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證病源》~ 十、考證病源七十四種 (2)

回本書目錄

十、考證病源七十四種 (2)

1. 陽明經症

陽明經症熱如湯,不惡寒兮減去裳。目痛鼻乾眠不得,脈浮洪滑數而長。法用解肌微取汗,升麻乾葛最為良。太陽傳症到陽明,劑用升麻病即輕。若把小柴胡一服,寒邪轉入少陽經。

白話文:

【陽明經症狀】

在陽明經的病症中,人會發燒得像被熱湯浸泡一樣,不會感到冷,反而會覺得熱到需要脫掉衣物來降溫。眼睛會疼痛,鼻子會乾燥,讓人無法安穩入睡。脈搏呈現浮、洪、滑、數且長的特徵。

對於這種病症,治療方法是使用能緩和肌肉緊張,促進發汗的藥物。升麻和乾葛是兩種特別有效的草藥。當太陽經的病症傳移到陽明經時,使用升麻作為藥方,病情通常會得到緩解。

然而,如果病人服用的是小柴胡湯,寒邪可能會轉移到少陽經,導致病情變化。

以上是古代中醫理論中對陽明經症的描述與治療建議。

2. 少陽經症

少陽寒熱往來更,口燥咽乾胸脅疼。乾嘔脈弦兼重聽,小柴胡解即安寧。陽明傳入少陽經,一味柴胡熱便清。若用升麻重發汗,變為畜血反蒸蒸。少陽經症未全除,若用將軍下即虛,痞氣結胸從此變,請君臨症要躊躇。

白話文:

[少陽經症狀]

在少陽經的病症中,會有時冷時熱的交替現象,嘴裡乾燥,喉嚨乾澀,胸部及脅部感到疼痛。可能還會有乾嘔的症狀,脈搏呈現弦狀且伴隨聽力減退,使用小柴胡湯可以緩解這些症狀,使人恢復平靜。

當陽明經的病狀轉移到少陽經時,單純使用柴胡就能有效降溫。但若是使用升麻來大量排汗,可能會導致血液凝滯,造成身體內熱加劇。如果少陽經的症狀沒有完全消除,就急著使用強烈的藥物進行下瀉,可能會讓身體變得虛弱,並且引發胸脹氣結的問題。因此,在治療時,必須謹慎考慮,不可輕易採取行動。

3. 太陰經症

太陰經症當惡熱,脈沉有力來無歇。舌苔氣急煩躁增,白虎投之休膽怯。太陰惡熱煩躁並,口乾舌苔心下悶。二便自利病居中,黃連瀉心湯最穩。太陰惡熱多口渴,煩躁腹滿大便數,黃芩芍藥兩相須,更加國老和中藥。太陰經症身惡熱,更兼腹滿將危絕。後部連朝結不通,桂枝大黃湯最切。太陰經症表尚熱,內有煩躁便且結。腹中滿悶舌中苔,大柴攻解登時捷。

白話文:

[太陰經症狀]

太陰經的病症會讓人感到怕熱,脈搏沉而有力,不停歇。伴有舌苔厚重、呼吸急促及煩躁情緒加劇,使用白虎湯治療,不必膽怯。

太陰經的病症同時出現怕熱、煩躁、口乾、舌苔厚重及胸口悶痛。大小便正常,但疾病仍集中在腹部,黃連瀉心湯是最佳選擇。

太陰經的病症常伴隨極度口渴、煩躁、腹部脹滿及頻繁排便,黃芩和芍藥需配合使用,再加入甘草調和,作為中藥治療。

太陰經的病症使身體怕熱,加上腹部脹滿,病情可能急轉直下。如果後腸道連續幾天無法排便,桂枝大黃湯是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太陰經的病症表面看來仍然發熱,但內部有煩躁感且排便困難。腹部脹悶及舌苔厚重,使用大柴胡湯能迅速緩解症狀。

4. 少陰經症

少陰經症身體涼,惡熱煩躁手足揚。口渴舌苔腹滿硬,大小便閉語言狂。或為下利純清水,此皆邪熱胃中藏。法用苦寒攻下劑,急投三味小承湯。

白話文:

在少陰經病症的情況下,患者會感到身體異常冰冷,但同時又對熱有強烈不適感,表現出煩躁不安,甚至手腳揮動的行為。他們可能會有口渴的情況,舌頭上的苔狀物增多,腹部出現飽脹堅硬的感覺,並可能伴有大、小便不通暢的問題,以及說話時語無倫次的現象。有時候,患者可能會出現拉肚子,排出的全是清澈如水的大便,這都是因為邪熱積聚在胃部所導致的。治療上,應採用具有苦寒特性的藥物來攻下病邪,緊急情況下可以使用包含三種成分的小承氣湯來治療。

