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能醫》~ 卷之一 (2)
卷之一 (2)
1. 經論總抄
三才,天、地、人也。天者,輕清而上浮也。地者,重濁而下凝也。陽之精者為日,東昇而西墜也。陰之精者為月,夜見而晝隱也。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陰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滿東南,故東南方陽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強也。天氣下降,地氣上升也。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也。
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日中至黃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故人亦應之。
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金木者,生成之始終也。玄氣凝空,水始生也。赤氣炫空,火始生也。蒼氣浮空,木始生也。素氣橫空,金始生也。黃氣際空,土始生也。
白話文:
「三才」指的是天、地、人。「天」是指輕而清揚的東西,會向上升。「地」是指重而混濁的東西,會向下沈。陽的精粹是太陽,在早晨升起而在傍晚降落。陰的精粹是月亮,在夜晚出現而在白天隱藏。天空在西北方向較不足,所以西北方向較陰暗;人類的右耳和右眼不如左側明亮。大地在東南方向較不足,所以東南方向較陽光明亮;人類的左手和左腳不如右側有力。天空的氣息下降,大地的氣息上升。陰中藏著陽,陽中藏著陰。
從黎明到中午,是天空的陽光,其中的陽性部分。中午到黃昏,是天空的陽光,其中的陰性部分。從夜晚到公雞啼叫,是天空的陰暗,其中的陰性部分。公雞啼叫到黎明,是天空的陰暗,其中的陽性部分。人類也應該遵循這種模式。
天地是萬物存在的基礎。陰陽是血液和氣息的性別分類。左右是陰陽的運行路徑。水和火是陰陽的表徵。金和木是生命開始和結束的象徵。玄色的氣息凝聚在空中,水開始形成。紅色的氣息閃耀在空中,火開始形成。青色的氣息浮現於空中,木開始成長。白色的氣息橫跨於空中,金開始形成。黃色的氣息接觸到天空,土開始形成。
天地絪縕,萬物化醇;男女媾精,萬物化生。人者,得天地之正氣,靈於萬物者也。命者,天之賦也。精者,身之本也。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膽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
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脾胃者,倉稟之官,五味出焉。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命門者,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
白話文:
