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鑑》~ 卷之七 (16)
卷之七 (16)
1. 自汗盜汗
上為末,酒糊為丸。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下。
當歸六黃湯,治盜汗之聖藥也。
當歸(一錢),黃耆(一錢),生地黃(一錢),熟地黃(一錢),黃柏(炒,七分),黃連(炒,七分),黃芩(炒,七分)
上銼一劑,水煎,臨臥服。
黃耆六一湯,〔批〕(按此方治盜汗之劑),治虛人盜汗。
黃耆(六兩),甘草(一兩,各用蜜炙十數次,出火毒)
上銼,每劑一兩,水煎,空心服。
獨勝散,治自汗盜汗。
用五倍子為末,津唾調,填滿臍中,以絹帛縛定,一宿即止。或加枯礬末,尤妙。
白龍湯,〔批〕(按此方治自汗盜汗兼治之劑),治六脈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子夢交及自汗盜汗等症。
桂枝(三錢),白芍藥(三錢),甘草(炙,三錢),龍骨(煅,三錢),牡蠣(三錢)
上銼一劑,水煎溫服,加棗子一個同煎尤好。
一人血氣大虛,形體羸瘦,大汗如雨不止,命在須臾,諸醫弗效。以十全大補湯倍用參耆,以童便製附子,一劑即效,服不數劑,全安。
白話文: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酒和米糊做成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用溫酒送服。
當歸六黃湯,是治療盜汗的特效藥。
配方:當歸(3.75克),黃耆(3.75克),生地黃(3.75克),熟地黃(3.75克),黃柏(炒過,約2.6克),黃連(炒過,約2.6克),黃芩(炒過,約2.6克)。
將以上藥材切碎,配成一劑,用水煎煮,睡前服用。
黃耆六一湯,(注:此方是治療盜汗的藥方),用來治療體虛的人盜汗。
配方:黃耆(225克),甘草(37.5克,都用蜂蜜多次炙烤,去除藥性中的火毒)。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劑取37.5克,用水煎煮,空腹服用。
獨勝散,用來治療自汗和盜汗。
用五倍子磨成粉末,用口水調成糊狀,填滿肚臍,用絲綢布包好固定,過一夜就會停止出汗。如果加入枯礬粉末,效果更好。
白龍湯,(注:此方是同時治療自汗和盜汗的藥方),治療脈象呈現芤動微緊,男子遺精,女子夢遺以及自汗盜汗等症狀。
配方:桂枝(11.25克),白芍藥(11.25克),甘草(炙過,11.25克),龍骨(煅燒過,11.25克),牡蠣(11.25克)。
將以上藥材切碎,配成一劑,用水煎煮溫服,加入一顆紅棗一起煎煮效果更好。
曾有一人血氣大虛,身體極度消瘦,大汗如雨不止,生命垂危,所有醫生都束手無策。後來用加倍人參和黃耆的十全大補湯,並用童子尿炮製附子,服用一劑就見效,服用幾劑後,完全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