5. 厥陰經症

厥陰經症身厥冷,煩躁去衣腹滿硬。舌卷囊縮氣上衝,發狂譫語將終命。寄語醫家勿用忙,要知生死脈中詳。生脈來時沉有力,大承急下病安康。死脈來時微且亂,輕於投劑即乖張。論曰:三陰厥逆之症實非真寒,乃假寒也,外雖厥冷內有大熱。《內經》云:亢則害,承乃制。

熱極反兼寒化,陽盛格陰,熱深厥亦深也。表雖厥冷非比太陽,惡寒之症如初病太陽,後次第傳至三陰,必先手揚足擲,揭去衣被,狂亂不寧,口渴,大小便秘結,復至沉靜厥逆。醫家至此,不可不察病情,誤投熱藥,殺人不遠。

白話文:

[厥陰經病症]的描述如下:

患有厥陰經病症的人,身體會出現冰冷的現象,但同時他們會感到煩躁,甚至會自己脫掉衣物,腹部會感覺到飽脹且硬實。他們的舌頭可能捲曲,睪丸可能會縮小,氣息會向上沖,甚至會出現精神錯亂、胡言亂語的情況,這可能是病危的徵兆。

對於醫生來說,在面對這種情況時,不要過於緊張和匆忙。要詳細地從脈象中判斷病人是生是死。如果脈象來時沉穩且有力,這表示病人還有生機,可以使用大承急下的治療方式,病人便能恢復健康。然而,若脈象來時微弱且紊亂,這顯示病人的情況危急,此時如果隨意開藥,只會讓情況更糟糕。

根據學說,三陰厥逆的病症實際上並不是真正的寒冷,而是一種假象的寒冷。雖然外表看起來冰冷,但體內卻藏有高溫。根據《內經》所述,事物過度發展會導致傷害,但適當地控制就能得到平衡。

當體內的熱度達到極點時,反而會伴隨著寒冷的現象,這是因為陽氣過盛,導致陰氣被排斥在外,而體內的熱度越深,肢體的冰冷就會越嚴重。表面看來冰冷,但與太陽病的畏寒不同。在剛開始生病時,像是太陽病的症狀,但隨後病症會逐漸傳遞到三陰,病人會出現手腳揮舞、掀開被子、精神混亂不安、口渴、大小便不通暢等症狀,最後會陷入沉默和肢體冰冷的情況。醫生在面對這種情況時,必須仔細判斷病情,切勿誤用熱性藥物,否則很容易造成病人的死亡。

6. 直中三陰經真寒症

元氣衰微邪易侵,寒威直中入三陰。三陰經症須分治,慎勿模糊不用心。太陰直中惡寒時,脈息沉遲弦滑微。肚腹疼來兼吐痢,理中一盞急須施。太陰直中身惡寒,更兼發熱瀉難安。頭痛體疼並腹痛,桂枝參朮炒姜干。少陰直中脈細微,四肢厥逆痛如笞。面色悽悽神不足,大小便利四逆宜。

少陰直中體惡寒,發熱頭疼面色蒼。身如被杖且無汗,麻黃附子細辛湯。此症分明是太陽,如何又作少陰詳。只因脈息沉遲澀,故與溫經發表湯。少陰直中惡寒風,身熱頭疼體痛凶。口不渴兮身有汗,桂枝附子芍甘從。此症如何作少陰,脈沉微弱惡寒深。外雖有熱非真熱,陰盛格陽當記心。

直中厥陰身厥冷,小腹痛連陰子梗。脈息沉遲弦且微,當歸四逆湯須審。

論曰:直中三陰寒症,惡寒身不熱,面青色,不渴,大小便自利,其脈沉遲,人皆可曉。如或反常,實難知也。若身熱面赤,大小便少利,口乾,醫者至此,但當審其脈勢,雖大,來意虛豁,力薄不沉,或沉弦滑而微,形氣有不足之象,俱為寒症。或服冷藥太過,身熱不退亦然,此非真熱,乃假熱也。

蓋因寒邪太盛,逼出虛火遊行於外。經云:陰盛格陽,若不用心而用苦寒之藥,立死無疑。傷寒脈法:陽症見陰脈者,死。陰症見陽脈,生。陽者,脈大而有力,不亂;陰者,脈小而虛微,至亂。

白話文:

[直擊三陰經的真正寒冷病症]

元氣衰弱時,病邪很容易侵入,寒氣直撲三陰經。治療三陰經的病症必須要區分開來,千萬不能糊塗,得用心去辦。太陰經受寒時,脈搏會變得沉遲且帶弦滑狀態。肚子痛且伴有嘔吐和腹瀉,這時候應馬上服用理中湯。

太陰經直接受寒,身體感到惡寒,還會發燒,拉肚子,感到不安。頭痛、全身疼痛和腹痛,這時候應使用桂枝、人參、白朮、炒薑和乾薑等材料製成的藥物。

少陰經直接受寒,脈搏會細弱,四肢冰冷,痛如被鞭打。面色蒼白,精神不足,大小便通暢,這時候應服用四逆湯。

少陰經直接受寒,身體感到惡寒,頭痛,面色蒼白,身體像被棍棒打過且沒有汗,這時候應服用麻黃附子細辛湯。這種病症很明顯是太陽經的病症,為什麼又被詳細地歸類為少陰經呢?因為脈搏沉遲澀,所以應該用溫經散寒的藥物。

