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證病源》~ 十、考證病源七十四種 (17)
十、考證病源七十四種 (17)
1. 類中風
火分君相屬天成,更有人為五志名。卒然僵仆多昏眩,此理河間獨主盟。此明河間以火症類中風也。君火者心火也,相火者腎肝雷龍之火也。二者皆得於有生之初,故曰天成。五志者,五臟之精志,喜怒悲憂恐是也。五志過極則五臟之火因之而起,故曰人為。河間云:心火暴甚,腎水虛而不能制,且五志過極則心神昏冒,卒倒無知。
痰涎偏枯,筋急筋緩,皆為熱症。
東南多濕痰為咎,因而生熱熱生風。舌強肢廢皆由濕,丹溪垂訓啟迷濛。此明丹溪以濕症類中風也。丹溪云:東南多濕,濕生痰,痰生風,如四肢不舉,舌本強硬悉屬於濕,以風治之非也。
白話文:
火象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天生的,稱為君火,主要指的是心火;另一種是後天形成的,稱為相火,主要指的是腎、肝等臟器的火氣。這兩種火象在人出生時已經形成,所以我們說它是天生的。而五志(喜、怒、哀、樂、驚懼)是人體內五臟(心、肝、脾、肺、腎)的精氣表現,當五志過度時,就會引發五臟的火氣上昇,所以我們稱它為後天形成的。王肯堂認為,心火過旺,腎水不足,無法抑制心火,再加上五志過度,會導致心神混亂,突然昏倒,失去意識。
痰多肌肉萎縮,筋絡緊繃或弛緩,都是熱症的表現。
東南地區多雨,容易產生濕氣,而濕氣會導致痰生,痰生又會引發熱和風。舌頭僵硬,四肢廢用,都是因為濕氣所導致,這是張景嶽的觀點。他指出,東南地區多濕氣,濕氣會生痰,痰會生熱和風,例如四肢不能動彈,舌頭僵硬都歸咎於濕氣,用風來治療這種情況是錯誤的。
卒倒分明是內虛,東垣補氣使風除。脈伏身寒名中氣,中風身暖回然殊。上二句明東垣以氣虛類中風,下二句又明中氣類中風也。東垣云:元氣不足則風邪湊之,卒倒僵仆皆由氣虛,益氣則風自除也。又有中氣之症亦有昏塞僵仆牙關緊閉,但中氣脈沉身冷,中風脈浮身溫為異也。
中寒之症貴詳看,口噤身強肢伴寒。卒然眩暈身無汗,理氣溫中便可安。此明中寒類中風也。受嚴寒之氣,身體強直,口噤不語,或四肢戰慄,惡寒或卒然眩暈,身無汗出,此寒毒直中陰經。但用辛溫行氣之劑可即愈也。
中暑從何立此名,炎蒸昏倒不知人。冷汗淋漓肢帶冷,面垢如塵吐瀉頻。此明中暑類中風也。受酷暑之毒,面垢昏倒,不省人事,冷汗自出,手足微冷,或吐或瀉,或喘或滿。
白話文:
突然昏倒,分明是身體虛弱,東垣(李東垣,金元時期醫家)認為補氣就能驅除風邪。脈象沉伏,身體冰冷,稱為中氣不足,中風則脈象浮動,身體溫熱,兩者迥然不同。上面兩句說明東垣認為氣虛和中風有相似之處,下面兩句又說明中氣不足也類似中風。東垣說:元氣不足,風邪就會趁虛而入,突然昏倒、四肢僵硬都源於氣虛,補益氣血,風邪自然會消失。中氣不足的病症也會有昏迷、四肢僵硬、牙關緊閉的表現,但中氣不足的脈象沉伏,身體冰冷,而中風的脈象浮動,身體溫熱,這點有所區別。
第二段
- 中寒之症貴詳看,口噤身強肢伴寒。卒然眩暈身無汗,理氣溫中便可安。此明中寒類中風也。受嚴寒之氣,身體強直,口噤不語,或四肢戰慄,惡寒或卒然眩暈,身無汗出,此寒毒直中陰經。但用辛溫行氣之劑可即愈也。
中寒的病症要仔細觀察,口不能言、身體僵硬、四肢冰冷。突然頭昏眼花、沒有汗出,調和氣血、溫暖身體就能痊癒。這說明中寒也類似中風。受到嚴寒的侵襲,身體僵直,口不能言,或者四肢顫抖,怕冷,或者突然頭昏眼花,沒有汗出,這是寒毒直接侵犯陰經。但只要使用辛溫行氣的藥物,就能很快痊癒。
第三段
- 中暑從何立此名,炎蒸昏倒不知人。冷汗淋漓肢帶冷,面垢如塵吐瀉頻。此明中暑類中風也。受酷暑之毒,面垢昏倒,不省人事,冷汗自出,手足微冷,或吐或瀉,或喘或滿。
