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崖醫徑》~ 卷下 (20)
卷下 (20)
1. 淋閉(三十五)
淋者其名有五。本屬於熱。經云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故清陽不升。則濁陰不降。而成淋閉之患矣。先儒以滴水器上下竅譬之甚當。蓋淋者欲通不通。不通忽通者。是宜除其熱。泄其閉塞。清肅肺金。以滋膀胱腎水之下元。此治淋之正法也。
秘傳通塞散(治小便淋閉。莖中作痛。)
石葦(去毛),滑石,瞿麥,萹蓄,冬葵子,木通,王不留行,地膚草(各等分)
上研為細末。每服三錢。滾白湯調送下。
清心蓮子飲(治上盛下虛。煩渴。小便赤澀成淋。)
黃耆,石蓮肉,白茯苓,人參,黃芩,甘草(炙),地骨皮,麥門冬,車前子
上細切。用水二盞。煎一盞。去滓服。若發熱。加柴胡。薄荷。
導赤散(治小便淋閉赤澀。)
六一散(治小便淋閉赤澀不通。)
五淋散(治小便熱痛如沃湯。並見卷上散類。)
秘傳木通湯(治孕婦轉胞並男子小便不通。)
冬葵子(半兩),山梔仁(半兩炒研),木通(三錢),滑石(半兩研)
上細切作一服。用水一盞半。煎八分溫服。外以冬葵子。滑石。梔子為末。田螺肉和搗成膏。或用生蔥汁。調貼臍中立通。
秘傳治血淋方
側柏葉,藕節,車前草(各等分)
上以三味同搗。取自然汁調六一散三錢服之。
秘傳發灰丸(治溺血。方見血證類。)
白話文:
淋病有五種名稱,基本上都是因為體內過熱所導致。根據古籍記載,身體中的清氣應該從上方的孔竅排出,濁氣應從下方的孔竅排出。如果清氣無法上升,那麼濁氣也就無法下降,這就會形成淋病和閉尿的問題。古人曾以滴水器的上下孔洞來比喻這個情況,淋病就是想排尿卻又排不出,偶爾能排尿的情況。因此,我們應該消除體內的熱氣,疏通閉塞,清肅肺部,滋養膀胱和腎臟的水分,這是治療淋病的基本方法。
祕傳通塞散:可以治療小便淋閉,排尿時感到疼痛。成分包括:石葦(去毛)、滑石、瞿麥、萹蓄、冬葵子、木通、王不留行、地膚草(各等量)。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用熱水沖服。
清心蓮子飲:可以治療上盛下虛,煩渴,小便紅色且排尿困難的情況。成分包括:黃耆、石蓮肉、白茯苓、人參、黃芩、甘草(炙)、地骨皮、麥門冬、車前子。將這些藥材細切,加入兩杯水煮至一杯,去渣服用。如果發燒,可以添加柴胡和薄荷。
導赤散:可以治療小便淋閉,排尿時感到灼熱。六一散:可以治療小便淋閉,排尿時感到灼熱且無法排尿。五淋散:可以治療小便熱痛,如被熱湯燙到,詳細內容請參考上方的散類。
祕傳木通湯:可以治療孕婦轉胞以及男性小便不通。成分包括:冬葵子(半兩)、山梔仁(半兩炒研)、木通(三錢)、滑石(半兩研)。將這些藥材細切,加入一杯半的水煮至八分滿,溫服。另外,也可以將冬葵子、滑石、梔子研磨成粉,與田螺肉或生蔥汁混合成膏狀,敷在肚臍上,可以立刻通尿。
祕傳治血淋方:成分包括:側柏葉、藕節、車前草(各等量)。將以上三種藥材一同搗碎,取出自然汁液,調合六一散三錢服用。
祕傳發灰丸:可以治療尿血,具體配方可參考血證類。
2. 秘結(三十六)
秘結者。或因房勞過度。飲食失節。恣飲酒漿。過食辛熱。其間種種不同。固難一類而推。慎勿以巴豆牽牛等峻劑攻下。雖暫通快。必致再結愈甚。治者須知西北人以開結為主。東南人以潤燥為要。姑撮其略。以俟詳究。
加減潤腸丸
木香導滯丸
備急大黃丸(見內傷類。)
蜜導法
用蜜一合。微火煉。不住手攪。勿令焦。滴水成珠為度。下皂角末。再攪。捻作銳子。如小指大。約入穀道即通。
吹油法
用香油令侍婢口含。以小竹筒一個。套入肛門。以油吹入肛內。須臾即通。(一方以牙皂莢為末。投炭火上。置桶中。令患者坐熏入肛內即通。)
白話文:
[祕結(三十六)]
祕結的情況,可能是因為性生活過度、飲食沒有規律、過量喝酒及其它飲料、吃太多辛辣刺激的食物。這些原因各有不同,很難歸納到同一類別來討論。千萬不要輕易使用像巴豆或牽牛子這樣的強烈藥物來瀉下,雖然可以暫時感到舒暢,但之後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祕結。治療時必須知道,對於西北地區的人來說,主要的治療方向是解決便祕;而對東南地區的人來說,則是要滋潤和防止乾燥。這裡只提供基本的概況,詳細的研究還需要進一步的探討。
加減潤腸丸
木香導滯丸
備急大黃丸(這在內傷類的藥物中有詳細介紹)
蜂蜜導便法
取一合的蜂蜜,用微火熬煉,不斷地攪拌,避免燒焦,直到滴入水中能形成珠狀為止。加入皁角粉末,再次攪拌,然後捏成尖頭形狀,大小約同小手指,插入肛門即可通便。
吹油法
讓護理人員口含香油,用一小竹筒套入肛門,將油吹入肛內,過一會兒就能通便。(另一個方法是將牙皁莢磨成粉末,投入炭火中,放在桶內,讓患者坐在上面,讓煙氣燻入肛門,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3. 黃疽(三十七)
黃疽者。皆因濕熱鬱積於脾胃之中。其症有五。丹溪云不必分五。同是濕熱。濕在上宜發汗。濕在下宜利小便。或二法並用。使上下分清其濕。學者詳之。
引方茵陳四苓散(治諸疸。)
茵陳,茯苓,澤瀉,豬苓,白朮(各等分)
上細切。用水二盞。燈芯一團。煎一盞。去滓不拘時服。
秘傳褪金丸(治黃腫絕妙之劑。須煎胃苓湯送下。)
蒼朮(米泔水浸),白朮(各二兩半),甘草(炙半兩),厚朴(薑汁炒一兩),陳皮(去白),神麯(炒黃色),麥糵曲(炒各兩半),針砂(醋炒紅色),香附(童便浸各六兩),
若有塊加三稜醋煮。莪朮醋煮各兩半。
上為細末。用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生薑鹽湯送下。忌魚腥濕面生冷水果等物。
秘傳茵陳散(治黃疸通用。)
大田螺(一個連殼),山梔子(七個研),菲菜根(七個),茵陳(真者一大撮)
上共搗爛。以滾白酒大盞投之。攪勻。去滓頓服。其黃立退。
秘傳灸法取至陽穴灸之妙。(至陽穴在脊中第七椎節下。)
白話文:
[黃疸(三十七)]
黃疸的發生,都是因為濕熱在脾胃裡積聚。這病狀有五種,但丹溪先生說不需要刻意區分成五種,它們都是濕熱造成的。如果濕熱在身體上部,應該用發汗的方式治療;如果濕熱在身體下部,應利尿來治療。或者同時使用這兩種方法,讓身體的濕氣上下都能被清除。學醫的人應該詳細理解這個原則。
茵陳四苓散:(用來治療各種黃疸。) 成分有:茵陳、茯苓、澤瀉、豬苓、白朮,比例均等。 以上藥材細切,用水二杯,加上一團燈芯,煎成一杯後,濾掉渣滓,不限時間服用。
祕傳褪金丸:(這是治療黃腫非常有效的藥方,需要搭配胃苓湯一起服用。) 成分有:蒼朮(用米泔水浸泡)、白朮、甘草(炙半兩)、厚朴(薑汁炒)、陳皮(去白)、神麯(炒至黃色)、麥糵曲(炒)、針砂(醋炒至紅色)、香附(用童便浸泡),各六兩; 如果病患腹部有硬塊,可加入三稜和莪朮(醋煮)各兩半。 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六十粒,用薑鹽湯送服。要避免食用魚腥、濕面、生冷和水果等食物。
祕傳茵陳散:(用來治療黃疸,適用所有類型。) 成分有:大田螺(帶殼一個)、山梔子(七個,研碎)、菲菜根(七個)、茵陳(真品一大撮)。 將以上材料搗爛,倒入滾熱的白酒,攪拌均勻,濾掉渣滓後一次喝下,黃疸馬上會消退。
祕傳灸法:在至陽穴進行灸療非常有效。(至陽穴位於脊柱第七椎節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