天地混濁,萬物得以養育;男女交合,萬物得以生成。人,得天地之正氣,智慧超於萬物。生命,來自上天的賜予。精氣,是身體的根本。形體,是生命的居所。氣息,是生命的原動力。神智,是生命的主宰。心臟,是君主的器官,智慧從此而出。肺臟,是輔佐的器官,調節功能在此表現。膽囊,是公平的器官,決策從此產生。膽中的器官,是臣下的角色,喜悅與樂趣從此而出。
肝臟,是將軍的器官,策略和思考在此產生。胃和脾臟,是糧庫的器官,五味從此出。大腸,是傳導的器官,轉化在此進行。小腸,是接受和盛納的器官,物質在此轉化。腎臟,是強壯的器官,技巧和能力在此表現。三焦,是決策的器官,水道在此運作。膀胱,是國家的代表,津液存儲在此,氣候變化後就能排出。命門,是精神的棲息地,男性用來藏精,女性用來維繫子宮。
以上內容主要討論了中醫學中關於生命、身體結構、器官功能以及人與自然關係的觀念。
三陽者,太陽、陽明、少陽也。三陰者,太陰、少陰、厥陰也。陽明者,兩陽合明也。厥陰者,兩陰交盡也。手太陽,小腸經也。手陽明,大腸經也。手少陽,三焦經也。手太陰,肺經也。手少陰,心經也。手厥陰,心包絡也。足太陽,膀胱經也。足陽明,胃經也。足少陽,膽經也。足太陰,脾經也。足少陰,腎經也。足厥陰,肝經也。
頭者,諸陽之所會。面者,五臟六腑之榮。鼻屬肺,肺和則鼻知香臭矣。目屬肝,肝和則目辨黑白矣。口屬脾,脾和則口知五穀矣。舌屬心,心和則舌知五味矣。耳屬腎,腎和則耳聞五音矣。
頭者,精神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脫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垂,府將壞矣。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立則振掉,骨將憊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則僂俯,筋將憊矣。
白話文:
人體有三陽經,分別是太陽經、陽明經、少陽經;有三陰經,分別是太陰經、少陰經、厥陰經。陽明經是由兩陽經合而成的,厥陰經是由兩陰經交匯而成的。手太陽經是小腸經,手陽明經是大腸經,手少陽經是三焦經,手太陰經是肺經,手少陰經是心經,手厥陰經是心包絡經。足太陽經是膀胱經,足陽明經是胃經,足少陽經是膽經,足太陰經是脾經,足少陰經是腎經,足厥陰經是肝經。
頭部是所有陽經匯聚的地方,臉部是五臟六腑精華的表現。鼻子與肺相連,肺氣平和,鼻子就能辨別香臭。眼睛與肝相連,肝氣平和,眼睛就能分辨黑白。嘴巴與脾相連,脾氣平和,嘴巴就能辨別五穀的味道。舌頭與心相連,心氣平和,舌頭就能辨別五味。耳朵與腎相連,腎氣平和,耳朵就能聽到五音。
頭部是精神的住所,頭部傾斜或眼睛深陷,表示精神將要衰竭。背部是胸腔的住所,背部彎曲,肩膀下垂,表示胸腔將要損壞。腰部是腎臟的住所,腰部轉動困難,表示腎臟將要衰弱。骨骼是骨髓的住所,無法長時間站立,站立時會搖晃,表示骨骼將要衰弱。膝蓋是筋脈的住所,屈伸困難,走路時會駝背,表示筋脈將要衰弱。
九竅者,肝開竅於目,心開竅於耳,肺開竅於鼻,脾開竅於口,腎開竅丁二陰也。
發者屬心,稟火氣也。眉者屬肝,稟木氣也。須者屬腎,稟水氣也。咽者咽物,納水穀,接三脘,以通胃也。喉者候氣,有九節,通五臟以系肺也。發者,血之餘也。神者,氣之餘也。爪者,筋之餘也。齒者,骨之餘也。魂者,神明之輔弼也。魄者,精氣之匡佐也。血為榮,榮者水穀之精氣也。
氣為衛,衛者水穀之悍氣也。直行者為之經,旁行者謂之絡也。脈者,天真委和之氣也。三部,寸、關、尺也。九候,浮、中、沉也。五臟,心、肝、脾、肺、腎也。六腑,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也。