中暑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呢?因為在炎熱天氣昏倒,神志不清。冷汗淋漓,四肢冰冷,臉色蒼白,就像沾滿了灰塵一樣,還伴隨嘔吐腹瀉。這說明中暑也類似中風。受到酷暑的毒害,臉色蒼白昏倒,失去意識,冷汗直流,手腳冰冷,或者嘔吐腹瀉,或者呼吸困難、胸悶。
中惡多因邪祟侵,四肢厥冷麵門青。或有狂言兼口噤,或時昏倒悶沉沉。此明中惡類中風也。凡吊死問喪,入廟登塚,或入空房冷舍,或當寂處孤行,冒犯不正之氣,忽然手足厥冷,肌膚起懍,頭面青黑,精神不守,或錯言妄語,或牙關緊閉,或頭旋暈倒,昏不知人,此症又一名客忤也。
中食如何類中風,良由醉飽過傷中。忽然厥逆昏迷倒,口不能言肢不從。此明中食類中風也。過於醉飽,或感風寒,或著氣惱以致填塞胸中,胃氣不行,陰陽痞隔,升降不通,虛人多有之,其狀忽然厥逆昏迷,口不能言,肢不能舉。
白話文:
中醫所說的「中惡」,主要指的是一種由於邪氣入侵,導致患者出現四肢發冷、臉色蒼白、語無倫次、甚至昏迷不醒的情況,這與現代醫學中的中風有些相似。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進入靈堂、廟宇、墳地、空蕩的房間、寒冷的場所,或者獨自一人在荒涼的地方行走時,不小心觸犯了不好的氣氛所引起的。
「中食」則指的是過度飲酒或暴飲暴食後,因為過度飽腹或受到風寒、情緒激動等因素影響,導致胸中積聚,胃氣運轉受阻,陰陽失調,進而導致四肢僵硬、昏迷不醒、口不能言等症狀,這也是類似於現代醫學中的中風現象。通常,這種情況發生在過度飲酒或大吃大喝之後,也可能因為風寒侵襲或是情緒激動所引起。
2. 總論
夫類中風而實非中風者,共計八症,另為後學立一準繩也。或七情不齊,六氣互挾,虛實既分,新久又別,富貴與貧賤須分,少壯與衰年亦異,是在圓機之士,隨症而變通之,則法外靈通可應無窮之變矣。
白話文:
有許多病症看似是中風但實際上並不是中風,總共有八種不同的病狀,我們要為後來學習的人建立一個標準來辨識這些疾病。可能是因為情緒波動、季節交替等因素導致身體出現虛弱和強健的不同狀況,而且病情的新舊程度以及患者的身份地位(例如富有還是貧困)也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具有靈活思維的醫生應該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和變化,這樣纔能夠適應各種可能的情況並且找到最合適的治療方法。
3. 傷寒
傷寒煩劇理難通,總為嚴寒犯在冬。當時即發名為正,溫病多由春令逢。發在夏間呼熱病,郁久須知熱蘊隆。此言傷寒之因也。仲景為傷寒鼻祖,立一百一十三方,三百九十七法,何其繁劇乎。總之傷於冬月之寒:耳。經曰:冬月嚴寒,萬類潛藏,君子固密則不傷於寒。夫四時之氣皆能為病,獨傷寒為甚者,以其殺厲之氣也。
當冬三月即發者,名曰正傷寒。伏而不動,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漏病,至夏變為熱病,而熱重於溫者,郁愈久則熱愈熾也。至於秋何獨無涼病乎?蓋寒水之氣與火為仇,遇仇不發已,為火氣所勝,況值長夏又為土氣所制,故前哲但言春夏而不及於秋也。
白話文:
傷寒症狀複雜,難以理解,主要是由於嚴寒季節發生在冬季。當季節性發病被稱為正傷寒。如果病毒潛伏而不動,寒毒會藏在皮膚下,到春天會轉化為漏病,夏天則轉為熱病,而且熱病比溫病更嚴重,因為熱病的病源比其他季節的病源更強烈。
在冬天三個月期間發病的,我們稱之為正傷寒。如果病毒潛伏不動,寒毒會藏在肌膚裡,等到春天變成漏病,夏天變成熱病,熱病比溫病更嚴重,因為熱病的病源會越來越強烈。 至於秋天為什麼沒有涼病呢?因為寒冷的水分與火是敵對的,遇到敵人不發作,因為火氣佔了上風,加上夏天又受到土氣的制約,所以前人的理論只提到了春夏,沒有提到秋天。
