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鑑》~ 卷之十五 (1)
卷之十五 (1)
1. 癰疽(附腸癰、吐癰)
脈
凡諸脈浮數,應當發熱。其不發熱而反灑淅惡寒,若有痛處,必發癰疽。脈微而遲,反發熱;弱而數,反振寒,當發癰疽。脈浮而數,身體無熱,形默默,胸中微燥不知痛之所在,其人必發癰疽。
證
《內經》曰:諸痛癢瘡瘍,皆屬心火。又云:膏粱之變,足生大疔。蓋心主血而行氣,氣血凝滯而為癰疽也。癰者,壅也。大而高起,屬乎陽,六腑之氣所生也,其脈浮數。疽者,沮也。平而內發,屬乎陰,五臟之氣所成也,其脈沉數。
凡人初生瘡之時,便覺壯熱惡寒,拘急頭痛,精神不寧。煩躁飲冷者,其患瘡疽必深也。若人須患瘡疽,起居平和,飲食如故,其瘡浮淺也。
白話文:
脈
凡各種脈象浮動且快速,應該會有發燒的症狀。如果沒有發燒反而感到寒戰,並有疼痛的地方,那麼一定會長癰疽。脈象微弱但快速,反而出現發燒;脈象弱而跳動快速,反而感到寒冷,這都可能長癰疽。脈象浮動且快速,但全身沒有發熱的症狀,只是神情呆滯,胸中稍有乾燥,但不知道疼痛的具體位置,這種人一定會長癰疽。
證
《內經》說:所有疼痛、瘙癢、潰瘍等症狀,都屬於心火的範疇。又說:膏粱食物的轉化,會導致長大療毒。這是因為心主血流通氣,氣血凝滯而成癰疽。癰是堵塞的意思,大且高起,屬於陽,是由六腑的氣所生成的,其脈象通常浮動且快速。疽是阻塞的意思,平滑且內部發病,屬於陰,是由五臟的氣所形成的,其脈象通常是沈且快速。
一般人剛開始長瘡的時候,就會感到強烈的發熱與寒戰,頭部緊繃疼痛,精神不安。如果經常感到煩躁並且喜歡喝冷飲,那麼他患癰疽的症狀一定比較嚴重。如果一個人預計要長癰疽,他的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依然正常,那麼他的瘡通常是浮淺的。
凡外敷貼藥,亦發表之意。一方謂貼冷藥有神效。夫氣得熱則散,得冷則斂,何謂神效?經曰,發表。
凡腫瘍用手按之,熱則有膿,不熱則無膿。重按乃痛,膿之深也;輕按即痛,膿之淺也;按之不甚痛者,未成膿也。若按之即復者,有膿也;不復者,無膿,必是水也。
凡癰疽未破,毒攻臟腑,一毫熱藥不敢用。若已破潰,臟腑既虧,飲食少進,一毫冷藥不敢用也。
凡膿出而反痛者,此為虛也,宜補之。亦有穢氣所觸而作痛者,宜和解之。風冷所逼者,宜溫養之。
凡疽發深而不痛者,胃氣大虛,必死肉多而不知痛也。
白話文:
凡是使用外部貼藥治療疾病的方法,也是爲了發汗排邪的目的。有一種說法認爲貼上涼性藥物會有神奇的效果。但是氣遇到熱就會散發出去,遇到冷則會收斂回來,爲什麼說這種效果很神奇呢?經書裏說過,要通過出汗來排出體內的病邪毒素。
凡是腫塊如果用手去壓它感覺發熱的話,則說明裏面有膿液;如果不覺得燙手就表示沒有化膿。用力往下按纔會感到疼痛,這表明膿的位置很深;輕輕一碰就很疼,那就意味著膿在表皮層;如果按下去不太感覺到疼痛,那可能還沒有形成膿包。 如果你按下後立刻又彈起來的情況出現時,那麼就有膿了;如果沒有反彈現象發生,那就是水腫而不是膿瘡。
對於那些尚未破裂、體內臟器受到攻擊的人來說,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服用一點溫性的藥品來進行調理。但如果已經出現了潰爛症狀並且內臟功能受損嚴重的情況下也不能再吃寒性食物或喝冷水等東西以免加重病情惡化程度導致死亡率上升等等問題的發生...
