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證病源》~ 十三、方詩 (1)

回本書目錄

十三、方詩 (1)

1. 十三、方詩

麻黃麻黃桂枝甘草杏仁施。傷寒無汗症,發表不宜遲。

桂枝,桂枝湯芍藥,薑棗甘草著。發散衛間邪,傷風自汗卻。

葛根解肌湯葛根湯芍藥,甘桂麻黃摘。太陽合陽明,無汗應須發。

升麻葛根湯升麻葛根湯,芍藥甘草安。陽明身發熱,一服即平康。

小柴胡湯,小柴胡黃芩,甘草半人參。往來寒熱症,和解少陽經。

白虎湯,白虎湯石膏知母粳米熬。渴煩並氣急,脈實正相招。

黃連瀉心湯黃連瀉心湯,一味五錢攢。燈心加二十,煩熱即平安。

桂枝大黃湯,桂枝大黃湯,芍藥甘草嘗。太陽腹滿痛,便閉用之安。

大柴胡湯,大柴胡半芩,芍藥按脾經。將軍甘枳實,一解一通行。

大承氣湯,大承氣硝黃,枳樸四般安。痞滿燥實症,潮熱食陽狂。

小承氣湯,小承氣樸實,胸中痞滿塞。大黃通便堅,除硝慮血賊。

調胃承氣湯,調胃氣承甘,硝黃燥實堅。為無痞滿症,樸實不須兼。

理中湯,理中湯白朮乾薑甘草炙。吐瀉腹中疼,脈沉寒氣疾。

桂枝人參湯,桂枝人參甘,乾薑白朮兼。中寒身發熱,腹痛瀉能痊。

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附細辛湯,寒中少陰方。脈沉身發熱,怕冷麵顏蒼。

四逆湯,四逆湯附子,乾薑甘草制。寒症脈沉微,助起三陽熾。

當歸四逆湯,即前方加當歸,傷寒外症用藥。

黃耆建中湯黃耆建中湯,止汗是良方。桂枝甘芍藥,薑棗及飴糖

半夏茯苓湯半夏茯苓湯生薑薑汁良。水停心下症,一服即安康。

半夏生薑湯,半夏生薑湯,半一倍生薑。咳逆兼嘔吐,服此即平安。

半夏瀉心湯,半夏瀉心湯,下早痞胸膛。芩連參國老,乾薑棗子安。

附子瀉心湯,附子瀉心湯,芩連半大黃。惡寒汗不止,心下痞難安。

生薑瀉心湯,生薑瀉心湯,芩連甘草攢。乾薑參大棗,腸鳴利痞方。

小陷胸湯,小陷胸黃連,瓜蔞半夏煎。結胸捫摸痛,除熱去痰涎。

大陷胸湯,大陷胸甘遂,硝黃俱下墜。大結痛難禁,服此登時退。

黃連解毒湯,黃連解毒湯,梔芩柏可安。退黃除熱毒,便血厥陽狂。

化斑湯,化癍煩躁渴,宜用化癍湯。白虎湯加味,人參合一方。

茵陳湯,傷寒身發黃,茵陳蒿最良。大黃梔子共,通利即安康。

桃仁承氣湯桃仁承氣湯,蓄血症如狂。肉桂桃甘草,芒硝與大黃。

梔子豆豉湯,梔子豆豉湯枳殼三味強。能醫勞復熱,其實是仙方。

枳殼大黃湯,枳殼大黃湯,梔子豆豉攢。能醫食復熱,一劑即安康。

溫膽湯,溫膽湯二陳,竹茹枳實增。病後不能睡,虛煩即便寧。

人參敗毒散敗毒散參苓,柴胡羌獨增。桔芎甘枳殼,風熱病相應。

九味羌活湯,九味羌活湯,芎辛芷草防。蒼芩生地入,溫熱病相當。

芩連消毒飲,芩連消毒飲,甘桔射芎防。翹柴芷荊殼,咽痛大頭方。

補中益氣湯(內傷),補中益氣湯,參耆甘術當。升柴陳八味,不足症堪嘗。

加味平胃散,飲食之內傷,平胃曲芽香。山楂草果,一服即寬腸。

葛花解酲湯解酲湯茯苓青皮白朮陳。香砂參曲蔻,澤瀉豬苓

升陽益胃湯,峻劑藥內傷,歸耆干老薑。升柴甘半蔻,紅花九味良。

香蘇散(外感),香蘇散紫蘇,香附宜用多。陳皮與甘草,表裡盡平和。

芎蘇散,芎蘇散二陳,枳桔葛柴均。都來十味藥,止嗽治頭疼。

十神湯,十神湯葛根,芎芷芍蘇陳。升麻香附草,感冒與時行。

參蘇飲,參蘇飲二陳,枳桔葛前均。四時痰嗽喘,無汗用之靈。

小續命湯(中風),續命桂麻參,芎防附子芩。杏仁甘芍己,風中腑相應。

三化湯,中風三化湯,便閉正相當。枳實並羌活厚朴及大黃。

大秦艽湯,大秦艽八物,去參加二活。膏細芷防芩,祛風能養血。

防風通聖散通聖散荊防,翹麻草薄當。梔芩芎桔術,膏芍滑硝黃。

史國公酒藥方,國公藥酒方,秦松虎鱉防。木羌萆杜膝,蒼耳起茄當。

牽正散白附子,白姜蠶,全蠍,俱生用為末,等分,每服二錢,酒下。單治口眼歪邪而無他症者。

又方,蓖麻子肉一兩,冰片三分,共搗為膏,寒月加乾薑、附子各一錢。如左歪則敷於右,右歪則敷於左。或用鱔血、冰片敷之皆效。中風舌強不語,以青黛硼砂薄荷各二錢,冰片、牛黃各三分為細末,先以蜜水洗舌後,以薑汁擦之,將藥蜜水調,敷舌本。