頭疼身熱脊中強,體痛分明屬太陽。目痛鼻乾不得臥,陽明經症好推詳。寒熱耳聾脅下痛,苦嘔須知顯少陽。腹痛咽乾兼自利,太陰調治早商量。口燥舌乾頻自飲,算來傳到少陰經。舌卷囊縮心煩滿,厥陰經症乃其常。太陽為病,邪在皮毛,脈浮脊項強,發熱惡寒,頭疼身熱,四肢拘急,喘而咳嗽,口中不渴,二便如常,口舌俱和。或寒太重,六脈反伏,無汗用麻黃,有汗用桂枝。
然此二湯仲景為冬月正傷寒設也。若春夏溫熱之病,二方性熱,不可輕投。減去麻黃、桂枝,夏至前加黃芩,夏至以後加石膏、知母。酒客素不喜甘者禁與桂枝。陽明為病,邪在肌肉,此經有經、腑兩症。經症尺寸脈俱長,發熱目痛,鼻乾唇焦,不眠,漱水不欲咽,宜用升麻葛根湯。
白話文:
頭痛伴隨身體發熱,脊椎僵硬,這通常是太陽經的病症。眼睛疼痛,鼻腔乾燥,難以躺著睡覺,這些都屬於陽明經的症狀,可以詳細研究。寒熱感、耳鳴、腹部疼痛、肋骨下方疼痛,嘔吐的症狀,表明可能是少陽經的問題。腹部疼痛、喉嚨乾燥、大便正常,這是太陰經的症狀,應該及早討論治療方法。口乾舌燥、頻頻喝水,可能代表病情已經傳到少陰經。舌頭卷縮、腹部收縮、心煩意亂,這是厥陰經的常見症狀。太陽經的疾病,通常表現為皮膚和毛髮的問題,脈搏浮現,脊椎和頸部僵硬,發熱、畏寒、頭痛、四肢緊繃、喘息和咳嗽,口中不渴,大小便如常,舌頭和口腔均保持平和。如果寒氣過重,脈象反而沈伏,沒有汗液時使用麻黃,有汗時使用桂枝。然而,這兩個湯方是張仲景為了冬季正當的傷寒設立的。若在春夏季節遇到熱性的疾病,兩個方子都有熱性,不能輕易使用。去掉麻黃和桂枝,夏至前加入黃芩,夏至後加入石膏和知母。對從來不喜歡甜食的酒客,禁止給他們服用桂枝。陽明經的疾病,邪氣在肌肉中,這經有經絡和腑兩種症狀。經絡的症狀包括脈搏、尺寸、脈象都比較長,發熱、眼睛疼痛、鼻腔乾燥、嘴脣乾燥、失眠、口裡想漱水但不想吞嚥,應使用升麻葛根湯。
腑症惡熱,便閉狂譫,手足心有汗,宜用大柴胡湯。凡病在表而誤下之,則邪乘虛陷,入於裡必成結胸懊憹矣。
半表半裡法當和,吐溫汗下總差誤。惟有柴胡湯的當,因時加減莫蹉跎。此言半表半裡之症也。少陽為病,邪在半表半裡,其脈不浮不沉,往來寒熱,嘔吐,脅滿痛,胸前脹,耳聾、舌滑,頭汗盜汗,目眩口苦,凡見此數症者,汗吐下溫謂之四禁,只有小柴胡湯加減以和解。誤用他藥變為壞病,如嘔吐止而腹痛便閉,謂之表症未罷,里症又急,宜用大柴胡湯。
白話文:
身體出現發熱、大便不通暢、情緒失控的症狀,手掌和腳底有出汗的情形,應使用大柴胡湯進行治療。如果疾病原本在表層卻誤用了下藥,那麼邪氣就會趁機深入體內,導致形成結胸、心情煩躁的情況。
在半表半裡的情況下,應該採用調和的方法,但誤用吐藥、溫藥、下藥等方法通常會導致病情加重。唯有適當使用柴胡湯,根據情況進行調整和增減,纔能有效治療。這段話描述的是半表半裡的症狀。少陽病是指邪氣位於體表和體內的交界處,其脈象既不浮也不沈,表現為反覆發冷發熱、噁心嘔吐、右側肋骨疼痛、胸部脹滿、聽力減退、舌苔滑膩、頭部多汗或盜汗、頭暈、口苦等症狀。遇到這些症狀時,不能使用發汗、吐藥、溫藥等方法進行治療,只能使用小柴胡湯進行調和。若誤用其他藥物,可能會轉變為更嚴重的疾病,例如原本的嘔吐停止了但腹痛和大便不通暢的情況,表示外在的症狀尚未完全消失,而內部的問題又緊急出現,此時應使用大柴胡湯進行治療。
里宜攻下古今傳,邪氣深沉抵臟間。狐疑不決反成害,誤汗斑爛在眼前。此言里症之宜下也。三陰為病邪在裡,分其脈沉而有力,潮熱惡熱,腹痛下利轉矢氣,手足心、腋下有汗,咽乾齒燥目不明,譫語發狂小腹滿,下利清黃水,不得眠,小便多,自汗,頭疼發熱。凡見以上數症,皆須下之。
必痞滿燥實,四件齊備者,方與大承氣湯。四者不全,且進小承氣湯為妥。若大便堅小便數者,用脾約丸。大便硬小便少者,陽明白汗出,若發汗小便自利者,宜蜜箭或豬膽導之。若當下而不決,反成害也。更若誤汗必發斑,或亡陽,或厥竭譫語矣。
白話文:
古籍中的中醫理論強調,對於「裡證」(病症發生於體內)的治療,應採取「攻下」的策略,針對深沈的邪氣進行清除。然而,如果在辨證時猶豫不定,可能反而會造成傷害,如過度發汗導致皮膚出現斑點。這段文字強調了對於「裡證」適宜使用攻下的原則。
對於「三陰病」(陰寒邪氣侵入體內),主要表現為脈象沈而有力,伴有潮熱、畏熱、腹痛、下痢、腸道氣息增多、手腳心、腋下出汗、咽喉乾燥、牙齒乾裂、視力模糊、語無倫次、狂躁、小腹脹滿、下痢清黃色液體、失眠、頻尿、自汗、頭痛、發熱等症狀。遇到這些症狀,都需要採用攻下的方法進行治療。
治療時需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方劑,如痞滿、燥熱、實證都具備時,可使用「大承氣湯」;如果上述四項不完全符合,可以先試用「小承氣湯」。若大便乾硬、小便頻繁,可用「脾約丸」;大便硬結、小便量少,則可能出現陽明熱盛、汗出不止的情況,若發汗後小便自行通暢,可考慮使用蜂蜜導瀉或豬膽導瀉法。若該下而未下,反而會造成傷害;若錯誤使用發汗法,可能會導致皮膚出現斑點,或是出現陽氣消散、厥逆、語無倫次等情況。
陰症須溫和叔名,先分直中與傳經。應知六脈沉無力,定厲虛寒宜補溫。此言陰症當溫而有直中與傳經二者之別也。直中者正當嚴寒不能謹避,隨受隨發,不由陽經直傷陰經,即類中風中所載中寒是也。傳經者雖從太陽,如不作鬱熱,便入少陰而成陰症矣。
凡系陰症,脈必沉細微遲,下利清穀,小便清長,四肢厥逆,嘔吐清沫,背雖惡寒而不渴,踡臥多眠,囊縮,唇甲青,吐蛔乾嘔,身不熱,惡聞人聲,引衣自蓋,不問直中與傳經,但六脈沉而無力,定屬虛寒,即挾表症,不敢輕汗。即見熱症,非真熱也。重者四逆湯,輕者理中湯。
白話文:
陰症的治療原則為溫和,首先需區分是否由直中或經傳引起。需瞭解,如果脈象沈而無力,這通常表明病情為虛寒性,應採取補溫療法。這段話主要在討論陰症的診斷與治療原則,以及其與直中和經傳的關係。
「直中」是指在嚴寒環境下,因未能適當防護,直接受到寒氣侵襲,導致陰經受損。這種情況類似於中風中所提到的中寒現象。
「經傳」則指即使從太陽經轉移到其他陰經,若不表現出鬱熱,也可能發展成陰症。
陰症的特徵包括脈象沈細微遲、下利清穀、小便清長、四肢厥逆、嘔吐清沫、背部畏寒而不口渴、蜷曲愛睡、陰囊收縮、脣甲發青、吐蛔蟲、乾嘔、身體不熱、怕聽人聲、常拉著衣服自行覆蓋。對於所有陰症病患,脈象都必然是沈細無力的,這是虛寒的特徵。即便是存在表症(外部症狀),也不應輕易使用發汗法治療,因為這可能加重虛寒的狀況。即使出現熱症,也不一定是真正的熱症,可能是虛寒所致的假熱現象。
對於病情嚴重的患者,可以使用四逆湯進行治療;對於病情較輕的患者,則可以使用理中湯。
此症亦有腎虛之人,因服涼劑攻熱太過,陽症變成陰症者,故投劑宜輕。
吐法當知表症除,惟施上脘食痰瘀。春升之令當行此,夏熱冬寒豈必拘。此言吐法為上脘而設也。仲景言:吐法必待表症既除而胃之上脘痰凝食滯,寸脈滑而有力者,用瓜蒂散吐之,此里症之在上者。《內經》曰:在上者,因而越之是也。今方書皆以吐為邪在半表半裡,乃少陽膽經,例當禁吐,一吐即變為壞症矣,斯言出而誤人不已多乎。每且吐者受害,遂不用吐法,豈能盡傷寒之理哉。
然惟春氣上升方為合宜。若冬夏之月,便不可拘吐法也。
白話文:
使用吐法,必須知道表症已經消除,只適用於治療胃的上脘部位食積痰瘀。春天升發的時令適合使用吐法,夏天炎熱和冬天寒冷季節則不必拘泥於此。這句話的意思是,吐法是用來治療胃上脘部位的。仲景說,吐法一定要在表症消除,胃的上脘部位有痰凝食積,寸脈滑而有力時才可以使用[瓜蒂散]來吐,這屬於裡症在上。 《內經》說:「在上者,因而越之是也。」也就是說,上焦病症會影響到下焦。現在很多醫書都把吐法當作是半表半裡的邪氣,認為是少陽膽經的病症,所以應該禁止使用吐法,一旦使用吐法就會變成壞症。這些說法誤導了許多人,每當有人使用吐法而受害,就乾脆不用吐法了,這樣怎麼能理解傷寒的道理呢?
