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證病源》~ 十、考證病源七十四種 (17)

回本書目錄

十、考證病源七十四種 (17)

1. 類中風

火分君相屬天成,更有人為五志名。卒然僵仆多昏眩,此理河間獨主盟。此明河間以火症類中風也。君火者心火也,相火者腎肝雷龍之火也。二者皆得於有生之初,故曰天成。五志者,五臟之精志,喜怒悲憂恐是也。五志過極則五臟之火因之而起,故曰人為。河間云:心火暴甚,腎水虛而不能制,且五志過極則心神昏冒,卒倒無知。

痰涎偏枯,筋急筋緩,皆為熱症。

東南多濕痰為咎,因而生熱熱生風。舌強肢廢皆由濕,丹溪垂訓啟迷濛。此明丹溪以濕症類中風也。丹溪云:東南多濕,濕生痰,痰生風,如四肢不舉,舌本強硬悉屬於濕,以風治之非也。

卒倒分明是內虛,東垣補氣使風除。脈伏身寒名中氣,中風身暖回然殊。上二句明東垣以氣虛類中風,下二句又明中氣類中風也。東垣云:元氣不足則風邪湊之,卒倒僵仆皆由氣虛,益氣則風自除也。又有中氣之症亦有昏塞僵仆牙關緊閉,但中氣脈沉身冷,中風脈浮身溫為異也。

中寒之症貴詳看,口噤身強肢伴寒。卒然眩暈身無汗,理氣溫中便可安。此明中寒類中風也。受嚴寒之氣,身體強直,口噤不語,或四肢戰慄,惡寒或卒然眩暈,身無汗出,此寒毒直中陰經。但用辛溫行氣之劑可即愈也。

中暑從何立此名,炎蒸昏倒不知人。冷汗淋漓肢帶冷,面垢如塵吐瀉頻。此明中暑類中風也。受酷暑之毒,面垢昏倒,不省人事,冷汗自出,手足微冷,或吐或瀉,或喘或滿。

中惡多因邪祟侵,四肢厥冷麵門青。或有狂言兼口噤,或時昏倒悶沉沉。此明中惡類中風也。凡吊死問喪,入廟登塚,或入空房冷舍,或當寂處孤行,冒犯不正之氣,忽然手足厥冷,肌膚起懍,頭面青黑,精神不守,或錯言妄語,或牙關緊閉,或頭旋暈倒,昏不知人,此症又一名客忤也。

中食如何類中風,良由醉飽過傷中。忽然厥逆昏迷倒,口不能言肢不從。此明中食類中風也。過於醉飽,或感風寒,或著氣惱以致填塞胸中,胃氣不行,陰陽痞隔,升降不通,虛人多有之,其狀忽然厥逆昏迷,口不能言,肢不能舉。

白話文:

[類似中風的疾病]

火可分為君火與相火,兩者皆由天生,亦因人的情緒起伏而產生。突然間的癱軟無力、頭暈目眩,河間學派認為這是火熱造成的。心火為君火,肝腎的火為相火,這兩種火都是在生命初始就存在,因此稱為天生。五志指的是五臟的精神性質,包括喜悅、憤怒、悲傷、憂慮和恐懼。如果五志過度,五臟就會產生過多的火熱,因此稱為人為。河間學派認為,心火突然增強,腎水虛弱無法抑制,再加上情緒過度,會導致心神混亂,突然倒地失去意識。

口水多、半身不遂、肌肉緊繃或鬆弛,都是熱病的症狀。

東南方濕氣重,痰多是常見問題,進而引發熱病和風病。語言不清、肢體無力,都因為濕氣過重。丹溪學派認為,東南方濕氣重,濕氣生痰,痰生風,像四肢無力、舌頭僵硬等症狀,都因為濕氣過重,用治療風病的方法來處理並不是正確的。