白話文:
人體有九個與外界相通的竅穴,稱為九竅。肝臟的氣血流通,與眼睛的視覺功能相通;心臟的氣血流通,與耳朵的聽覺功能相通;肺臟的氣血流通,與鼻子的嗅覺功能相通;脾臟的氣血流通,與嘴巴的味覺功能相通;腎臟的氣血流通,與生殖器官的排泄功能相通。
頭髮屬於心臟,由心臟的火氣所生;眉毛屬於肝臟,由肝臟的木氣所生;鬍鬚屬於腎臟,由腎臟的水氣所生。
咽喉負責吞咽食物,將食物送入胃部,並與三個胃脘相連,使胃氣通暢;喉嚨負責呼吸,有九個關節,連通五臟,與肺臟相連。
頭髮是血液的精華;精神是氣的精華;指甲是筋的精華;牙齒是骨的精華。
魂是神明的輔助;魄是精氣的輔佐。
血液是人體的營養物質,由食物的精華轉化而成。
氣是人體的保護力量,由食物的粗氣轉化而成。
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直行稱為經,旁行稱為絡。
脈象是反映人體氣血狀態的指標,代表著先天之氣和後天之氣的和合。脈象可以分為三部,分別是寸關尺,以及九候,分別是浮中沉。
五臟是人體主要的臟器,包括心、肝、脾、肺、腎;六腑是人體主要的腑臟,包括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
左手寸口,心與小腸之脈所出,君火也。左手關部,肝與膽之脈所出,風木也。左手尺部,腎與膀胱之脈所出,寒水也。右手寸口,肺與大腸之脈所出,燥金也。右手關部,脾與胃之脈所出,濕土也。右手尺部,命門與三焦之脈所出,相火也。
每部中,各有浮中沉三候,三而三之,為九候也。浮者,主皮膚,候表及腑也;中者,主肌肉,以候胃氣也。沉者,主筋骨,候里及臟也。寸為陽,為上部,法天,主心胸以上至頭之有病也。關為陰陽之中,為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臍之有疾也。尺為陰,為下部,法地,主臍以下至足之有疾也。
四時之脈者,弦、鉤、毛、石也。春脈弦,肝,東方木也;夏脈鉤,心,南方火也;秋脈毛,肺,西方金也;冬脈石,腎,北方水也。四季脈遲緩,脾,中央土也。四時平脈。六脈俱帶和緩也,謂有胃氣。有胃氣曰生,無胃氣曰死。
白話文:
左手腕寸口部位是心和小腸經脈的起點,屬君火;左手腕關部是肝和膽經脈的起點,屬風木;左手腕尺部是腎和膀胱經脈的起點,屬寒水。右手腕寸口部位是肺和大腸經脈的起點,屬燥金;右手腕關部是脾和胃經脈的起點,屬濕土;右手腕尺部是命門和三焦經脈的起點,屬相火。
每一部位又分為浮、中、沉三候,三部共九候。浮候主要反映皮膚,診斷表證和腑證;中候主要反映肌肉,診斷胃氣;沉候主要反映筋骨,診斷里證和臟證。寸口為陽,屬上部,对应天,主治心胸以上至頭部的疾病;關部屬陰陽交界,屬中部,对应人,主治膈肌以下至肚臍的疾病;尺部為陰,屬下部,对应地,主治肚臍以下至足部的疾病。
四季的脈象分別是弦、鉤、毛、石。春季脈象弦,对应肝,屬東方木;夏季脈象鉤,对应心,屬南方火;秋季脈象毛,对应肺,屬西方金;冬季脈象石,对应肾,屬北方水。四季脈象遲緩,对应脾,屬中央土。四季脈象平稳,六脉均平和缓,说明有胃气。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相生者,謂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也。相剋者,謂金剋木,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也。相生者吉,相剋者死。
