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證病源》~ 一、治病主藥訣

回本書目錄

一、治病主藥訣

1. 一、治病主藥訣

頭痛必須用川芎,不愈還加引經藥。太陽羌活少柴胡,陽明白芷還須著。太陰蒼朮少細辛,厥陰吳茱用無錯。巔頂之痛又不同,藁本須用去川芎。肢節之痛用羌活,去風去濕亦其功。小腹痛用青皮治,心痞黃連枳實從。腹痛須用白芍藥,寒痛加桂熱黃柏。腹中窄狹蒼朮宜,腹脹厚朴薑製法。

腹中實熱何所施,大黃芒硝功有力。虛熱虛汗用黃耆,肌膚浮熱黃芩宜。脅下疼痛往來熱,日晡潮熱柴胡宜。脾胃受濕困無力,怠惰嗜臥用白朮。下焦濕腫有火邪,知母防龍並酒柏。上焦濕熱用黃芩,中焦濕熱黃連釋。渴用乾薑白茯苓,半夏燥脾當禁革。嗽用五味喘阿膠,枳實黃連消宿食。

煩躁須用梔子仁,水瀉白芍苓白朮。調氣必當用木香,若然氣盛又非良。補氣必是用人參,肺經有熱不相應。痰涎為病須半夏,熱加黃芩風南星。胸中寒痰多痞塞,白朮陳皮兩件增。胃脘痛用草豆蔻,若然挾熱芩連湊。眼痛黃連當歸根,心中恍惚用茯神。小便黃時用黃柏,澀者澤瀉用之靈。

氣刺痛時用枳殼,血痛當歸上下分。痢疾當歸白芍藥,瘧疾柴胡為之君。滯血桃仁與蘇木,滯氣青皮與枳殼。枳殼青皮若用多,反泄元氣宜改作。凡用純寒純熱藥,必用甘草緩其力。寒熱相雜亦用之,調和其性無攻擊。惟有中滿不食甘,臨症還須究端的。

白話文:

[一、治療疾病的主要藥物原則]

如果頭痛,川芎是必選的藥物,如果效果不佳,可再加入引導經絡的藥物。對於太陽經的頭痛,應使用羌活;對少陽經的頭痛,則應使用柴胡。對於陽明經的頭痛,白芷是必要的。太陰經的頭痛,應使用蒼朮;而少陰經的頭痛,細辛是首選。對於厥陰經的頭痛,吳茱萸是最適合的選擇。如果痛在頭頂,藁本會比川芎更有效。肢節疼痛,羌活能祛風除濕,功效顯著。

小腹痛可用青皮來治療,心臟問題或黃連、枳實可以解決。腹痛需使用白芍藥,寒痛可加肉桂,熱痛則可加黃柏。腹部感覺狹窄,蒼朮是合適的選擇;腹部脹氣,厚朴與薑同用有奇效。

腹中有實熱,大黃和芒硝能發揮強大的功效。虛熱或虛汗,黃耆是首選;皮膚表面的熱感,黃芩最適用。脅下疼痛伴隨間歇性發熱,或傍晚潮熱,柴胡是理想的選擇。脾胃受濕,乏力無力,白朮可以幫助。下焦濕腫伴有火邪,知母、防己、酒柏可以考慮。上焦濕熱,黃芩是好選擇;中焦濕熱,黃連能解決。

口渴可用乾薑、白茯苓,半夏對脾臟有燥熱的人應避免。咳嗽可用五味子,喘息可用阿膠,宿食消化不良,可用枳實、黃連。煩躁可用梔子仁,水瀉可用白芍、茯苓、白朮。調理氣血,木香是不錯的選擇,但氣血過盛時,木香可能就不適用了。補氣,人參是最佳選擇,但肺部有熱時,人參可能就不合適了。痰涎問題,半夏是常見的治療方法,熱痰可加黃芩,風痰可加南星。胸中有寒痰,易導致痞塞,可用白朮、陳皮。胃脘痛,草豆蔻是首選,若伴有熱象,可加黃芩、黃連。眼痛,黃連、當歸根是好的選擇;心中恍惚,可用茯神。小便黃,黃柏有助於改善;排尿困難,澤瀉可考慮使用。

氣刺痛,可用枳殼;血痛,當歸是上下都適用的選擇。痢疾,當歸、白芍藥是主要的治療藥物;瘧疾,柴胡是主要的治療藥物。滯血,桃仁、蘇木是有效的選擇;滯氣,青皮、枳殼可考慮。但如果過度使用枳殼、青皮,可能會反過來洩漏元氣,應調整使用。單純的寒藥或熱藥,通常會加入甘草來緩和其力量。寒熱相雜的情況,也同樣適用。但要注意,中焦濕熱,不宜食用甘味的藥物,臨牀上需根據具體情況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