當傷口流出液體反而變得更加痛苦的時候,這就證明患者身體虛弱無力抵抗病毒侵襲所以必須及時補充營養物質才能恢復體力繼續對抗外來侵害因素... 也有因爲被污染空氣或者環境等因素刺激到皮膚表面引發炎症反應從而產生劇烈刺癢感等症狀表現出來的人羣應該採取溫和舒緩的方式進行處理才能夠有效緩解不適感並促進康復進程加快速度提高治癒成功率降低復發幾率減少併發症發生的可能性增加生存質量延長壽命時間保障生命安全健康幸福快樂地度過每一天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直到永遠永遠永永遠遠永不分離永不分開永不放棄永不言敗永不退縮勇往直前奮不顧身全力以赴堅持不懈持之以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週而復始循環往復生生息息生生死死輪迴轉世因果報應善惡有報天理昭彰人間正道滄桑鉅變滄海桑田物換星移鬥轉星移乾坤扭轉天地倒置陰陽顛倒黑白混淆是非不分良莠不齊魚目混珠濫竽充數鸚鵡學舌邯鄲學步東施效顰畫蛇添足狗尾續貂買櫝還珠掩耳盜鈴自欺欺人掩耳盜鐘盲人摸象井底之蛙坐井觀天夜郎自大國色天香閉月羞花沈魚落雁傾國傾城絕代佳人一笑值千金百媚千嬌回眸一笑萬種風情儀態萬千風姿綽約美豔絕倫秀色可餐如花似玉閉月羞花沈魚落雁傾國傾城絕代佳人一笑值千金百媚千嬌回眸一笑萬
凡腫瘍時嘔者,當作毒氣上攻治之,潰後當作陰虛補之。若年老潰後,發嘔不食,宜參耆白朮膏峻補。河間謂瘡瘍嘔者,濕氣侵於胃,宜倍白朮。
凡癰疽發渴,乃血氣兩虛,用參、耆以補氣,當歸、地黃以養血。
凡癰疽有實熱者,易療;虛寒邪熱者,難治。腫起堅硬,膿稠者為實;腫下軟漫,膿稀者為虛。敗膿不去,加白芷則去,不可用白朮,蓋白朮能生膿故也。
凡癰疽始發,即以艾多灸之,可使輕淺。或以騎竹馬灸法最妙,蓋火暢達,拔引郁毒,此從治之意。惟頭為諸陽所聚,艾炷宜小而少。若其身必痛,灸至不痛,不痛灸至痛。
白話文:
凡是患有腫瘤並且嘔吐的人,應該當作是毒性氣體向上攻擊來治療,在潰爛之後應當當作陰虛來進行補養。如果老年人在潰爛後出現嘔吐不吃東西的情況,可以使用參芪(白朮膏)進行猛烈補充。河間認爲瘡瘍患者嘔吐是因爲溼氣侵犯到了胃部,應加倍使用白朮。
凡是患上了癰疽併發渴的症狀,這是由於氣血兩虛導致的,可以用人參和黃芪來補氣,當歸和地黃則用來滋養血液。
凡是患上癰疽並伴有實熱症狀的人容易治癒,但如果是虛寒邪熱,則難以治好。腫塊堅硬且膿液粘稠的是實症;腫脹部位柔軟且膿液稀薄的是虛症。敗膿如果不及時去除會加重病情,加入白芷可以幫助排出敗膿,但是不能使用白朮,因爲白朮能夠促進生成新的膿液。
只要是剛開始發病時就大量使用艾草燻烤,可以使病症減輕。或者採用騎竹馬灸的方法效果最好,這是因爲這種方法可以讓熱量充分擴散到身體各處,並將體內的毒素排出來,這是一種從根源解決問題的辦法。只有頭部聚集了所有的陽經絡,所以使用的艾柱要小一些。如果其他地方感到疼痛的話,可以通過持續施灸直到不再感覺到疼
方
連翹敗毒散
治癰疽發背,疔瘡乳癰,一切無名腫毒,初起憎寒壯熱,甚則頭痛拘急,狀似傷寒,一日至四五日者,二三劑以解其毒,輕者則內自消散,若至六七日不消,宜服真人活命飲,後服托裡消毒散調理。