第三段
然惟春氣上升方為合宜。若冬夏之月,便不可拘吐法也。
但是,只有在春天氣機上升的時候,使用吐法才合適。如果是在冬天或夏天,就不應該拘泥於吐法。
陽症如陰脈反沉,滑而有力要分清。六脈雖沉,卻滑而有力也。唇焦舌燥偏能飲。焦與燥者必好飲水。手揚足擲不曾停。屬陽可知。二便常難失氣臭,大便閉硬,小便赤澀,然轉矢氣則極臭也。稀水旁流燥屎真,稀糞水利出者,內有燥屎結聚,乃旁流之物非冷利也。誤言有力頻頻發,譫語屬陽,大而有力。
衣被難安刻刻嗔。不欲衣服,刻刻欲去之而嗔之。縱使身寒肢逆冷,此是陽深厥也深。陽病不至於熱極不能厥,仲景所謂熱深厥亦深也。此言陽症似陰,而脈與症仍可辨也。輕者人參白虎湯,或小柴胡合解毒湯。內實者承氣湯,審其輕重而加減之。
白話文:
陽症如陰脈反沈,滑而有力要分清。六脈雖沈,卻滑而有力也。脣焦舌燥偏能飲。焦與燥者必好飲水。手揚足擋不曾停。這表明屬陽性的情況,因為陽性症狀表現為焦慮和躁動。
二便常難失氣臭,大便閉硬,小便赤澀,然轉矢氣則極臭也。稀水旁流燥屎真,稀糞水利出者,內有燥屎結聚,乃旁流之物非冷利也。大便困難,尿液赤紅且澀痛,轉而放屁會聞到極度的臭味。這是因為腸道中有乾燥的便便積聚,導致旁邊流出的不是冷利的東西。
誤言有力頻頻發,譫語屬陽,大而有力。如果誤以為力量強大,頻繁發作,並且伴有神志不清(譫語),這通常是陽性症狀,因為陽性症狀通常表現為力量和活力。
衣被難安刻刻嗔。不欲衣服,刻刻欲去之而嗔之。縱使身寒肢逆冷,此是陽深厥也深。陽病不至於熱極不能厥,仲景所謂熱深厥亦深也。這表示患者無法安於穿衣蓋被,不斷地想要脫掉衣服並對此感到憤怒。即使身體寒冷,四肢冰冷,這也是陽症深藏的表現,陽症並不會達到極熱的程度就出現寒厥,正如張仲景所說的,熱症越深,寒厥也越深。
此言陽症似陰,而脈與症仍可辨也。輕者人參白虎湯,或小柴胡合解毒湯。內實者承氣湯,審其輕重而加減之。這段話指出,陽症雖然在某些方面可能表現得像陰症,但脈象和症狀仍然可以區分。對於輕微的陽症,可以使用人參白虎湯或小柴胡合解毒湯來治療;對於內有實邪的陽症,可以使用承氣湯,根據病情的輕重來調整藥方的用量。
陰症如陽脈細沉,縱然浮數脈按無根。陰症似陽,脈必沉細,萬一浮數,重按之必如無也。此為陰盛格陽。面紅目赤咽喉痛,此三症見者,下虛故也。嘔逆身溫煩躁生。或嘔逆身但微熱多煩躁者,陰盛故也。大便不通常氣促,大便閉者,閉塞成冬之象也。氣促者,陽虛故也。
小便微黃有鄭聲,小便雖黃而淡者,必不濕也。鄭聲者虛而無力之譫語也。渴而欲飲仍難飲,渴欲飲水及水至腹或飲數口振言即至。大躁高呼頃刻停,陰盛格陽之症,甚則口開目瞪,聲聞於外,涕淚痰涎大作,其躁又頃刻而止。陰盛格陽虛必甚,亟投溫補冀回春。此皆水極似火,陰盛格陽於外,非真熱也,亟於溫補可也。
白話文:
陰性病症如果表現出陽性的脈象,但實際上脈搏看似空虛,不實。如果陰性病症表現出陽性的特徵,脈搏必定會是深沈細弱的。若出現浮數的脈象,但按壓下去卻感覺不到脈搏的跳動,這就是陰盛格陽的情況。面部紅腫、眼睛充血、咽喉疼痛,這些症狀的出現,通常是因為下部虛弱所導致的。嘔吐、身體發熱、煩躁不安,或者是僅有輕微發熱但煩躁的情況,這都是因為陰盛所致。大便不通暢、呼吸急促,大便堵塞的情況,就像冬季一樣。呼吸急促,則是因為陽氣虛弱所致。
小便顏色稍黃但不濃厚,即使小便呈黃色,但如果色調清淡,那麼就不可能是濕熱所致。鄭聲是指虛弱無力的囈語。口渴想要喝水但仍然難以飲下,口渴想喝水,當水送入口中或者飲了幾口水後,就會開始嘔吐。情緒極度焦躁,瞬間大喊大叫,然後馬上停止。這是陰盛格陽的情況,嚴重時口張開、雙眼凝視,聲音傳到外面,流鼻涕、流眼淚、咳痰,焦躁的情緒又在瞬間消失。陰盛格陽的情況下,虛弱的程度非常嚴重,應該立即投以溫補的藥物,希望能輓回生命。這些情況都顯示出表面上像火旺,實際上是陰盛格陽在外,並不是真正的熱病,所以應該立即進行溫補治療。
此言陰症似陽而脈與症仍可辨也,宜用霹靂散或四逆湯加人參、附子,能飲水者不可與服。
