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證病源》~ 十三、方詩 (2)

回本書目錄

十三、方詩 (2)

1. 十三、方詩

補中益氣湯(內傷),補中益氣湯,參耆甘術當。升柴陳八味,不足症堪嘗。

加味平胃散,飲食之內傷,平胃曲芽香。山楂並草果,一服即寬腸。

葛花解酲湯,解酲湯茯苓,青皮白朮陳。香砂參曲蔻,澤瀉葛豬苓。

升陽益胃湯,峻劑藥內傷,歸耆干老薑。升柴甘半蔻,紅花九味良。

香蘇散(外感),香蘇散紫蘇,香附宜用多。陳皮與甘草,表裡盡平和。

芎蘇散,芎蘇散二陳,枳桔葛柴均。都來十味藥,止嗽治頭疼。

十神湯,十神湯葛根,芎芷芍蘇陳。升麻香附草,感冒與時行。

參蘇飲,參蘇飲二陳,枳桔葛前均。四時痰嗽喘,無汗用之靈。

小續命湯(中風),續命桂麻參,芎防附子芩。杏仁甘芍己,風中腑相應。

三化湯,中風三化湯,便閉正相當。枳實並羌活,厚朴及大黃。

大秦艽湯,大秦艽八物,去參加二活。膏細芷防芩,祛風能養血。

防風通聖散,通聖散荊防,翹麻草薄當。梔芩芎桔術,膏芍滑硝黃。

史國公酒藥方,國公藥酒方,秦松虎鱉防。木羌萆杜膝,蒼耳起茄當。

牽正散,白附子,白姜蠶,全蠍,俱生用為末,等分,每服二錢,酒下。單治口眼歪邪而無他症者。

又方,蓖麻子肉一兩,冰片三分,共搗為膏,寒月加乾薑、附子各一錢。如左歪則敷於右,右歪則敷於左。或用鱔血、冰片敷之皆效。中風舌強不語,以青黛、硼砂、薄荷各二錢,冰片、牛黃各三分為細末,先以蜜水洗舌後,以薑汁擦之,將藥蜜水調,敷舌本。

羌活防風湯(破傷風),羌活防風湯,甘芎藁本當。細辛榆白芍,在表服之安。

玉真散,南星,防風,等分為末,敷於患處。酒調服之,又能治瘋犬所傷,效。

香薷飲(暑症),香薷飲厚朴,扁豆甘草撮。中暑腹中疼,吐瀉陰陽搏。

十味香茹飲,十味香茹飲,參耆朮茯陳。樸甘瓜扁豆,清暑健脾經。

六和湯,六和湯茯參,茹藿及砂仁。半甘瓜杏樸,霍亂暑傷神。

生脈散,生脈散人參,五味及麥門。能清心肺熱,補氣又生津。

清暑益氣湯,益氣歸耆橘,二術甘青柏。人參麥味升,葛根神麯澤。

二陳湯(痰症),二陳湯四味,專治痰與氣。半夏茯苓甘,陳皮白鬚去。

導痰湯,導痰湯二陳,枳實共南星。竹瀝並薑汁,諸般痰症寧。

滾痰丸,滾痰丸將軍,黃芩各半斤。一兩青礞石,五錢好水沉。

百病無憂散,明礬一錢,調以熱水送下。

六郁湯(鬱症),六郁香蒼曲,梔翹貝殼陳。芎芩蘇梗草,鬱結總能伸。

越鞠丸,越鞠丸開鬱,香附並蒼朮。蕪芎梔子仁,神麯等分入。

清脾飲(瘧疾),清脾飲柴芩,甘草厚青陳。棗姜並草果,痰食瘧相應。

人參養胃湯,養胃湯人參,陳甘半茯苓。藿梅蒼厚果,虛瘧用之靈。

溫六丸(痢疾),滑石六兩水飛,粉草一兩,乾薑五錢,為末水丸。

白話文:

十三、方詩

補中益氣湯(內傷) 補中益氣湯這藥方,用人參、黃耆、甘草、白朮和當歸,再加上升麻、柴胡和陳皮這八味藥材,最適合治療身體虛弱的病症。

加味平胃散 加味平胃散,是治療飲食內傷的良方,包含平胃散、麥芽、山楂和草果,吃一劑就能舒緩腸胃不適。

葛花解酲湯 葛花解酲湯用茯苓、青皮、白朮、陳皮、香附、砂仁、人參、神麴、豆蔻、澤瀉、葛根和豬苓等藥材組成,可以解酒。

升陽益胃湯 升陽益胃湯這個藥方藥性較強,可以用來治療體內虛弱的病症,包含當歸、黃耆、乾薑、升麻、柴胡、甘草、半夏、豆蔻和紅花。

香蘇散(外感) 香蘇散主要用來治療外感風寒,包含紫蘇、香附、陳皮和甘草,可以調和身體內外的氣機。

芎蘇散 芎蘇散以二陳湯為基礎,加上枳殼、桔梗、葛根和柴胡,總共十味藥材,可以止咳、治療頭痛。

十神湯 十神湯用葛根、川芎、白芷、芍藥、蘇葉、陳皮、升麻、香附和甘草等藥材,適合治療感冒和流行性疾病。

參蘇飲 參蘇飲以二陳湯為基礎,加上枳殼、桔梗、葛根和前胡等藥材,可以治療四季咳嗽、有痰、氣喘,若是無汗症狀也適用。

小續命湯(中風) 小續命湯用桂枝、麻黃、人參、川芎、防風、附子、黃芩、杏仁、甘草、芍藥和白蘝等藥材,主要治療中風。

三化湯 三化湯用枳實、羌活、厚朴和大黃,適合治療中風引起的便秘。

大秦艽湯 大秦艽湯以八味藥材為基礎,再去除人參並加入二活,包含大秦艽、白芷、防風、黃芩等,可以祛風、養血。

防風通聖散 防風通聖散包含荊芥、防風、連翹、麻黃、甘草、薄荷、梔子、黃芩、川芎、桔梗、白朮、膏、芍藥、滑石和硝石等,可以解表、清熱、通便。

史國公酒藥方 史國公藥酒方包含秦艽、松節、虎骨、鱉甲、防風、木瓜、羌活、萆薢、杜仲、牛膝、蒼耳、茄子和當歸等藥材。

牽正散 牽正散用白附子、白僵蠶和全蠍,全部生用並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酒送服,專門治療口眼歪斜且沒有其他症狀的人。

又方 蓖麻子肉一兩,加上冰片三分,一起搗成膏狀,冬天時可以加入乾薑、附子各一錢,若是左邊歪斜就敷在右邊,右邊歪斜就敷在左邊,或用鱔魚血加冰片敷也有效。中風導致舌頭僵硬、無法說話,可以用青黛、硼砂、薄荷各二錢,加上冰片、牛黃各三分磨成細末,先用蜜水清洗舌頭,再用薑汁擦拭,然後用蜜水調藥敷在舌根。

羌活防風湯(破傷風) 羌活防風湯包含羌活、防風、甘草、川芎、藁本、細辛、榆白皮和芍藥等藥材,適合在破傷風初期服用。

玉真散 南星、防風等分為末,敷在患處,用酒調服,也能治療瘋狗咬傷,效果很好。

香薷飲(暑症) 香薷飲包含厚朴、扁豆和甘草,適合治療中暑引起的腹痛、吐瀉等症狀。

十味香茹飲 十味香茹飲包含人參、黃耆、白朮、茯苓、陳皮、厚朴、甘草、西瓜皮、扁豆,可以清暑、健脾。

六和湯 六和湯包含茯苓、人參、香薷、藿香、砂仁、半夏、甘草、西瓜皮、杏仁和厚朴,可以治療霍亂、暑熱等症狀。

生脈散 生脈散包含人參、五味子和麥門冬,可以清心肺熱、補氣、生津。

清暑益氣湯 清暑益氣湯包含黃耆、當歸、橘皮、白朮、甘草、青皮、黃柏、人參、麥門冬、五味子、升麻、葛根、神麴和澤瀉等藥材。

二陳湯(痰症) 二陳湯由半夏、茯苓、甘草和陳皮四味藥材組成,專門治療痰多和氣滯的問題。

導痰湯 導痰湯以二陳湯為基礎,加上枳實和南星,並以竹瀝和薑汁調服,可以治療各種痰症。

滾痰丸 滾痰丸用大黃和黃芩各半斤,加上一兩青礞石和五錢沉香製成。

百病無憂散 明礬一錢,用熱水調勻後送服。

六郁湯(鬱症) 六郁湯包含香附、蒼朮、神麴、梔子、連翹、貝母、陳皮、川芎、黃芩、蘇梗和甘草,可以舒緩各種鬱悶之症。

越鞠丸 越鞠丸用香附、蒼朮、川芎、梔子和神麴等分磨成粉末,可以開鬱。

清脾飲(瘧疾) 清脾飲用柴胡、黃芩、甘草、厚朴、青皮、陳皮、大棗、生薑和草果,可以治療瘧疾時的痰食症狀。

人參養胃湯 人參養胃湯包含人參、陳皮、甘草、半夏、茯苓、藿香、烏梅、蒼朮、厚朴和草果,適合治療虛弱型的瘧疾。

溫六丸(痢疾) 滑石六兩,用清水飛過,加上甘草一兩、乾薑五錢,磨成粉末,用水製成藥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