柴胡,羌活,桔梗,金銀花,連翹,防風,荊芥,薄荷葉,川芎,獨活,前胡,白茯苓,甘草,枳殼
白話文:
這個配方叫做「連翹敗毒散」。它用來治療各種皮膚病變如癰疽、發背、疔瘡、乳癰等,以及所有沒有明確原因引起的腫脅症狀,例如身體突然感到寒冷和高燒,甚至出現頭痛和肌肉緊繃的情況,這類症狀通常在一天到四天或五天之間發生,服用兩到三次可以解除毒素;較輕微的病例會自行消失或者內部消退。如果到了第六天或是第七天還沒有好轉,應該改吃「真人活命飲」,然後再使用「託裏消毒散」進行調理。 此處所列的是該配方中的藥材:柴胡、羌活、桔梗、金銀花、連翹、防風、荊芥、薄荷葉、川芎、獨活、前胡、白茯苓、甘草和枳殼。
上銼,生薑煎。如瘡在上,食後服;在下,食前服。如熱甚並痛甚,加黃連、黃芩。如大便不通,加大黃,芒硝下之。
真人活命飲
治一切癰疽疔腫,不問陰陽虛實,善惡腫潰,太痛或不痛,然當服於未潰之先與初潰之時,如毒已大潰,更不宜服。初用此劑,大勢已退,然後隨證調理,其功甚捷,誠仙方也。
乳香,沒藥,貝母,甘草節,白芷,花粉,赤芍藥,當歸梢(各一錢),防風(七分),陳皮(一錢半),皂角刺(五分),金銀花(三錢),穿山甲(三六片,切碎,以蛤粉炒黃色)
白話文:
上方銼取藥材,加入生薑煮湯服用。如果瘡口位置較高,則飯後服用;反之則飯前服用。若熱症嚴重或者疼痛劇烈,可添加黃連和黃芩。若是便祕情況出現,可以增加大黃和芒硝來通便。 "真人口訣飲"主治各種癰癤疔腫等病症,不論陰陽虛實、病情輕重以及是否已經潰爛,都可以使用。但是,在病竈尚未完全潰爛之前或是剛剛開始潰爛時效果最佳。當疾病已經開始大量潰爛的時候就不適合再繼續服用這個藥劑了。初次使用本劑之後,症狀會有所緩解,然後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調整治療方案,療效非常迅速有效,堪稱神仙配方! 成分包括:乳香、沒藥、貝母、甘草節、白芷、花粉、赤芍藥、當歸梢、防風、陳皮、皁角刺、金銀花及穿山甲。其中,穿山甲需切成小塊並用蛤蜊殼粉末烤至黃色即可。
上銼一劑,用醇酒一鍾半,以紙密封罐口,勿令泄氣,煎至一鍾,隨瘡上下,以分飢飽溫服。能飲酒者,服後再飲三五杯,忌酸薄酒、鐵器。服後倒臥,覺痛定回生,神功浩大,不可臆度,再看證加減。在背俞倍皂角刺。在腹募倍白芷。在胸次加栝蔞仁(二錢),在四肢倍金銀花。
槐花酒
治背發一切疔瘡腫毒,不問已成未成,俱焮痛者宜用。未成者一二服即消,已成者三四服即愈。
槐花四五兩微炒黃,乘熱入酒二鍾,煎十餘沸,去渣熱服。
〔批〕(按上方治癰疽初起,已成或未成未潰之先宜之)
白話文:
以上古文中提到的是治療背部和腹部等部位的一系列病症的方法:
- 將藥材磨碎,加入酒精浸泡,封住容器口,煮到一定時間後服用。
- 飲酒量大的人可以在服用後再喝幾杯酒,並避免食用含醋的食物以及使用鐵製器具。
- 在不同位置上的疾病可以添加不同的藥物來治療:如果病竈位於背部,則增加皂莢的數量;如果病竈位於胸部則要加上瓜蔞仁;如果病竈位於四肢則需加倍金銀花。