突然倒地,很明顯是體內虛弱,東垣學派認為補充氣力能去除風邪。脈搏隱藏,身體寒冷,被稱為中氣;中風的人脈搏浮動,身體溫暖,兩者不同。東垣學派認為,元氣不足,風邪就會乘虛而入,突然倒地、癱軟無力都是因為氣虛,補充氣力,風邪自然消失。中氣的症狀也有昏倒、牙關緊閉,但中氣脈搏沉潛,身體冰冷;中風脈搏浮動,身體溫暖。

中寒的症狀要仔細觀察,嘴巴緊閉,身體僵硬,四肢冰涼。突然頭暈目眩,身上沒有汗,調節氣血,溫暖身體就能安穩。受到嚴寒氣候影響,身體僵直,嘴巴緊閉無法說話,或四肢顫抖,畏寒,或突然頭暈目眩,身上不出汗,這是寒毒直接進入陰經,使用辛溫行氣的藥物可以立即康復。

中暑怎麼來的,因為高溫蒸煮,昏倒失去意識。冷汗直流,四肢冰冷,臉色灰暗,頻繁嘔吐拉肚子。受到酷暑的侵害,臉色灰暗,昏倒失去意識,冷汗直流,手腳微微冰冷,可能嘔吐、拉肚子、喘息或腹部脹滿。

中惡通常因為邪靈入侵,四肢冰冷,臉色蒼白。可能胡言亂語,嘴巴緊閉,也可能突然昏倒,精神恍惚。在葬禮、廟宇、墳墓、空房子、冷清的地方,或一個人在寂靜的地方,受到不正之氣的侵害,突然手腳冰冷,皮膚起雞皮疙瘩,頭臉青黑,精神不穩定,可能胡言亂語,嘴巴緊閉,或頭暈倒地,失去意識,這種症狀又稱為「客忤」。

中食為什麼類似中風,因為飲酒過量或吃太飽,導致胃部受損。突然倒地,失去意識,無法說話,肢體不受控制。飲酒過量或吃太飽,或受風寒,或心情煩躁,導致胸中堵塞,胃氣不順,陰陽隔絕,氣血運行不暢,虛弱的人容易發生,突然倒地,失去意識,無法說話,肢體無法舉動。

2. 總論

夫類中風而實非中風者,共計八症,另為後學立一準繩也。或七情不齊,六氣互挾,虛實既分,新久又別,富貴與貧賤須分,少壯與衰年亦異,是在圓機之士,隨症而變通之,則法外靈通可應無窮之變矣。

白話文:

在總論當中,提到有些病狀看似中風但實際上並非中風,總共有八種情況,這為後代學習中醫的人提供了一個判斷標準。可能因情緒起伏、六氣交錯(指的是風、寒、暑、濕、燥、火六種自然界的氣象),以及身體的虛實狀態不同,新病舊疾也有分別,對於富裕和貧困、年輕和老年的患者,其病情也會有所不同。這些都需要有經驗和靈活思維的醫生,根據具體病症來靈活調整治療方法,這樣就能在法度之外靈活運用,應對各種變化無窮的情況了。

3. 傷寒

傷寒煩劇理難通,總為嚴寒犯在冬。當時即發名為正,溫病多由春令逢。發在夏間呼熱病,郁久須知熱蘊隆。此言傷寒之因也。仲景為傷寒鼻祖,立一百一十三方,三百九十七法,何其繁劇乎。總之傷於冬月之寒:耳。經曰:冬月嚴寒,萬類潛藏,君子固密則不傷於寒。夫四時之氣皆能為病,獨傷寒為甚者,以其殺厲之氣也。

當冬三月即發者,名曰正傷寒。伏而不動,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漏病,至夏變為熱病,而熱重於溫者,郁愈久則熱愈熾也。至於秋何獨無涼病乎?蓋寒水之氣與火為仇,遇仇不發已,為火氣所勝,況值長夏又為土氣所制,故前哲但言春夏而不及於秋也。