羌活防風湯(破傷風),羌活防風湯,甘芎藁本當。細辛白芍,在表服之安。

玉真散,南星,防風,等分為末,敷於患處。酒調服之,又能治瘋犬所傷,效。

香薷飲(暑症),香薷飲厚朴,扁豆甘草撮。中暑腹中疼,吐瀉陰陽搏。

十味香茹飲,十味香茹飲,參耆朮茯陳。樸甘瓜扁豆,清暑健脾經。

六和湯,六和湯茯參,茹藿及砂仁。半甘瓜杏樸,霍亂暑傷神。

生脈散,生脈散人參,五味及麥門。能清心肺熱,補氣又生津。

清暑益氣湯,益氣歸耆橘,二術甘青柏。人參麥味升,葛根神麯澤。

大棗(痰症),二陳湯四味,專治痰與氣。半夏茯苓甘,陳皮白鬚去。

導痰湯,導痰湯二陳,枳實共南星。竹瀝並薑汁,諸般痰症寧。

滾痰丸,滾痰丸將軍,黃芩各半斤。一兩青礞石,五錢好水沉。

百病無憂散,明礬一錢,調以熱水送下。

六郁湯(鬱症),六郁香蒼曲,梔翹貝殼陳。芎芩蘇梗草,鬱結總能伸。

越鞠丸,越鞠丸開鬱,香附並蒼朮。蕪芎梔子仁,神麯等分入。

清脾飲(瘧疾),清脾飲柴芩,甘草厚青陳。棗姜並草果,痰食瘧相應。

人參養胃湯養胃湯人參,陳甘半茯苓。藿梅蒼厚果,虛瘧用之靈。

溫六丸(痢疾),滑石六兩水飛,粉草一兩,乾薑五錢,為末水丸。

青六丸,滑石六兩,粉草一兩,紅曲五錢,為末水丸。

芍藥湯,治痢芍藥湯,芩連桂大黃。香檳歸國老,後重即能安。

和中湯,和中歸酒連,陳芍樸蒼甘。茯苓並枳殼,新久痢皆痊。

真人養臟湯,養臟芍當歸,人參桂術隨。木香甘粟果,訶子烏梅

香連丸,香連丸二味,能醫赤白痢。木香四錢入,黃連貳兩制。

燒針丸(嘔吐),黃丹水飛、炒,白枯礬,辰砂,各等分,為末,棗肉為丸。

五苓散(泄瀉),五苓散白朮,茯苓桂豬澤。泄瀉用之靈,分利膀胱濕。

胃苓湯,寒瀉腹中疼,大小便利清。胃苓湯一盞,薑棗水煎吞。

薷苓湯,暑瀉熱如湯,心煩渴不安。薷苓湯八味,燈心用一團。

柴苓湯,身熱口中渴,更兼瀉下頻。柴苓湯一味,施治捷如神。

參苓白朮湯參苓白朮散,蓮肉扁苡仁。砂仁甘桔藥,久瀉胃中虛。

藿香正氣散(霍亂),正氣散蘇藿,二陳姜芷樸。桔梗腹皮均,吐瀉陰陽搏。

丁香柿蒂湯(咳逆),丁香柿蒂湯,人參三味攢。傷寒吐利後,胃冷服之安。

竹茹橘皮湯橘皮竹茹湯,人參甘草攢。生薑並棗子,胃熱服之安。

木香調氣湯,木香調氣湯,丁香白蔻仁。藿檀砂國老,鹽湯送下吞。