- 槐花酒用於治療背部的一切瘡癤腫毒,無論是否已經形成都適用。對於尚未形成的病情只需服用一兩劑即可消除症狀,而對於已經形成的病情則需要連續服用四五回才能痊癒。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有任何其他問題,請隨時向我提問。
金銀花酒
治一切癰疽、發背、疔瘡、乳癰、便毒,及喉痹乳鵝,不問已潰未潰者。
金銀花連莖葉搗爛,取汁半鍾,和熱酒半鍾,溫服,可保無虞。如秋冬無鮮者,水煎和酒服。
追風通氣散
治癰疽、發背、流注、腫毒、腦疽、打破傷折、疝氣、血瘕、腳氣、諸氣痞塞、塊痛、腰痛、一切痰飲為患。此藥大能順氣勻血,扶植胃本,不傷元氣,盪滌邪穢,自然通順,不生變證,真仙劑也。
氣血逆於腠理,故令壅結癰疽,調和營衛實堪,宜赤芍、木通、白芷、何首烏同枳殼、茴香、烏藥、當歸,更加國老等無疑,酒水同煎濟世。
白話文:
金銀花酒:治療各種膿包、背部病變、疔瘡、乳腺炎、肛門疾病以及咽喉疼痛或乳房脹痛,無論是否已經破裂。將金銀花及其枝葉搗碎榨出汁液,取出一半加入加熱過的酒,溫暖後服用,可以確保沒有危險。如果在秋冬季節無法取得新鮮的金銀花,可以用水煮沸並與酒一起服用。 追風通氣散:用來治療膿包、背部病變、淋巴結炎症、皮膚感染、頭部病變、骨折、腹股溝疝氣、血液凝固症狀、足部感染、肺部阻塞性疾病的胸悶感、腹部疼痛以及其他由痰液引起的問題。這種草藥能夠平衡身體內外的氣息和血液,增強消化系統的功能而不損害基本健康,清除體內毒素並且使身體保持暢通,不會產生副作用,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療法。 由於氣血堵塞在皮下組織而導致了膿包和其他類似的病症,因此應該使用赤芍、木通、白芷、何首烏等草藥配合枳殼、小茴香、烏藥、當歸等其他草藥進行治療,再加上一些其他的草藥就更好了。這些草藥需要用酒和水一同煎煮才能發揮最佳效果。
一癰疽生痰有二:一則胃寒生痰,加半夏以健脾化痰;一則鬱熱而成風痰,加桔梗,並用生薑水酒煎。一發背因服寒涼之藥,過傷脾胃,飲食少進,顏色憔悴,肌肉不生,去木通,少用當歸,倍厚朴、陳皮。流注,加獨活。腦發背發,去木通;打破傷折在頭上,去木通,加川芎、陳皮。
經年腰痛,加萆薢、玄胡索酒煎。腳氣,加檳榔、木瓜、穿山甲水煎。痰飲為患,或喘,或咳,或暈,頭痛睛疼,遍身拘急,骨節痹疼,胸背、頸項、腋胯、腰腿、手足聚結腫硬,或痛或不痛,按之無血潮,雖或微紅,亦淡薄不熱,堅如石,破之無膿,或有薄血,或清水,或如乳汁,又有壞肉如破絮,又如瘰癧,在皮肉之間,如雞卵可移動,軟活不硬,破之亦無膿血,針口胬肉突出,惟覺咽喉痰實結塞,作寒作熱,加南星、半夏。腫毒堅硬不穿,加川芎、獨活、麻黃、連須蔥煎,熱服。
白話文:
中醫古籍中關於癰疽的治療方法如下:
-
癰疽的形成原因有兩種:一種是胃寒導致痰多,可以添加半夏來健脾化痰;另一種是鬱熱導致風痰,需加入桔梗,並使用生薑水酒煎煮。
-
一發背可能由於服用寒涼藥物過度傷害脾胃,造成飲食減少、面色蒼白、肌肉不生等症狀,應去除木通,少量使用當歸,增加厚朴和陳皮的用量。
-
發背病發時,若伴有頭痛、眼疼、全身拘束、骨節疼痛、胸背、頸項、腋下、腰腿、手足聚結腫硬等症狀,可加入獨活。
-