不宜發汗早須知,寸關浮緊尺偏遲。六脈浮緊身痛而尺中遲,血少不可汗,《活人書》先以小建中湯加黃耆,得遲脈退然後和解之。數動濡微弱並澀,六脈俱沉里症時。凡七脈皆在裡而虛者也,俱不可汗。頭痛發熱兼弦細,脈弦細,頭痛發熱屬少陽經,不可發汗。厥家脈緊亦當思。
發厥當汗,脈緊者不可汗。誤汗口傷爛赤。吐沫咽乾小便淋,咳吐涎沫,咽乾,小便不利,虛而寒慄,誤汗則腸中堅滿。咳逆偏逢屎不禁。咳而遺溺,汗之則肢厥而冷。奪血虛煩並有汗,吐血衄血下血,經水適來為營血已虛,禁汗。又虛煩之症及有汗之症,俱忌發汗,須辨之。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中醫對陰症的辨識和治療原則。陰症表面上看似陽症,但脈象和症狀仍然可以分辨。對於這種情況,適合使用的藥方是「霹靂散」或「四逆湯」,並且可以加入人參、附子,但如果患者能喝水,就不應服用。
不應過早進行發汗治療,需瞭解其脈象特徵。寸關脈浮緊,而尺脈偏遲緩。如果六脈都浮緊且身痛,但尺脈遲緩,表示血液不足,不宜發汗。《活人書》中建議,應先用「小建中湯」加上黃耆,等到脈象轉為遲緩後再進行和解治療。
數脈動而濡、微、弱、並澀,若脈象全沈,則表示病情在裏部,均不應發汗。頭痛發熱且脈象弦細,表示病在少陽經,不應發汗。如果癥狀表現為厥,也應該考慮發汗,但脈象緊張則不應發汗,錯誤的發汗可能會導致口舌傷損、紅腫、乾燥、吐沫、咽喉乾燥、小便困難、咳出涎沫、腸道堅硬、咳逆失禁、失禁、因出汗導致四肢冰冷、血流失後出現虛煩、出汗等情況。因此,對於這些症狀,都不應使用發汗的方法,必須詳細辨別症狀。
瀉利瘡瘍動氣臨。下利發汗必脹滿,瘡家發汗則發痙。動氣在臍之上下左右者,俱忌汗。發熱疼頭汗而嘔,頭疼,翕翕發熱,微汗自嘔,發汗則致痙,身雖痙難屈伸,發黃不得小便,久則發咳。項強心痞二陽並。太陽與少陽並病,頭痛項強,或眩冒,心下痞,不可汗。少陰但厥原無汗,強發因而厥竭生。
少陰病,但厥無汗,強發之,動其血,名下厥上竭,難治。風濕二溫俱有禁,頭痛身熱自汗,極類傷寒身重欲眠,鼻息如鼾,語言難出,四肢不收,名曰風溫,不可發汗。夏月頭痛,譫語自汗,體重足冷,胸腹滿者名曰濕溫,不可發汗。誤汗之時病轉增。已上凡八脈十七症,若誤汗之則病勢轉增而重矣。
白話文: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中医中一些常見病症的治疗禁忌,强调了發汗的风险和误用汗法的危害。
以下列举了一些关键点
- 泻痢、瘡瘍、動氣等病症忌諱發汗,因为发汗会加重病情。
- 少阴病、风温、湿温等病症也忌讳发汗,因为会加重昏厥、气血虚弱等问题。
- 誤用汗法會導致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此言禁發汗之例也。
不宜攻下有多端,脈浮嘔吐惡風寒。皆為表症,故不可下。結胸脈浮,下之則死。沉而無力裡虛候,沉雖在裡,然不數不實為裡虛,不可下。縱然有力尺虛看。寸關雖有力,尺獨虛者,不可下。動氣與夫咽內閉,動氣在於上下左右,皆不可下。咽中閉寒不可下。腹滿還應有幾般。
腹滿而手不可按者,急下之。若時減時滿,緊下。若滿而可按且軟者時,禁下。小便清長亡血症,小便清,知不熱,不可下。亡血家及婦人熱入血室,俱不可下。誤投通利總難安。已上三脈九症誤下必難痊安。
此言禁下之例也。
不宜輕吐與君商,表正諸般勢正猖。仲景云表症未除,不可吐。半表半裡深垂禁,半表半裡乃少陽膽經,六腑俱有出入之路,惟膽無出亦無入,吐汗下溫俱在所禁。里症還將腹胸詳。胸主上焦,有食痰者宜吐,若腹膈之間則中下二焦,不可吐。脈微厥逆宜俱忌,脈微厥逆,其人虛寒,不可吐。亡血虛家莫漫嘗。吐衄腸紅,經水適來,皆不可吐也。
白話文:
這段話在說明什麼情況下不能用發汗和攻下法。
不適合攻下法的症狀有很多,像是脈象浮而病人嘔吐怕冷,這些都是表證,所以不能攻下。如果病人胸悶,脈象浮,用攻下法就會致命。脈象沉而無力,代表裡虛,即使脈象沉在裡,但脈搏不規律、不充實,也是裡虛,不能攻下。即使身體有力,但尺脈虛弱,或者寸關脈有力,但尺脈虛弱,也不能攻下。如果病人動氣,或者咽喉閉塞,這些情況也不能攻下。咽喉閉塞伴隨寒症,更不能攻下。