蘇沉九寶飲(咳嗽),蘇沉九寶飲,麻桂薄荷陳。杏仁甘大腹,寒嗽效如神。

知母茯苓湯,知母茯苓湯,當歸芍藥黃。天門甘白朮,勞嗽是良方。

清肺飲,清肺飲梔芩,桑歸茯二門。桔陳甘杏味,薑棗水煎吞。

中滿膨脹分消湯,分消湯治膨,二術陳香附,樸實茯香砂,腹皮豬澤佐。

分心氣飲,分心氣二陳,通桂腹皮青,桑蘇羌芍藥,薑棗共同煎。

流氣飲,流氣飲香蘇,陳皮半樸莪。腹檳瓜殼術,芷桂藿菖蒲。

五子十皮飲,五子十皮飲,車葶腹紫香。加桑苓大橘,瓜果木青姜。

五膈寬中散(噎膈),五膈寬中散,青皮丁木香。蔻砂香附樸,國老與鹽姜。

蘇子降氣湯(喘急),蘇子降氣湯,二陳枳桔桑。瓜蔞同枳殼,喘嗽即時安。

潰堅湯(積聚),潰堅湯枳實,半陳歸白朮。香附樸山楂,砂仁木香汁。

潰堅丸,加海石,瓦楞子鱉甲,各為細末,將阿魏用醋煮化,和入藥中,薑汁炒糊為丸桐子大,每服六十丸,黃酒下。

琥珀膏,大黃、朴硝等分為末,以獨囊大蒜搗膏貼之,用綿束住鼻,聞臭氣則效。

三聖膏,未化石灰半斤為末,瓦上微炒紅,提出候熱稍減,入大黃末一兩,炒熱提起,入桂心末五錢,略炒,醋熬膏調藥厚攤,烘熱貼。

犀角地黃湯(吐血),犀角地黃湯,丹皮赤芍攢。能醫諸失血,加減服之安。

八物定志丸,八物定志原八味,人參遠志茯苓神。菖蒲開竅通心氣,麥術牛黃煉蜜陳。安神鎮驚,補氣清心之劑。

天王補心丹,天王補心生地君,參味玄丹遠茯群。桔梗當歸天麥配,柏仁酸棗蜜丸吞。

寧志化痰丸,寧志化痰參,天麻膽星。茯苓陳半夏,酸棗石菖根。

開迷散,婦人患癲狂,桃紅赤芍當。紫苓甘遠術,生地共蘇方。

清心蓮子飲(便濁),清心蓮子芩,車前地骨參。麥苓芩國老,便濁服之清。

盜汗六黃湯(汗),盜汗六黃湯,當歸二地黃。柏連芩酒炒,黃耆七味攢。

獨勝散,獨勝散五倍,為末津調配。臍中束一宵,汗出頓時退。

蟠蔥散(心疼),蟠蔥散茯檳,姜砂草桂稜。青丁蒼索莪,心痛疝家疼。

三捷湯(疝),三捷青歸桂,檳黃柴橘通。紫香赤茯荔,疝痛大茴公。

川芎茶調散(頭痛),川芎茶調散,荊薄芷甘防。辛羌九味藥,頭風痛可安。

都梁丸,治暴感風寒,頸項強直不能回顧之症。俗云失枕痛亦可治焉。香白芷二兩,曬乾為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丸,食後清茶嚼下即效。