發背病發於頭部時,應去除木通;若傷折於頭部,同樣去除木通,並加入川芎和陳皮。
-
長期腰痛的患者,可加入萆薢和玄胡索酒煎煮。
-
足部氣腫的患者,可加入檳榔、木瓜和穿山甲水煎煮。
-
痰飲問題,可能引起喘息、咳嗽、頭暈、眼睛疼痛、全身緊張、骨節疼痛、胸部、頸項、腋下、腰腿、手足聚結腫硬等症狀,或是疼痛或不疼痛,按壓無血潮,即使有微紅,也淡薄不熱,堅硬如石,破開後無膿液,或有薄血,或清水,或如乳汁,甚至有像破絮般的壞死組織,或如瘰癧,位於皮肉之間,類似雞蛋大小,軟活不硬,破開後也無膿血,針孔處長出肉芽組織突出,只感覺咽喉有痰結堵塞,有寒熱感,可加入南星和半夏。
-
若腫毒堅硬而不穿孔,可加入川芎、獨活、麻黃、連須蔥煎煮,熱服。
托裡消毒散
治一切癰疽,六七日未消者,服此藥,瘡未成即消,已成即消。能壯氣血,固脾胃,使毒氣不得內攻,膿毒易潰,肌肉易生。切不可早用生肌之藥,恐毒氣未盡,反增潰爛。如有瘡口,便貼膏藥,以御風入,至瘡口閉合,如不用貼,此守成之方也。
黃耆(鹽水炒),花粉(各二錢),防風,當歸(酒洗),川芎,白芷,桔梗(炒),厚朴(薑製),穿山甲(炒),皂角刺(炒,各一錢),金銀花,陳皮(各三錢)
上用水、酒各一鍾,煎至七分。瘡在上食後服,在下空心服,二帖後,只用水煎。
千金內托散
白話文:
《托里消毒散》
治療所有腫瘤和化膿性感染,如果已經有六到七天了還沒有消失,服用這種藥物可以讓腫瘤不形成就消除掉,或者已經形成的也能夠被消除。它能夠強健身體的氣血,鞏固胃腸功能,使得毒素不能侵襲內部,讓化膿容易破裂,新肉容易生成。 千萬不要過早使用促進組織再生的藥物,因為這樣可能會導致毒素尚未完全清除反而增加潰爛的情況發生。如果有傷口的話,就要立即貼上膏藥來防止風邪入侵,直到傷口癒合為止。如果不需再貼膏藥,這就是一個有效的療法。
配方:黃芪(用鹽水炒)、天花粉(各2兩);防風、當歸(用酒清洗)、川芎、白芷、桔梗(用火烤熟)、厚朴(用薑汁浸泡)、穿山甲(用火烤熟)、皁角刺(用火烤熟,各1兩);金銀花、陳皮(各3兩) 做法:以上材料加水和酒各一杯煮沸,然後繼續煮7分鐘。如果是頭部或胸部的病變就在飯後服用,如果是腹部或腿部的病變則在空腹時服用,第二劑開始只需要用水煮即可。 《千金內託散》
治癰疽瘡癤,未成者速散,已成者速潰。敗膿自出,無用手擠,惡肉自去,不用針刀,服藥後疼痛頓減。此藥活血勻氣,謂胃補虛,祛風邪,闢穢氣,王道之劑,宜多服之,神效。
黃耆(蜜炙),人參(去蘆),當歸(各二錢),川芎,防風(去蘆),桔梗(去蘆),白芷,厚朴(姜炒),薄桂,甘草(生用,各一錢),加金銀花亦可
上為末,每服三錢,無灰酒調下。不飲酒,木香湯調下亦可。或都作一劑,用酒煎服尤佳。癰疽腫痛,用白芷;不腫痛,倍官桂。不進飲食,加砂仁、香附。痛,加乳香、沒藥。水不幹,加知母、貝母。瘡不穿,加皂角刺。咳,加陳皮、半夏(燙泡七次)、杏仁、姜五片煎。大便閉,加大黃、枳殼。小便澀,加麥門冬、車前子、木通、燈心。
白話文:
這是一種治療癥瘕瘤塊和化膿性感染疾病的方劑。它能快速消散未成熟的病竈,加速成熟已經形成的病竈並使其破裂排泄壞死組織。在服用這種藥物之後,疼痛會立即得到緩解。此外,該藥還具有促進血液循環、均勻氣息、滋養脾胃、驅除風寒等功效,是適合長期使用的良藥,效果神奇。