少陰經直接受寒,惡寒風,身體發熱,頭痛,身體疼痛。口不渴,身上有汗,這時候應服用桂枝附子芍甘湯。

厥陰經直接受寒,身體極度冰冷,小腹痛,連到生殖器部位。脈搏沉遲且帶弦滑狀態,這時候應服用當歸四逆湯。

談論到:直擊三陰經的寒症,會感到惡寒,身體不會發熱,面色蒼白,不會口渴,大小便都順利,脈搏沉遲,這些情況大家都能理解。但是,如果出現反常的情況,就實在難以理解了。比如身體發熱,面色紅潤,大小便少,口乾,醫生在這裡,應該審視脈搏的狀態,即使脈搏很大,但來意虛弱,力度薄弱,不沉,或者脈搏沉弦滑且微弱,這都是寒症的徵兆。或者是服用過多的冷藥,身體熱度不退,這也不是真正的熱,而是假熱。

因為寒邪太盛,逼出虛火在外遊走。經典說:陰盛格陽,如果不小心用了苦寒的藥物,死亡是毫無疑問的。傷寒脈法:陽性病症出現陰脈,會死。陰性病症出現陽脈,會活。陽性,脈搏大而有力,不會亂;陰性,脈搏小而虛弱,會亂。

7. 瘟疫病感冒四氣務要先明

春應溫而反寒,夏應熱而反涼,秋應涼而反熱,冬應寒而反溫,此天時不正之氣也。人感此氣而為病,則長幼之病皆相似者,名曰瘟疫病也。其症初起憎寒壯熱,頭疼身痛,口渴不惡風寒,治以人參敗毒散表之,小柴胡湯解之,里症見者大柴胡湯下之。疫症日久不除,熱者皆是風寒不清,痰結脾家也。

當用常山、知母、檳榔、草果之劑,以開其痰,闢宿食,一劑而愈。

白話文:

內容翻譯為:[對於瘟疫和感冒,我們必須首先了解四季的正常氣候]。如果春天本應溫暖卻變得寒冷,夏天本應炎熱卻轉為涼爽,秋天應該涼爽卻變得炎熱,冬天應該寒冷卻變得溫暖,這些都是大自然氣候的異常現象。人們如果受到這種異常氣候影響而生病,無論老少,他們的病症都十分相似,這就是所謂的瘟疫病。這種病初發時會有畏寒、高燒、頭痛、身體疼痛以及口渴但不怕風寒等症狀。治療上,可以使用人參敗毒散來疏風解表,小柴胡湯來調和肝膽,若出現了內臟病症,則可用大柴胡湯來清肅腸胃。

如果瘟疫病久治不愈,持續發燒,往往是因為風寒未清除乾淨,痰濕在脾臟積聚所致。

這時,應使用常山、知母、檳榔、草果等藥材,以化痰開胸,清除宿食,通常服用一劑即可痊癒。

8. 內傷脾胃者辨有餘與不足

內傷者謂勞役過多,飲食失節致傷脾胃之氣,氣虛而發熱也。東垣制補中益氣湯治之,其效捷如影響。然有內傷而挾食,此不足之中而繼之有餘也。治當消導為主,而補脾佐之。又有內傷而挾寒者,此亦不足之中而繼之有餘也。治以散邪為主而補氣佐之。及有內傷而犯欲者,此不足之中又加之不足也。

治以大補為主。(一人身熱惡寒,頭眩體倦兼帶疼痛,予診,口氣並左尺虛而大,此內傷犯欲也,病者唯唯,遂投十全大補湯二劑而愈。)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關於脾胃受損的情況,區分是有餘還是不足的問題。當一個人工作過度,飲食不規律,導致脾胃氣虛,進而發燒,這種情況被稱為內傷。東垣(李杲)創製了補中益氣湯來治療這種病症,效果非常顯著。

然而,有些內傷患者同時伴有食滯,這是在脾胃氣虛的情況下,又出現了食物過剩的問題。對此,治療應以消食導滯為主,輔以健脾。

還有一些內傷患者伴有寒症,這同樣是在氣虛的情況下,又出現了寒邪入侵。對於這種情況,治療應以驅除寒邪為主,輔以補氣。

至於那些在氣虛狀態下,又進行性行為的內傷患者,這是在不足的基礎上又進一步消耗了體力。對此,治療應以大力補充為主。

舉例來說,有位患者身體發熱、怕冷,頭暈體倦且伴隨疼痛。我診斷後發現他口氣虛弱,左側腎脈也呈現虛大,顯示他有內傷且進行了性行為。患者承認確有此事,我於是讓他服用了兩劑十全大補湯,病情便得到了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