頭疼身熱脊中強,體痛分明屬太陽。目痛鼻乾不得臥,陽明經症好推詳。寒熱耳聾脅下痛,苦嘔須知顯少陽。腹痛咽乾兼自利,太陰調治早商量。口燥舌乾頻自飲,算來傳到少陰經。舌卷囊縮心煩滿,厥陰經症乃其常。太陽為病,邪在皮毛,脈浮脊項強,發熱惡寒,頭疼身熱,四肢拘急,喘而咳嗽,口中不渴,二便如常,口舌俱和。或寒太重,六脈反伏,無汗用麻黃湯,有汗用桂枝湯。

然此二湯仲景為冬月正傷寒設也。若春夏溫熱之病,二方性熱,不可輕投。減去麻黃、桂枝,夏至前加黃芩,夏至以後加石膏、知母。酒客素不喜甘者禁與桂枝。陽明為病,邪在肌肉,此經有經、腑兩症。經症尺寸脈俱長,發熱目痛,鼻乾唇焦,不眠,漱水不欲咽,宜用升麻葛根湯。

腑症惡熱,便閉狂譫,手足心有汗,宜用大柴胡湯。凡病在表而誤下之,則邪乘虛陷,入於裡必成結胸懊憹矣。

半表半裡法當和,吐溫汗下總差誤。惟有柴胡湯的當,因時加減莫蹉跎。此言半表半裡之症也。少陽為病,邪在半表半裡,其脈不浮不沉,往來寒熱,嘔吐,脅滿痛,胸前脹,耳聾、舌滑,頭汗盜汗,目眩口苦,凡見此數症者,汗吐下溫謂之四禁,只有小柴胡湯加減以和解。誤用他藥變為壞病,如嘔吐止而腹痛便閉,謂之表症未罷,里症又急,宜用大柴胡湯。

里宜攻下古今傳,邪氣深沉抵臟間。狐疑不決反成害,誤汗斑爛在眼前。此言里症之宜下也。三陰為病邪在裡,分其脈沉而有力,潮熱惡熱,腹痛下利轉矢氣,手足心、腋下有汗,咽乾齒燥目不明,譫語發狂小腹滿,下利清黃水,不得眠,小便多,自汗,頭疼發熱。凡見以上數症,皆須下之。

必痞滿燥實,四件齊備者,方與大承氣湯。四者不全,且進小承氣湯為妥。若大便堅小便數者,用脾約丸。大便硬小便少者,陽明白汗出,若發汗小便自利者,宜蜜箭或豬膽導之。若當下而不決,反成害也。更若誤汗必發斑,或亡陽,或厥竭譫語矣。

陰症須溫和叔名,先分直中與傳經。應知六脈沉無力,定厲虛寒宜補溫。此言陰症當溫而有直中與傳經二者之別也。直中者正當嚴寒不能謹避,隨受隨發,不由陽經直傷陰經,即類中風中所載中寒是也。傳經者雖從太陽,如不作鬱熱,便入少陰而成陰症矣。

凡系陰症,脈必沉細微遲,下利清穀,小便清長,四肢厥逆,嘔吐清沫,背雖惡寒而不渴,踡臥多眠,囊縮,唇甲青,吐蛔乾嘔,身不熱,惡聞人聲,引衣自蓋,不問直中與傳經,但六脈沉而無力,定屬虛寒,即挾表症,不敢輕汗。即見熱症,非真熱也。重者四逆湯,輕者理中湯。

此症亦有腎虛之人,因服涼劑攻熱太過,陽症變成陰症者,故投劑宜輕。

吐法當知表症除,惟施上脘食痰瘀。春升之令當行此,夏熱冬寒豈必拘。此言吐法為上脘而設也。仲景言:吐法必待表症既除而胃之上脘痰凝食滯,寸脈滑而有力者,用瓜蒂散吐之,此里症之在上者。《內經》曰:在上者,因而越之是也。今方書皆以吐為邪在半表半裡,乃少陽膽經,例當禁吐,一吐即變為壞症矣,斯言出而誤人不已多乎。每且吐者受害,遂不用吐法,豈能盡傷寒之理哉。