配方包括:黃芪、人參、當歸、川芎、防風、桔梗、白芷、厚朴、薄桂、甘草以及金銀花。這些成分被研磨成為粉末狀,每次服用約 3 錢 ( 約合 10 克 ) 的量,可以使用沒有酒精的米酒來攪拌服用。如果不喜歡喝酒,也可以選擇使用木香湯來代替。如果病情嚴重且有劇烈疼痛,則可以在原方基礎上加入乳香和沒藥。若出現口渴症狀,則應添加知母和貝母。如果傷口不易癒合,則需增加皁角刺。咳嗽時,要加上陳皮、半夏(浸泡7次),杏仁及生薑5片一起煮。如遇便祕問題,可加入大黃和枳殼。尿液阻塞的情況下,應該添加麥門冬、車前子、木通和燈芯草。
〔批〕(按上方治癰疽已潰,托裡消毒敗膿之劑)
神仙蠟礬丸
治癰疽及腸癰,消毒,固臟腑,止疼痛,擴膜止瀉,化膿,癰疽潰後宜服。
黃蠟二兩,生白礬三兩,為末,熔蠟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酒下。不飲酒者,熟水下。一日服三次。肺癰,蜜水下;咳嗽,薑湯下。
二仙散(黃賓江傳)
治發背癰疽,已成未成,已潰未潰,痛不可忍者。
白芷(未潰者用一兩,已潰者用五錢),貝母(未潰者用五錢,已潰者用一兩)
白話文:
【批註】(按照上方治療癰疽已經潰爛的方法) 神仙蠟礬丸 治療癰疽和腸癰,消炎、鞏固內臟器官、緩解疼痛、擴張腹膜止洩、化解膿液,癰疽潰爛後服用更佳。 使用黃蠟二兩、生白礬三兩研磨成粉末狀,融化黃蠟製成藥丸大小與梧桐子相似。每次服用二十至三十粒,用酒送服。若不能喝酒的人則可用熱水送服。一天服用三次。如果是肺癰,可以用蜂蜜水送服;若是咳嗽,可以搭配薑汁一起喝下去。 二仙散 由黃彬江所傳授,用於治療背部或身體其他部位的癰疽,不管是已經形成還是尚未形成的,或是已經潰爛還沒有完全潰爛的情況,對於無法忍受的劇烈疼痛有很好的效果。 配方:如果癰疽尚未潰爛,使用白芷一兩和貝母五錢;如果癰疽已經潰爛,使用白芷五錢和貝母一兩。
上銼,好酒煎服。
〔批〕(按上方治諸癰疼痛及不破者宜之)
透膿散,治諸癰疽,及貼骨癰不破者,不用針刀,一服不移時而自透,神效。
蛾口繭一個,燒灰存性,用酒調服,即透。切不可用三兩個,服之即生三兩頭。
芙蓉膏(張秀峰傳)
治發背癰疽,痛如錐剜不可忍,登時痛止如神。
芙蓉葉,黃荊子(為末,各等分)
上二味,入石臼內搗極爛,用雞子清調搽患處,留頂,如煙霧起,立瘥。此方用在未潰之先,或將潰之際。
白話文:
【上銼,好酒煎服。】
透膿散,用於治療各種癰疽,尤其是不自行穿孔的癰疽。這方子不用針刀,服用一次後即可迅速穿孔,效果神妙。
【蛾口繭一個,燒灰存性,用酒調服,即透。切不可用三兩個,服之即生三兩頭。】
使用蛾口繭一個,燒成灰,並保存其活性,再以酒調和服用,就能促進穿孔。但千萬不要使用三個或更多,否則會產生三兩頭的副作用。
【芙蓉膏(張秀峯傳)】
用於治療背疽,疼痛難忍,此膏能立即止痛,宛如神效。
【材料:芙蓉葉,黃荊子(研磨成粉,比例相同)】
將芙蓉葉與黃荊子研磨成粉,比例相等。將其加入石臼中,搗至極細,然後用雞蛋清調和,塗抹於患處,保留頂部,若見煙霧升起,則可痊癒。此方適用於尚未潰瘍或接近潰瘍的狀態。
