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證病源》~ 十、考證病源七十四種 (27)

回本書目錄

十、考證病源七十四種 (27)

1. 總論

風者百病之長,言其最重也。善行而數變,言其傳變不齊也。審虛實表裡,然後用藥,大抵先宜順氣然後治風則萬不失一。蓋中風中暍、中痰中氣皆令人涎潮昏塞,不可不辨也。若中風作中氣,治之十愈八九,中氣作中風,治之十無一生。蘇合香丸、至寶丹、活命金丹之類,雖為通用之劑,然唯中臟而屬閉症者始為相宜。

牛黃冰麝皆入骨搜風,若中腑中經之人,病邪尚淺,誤用之恐引風入骨,如油入面,莫之能出也。若脫症,真氣已散,誤用之恐助其散而立斃也。初起但於理氣藥中分別風與痰,邪與正而治之。其勢稍定,須大補其肝脾腎。蓋血行而風自不淫,土旺而痰自不生,水旺而火自不亢,此為至治也。

若多用荊防羌獨之類,反開竅招風;多用橘半南星之類,反致脾虛生痰;多用芩連梔柏之類,反致火傷奪食耳。然此疾積傷已久,宜大劑久服方得功效。如欲以數劑奏績,是猶以粒米而責飽也,其可得乎。

白話文:

[總論]

風邪可以說是眾多疾病之首,這表示它是非常嚴重的。它的特性是善於迅速變換,意指它導致的病情變化不定。在治療上,我們必須仔細辨別病情的虛實和表裡,再選擇適當的藥物。通常,首要的步驟應是調順氣機,然後再對風邪進行治療,這樣才能確保治療的成功率。

風邪、暑邪、痰濕和氣滯都可能導致口吐涎沫和意識混亂的症狀,因此我們必須加以區分。如果把風邪誤診為氣滯來治療,大約有八九成的機會可以康復,但若將氣滯誤認為風邪來治療,則幾乎沒有康復的可能性。像蘇合香丸、至寶丹、活命金丹等藥物,雖然被普遍應用於各種狀況,但實際上只適合用於臟腑受風邪影響且屬於閉塞型的患者。

牛黃、冰片和麝香等藥材能深入骨髓搜尋風邪,但如果用於腑臟或經絡受到輕微影響的患者,可能會誤導風邪進入骨髓,就像油進入麵粉中一樣,無法再將其清除。對於脫證的患者,如果他們的真氣已經散失,使用這些藥材可能加速其真氣的流失,甚至立即導致死亡。在初期,只需在調理氣機的藥物中,根據風邪或痰濕的特徵,以及邪氣或正氣的狀態來進行治療。當病情趨於穩定後,則需大量補充肝、脾、腎的功能。因為血液循環正常,風邪自然不會過度肆虐;脾胃功能強壯,痰濕自然不會生成;腎水充沛,火氣自然不會過旺,這是最佳的治療目標。

然而,若過度使用荊芥、防風、羌活、獨活等藥材,反而會讓腠理開闢,招引風邪;過度使用陳皮、半夏、天南星等藥材,反而會導致脾虛,生成痰濕;過度使用黃芩、黃連、梔子、黃柏等藥材,反而會傷害脾胃,影響消化。然而,這種疾病通常是長期累積所導致的,因此應採用大劑量,並長期服用,才能達到治療效果。如果希望只用幾劑藥就能見效,就像是期望用一粒米就能填飽肚子一樣,這是不可能的。

2. 脈法

中風脈候浮遲吉,急疾堅強便屬凶。沉滑司痰緩主氣,且浮且大斷為風。夫中風虛邪也,留而不去其病則實,偏補恐其助邪,偏攻恐其害正,惟以脈證為辨。若重於外感者,攻邪為主,補正次之;重於內傷者,補正為主,攻邪次之。凡半身不遂,肢體麻痹,亦真氣不周所致,慎勿顧標而忘本,且中風多在肥人,為其氣居於表,中氣必虛也,由是則中風屬虛灼然明白矣。預防者當戒七情,節飲食,慎起居,遠房色。

投之以大補,俾真氣日充,邪自無所容,斯善也。如服愈風湯、天麻丸是疏其腠理,戕其真氣,適足以招風取中耳。然恬靜者必無此疾。唯躁動之人,每多患之。但觀口目常動,故風生焉。耳鼻常靜故風息焉。此可以明致疾之由矣。若夫中腑中經調理而愈者,補不致謹,必致復中。

復中必在臟,時雖神仙亦莫能治,蓋由淺以及深故也。

白話文:

中風患者的脈象如果浮而遲,這是一個好現象,但如果脈象緊急、堅硬,那就表示病情危急。脈象沉滑通常和痰有關係,脈象緩慢則可能與氣滯有關,若是脈象同時浮大,則可判斷為中風。中風是由虛邪引起的,如果這種邪氣留在體內不去,病情就會加重。片面地補或攻都可能產生副作用,應該根據脈象和症狀來辨別治療方法。若病因以外感為主,應以清除邪氣為先,輔以滋補正氣;若病因以內傷為主,則應以滋補正氣為先,輔以清除邪氣。對於半身不遂、肢體麻木等症狀,也是因為身體內的真氣無法正常運行所致,治療時不能只看到表面症狀,而忽略了根本原因。中風患者多見於肥胖人士,因為他們的氣多聚集在體表,體內的中氣相對較弱,由此可見中風屬於虛證是顯而易見的。

要預防中風,應避免過度的情緒波動,控制飲食,規律生活作息,遠離過度性行為。通過服用滋補品,使身體的真氣逐漸充盈,邪氣自然無處容身,這是最好的預防方式。例如,服用愈風湯或天麻丸,這些藥物的作用是疏通皮膚腠理,但可能會損傷身體的真氣,反而會引發中風。然而,心態平和的人很少會得這種病。只有那些情緒容易激動的人,才更容易患病。只要觀察他們的口眼是否經常活動,就能知道風邪是否正在形成。相反,耳鼻等部位經常保持平靜,風邪就不會生成。從這裡可以看出,情緒的波動是導致疾病的原因之一。對於那些中腑中經的中風患者,即使經過調理後病情好轉,如果不謹慎滋補,仍有可能再次中風。

再次中風時,風邪很可能已深入臟腑,即使神仙也無法救治,這是由於病情由輕微逐漸加重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