肚子脹滿也要分情況:如果肚子脹滿,手按下去不能壓下去,就要立刻攻下。如果肚子時脹時消,就要緊著攻下。如果肚子脹滿,但手按下去可以壓下去,而且柔軟,就不要攻下。如果小便清長、流血不止,小便清澈說明不發熱,不能攻下。病人失血,或者婦女熱入血室,都不能攻下。誤用通利藥物,往往難以痊癒。以上三種脈象和九種症狀,誤用攻下法,一定難以痊癒。
這段話在說明什麼情況下不能輕易用吐法。
表證尚未消除,不能輕易使用吐法。半表半裡症狀更不能吐,因為少陽膽經是半表半裡,六腑都有出入口,唯獨膽經既無入口也無出口,因此吐、汗、下、溫都禁止使用。
至於裡症,要仔細觀察胸腹部位。胸部主上焦,如果食積痰飲,可以用吐法。如果問題出在膈膜以下的腹部分,則屬於中下二焦,不能吐。脈象微弱、厥逆,也禁止使用吐法。失血虛弱的病人,更不能使用吐法。吐血、鼻出血、腸道出血、經期,都不能用吐法。
此言禁吐之例也。
陽明合病為何名,病形齊見不傳經,或遇二陽同發症,或是三陽並顯明。還將見症分多少,輕重之間藥下靈。雖曰陽經惟主表,陽明譫語下方寧。此言合病宜分輕重也。合者同也,或三陽經,或二陽經,一同見症而不傳經者也,如腰疼脊痛,又耳聾脅痛者,太陽與少陽合病也。耳聾脅痛又目痛鼻乾,乃少陽與陽明合病也。
腰疼脊痛,又耳聾脅痛,又目痛鼻乾者,乃三陽合病也,更須分別其經見症,多則以本經為主而佐以他經之藥,此治之大法也。惟三陽有合病而三陰則無之,治當在表,明矣。然亦有下者何也?必惡熱譫語,外無惡寒,乃陽明府症也,用小承氣湯下之,方得安寧。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中醫學中的「合病」概念,主要描述了在治療過程中的幾個重要原則和案例。
-
禁吐之例: 這部分提到的是在治療過程中應避免使用可能導致嘔吐的藥物或方法,這對於患者來說是安全的。
-
陽明合病: 描述了陽明合病的情況,即當陽明經(胃腸)與其他陽經(如太陽、少陽)同時出現病症時,這些病症可能不會傳到其他的經絡系統。例如,當腰疼、脊背痛、耳朵聽力下降、脅部疼痛等症狀同時出現時,可能是太陽經和少陽經的合病;當耳聾、脅痛、眼睛痛、鼻孔乾燥等症狀同時出現時,可能是少陽經和陽明經的合病;當所有這三個經絡的症狀同時出現時,則是三陽經的合病。在治療這些合病時,需要根據各個經絡的主症來選擇藥物,並配合其他經絡的藥物進行治療。
-
合病的輕重: 提出在治療合病時,應該區分病情的輕重程度。輕重之分對於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法和藥物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
三陽合病的特別處理: 指出三陽經的合病比較常見,而三陰經的合病則較少見。對於三陽經的合病,主要的治療策略是在表層進行治療,通常會使用具有清熱解毒作用的藥物,如小承氣湯,以達到緩解症狀的效果。
-
下法的適用: 雖然在治療合病時多以表層治療為主,但也有情況需要使用「下法」,即通過通便等方式來輔助治療。例如,當患者出現熱盛、譫語(精神錯亂)等症狀,且沒有外感風寒的表現時,可以考慮使用小承氣湯等下法藥物來通便,以達到治療的目的。
總之,這段文字強調了在中醫治療過程中,對於合病的辨識、分類和針對性的治療原則,以及在不同情況下如何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法。
二陽並病一齊來,後為傳經有一衰。好似一經兼併去,三陽分外莫相猜。並在太陽宜發汗,少陽和解卻當該。若是陽明肌可解,並歸入腑下之哉。此言並病,宜分經治也。並者歸也,雖二陽齊病後卻傳經,則此經衰而若歸併於彼經矣。如先見腰痛脊強及耳聾脅痛,後耳聾脅痛忽止,唯見腰疼脊強者,少陽並於太陽也。
餘二經仿此,若並於太陽,則宜發表,並於陽明則宜解肌,並於腑則下之,並於少陽者宜和解,或其初雖不同病,後因傳經,此經未罷,彼經已來,亦名曰並病。夫合病皆在陽經,陽主動也,若陰經主病豈有合併之理哉。假如病與陰經同見,則或為兩感,或為表裡,俱不得為合病並病也。