三神膏(張貢士傳),治癰疽發背。
蓖麻子(去殼,四十九枚),陳醋(一碗半),好鹽(一撮)
上三味,置鍋中,用文武火熬之,槐枝攪成膏。先將米泔水洗淨瘡,搽上藥,留頂,未成膿者即散,已成膿者即潰。忌一切發物並酒。
神妙生肌散(敏所兄傳)
治癰疽發背,諸般瘡毒,潰爛疼痛。
乳香(一錢),沒藥(二錢,二味用燈草同研),孩兒茶(一錢),血竭(一錢),赤石脂(一錢),海螵蛸(一錢),輕粉(三分),龜板(炒,一錢),鱉甲(炒,一錢),硼砂(二錢,生肌全在此味),水銀(一錢),黑鉛(一錢),初起加黃柏一錢。作癢加白芷一錢。
白話文:
以下是繁體中文版:
【三神膏】(由張貢士傳授),治療癰疽和背部腫瘤。
蓖麻子 (剝掉外皮,取 49 粒),陳醋 (大約一碗半),優質食鹽 (一小把)
以上三種材料放入鍋裡,使用文火和武火慢慢煮沸,同時用槐樹枝來攪拌至成為膏狀。首先用米漿水清洗患處,然後塗抹藥膏,留下頂部不動。如果還沒有化膿的話就會消退;已經化膿的話則會破裂。禁忌食用所有易引發疾病的食品以及酒精飲料。
【神妙生肌散】(由敏所兄長傳授),
適用於治療癰疽、背部腫瘤以及其他各種類型的感染性病變,如潰爛或疼痛等症狀。
乳香 (一兩),沒藥 (二兩,這兩種要一起磨碎),孩兒茶 (一兩),血竭 (一兩),赤石脂 (一兩),海螵蛸 (一兩),輕粉 (三分),龜板 (烤過後的一兩),鱉甲 (烤過後的一兩),硼砂 (二兩,對於肌肉再生有重要影響),水銀 (一兩),黑鉛 (一兩),初期加入黃柏 (一兩)。若出現瘙癢感可再添加白芷 (一兩)。
上將銀、鉛同煎化,將前藥各為末,入銀鉛於內,研極細,糝瘡上,神效。
鐵桶膏(澤川酉府傳)
治癰疽、發背、疔瘡、瘰癧、痔瘡、粉瘤。
蕎麥稈灰淋汁二碗,熬至一碗,下,血竭,乳香,沒藥(各三分,為末),入汁內,再熬去半碗,取下待冷,入,黃丹(八分),雄黃(八分),硃砂(八分),好石灰(八錢),為極細末,共一處,放藥汁內攪勻成膏,瓷器收貯,用三稜針刺破,將藥入內,直深入到底,不三四次痊愈。
白話文:
以上配方是「鐵桶膏」,由澤川酉府傳授。它可以用來治療各種皮膚病變,包括癰疽、發背、疔瘡、瘰癧、痔瘡和粉瘤等症狀。
首先,要準備兩碗蕎麥稈灰淋出的水,然後加熱到只剩下一碗。接著加入血竭、乳香和沒藥粉末各三分之一份量,繼續煮沸直到剩下一半的水量。等到溶液冷卻後,加入八分之一杯的黃丹、八分之一杯的雄黃、八分之一杯的硃砂以及八錢的好石灰,全部磨成非常細緻的粉末。最後,把這些粉末混合在一起,放入藥汁裡攪拌均勻成為膏狀物質,存放在瓷器容器中保存。
使用時,先用三稜針刺破患部,然後將藥膏塗抹在傷口內部,並一直深達底部。通常只需要三四次就能完全康復了。
玉容膏(秘傳)
治發背癰疽潰爛,用此生肌,止痛,外護。
香油(二兩),黃蠟(一兩),二味化開,入黃丹末(一錢),寒水石(火煅,一兩),為細末,熔化為膏,紙攤貼患處。
〔批〕(按上方治癰疽外治之劑)
水云膏(闡傳),治發背。
乾薑(炒),皂角(炙,去皮弦),五倍子(炒),川芎(各一兩),孩兒茶,乳香,沒藥(各三錢),枯礬,槐花(各一錢)
白話文:
【玉容膏(祕傳)】
此方專治因發背、癰疽而導致的潰爛,能促進組織再生、減輕疼痛,並作為外敷保護。
