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證病源》~ 十、考證病源七十四種 (23)

回本書目錄

十、考證病源七十四種 (23)

1. 痔疾腸風濕熱所致

痔疾者,濕熱之氣所生也。譬如樹生菌物必因濕熱而生,遇涼則枯,其理一也。余制一方,用條芩、秦艽、生地、防風、青皮、槐米、黃連、當歸、荊芥、甘草、枳殼、白朮,水煎服,外用冰片三釐、熊膽三分、番木鱉一個,井水濃磨藥汁敷之,即日奏效,治驗多人。大便下血清而色鮮者,名曰腸風;濁而色黯者,名曰臟毒。

糞前來者,近血;糞後來者,遠血。總用當歸和血散、烏梅丸,血止後用白朮散收功。

白話文:

痔瘡這疾病,是由濕熱的氣候環境所引發的。就好比樹木上會長出蕈類,一定是在潮濕且溫暖的環境下才會產生,一旦遇到寒冷就會枯萎,道理是一樣的。我制訂了一個處方,使用黃芩、秦艽、生地、防風、青皮、槐米、黃連、當歸、荊芥、甘草、枳實、白朮等藥材,用水煎煮服用。另外,再使用冰片三釐、熊膽三分、番木鱉一個,用井水濃稠地研磨成藥汁,敷在患部,通常當天就能見到效果,這個方法治療過很多人。

大便時出血,如果血液清澈且顏色鮮豔,稱之為「腸風」;若是血液混濁且顏色偏暗,則稱之為「臟毒」。

如果血在排泄物之前出現,表示是近血;如果血在排泄物之後出現,則是遠血。一般而言,會先使用當歸和血散、烏梅丸來止血,血止住後再使用白朮散來完成治療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