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信

《古今醫鑑》~ 卷之九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九 (9)

1. 耳病

枯白礬(一錢),龍骨(一錢,研),黃丹(一錢,飛),胭脂(一錢,燒灰),麝香(少許)

上為末,先以綿杖子捲去耳中膿水,以藥摻入內,日日用之,勿令風入。

鼠黏子湯(陳白野方),治耳內生腫如櫻桃,痛極。

連翹,黃連(酒炒),玄參,桔梗,梔子(炒),生甘草,牛蒡子(炒),龍膽草(炒),板藍根(即靛子)

上銼,水煎,食後服,隨飲酒一二盞。感腦加香附子一錢。

〔批〕(按此方治耳腫痛之劑),治耳內忽太痛,如有蟲在內奔走,或有血水,或干痛不可忍者。

蛇蛻燒存性,為末,以鵝翎管吹入耳中。

聰耳湯(雲林制),治耳重聽。

當歸(酒洗,一錢),白芍(酒炒,一錢),川芎(一錢),生地黃(酒洗,一錢),知母(酒洗,一錢),陳皮(一錢),烏藥(一錢),白芷(一錢),防風(酒洗,一錢),羌活(酒洗,一錢),獨活(酒洗,一錢),細辛(七分),薄荷(一錢),蔓荊子(一錢),藁本(酒洗,一錢),黃柏(酒炒,一錢)

上作一劑,水煎,食後服,用藥後,頭低睡一時。

獨勝丸,專治耳鳴、耳聾。

黃柏(八兩,人乳拌勻,酒浸曬乾,再用鹽水炒褐色,去皮)

上為末,水糊丸梧子大。每服百丸,空心鹽湯下。

熏耳神方(習南泉傳),專治氣聾,不論遠年近日者神效,實聾難治。

蘄艾(一兩,為粗末,後用),磁石(七錢,燒過),當門子(即麝香,三粒),珍珠(七顆,用鐵筒套在鐵鍋底上煅過)

上三味,研為細末,合一處令勻,卻將白綿紙一張鋪熱鐵器上,用黃蠟五錢搽紙上,分作數片,紙上攤艾,艾上摻藥,卷作筒子,點火吹滅,側耳熏之。重者三四根即通,力能隔耳透咽,既通且用艾塞,不可見風。

透鐵關法(賈蘭峰傳)〔批〕(按此方治耳聾之劑),治耳聾。

用好活磁石二塊,銼如棗大頭尖,搽麝香少許於磁石尖上,塞兩耳孔,口中噙生鐵一塊,候一時兩耳氣透,颯颯有聲為度,勤用三五次即愈。

白話文:

[耳病]

將枯礬(一錢)、龍骨(一錢,磨成粉)、黃丹(一錢,飛過)、胭脂(一錢,燒成灰)、少許麝香,全部磨成粉末。先用棉棒捲去耳朵裡的膿水,然後將藥粉撒入耳朵內,每天使用,不要讓風吹到。

鼠黏子湯(陳白野的方子),治療耳朵內長出像櫻桃一樣的腫塊,疼痛難忍。

藥材有:連翹、用酒炒過的黃連、玄參、桔梗、炒過的梔子、生甘草、炒過的牛蒡子、炒過的龍膽草、板藍根(就是靛子)。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水煎煮,飯後服用,隨後可以喝一兩小杯酒。如果頭部感到不適,可以加一錢香附子。

(這個方子是治療耳朵腫痛的藥方),治療耳朵突然劇烈疼痛,感覺像有蟲子在裡面爬動,或者有血水流出,或者乾痛到無法忍受的情況。

將蛇蛻燒成灰,磨成粉末,用鵝毛管吹入耳朵中。

聰耳湯(雲林配製),治療聽力下降。

藥材有:用酒洗過的當歸(一錢)、用酒炒過的白芍(一錢)、川芎(一錢)、用酒洗過的地黃(一錢)、用酒洗過的知母(一錢)、陳皮(一錢)、烏藥(一錢)、白芷(一錢)、用酒洗過的防風(一錢)、用酒洗過的羌活(一錢)、用酒洗過的獨活(一錢)、細辛(七分)、薄荷(一錢)、蔓荊子(一錢)、用酒洗過的藁本(一錢)、用酒炒過的黃柏(一錢)。

將以上藥材配成一劑,用水煎煮,飯後服用。服藥後,頭部稍微向下,睡一個小時。

獨勝丸,專門治療耳鳴、耳聾。

使用黃柏(八兩,用人乳拌勻,用酒浸泡後曬乾,再用鹽水炒至褐色,去除外皮)。

將黃柏磨成粉末,用水調成糊狀,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百丸,空腹時用鹽水送服。

熏耳神方(習南泉傳授),專門治療因氣引起的耳聾,無論是長年或近期發生的都有效,但實質性耳聾難以治癒。

使用蘄艾(一兩,磨成粗末,備用),燒過的磁石(七錢),麝香(三粒,也叫當門子),珍珠(七顆,放在鐵筒內,在鐵鍋底下煅燒過)。

將以上三味藥磨成細末,混合均勻,然後將一張白綿紙鋪在熱的鐵器上,用黃蠟五錢塗抹在紙上,將紙分成數片,在紙上鋪上艾草,艾草上撒上藥粉,捲成筒狀,點火後吹滅,將耳朵側過來,用煙熏。嚴重的耳聾,熏三四根就見效,煙氣能穿透耳道到達咽喉。通暢後,用艾草塞住耳朵,不要讓風吹到。

透鐵關法(賈蘭峰傳授)〔這個方子是治療耳聾的藥方〕,治療耳聾。

使用好的活磁石兩塊,將其磨成棗子大小,頭部尖尖的,在磁石尖上塗少許麝香,塞入兩個耳朵孔,嘴裡含著一塊生鐵。等待一段時間,直到兩個耳朵內的氣通暢,聽到颯颯的聲音為止。勤快地使用三五次就會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