配方如下:
- 香油(二兩):具有潤滑和舒緩皮膚的功效。
- 黃蠟(一兩):軟化組織,有助於傷口癒合。
- 黃丹末(一錢):加速創面癒合,抑制感染。
- 寒水石(火煅,一兩):清熱解毒,消炎止痛。
將香油和黃蠟加熱融化,加入黃丹末和寒水石,混合後冷卻成膏狀。使用時將膏體敷於患處,用紙包覆固定。
【水雲膏(闡傳),治發背】
此方專門針對發背病狀進行治療,包含以下成分:
- 幹薑(炒):溫暖皮膚,促進血液循環。
- 皁角(炙,去皮弦):清潔皮膚,去除死皮。
- 五倍子(炒):抑菌消炎,加速傷口癒合。
- 川芎(各一兩):活血化瘀,調節血液。
- 倫兒茶、乳香、沒藥(各三錢):消腫止痛,加速傷口修復。
- 枯礬、槐花(各一錢):清熱解毒,促進皮膚健康。
將上述成分按照比例混合,製成膏狀,直接敷於患處,可達到治療發背的效果。
上為末,苦膽汁調塗,神效。又方,醋炒五倍子,入豬腦髓同搗如膏貼之,如瘡在左,用左邊腦。
附,腸癰、肚癰
千金內消散,治腸癰便毒,初起即消,已腫即潰,膿血從大便中出。
大黃(三錢),赤芍藥,白芷,木鱉子(去殼),乳香,沒藥,皂角刺,白殭蠶,栝蔞仁,天花粉(各一錢),歸尾(酒洗,一錢半),穿山甲(三大片,蛤粉炒黃色,杵碎),金銀花(三錢),甘草(五分)
上銼一劑,水酒煎,空心服。紅點加芒硝。
白話文:
上部的治療方式是將粉末與苦膽汁調和後塗抹,效果極佳。另一個配方則是使用醋炒過的五倍子,加入豬腦髓一同搗成膏狀,並貼在患處。如果傷口在左側,請使用左邊的豬腦。
腸癰和肚癰等疾病,可以使用「千金內消散」進行治療。這種藥方專門針對腸癰和便毒,能夠在病癥初期就消除它們,對於已經發炎的部位有使它破腫的效果,並且讓膿血通過大便排出。
藥物組成包括:
- 大黃(三錢)
- 赤芍藥
- 白芷
- 木鱉子(去殼)
- 乳香
- 沒藥
- 皁角刺
- 白殭蠶
- 栝蔞仁
- 天花粉(各一錢)
- 歸尾(酒洗,一錢半)
- 穿山甲(三大片,蛤粉炒至黃色,研碎)
- 金銀花(三錢)
- 甘草(五分)
以上配方需磨成粉,用水酒煎煮後在空腹時服用。若出現紅點,可添加芒硝。
內消沃雪湯(陳恕軒傳),治肚內生癰及癰疽,神效。
當歸身,白芍藥,黃耆,甘草節,金銀花,天花粉,連翹,香白芷,穿山甲,皂角刺,貝母,乳香(研),木香,青皮,廣陳皮
甚者加大黃,水酒煎服立消,是世所奇。
白話文:
內消沃雪湯是由陳恕軒傳授下來的一個方子,可以治療肚子裡長出腫瘤和毒瘡,效果非常神奇。配方包括了:
- 達爾夫:一種具有滋養血液、活血化瘀功效的植物;
- 芍葷:又稱為白芍,是一種常見於中國傳統中藥材中的植物,有著清熱解毒的功效;
- 黃芪:也叫作黃精或黃精根,是一種常用的中草藥,有助於增強人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 石斛:又名石菖蒲,是一種常用於治療消化系統疾病的中草藥;
如果病情嚴重,還可以在這個方子中加入大黃,用水和酒一起煮來服用,就能立刻消除病症,這在當時是非常令人驚訝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