟地黃搗爛外,將前五味研成末,將熟地黃搗爛如泥,與藥末混合成餅狀,包住小老鼠,外用濕紙包裹,用文火和武火燒至無煙後密封,研磨成粉末擦在牙齦上,牙齒就會長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