左手屬陽,右手屬陰也。關前為陽,關後為陰也。男子左手脈常大於左手者,為順也。女子右手脈常大於左手者,為順也。男子尺脈常弱,寸脈常盛,是其常也。女子尺脈常盛,寸脈常弱,是其常也。反者,女得男脈,男得女脈。男得女脈為不及,女得男脈為太過,不及固病,太過亦病,所謂過猶不及也。
人迎者,左手關前一分是也。氣口者,右手關前一分是也。人迎以候天之六氣,風、寒、暑、濕、燥、火之外感也。氣口以候人之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之內傷也。人迎脈緊盛,大於氣口一倍,屬表為陽,為腑也。氣口脈緊盛,大於人迎一倍,屬裡為陰,為臟也。
白話文:
五行分別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是指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彼此互相滋養,是吉利的。五行相剋是指金剋木、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彼此互相制約,是凶險的。
左手屬陽,右手屬陰。手腕關節前方屬陽,後方屬陰。男性左手脈搏通常比右手脈搏強勁,女性右手脈搏通常比左手脈搏強勁,這都是正常的。男性尺脈通常較弱,寸脈通常較強,女性尺脈通常較強,寸脈通常較弱,這也是正常的。如果男性脈搏像女性,女性脈搏像男性,就稱為反脈。男性出現女性脈搏稱為不及,女性出現男性脈搏稱為太過,不及和太過都會導致疾病,過猶不及。
人迎脈位於左手手腕關節前方一分處,氣口脈位於右手手腕關節前方一分處。人迎脈用來診斷六氣,也就是風、寒、暑、濕、燥、火等外感病症。氣口脈用來診斷七情,也就是喜、怒、憂、思、悲、恐、驚等內傷病症。人迎脈緊而強勁,比氣口脈強一倍,屬於表證,屬陽,屬於腑。氣口脈緊而強勁,比人迎脈強一倍,屬於裡證,屬陰,屬於臟。
屬表為外感風寒,屬裡為內傷飲食。人迎、氣口俱緊感,為夾食傷寒,為內傷挾外感也。男子久病,氣口充於人迎者,有胃氣也。女子久病,人迎充於氣口者,有胃氣也。病雖重可治,反者為逆也。
外因者,六淫之邪也。內因者,七情之氣也。不內外因者,飲食、勞倦、跌僕也。
六脈,浮、沉、遲、數、滑、澀也。浮者為陽,在表,為風,為虛也。沉者為陰,在裡,為濕,為實也。遲者為陰,寒在臟也。數者為陽,熱在腑也。滑者,血多氣少也。澀者,氣滯血枯也。
八要者,表、里、虛、實、寒、熱、邪、正也。表者,病不在裡也。里者,病不在表也。虛者,五虛也。實者,五實也。寒者,臟腑積冷也。熱者,臟腑積熱也。邪者,外邪相干也。正者,臟腑自病也。
白話文:
如果病症表現在外,可能是外感風寒,如果病症表現在內,可能是內傷飲食。如果人迎、氣口都緊繃,說明是夾食傷寒,也就是內傷加上外感。男子久病,氣口比人迎充實,代表還有胃氣;女子久病,人迎比氣口充實,也代表還有胃氣。即使病情嚴重,但只要方向正確,仍可治療,反之則為逆轉。
造成疾病的原因,外因有六淫之邪,內因有七情之氣,除此之外還有飲食、勞倦、跌僕等因素。
六脈分別是浮、沉、遲、數、滑、澀。浮脈屬於陽,位於表層,代表風邪,也代表虛弱;沉脈屬於陰,位於內部,代表濕邪,也代表實證。遲脈屬於陰,代表寒邪入侵臟腑;數脈屬於陽,代表熱邪入侵腑臟。滑脈代表血多氣少,澀脈代表氣滯血枯。
