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證病源》~ 十、考證病源七十四種 (7)

回本書目錄

十、考證病源七十四種 (7)

1. 痞滿脾倦積濕而成

痞滿者非痞塊之痞也,乃胸中痞悶而不舒暢也。其由脾倦不能運化飲食,以致積濕成痰,留於中脘而覺痞悶也。治宜健脾順氣,氣順則痰利,脾健則食磨痞消而通泰矣。方用二陳湯加枳實、白朮、香附、砂仁、白蔻、藿香、厚朴。瘦人多是鬱熱,加黃連去半夏,血虛加芎歸去半夏,食積加神麯、麥芽、山楂,去白朮。

白話文:

"胃脹不是因為有腫塊,而是胸部感到阻塞且不舒適。這是因為脾臟疲勞,無法消化食物,導致積聚濕氣形成痰液,留在中脘部位,讓人感覺到脹滿。治療應當是強調調理脾臟,順暢氣血。氣血順暢後,痰液就能夠排出,脾臟健康,飲食就能順利消化,脹滿的症狀也會緩解。藥方可以使用二陳湯,再加上枳實、白朮、香附、砂仁、白蔻、藿香、厚朴。

對於體形瘦弱的人,通常伴有內火,因此可以加上黃連,去除半夏。如果血虛,則可以加入川芎和歸身,同樣去除半夏。如果消化不良,可以加入神麯、麥芽、山楂,同時去除白朮。"

肥人多是濕痰,加蒼朮,氣虛加人參去半夏。痞膈加蔞仁、貝母、桔梗、竹瀝、薑汁,去白朮、半夏。脾泄中滿加蒼朮、白芍,去半夏。

白話文:

肥胖的人大多有溼痰,可以加入蒼朮;如果氣虛,可以加入人參並去掉半夏。對於胸腹脹滿的情況,可以加入薏苡仁、貝母、桔梗和竹瀝,並使用薑汁代替白朮和半夏。脾胃虛弱且腹部漲滿的情況下,可加入蒼朮和白芍,並去除半夏。

2. 咳逆者胃氣之不順

咳逆者俗謂之發呃,聲短者出於中焦,水穀之病也。聲長者出於下焦,虛邪相搏也。脈浮緩者,吉;弦急者,凶。傷寒失下,便秘而呃者,承氣湯。吐利後胃寒而呃者,丁香柿蒂湯。吐利後胃熱而呃者,橘皮竹茹湯。氣逆而呃者,木香順氣散。病後發呃,難治。

白話文:

咳嗽和打嗝是兩種不同的症狀,如果聲音較短且從腹部(中焦)發出的是因為消化系統問題所引起的。如果聲音較長且從胸部或喉嚨(下焦)發出則可能是因為身體虛弱或是受到外來因素影響所致。若脈象輕鬆平穩表示病情尚可控制,若是緊張快速則可能有危險。如果是感冒時沒有好好排便導致腹瀉、嘔吐等症狀的人可以服用「承氣湯」。「丁香柿蒂湯」適用於在寒冷環境下出現嘔吐、腹瀉及打嗝的情況。「橘皮竹茹湯」適合用於治療因胃部過度炎癥引起嘔吐、腹瀉及打嗝的情況。「木香順氣散」可用於改善因氣道阻塞引致的呼吸困難。疾病痊癒後再發生打嗝情況就比較難處理了。

3. 咳嗽者肺氣之不清

潔古曰:咳者有聲而無痰,傷於肺氣。嗽者有痰而無聲,動於脾濕。咳嗽者有痰有聲,因傷肺氣而動乎脾濕也。丹溪謂:咳嗽之因有風寒、有痰飲、有火鬱、有勞嗽、有肺脹。戴元禮曰:鼻塞聲重惡寒者,風寒也。嗽動便有痰聲,痰出嗽止者,痰飲也。有聲痰少面赤者,火鬱也。

盜汗出,痰多作寒熱者,勞嗽也。動則喘滿,氣急息重者,肺脹也。咳嗽之因,余嘗驗之,聲者出於肺也,痰者出於胃也。肺氣不清則咳嗽不絕,胃氣不和則痰涎日多。亦有因氣不清而吐痰者,亦有因痰多而滯氣者。醫者須識其致病之源,風寒者散之,火熱者清之,濕者燥之,燥者潤之,如此則肺氣清而咳嗽不作,胃氣和而痰涎不生矣。若夫咳嗽日久,肺氣散失,胃氣空虛者,又當以斂肺助胃為主,不可專事於清氣消痰也。

白話文:

「潔古」說:咳嗽是有聲音但沒有痰,是因為肺部受損;喉嚨發炎是有痰但是沒有聲音,是由於脾胃溼氣過盛所引起。咳嗽是指既有痰又有聲音,這是因為肺部受損並引發了脾胃溼氣所致。「丹溪」認為:咳嗽的原因包括風寒、痰液阻塞、火氣鬱積、疲倦引起的咳嗽以及肺部膨脅。「戴元禮」說:鼻子堵塞、聲音沈重且怕冷的人,可能是受到風寒影響;咳嗽時就有痰音,把痰排出後咳嗽就停止的人,可能患有痰液阻塞症狀;有聲音但痰較少且臉色紅腫的人,可能是由於火氣鬱積所導致;經常出汗、痰多並且出現寒熱交替現象的人,可能是疲倦引起的咳嗽;活動時會感到呼吸困難或胸悶的人,可能是肺部膨脹所造成。咳嗽的原因有很多種,我曾經檢查發現,聲音來自肺部,痰液來自胃部。如果肺部的氣體不清新,就會不斷地咳嗽;如果胃部的氣體不平衡,就會產生越來越多的痰液。有些人可能會因為氣體不清新而出現痰液,有些人可能會因為痰液太多而使氣體阻塞。醫生必須瞭解疾病的來源,如果是風寒造成的疾病就要用解表藥物治療,如果是火氣旺盛就需要使用清熱藥物治療,如果有溼氣就需要使用利水化溼的藥物治療,如果太乾燥就需要使用滋陰降火的藥物治療。這樣做可以使肺部的氣體清新而不易咳嗽,也可以讓胃部的氣體平衡而不容易產生痰液。但如果咳嗽已經持續很久,而且肺部的氣體流失、胃部的氣體不足,那麼應該要以收縮肺部和增強胃部功能作為主要治療方法,不能只著眼在清除氣體和消除痰液上。

參蘇飲,治四時咳初起之,神劑也。春加羌活、防風、白芷之類;夏加黃連、香薷、厚朴、扁豆之類;秋加桑皮、地骨、杏仁之類;冬加麻黃、桂枝、杏仁之類。

生脈飲,治咳嗽月久之聖藥也,加款冬花、紫菀,其效捷如影響。有血者加阿膠、生地,有痰者加白朮、茯苓。

白話文:

「參蘇飲」是一種治療四季初期咳嗽的有效方劑。春天可以加入羌活、防風和白芷等草藥;夏天可以加入黃連、香薷、厚朴和扁豆等草藥;秋天可以加入桑皮、地骨和杏仁等草藥;冬天可以加入麻黃、桂枝和杏仁等草藥。「生脈飲」是治療長期咳嗽的特效藥,如果加上款冬花和紫菀,效果會更快更有效。如果有出血的情況,可以添加阿膠和生地;如果有痰的情況,可以添加白朮和茯苓。

一方治久嗽不止,款冬、紫菀各一兩,百部五錢,為極細末,每服三錢,用烏梅、生薑煎湯調下,食後,臨臥進一服。

白話文:

這是一種治療長期咳嗽不停的方法:使用款冬和紫菀各一兩,百部五錢,磨成非常細的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烏梅和生薑煮成的水來調服,在飯後或睡前喝下一劑。

4. 噯氣皆由於痰火

噯氣者,胃中有痰、有火,用南星、半夏、石膏、香附、炒山梔,或丸或煎。胃寒噯氣者,用二陳湯加乾薑、益智仁、木香。婦人噯氣,連噯十餘聲不盡,噯出則心寬。不噯則禁,用越鞠丸效。

白話文:

噯氣是指胃部有痰和熱的情況,可以使用南星、半夏、石膏、香附以及炒山梔等草藥來治療,可以用丸狀或者煮成湯服用。如果因為胃寒而引起的噯氣,可以使用二陳湯加上乾薑、益智仁和木香進行治療。對於女性而言,如果連續嘆息數次都無法停止,嘆完之後會感到心情舒暢,如果不嘆息就會感覺到不舒服,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越鞠丸來改善症狀。

5. 咽酸盡為乎食停

咽酸者,酸水刺心也。吐酸者,吐出酸水也。俱是脾虛不能運化,飲食鬱積已久,濕熱中生,濕熱相蒸,遂作酸也。平胃散加神麯、麥芽、山楂、草果、吳茱萸、川黃連、枳實。或用六郁湯、越鞠丸尤效。口吐清水用壁泥炒蒼白朮、陳皮、茯苓、滑石等分,水煎服,效。嘈雜者,俗謂之心嘈也。

白話文:

咽喉感到痠痛的人,是指有酸味的液體刺激心臟的感覺。嘔吐酸液的人,則是因爲身體虛弱無法消化食物,導致飲食積聚過久而產生溼熱之氣,這些溼熱氣體相互作用就會出現酸的味道。可以使用“平胃散”加上一些藥物如:神曲、麥芽、山楂、草果、吳茱萸、黃連和枳實來治療這種情況。或者也可以服用六鬱湯和越鞠丸效果更好。如果口中吐出的是清口水,可以用牆泥炒蒼朮、陳皮、茯苓和滑石等量混合後用水煮沸飲用即可有效緩解症狀。嘈雜的情況則是指人們常說的心臟嘈雜現象。

有痰,因火動而嘈者,二陳湯加酒炒黃連,山梔仁。有心血少而嘈者,八物湯加麥冬、山梔仁、陳皮、烏梅、炒米。有食鬱而嘈者,越鞠丸。

白話文:

如果有痰因為火氣激發而出現喉嚨嘈雜的情況,可以服用二陳湯加上用酒炒過的黃連和山梔仁。如果是由於心血不足而出現喉嚨嘈雜的情況,可以服用八物湯加上麥冬、山梔仁、陳皮、烏梅和炒米。如果是因為食物積滯而出現喉嚨嘈雜的情況,可以服用越鞠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