白話文:
當兩種陽經病症同時出現,後來的病症會傳染到另一條經絡,導致那條經絡衰弱。就好比一條經絡併入另一條經絡,三條陽經之間就不會互相猜忌了。如果病症在太陽經,就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如果在少陽經,就應該用和解的方法治療。若是陽明經的肌肉可以解開,病症就會歸入腑臟。這說明兩種病症同時出現,需要分別針對不同的經絡治療。所謂「並」,就是指歸併,雖然兩種陽經同時發病,但後來的病症會傳到另一條經絡,導致那條經絡衰弱,就像併入另一條經絡一樣。比如先出現腰痛脊強和耳聾脅痛,後來耳聾脅痛突然停止,只剩下腰痛脊強,這就是少陽經併入太陽經。
其他兩條陽經也是如此,如果併入太陽經,就應該發表;如果併入陽明經,就應該解肌;如果併入腑臟,就應該下瀉;如果併入少陽經,就應該和解。即使一開始兩種病症不同,但後來因為傳經,一條經絡尚未痊癒,另一條經絡又來了,也稱為並病。所有的合病都發生在陽經,因為陽經主外,主動;而陰經主內,如果陰經生病,怎麼會有合併的道理呢?如果病症同時出現在陰經,可能是兩種病症同時感染,或是表裡之症,都不算合病或並病。
兩感於寒臟腑傷,六經夫婦配陰陽。頭疼又且兼乾渴,膀胱與腎共為殃。妄言不食腹中滿,身熱分明脾胃鄉。耳聾囊縮渾身冷,水漿不入肝膽詳。此言兩感之症也。腑為陽、為夫,臟為陰、為妻。兩感者正配之陰陽同病也。一曰膀胱與腎俱病則頭疼口乾,煩滿而渴,其脈沉大;二曰脾胃俱病則腹滿身熱,不食譫語,其脈沉長;三曰膽肝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其脈沉長弦。欲表之則礙里,欲下之則礙表,故岐伯以為必死。
仲景亦無治法。東垣以大羌活湯主之,十可救一耳,又須看裡急攻裡,表急攻表,裡寒救寒。總之兩感之寒必先救里,兩感之熱,必先解表,此不易之法也。
白話文:
第一種「兩感」的症狀是膀胱和腎臟同時生病,患者會出現頭疼、口乾、煩躁、口渴等症狀,脈象沉而大;第二種「兩感」的症狀是脾胃同時生病,患者會出現腹滿、身熱、不思飲食、神志不清等症狀,脈象沉而長;第三種「兩感」的症狀是膽囊和肝臟同時生病,患者會出現耳聾、全身冷、水液不進等症狀,脈象沉而長且弦。
欲表之則礙里,欲下之則礙表,故岐伯以為必死。
「兩感」的病症,如果想要治療表證,就會影響到裡證;如果想要治療裡證,就會影響到表證,因此古代醫學家岐伯認為此病必死無疑。
詳細說明
- 表證: 指病邪停留在人體的表層,如風寒、風熱等。
- 裡證: 指病邪深入人體的內部,如脾胃虛弱、腎氣不足等。
- 岐伯: 是《黃帝內經》的作者之一,被尊稱為中醫的鼻祖。
仲景亦無治法。東垣以大羌活湯主之,十可救一耳,又須看裡急攻裡,表急攻表,裡寒救寒。總之兩感之寒必先救里,兩感之熱,必先解表,此不易之法也。
著名的醫學家張仲景也沒有針對「兩感」的有效治療方法。後來的醫學家李東垣用「大羌活湯」來治療這種病,十個病人中大約可以救活一個。治療時還要根據病情,裡證急則攻裡,表證急則攻表,裡寒則救寒。總之,治療「兩感」時,如果寒邪為主,就要先治療裡證;如果熱邪為主,就要先治療表證,這是治療「兩感」不易改變的原則。
詳細說明
- 仲景: 指張仲景,東漢時期的醫學家,著有《傷寒雜病論》,被尊稱為「醫聖」。
- 東垣: 指李東垣,金元時期的醫學家,著有《內經綱目》,被尊稱為「東垣先生」。
- 大羌活湯: 是李東垣所創的治療「兩感」的方劑,主要成分為羌活、獨活、防風、川芎等。
- 裡急攻裡: 指治療裡證,以攻邪為主。
- 表急攻表: 指治療表證,以解表為主。
- 裡寒救寒: 指治療裡寒,以溫陽散寒為主。
總結:
「兩感」是中醫中一種比較難治的病症,它反映了人體陰陽失衡、臟腑受損的狀態。治療「兩感」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辨證論治,才能達到最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