八要分別是表、里、虛、實、寒、熱、邪、正。表症是指病症不在內部,里症是指病症不在表層。虛症是指五虛,實症是指五實。寒症是指臟腑積冷,熱症是指臟腑積熱。邪症是指外邪入侵,正症是指臟腑本身生病。
七表者,浮、芤、滑、實、弦、緊、洪也。
八里者,微、沉、緩、澀、遲、伏、濡、弱也。
九道者,長、短、虛、促、結、代、牢、動、細也。
七死者,雀啄、屋漏、彈石、解索、魚翔、蝦游、釜沸也。
奇經八脈者,陽維、陰維、陽躋、陰躋、衝脈、任脈、督脈、帶脈也。
人病脈不病,名曰內虛;脈病人不病,名曰行屍也。
五運諸病者謂:諸風掉眩,皆屬於肝木;諸病癢瘡瘍,皆屬於心火;諸濕腫滿,皆屬於脾土;諸氣膹郁,皆屬於肺金;諸寒收引,皆屬於腎水也。
六氣為病者謂:諸暴強直,肢痛軟戾,裡急緊縮,皆屬於風,厥陰風木之風,乃肝膽之氣也。諸病喘嘔,吐酸暴注,下迫轉筋,小便渾濁,腹脹大,鼓之如鼓,癰疽瘍疹,瘤氣結核,吐下霍亂,瞀郁腫脹,鼻塞鼽衄,血溢血泄,淋閉身熱,惡寒戰慄,驚惑悲笑,譫妄衄衊血汙,皆屬於熱,少陰君火之熱,乃心與小腸之氣也。
白話文:
脈象有七表,分別是浮、芤、滑、實、弦、緊、洪。八里脈分別是微、沉、緩、澀、遲、伏、濡、弱。九道脈分別是長、短、虛、促、結、代、牢、動、細。七死者脈象分別是雀啄、屋漏、彈石、解索、魚翔、蝦游、釜沸。奇經八脈分別是陽維脈、陰維脈、陽躋脈、陰躋脈、衝脈、任脈、督脈、帶脈。人病脈象卻無病症,稱為內虛;脈象正常人卻有病症,稱為行屍。五運學說認為,諸風掉眩皆屬於肝木;諸病癢瘡瘍,皆屬於心火;諸濕腫滿,皆屬於脾土;諸氣膹郁,皆屬於肺金;諸寒收引,皆屬於腎水。六氣學說認為,諸暴強直,肢痛軟戾,裡急緊縮,皆屬於風,乃肝膽之氣也。諸病喘嘔,吐酸暴注,下迫轉筋,小便渾濁,腹脹大,鼓之如鼓,癰疽瘍疹,瘤氣結核,吐下霍亂,瞀郁腫脹,鼻塞鼽衄,血溢血泄,淋閉身熱,惡寒戰慄,驚惑悲笑,譫妄衄衊血汙,皆屬於熱,乃心與小腸之氣也。
諸痙強直,積飲痞膈,中滿霍亂,吐下體重,胕腫肉如泥,按之不起,皆屬於濕,太陰濕土之土,乃脾胃之氣也。
諸熱瞀瘛,暴瘖冒昧,躁擾狂越,罵詈驚駭,胕腫痠疼,氣逆上衝,禁慄如喪神守,嚏嘔瘡瘍,喉痹耳鳴及聾,嘔湧溢食不下,目昧不明,暴注潤瘛,暴病暴死,皆屬於火,於少陽相火之熱,乃心包絡三焦之氣也。
諸澀枯涸,幹勁皴揭,皆屬於燥,陽明燥金之金,乃肺與大腸之氣也。諸病上下,所出水液,澄澈清冷,癥瘕㿗疝,堅痞腹滿,急痛下痢清白,食已不飢,吐利腥穢,屈伸不便,厥逆禁固,皆屬於寒,太陽寒水之寒,乃腎與膀胱之氣也。
白話文:
第一段
諸如痙攣強直、積聚的飲邪阻礙胸膈、腹部飽脹、霍亂、嘔吐、身體沉重、肢體腫脹如泥、按壓無彈性,這些都屬於濕邪。太陰濕土的土氣,即脾胃之氣。
第二段
諸如發熱昏迷、突然昏厥、神志不清、躁動狂躁、胡言亂語、驚恐不安、肢體腫脹酸痛、氣逆上衝、四肢僵硬如喪失魂魄、打噴嚏、嘔吐、瘡瘍、喉嚨閉塞、耳鳴或耳聾、嘔吐食物難以吞咽、視力模糊、突然發熱抽搐、突發疾病暴亡,這些都屬於火邪。少陽相火之熱,即心包絡和三焦之氣。
第三段
諸如身體乾燥、枯竭、皮膚粗糙、皺紋明顯,這些都屬於燥邪。陽明燥金之金,即肺和大腸之氣。
第四段
諸如疾病上下皆有水液排出,且水液清澈透明、冰冷,症瘕、疝氣、堅硬痞塊、腹部飽脹、急痛下痢排泄清白稀薄的糞便、食後不飢、嘔吐或腹瀉有腥穢之物、肢體屈伸不利、四肢厥冷、禁閉不舒,這些都屬於寒邪。太陽寒水之寒,即腎與膀胱之氣。