然惟春氣上升方為合宜。若冬夏之月,便不可拘吐法也。

陽症如陰脈反沉,滑而有力要分清。六脈雖沉,卻滑而有力也。唇焦舌燥偏能飲。焦與燥者必好飲水。手揚足擲不曾停。屬陽可知。二便常難失氣臭,大便閉硬,小便赤澀,然轉矢氣則極臭也。稀水旁流燥屎真,稀糞水利出者,內有燥屎結聚,乃旁流之物非冷利也。誤言有力頻頻發,譫語屬陽,大而有力。

衣被難安刻刻嗔。不欲衣服,刻刻欲去之而嗔之。縱使身寒肢逆冷,此是陽深厥也深。陽病不至於熱極不能厥,仲景所謂熱深厥亦深也。此言陽症似陰,而脈與症仍可辨也。輕者人參白虎湯,或小柴胡合解毒湯。內實者承氣湯,審其輕重而加減之。

陰症如陽脈細沉,縱然浮數脈按無根。陰症似陽,脈必沉細,萬一浮數,重按之必如無也。此為陰盛格陽。面紅目赤咽喉痛,此三症見者,下虛故也。嘔逆身溫煩躁生。或嘔逆身但微熱多煩躁者,陰盛故也。大便不通常氣促,大便閉者,閉塞成冬之象也。氣促者,陽虛故也。

小便微黃有鄭聲,小便雖黃而淡者,必不濕也。鄭聲者虛而無力之譫語也。渴而欲飲仍難飲,渴欲飲水及水至腹或飲數口振言即至。大躁高呼頃刻停,陰盛格陽之症,甚則口開目瞪,聲聞於外,涕淚痰涎大作,其躁又頃刻而止。陰盛格陽虛必甚,亟投溫補冀回春。此皆水極似火,陰盛格陽於外,非真熱也,亟於溫補可也。

此言陰症似陽而脈與症仍可辨也,宜用霹靂散或四逆湯加人參、附子,能飲水者不可與服。

不宜發汗早須知,寸關浮緊尺偏遲。六脈浮緊身痛而尺中遲,血少不可汗,《活人書》先以小建中湯加黃耆,得遲脈退然後和解之。數動濡微弱並澀,六脈俱沉里症時。凡七脈皆在裡而虛者也,俱不可汗。頭痛發熱兼弦細,脈弦細,頭痛發熱屬少陽經,不可發汗。厥家脈緊亦當思。

發厥當汗,脈緊者不可汗。誤汗口傷爛赤。吐沫咽乾小便淋,咳吐涎沫,咽乾,小便不利,虛而寒慄,誤汗則腸中堅滿。咳逆偏逢屎不禁。咳而遺溺,汗之則肢厥而冷。奪血虛煩並有汗,吐血衄血下血,經水適來為營血已虛,禁汗。又虛煩之症及有汗之症,俱忌發汗,須辨之。

瀉利瘡瘍動氣臨。下利發汗必脹滿,瘡家發汗則發痙。動氣在臍之上下左右者,俱忌汗。發熱疼頭汗而嘔,頭疼,翕翕發熱,微汗自嘔,發汗則致痙,身雖痙難屈伸,發黃不得小便,久則發咳。項強心痞二陽並。太陽與少陽並病,頭痛項強,或眩冒,心下痞,不可汗。少陰但厥原無汗,強發因而厥竭生。

少陰病,但厥無汗,強發之,動其血,名下厥上竭,難治。風濕二溫俱有禁,頭痛身熱自汗,極類傷寒身重欲眠,鼻息如鼾,語言難出,四肢不收,名曰風溫,不可發汗。夏月頭痛,譫語自汗,體重足冷,胸腹滿者名曰濕溫,不可發汗。誤汗之時病轉增。已上凡八脈十七症,若誤汗之則病勢轉增而重矣。