起痿固真丸(痿)起痿固真參,耆當地膝蓉。瓜芎苓杜附,虎鹿柏陳冬。知味蜜來煉,能強痿軟功。

東垣清燥湯,清燥四君蒼,陳耆瀉麥當。升柴連味葛,地曲柏豬攢。

腳氣方,防己飲木通蒼,木瓜生地與檳榔。犀角川芎黃柏味,稍頭甘草水煎方。

通經止痛湯,通經止痛湯,南威芷柏蒼。芎桃龍膽曲,防己桂紅羌。

九龍丹(遺精),九龍丹九味,全櫻查枸杞,蓮鬚芡茯苓,石蓮熟地

白鹿丸,白鹿治遺精,角霜牡蠣均。生龍骨減半,酒糊作丸吞。

茵陳去疸湯(疸),茵陳去疸湯,芩連梔子蒼。豬苓青澤瀉,龍膽水煎嘗。

清肺飲(便閉),清肺飲豬澤,車前燈瞿麥。二通萹蓄苓,更兼琥珀力。

通關散通關丸知柏,各用二兩炙。肉桂止一錢,水煎空心服。

烏梅丸,下血用烏梅,取五倍為末。釅醋煉成丸,空心米飲吃。

當歸和血散(痔疾、腸風),當歸和血散,川芎白朮升。槐青荊熟地,腸紅最可親。

白朮散,白朮散參苓,藿香乾葛根。木香並國老,都來七味均。

犀角消毒飲,犀角消毒飲,牛蒡與防風。荊芥同甘草,紅片頃刻空。

辛夷散,治癔肉氣息不通。辛夷、川芎、防風、木通、細辛、藁本、升麻、白芷、甘草各等分為末,每服三錢,食後,清茶調下之。

蒼耳散,治鼻淵。白芷、辛夷、蒼耳子二錢五分、薄荷五分,為末,蔥湯下二錢。

膠艾湯,漏血膠艾湯,川芎芍藥湯。地黃兼國老,胎動即能安。

紫蘇飲,子懸紫蘇飲,芎歸芍藥陳。腹皮參國老,胎湊即能安。

子淋散,子淋散麥門,竹葉腹皮芩。燈心通國老,溺澀即能行。

子煩飲散,子煩飲茯苓,防風與麥門。燈心甘竹。

子癇散,子癇散羚羊,芎歸薏茯香。酸防甘獨杏。

子腫飲,子腫飲甘芩,芎歸芍藥苓。麥門梔厚澤,白朮水煎吞。

子氣湯,子氣用天仙,陳皮香附兼。紫蘇與烏藥,木通甘草煎

惡露不行黑神散,黑神散地黃,蒲黃炒黑姜。白芍當歸桂,炙甘草豆香。

感冒風寒五積散,感冒身發熱,惡露欠通行。生料五積散,一解一溫經。五積散治五般積,麻黃蒼芷芍歸芎。枳桔桂姜甘茯樸,陳皮半夏加薑蔥。除桂枳陳余略炒,熟料尤增溫散功。溫中解表祛寒濕,散痞調經用汝充。

消食飲,消食飲山楂,青陳曲麥芽。術苓甘枳實,厚朴與香砂。

乳汁不通通乳飲,通乳飲通草豬蹄芎國老。山甲一同煎,服下涓涓倒。

無子乳膨消乳飲,消乳飲何方,麥芽將來炒。為末用五錢,米飲調下妙。

益氣養榮湯,益氣養榮湯,參耆白朮當。芍芎陳熟地,甘草茯苓攢。

起早褥勞飲,褥勞豬腎飲,白芍與當歸。晚粳香豉入,蔥白也相隨。產後之脈最宜緩滑,又宜沉細。實大弦牢見之為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