亢則害,承乃制者,寒極則生熱,熱極則生寒,木極而似金,火極而似水,土極而似木,金極而似火,水極而似土也。
五虛者:脈細,皮寒,氣少,泄利前後,飲食不入者。漿粥入胃,瀉止則生。
五實者:脈盛,皮熱,腹脹,前後不通,瞀悶也。大小便通利而得汗者,生。
六慾者:耳聽聲音,眼觀邪色,鼻聞香氣,舌貪滋味,心帷大地,意幄萬方。
五勝者: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乾,寒勝則浮,濕勝則濡泄也。
五惡者:心惡熱,肝惡風,脾惡濕,肺惡寒,腎惡燥也。
六脫者:脫氣,脫血,脫津,脫液,脫精,脫神也。
五勞者:久視傷血,勞於心也。久臥傷氣,勞於肺也。久坐傷肉,勞於脾也。久立傷骨,勞於腎也。久行傷筋,勞於肝也。心勞神損,肺勞氣損,脾勞食損,肝勞血損,腎勞精損。
白話文:
亢則害,承乃制者,寒極則生熱,熱極則生寒,木極而似金,火極而似水,土極而似木,金極而似火,水極而似土也。
極度亢進會產生傷害,相對的,承擔著調節的作用。寒氣到了極端會產生熱,熱到極端又會轉為寒。木氣過強會像金,火氣過強會像水,土氣過強會像木,金氣過強會像火,水氣過強會像土。
五虛者:脈細,皮寒,氣少,洩利前後,飲食不入者。漿粥入胃,瀉止則生。
五種虛弱的情況包括脈搏細弱、皮膚發冷、氣息微弱、拉肚子或便祕、無法正常飲食。當流質食物進入胃部,如果拉肚子停止,就會康復。
五實者:脈盛,皮熱,腹脹,前後不通,瞀悶也。大小便通利而得汗者,生。
五種實證的情況包括脈搏強大、皮膚發熱、腹部脹滿、排便困難、頭腦混亂。如果大小便順暢並出汙,就會康復。
六慾者:耳聽聲音,眼觀邪色,鼻聞香氣,舌貪滋味,心帷大地,意幄萬方。
六種慾望指的是耳朵聆聽聲音,眼睛看不正當的顏色,鼻子聞到香味,舌頭嚐到美味,心胸如大地般廣闊,意念涵蓋萬事萬物。
五勝者: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乾,寒勝則浮,濕勝則濡洩也。
風氣勝利則導致活動,熱氣勝利則導致腫脹,燥氣勝利則導致乾燥,寒氣勝利則導致浮現,濕氣勝利則導致滑洩。
五惡者:心惡熱,肝惡風,脾惡濕,肺惡寒,腎惡燥也。
心臟害怕熱,肝臟害怕風,脾臟害怕濕,肺臟害怕寒,腎臟害怕乾燥。
六脫者:脫氣,脫血,脫津,脫液,脫精,脫神也。
六種脫失的情況包括氣的流失,血的流失,津液的流失,體液的流失,精氣的流失,靈魂的流失。
五勞者:久視傷血,勞於心也。久臥傷氣,勞於肺也。久坐傷肉,勞於脾也。久立傷骨,勞於腎也。久行傷筋,勞於肝也。心勞神損,肺勞氣損,脾勞食損,肝勞血損,腎勞精損。
長期看東西傷害血液,勞累心臟。長期躺臥傷害氣息,勞累肺部。長期坐著傷害肌肉,勞累脾臟。長期站立傷害骨骼,勞累腎臟。長期行走傷害筋絡,勞累肝臟。心臟勞累損耗精神,肺臟勞累損耗氣息,脾臟勞累損耗飲食,肝臟勞累損耗血液,腎臟勞累損耗精氣。
六極者:盡力謀慮,勞傷乎肝,應乎筋極;曲運神機,勞傷乎心,應乎脈極。意外過思,勞傷乎脾,應乎肉極。預事而憂,勞傷乎肺,應乎氣極。矜持志節,勞傷乎腎,應乎骨極。此五勞應乎五極者也。然精極者,五臟六腑之氣衰,形體皆極,眼視無明,齒焦發落,體重耳聾,行履不正,邪氣逆於六腑,厥於五臟,故成精極也。
七傷者: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房勞思慮傷心腎。
五臟受病者:憂愁思慮則傷心,形寒飲冷則傷肺,恚怒氣逆則傷肝,飲食勞倦則傷脾,坐濕入水則傷腎也。