此言禁發汗之例也。

不宜攻下有多端,脈浮嘔吐惡風寒。皆為表症,故不可下。結胸脈浮,下之則死。沉而無力裡虛候,沉雖在裡,然不數不實為裡虛,不可下。縱然有力尺虛看。寸關雖有力,尺獨虛者,不可下。動氣與夫咽內閉,動氣在於上下左右,皆不可下。咽中閉寒不可下。腹滿還應有幾般。

腹滿而手不可按者,急下之。若時減時滿,緊下。若滿而可按且軟者時,禁下。小便清長亡血症,小便清,知不熱,不可下。亡血家及婦人熱入血室,俱不可下。誤投通利總難安。已上三脈九症誤下必難痊安。

此言禁下之例也。

不宜輕吐與君商,表正諸般勢正猖。仲景云表症未除,不可吐。半表半裡深垂禁,半表半裡乃少陽膽經,六腑俱有出入之路,惟膽無出亦無入,吐汗下溫俱在所禁。里症還將腹胸詳。胸主上焦,有食痰者宜吐,若腹膈之間則中下二焦,不可吐。脈微厥逆宜俱忌,脈微厥逆,其人虛寒,不可吐。亡血虛家莫漫嘗。吐衄腸紅,經水適來,皆不可吐也。

此言禁吐之例也。

陽明合病為何名,病形齊見不傳經,或遇二陽同發症,或是三陽並顯明。還將見症分多少,輕重之間藥下靈。雖曰陽經惟主表,陽明譫語下方寧。此言合病宜分輕重也。合者同也,或三陽經,或二陽經,一同見症而不傳經者也,如腰疼脊痛,又耳聾脅痛者,太陽與少陽合病也。耳聾脅痛又目痛鼻乾,乃少陽與陽明合病也。

腰疼脊痛,又耳聾脅痛,又目痛鼻乾者,乃三陽合病也,更須分別其經見症,多則以本經為主而佐以他經之藥,此治之大法也。惟三陽有合病而三陰則無之,治當在表,明矣。然亦有下者何也?必惡熱譫語,外無惡寒,乃陽明府症也,用小承氣湯下之,方得安寧。

二陽並病一齊來,後為傳經有一衰。好似一經兼併去,三陽分外莫相猜。並在太陽宜發汗,少陽和解卻當該。若是陽明肌可解,並歸入腑下之哉。此言並病,宜分經治也。並者歸也,雖二陽齊病後卻傳經,則此經衰而若歸併於彼經矣。如先見腰痛脊強及耳聾脅痛,後耳聾脅痛忽止,唯見腰疼脊強者,少陽並於太陽也。

餘二經仿此,若並於太陽,則宜發表,並於陽明則宜解肌,並於腑則下之,並於少陽者宜和解,或其初雖不同病,後因傳經,此經未罷,彼經已來,亦名曰並病。夫合病皆在陽經,陽主動也,若陰經主病豈有合併之理哉。假如病與陰經同見,則或為兩感,或為表裡,俱不得為合病並病也。

兩感於寒臟腑傷,六經夫婦配陰陽。頭疼又且兼乾渴,膀胱與腎共為殃。妄言不食腹中滿,身熱分明脾胃鄉。耳聾囊縮渾身冷,水漿不入肝膽詳。此言兩感之症也。腑為陽、為夫,臟為陰、為妻。兩感者正配之陰陽同病也。一曰膀胱與腎俱病則頭疼口乾,煩滿而渴,其脈沉大;二曰脾胃俱病則腹滿身熱,不食譫語,其脈沉長;三曰膽肝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其脈沉長弦。欲表之則礙里,欲下之則礙表,故岐伯以為必死。

仲景亦無治法。東垣以大羌活湯主之,十可救一耳,又須看裡急攻裡,表急攻表,裡寒救寒。總之兩感之寒必先救里,兩感之熱,必先解表,此不易之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