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鑑》~ 卷之八 (8)
卷之八 (8)
1. 淋閉
一方用頃麻燒灰存性,為末,黃酒調服,登時就通。
一方用皮硝煎化,青布蘸水搭臍上,並上便上,熱則易之,即通。
若小便不通,兩尺脈俱沉微,乃陰虛也,曾服通滑之藥不效者,用大附子一個,重一兩者,炮,去皮臍,鹽水浸透;澤瀉切,作四劑,每劑燈草七根,煎服。
治小便不通,諸藥無效,或轉胞至死,此法用之,小便自出。用豬尿胞一個,傾出水,用鵝毛去頭尾,插入竅孔內,線縛定,以口吹氣,令滿胞,內線管下再扎住,將管口放在小便頭上,向孔竅解後下線,手搓其氣透里,小便自然出,神效。
〔批〕(按此方治小便不通之劑),一陰陽關格,前後不通,尋常通利,大腑小水自行,中有轉胞一證,諸藥不效,失救則脹滿,悶亂而死,予嘗以甘遂末,水調敷臍下,內以甘草節煎湯飲之,及藥汁至臍,二藥相反,胞自轉矣,小水來如泉湧,此急救之良訣也。
縮泉丸,治脬氣不足,小便頻數,一日夜百餘次。
益智仁,天台烏藥(大如臂者)
上各等分,為末,酒煮山藥打糊為丸,如梧子大,每五七十丸,臥時鹽湯送下。
既濟丸,治小便不禁。
菟絲子(酒製),益智仁(炒),茯苓,韭子(炒),肉蓯蓉(酒洗),當歸,熟地黃(各五錢),黃柏,知母(各鹽酒炒,三錢),牡蠣(煅),石棗(酒蒸,去核,各三錢),五味子(一錢)
上為末,麵糊為丸。每百丸,空心鹽水下。
一方治小便不禁有熱者,用去桂五苓散,加黃連、黃柏、梔子、石棗、五味子,水煎服。
一方治虛弱不禁,用五苓散合四物湯,加石棗、五味子,水煎,空心服。
一方治遺尿失禁,破故紙炒為末,每服二、三錢,空心熱水調下。又宜氣海穴灸之。
一方〔批〕(按此方治小便不禁之劑),治夜多小便,益智仁二十個,和皮銼,赤茯苓二錢,水煎,臨睡熱服。虛老人,宜八味地黃丸加益智仁,去澤瀉。
白話文:
淋閉
第一種方法:將蔞麻燒成灰,研磨成粉末,用黃酒調和後服用,立刻就能排尿。
第二種方法:用芒硝煎煮融化,用青布浸泡藥水後敷在肚臍上,並敷在陰部,藥布變熱就更換,也能夠順利排尿。
如果小便不通,兩手的尺脈都沉細微弱,這是因為陰虛。如果曾經服用過通利小便的藥卻沒有效果,可以用一個大附子,大約重一兩,用炮製過、去掉皮臍,並用鹽水浸泡過的,配上切好的澤瀉,分成四份,每份加上燈心草七根,煎煮後服用。
治療小便不通,各種藥物都沒效果,甚至發生轉胞症導致死亡的,可以用這個方法,小便自然會排出。準備一個豬膀胱,倒出裡面的水,用鵝毛去掉頭尾後,插入膀胱的開口,用線綁緊,用嘴吹氣,讓膀胱充滿氣,將綁線的管子下方再綁住,將管口放在尿道口,鬆開下方綁線,用手搓動管子,讓氣體進入裡面,小便自然就會排出,效果神奇。
(批註:這個方法是治療小便不通的急救措施)如果陰陽閉塞,導致大小便都無法排出,通常使用的通利藥物可以讓大便和小便自行排出。但是如果出現轉胞症,各種藥物都無效,延誤治療就會導致腹脹、煩悶而死。我曾經用甘遂粉用水調和後敷在肚臍下方,同時用甘草節煎湯喝,等到藥液滲透到肚臍,甘遂和甘草這兩種藥性相反的藥物,就能使轉胞症恢復,小便如同泉水般湧出。這是緊急救治的良方。
縮泉丸,治療膀胱氣虛,小便頻繁,一天一夜小便上百次的情況。
益智仁,天台烏藥(大的像手臂一樣)
將以上兩味藥等份研磨成粉末,用酒煮山藥糊製成藥丸,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五、七十粒,睡前用鹽水送服。
既濟丸,治療小便失禁。
菟絲子(用酒浸泡製過),益智仁(炒過),茯苓,韭菜籽(炒過),肉蓯蓉(用酒洗過),當歸,熟地黃(各五錢),黃柏,知母(各用鹽酒炒過,三錢),牡蠣(煅燒過),石棗(用酒蒸過,去核,各三錢),五味子(一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麵糊製成藥丸。每次服用一百粒,空腹用鹽水送服。
有一個治療小便失禁而且有熱的方子,用去掉桂枝的五苓散,加上黃連、黃柏、梔子、石棗、五味子,用水煎煮後服用。
有一個治療虛弱導致小便失禁的方子,用五苓散合四物湯,加上石棗、五味子,用水煎煮後,空腹服用。
有一個治療遺尿失禁的方子,將補骨脂炒過後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三錢,空腹用熱水調服。此外,還適合用艾灸氣海穴。
(批註:這個方子是治療小便失禁的)有一個治療夜間小便次數多的方子,用益智仁二十個,和皮一起銼碎,加上赤茯苓二錢,用水煎煮,睡前溫熱服用。對於體虛的老年人,適合服用八味地黃丸加上益智仁,去掉澤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