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信
《古今醫鑑》~ 卷之七 (11)
卷之七 (11)
1. 虛勞
予觀近世陰虛火動之疾,十無一活,何也?蓋由色欲勞役之過,七情五味之偏,遂至真元漸耗,虛火上炎,勞瘵之疾作矣。方履霜之始,飲食如舊,起居如常,惟咳嗽一二聲,自謂無恙,且諱疾忌醫,滅身無悟,及蔓延日久,倒臥於床,而堅冰已至矣。良可哀哉!若遇明醫,必用滋陰降火健脾之藥,以培其本,緩緩投以數十劑,庶可少濟。
如求醫心亟,效期旦夕,服藥未幾數劑,遂謂無功,躁急火熱而陰火愈動。有等醫者,見其無回生之理,遽用峻藥劫之,以紓目前之急,則將不俟終日而死期將至矣。以余意揆之,方疾之始作,必致謹於三事而後可。三者維何?一要遇明醫,二要肯服藥,三要能禁戒,三者缺一不治也。
余敬書於方末,以為遘是疾者警云。
白話文:
我看現在陰虛火旺這種病,十個有九個都活不了,為什麼呢?大多是因為沉迷於性慾和過度勞累,加上情緒起伏不定,飲食偏頗,導致身體的精氣慢慢損耗,虛火往上燃燒,於是就得了勞瘵這種病。剛開始發病的時候,飲食和作息都跟平常一樣,只有咳嗽一兩聲,自己覺得沒什麼,而且還會隱瞞病情,不肯就醫,最後就糊里糊塗地送命了。等到病情拖久了,嚴重到臥病在床,就像踩到霜變成結冰一樣,已經很嚴重了,實在很可悲啊!如果能遇到高明的醫生,一定會用滋陰降火、健脾的藥來調理,慢慢吃幾十帖藥,或許還能有點幫助。
如果求醫的心太急,只想馬上看到效果,吃沒幾帖藥就說沒效,這樣心浮氣躁反而讓虛火更旺。有些醫生,看病人已經沒救了,就用猛藥來暫時緩解眼前的急迫,結果病人很快就沒命了。依我看,在剛開始發病的時候,一定要謹慎注意三件事才行。這三件事是什麼呢?第一,要遇到高明的醫生;第二,要肯乖乖吃藥;第三,要能控制自己的慾望和不良習慣。這三件事缺一不可,少了一樣就治不好。
我把這些話寫在藥方後面,希望能提醒那些得了這種病的人。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