五損者:一損,損於皮毛,皮聚而毛落。二損,損於血脈,血脈虛少,不能榮於五臟六腑。三損,損於肌肉,肌肉消瘦,飲食不能為肌膚。四損,損於筋,筋緩不能自收持。五損,損於骨,骨痿不能起於床。從上下者,骨痿不能起於床者,死。從下上者,皮聚而毛落者,死。
白話文:
六極、七傷、五臟受病、五損 解釋:
六極
六極指的是六種過度勞損的狀態,分別是:
- 盡力謀慮,勞傷乎肝,應乎筋極: 過度用腦思考,勞傷肝臟,導致筋脈衰弱。
- 曲運神機,勞傷乎心,應乎脈極: 過度操心勞神,傷及心臟,導致脈絡虛弱。
- 意外過思,勞傷乎脾,應乎肉極: 思慮過度,傷及脾臟,導致肌肉消瘦。
- 預事而憂,勞傷乎肺,應乎氣極: 過度憂慮,傷及肺臟,導致氣虛不足。
- 矜持志節,勞傷乎腎,應乎骨極: 過度剛強固執,傷及腎臟,導致骨骼衰弱。
精極
精極指的是五臟六腑的氣血衰竭,導致身體各部位功能衰退的極端狀態。具體表現為:
- 五臟六腑之氣衰: 五臟六腑的機能衰弱。
- 形體皆極: 身體各部位都衰竭。
- 眼視無明: 視力模糊不清。
- 齒焦發落: 牙齒鬆動脫落,頭髮脫落。
- 體重耳聾: 身體沉重,聽力減退。
- 行履不正: 行走不稳,步履蹒跚。
- 邪氣逆於六腑,厥於五臟: 邪氣逆流,侵犯五臟六腑。
七傷
七傷指的是七種損傷身體的方式,分別是:
- 久視傷血: 長時間用眼过度,损伤血液。
- 久臥傷氣: 长时间卧床休息,损伤气血。
- 久坐傷肉: 长时间久坐,损伤肌肉。
- 久立傷骨: 长时间站立,损伤骨骼。
- 久行傷筋: 长时间走路,损伤筋脉。
- 房勞思慮傷心腎: 房事过度,过度思虑,损伤心肾。
五臟受病
五臟受病指的是五脏受到不同情绪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生病,分别是:
- 憂愁思慮則傷心: 忧愁思虑过度,会伤及心脏。
- 形寒飲冷則傷肺: 受寒饮冷,会伤及肺脏。
- 恚怒氣逆則傷肝: 愤怒气逆,会伤及肝脏。
- 飲食勞倦則傷脾: 饮食劳倦过度,会伤及脾脏。
- 坐濕入水則傷腎: 久坐潮湿环境或接触水,会伤及肾脏。
五損
五损指的是五种身体衰败的症状,分别是:
- 一損,損於皮毛,皮聚而毛落: 第一种损害是皮肤毛发,表现为皮肤松弛,毛发脱落。
- 二損,損於血脈,血脈虛少,不能榮於五臟六腑: 第二种损害是血脉,表现为血液不足,不能滋养五脏六腑。
- 三損,損於肌肉,肌肉消瘦,飲食不能為肌膚: 第三种损害是肌肉,表现为肌肉消瘦,无法从食物中获取营养。
- 四損,損於筋,筋緩不能自收持: 第四种损害是筋脉,表现为筋脉松弛无力,无法自主控制。
- 五損,損於骨,骨痿不能起於床: 第五种损害是骨骼,表现为骨骼衰弱,无法起床。
死亡
文中还提到两种死亡方式:
- 從上下者,骨痿不能起於床者,死: 从上往下衰败,最终因骨骼衰弱无法起床而死亡。
- 從下上者,皮聚而毛落者,死: 从下往上衰败,最终因皮肤松弛毛发脱落而死亡。
總結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古代中医对人体衰败和疾病的认识,涵盖了六极、七伤、五脏受病、五损等方面。其中,六极指的是六种过劳导致的疾病,七伤指的是七种损害身体的方式,五脏受病指的是五脏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而生病,五损指的是五种身体衰败的症状。这表明古人对人体健康的认识已经相当深刻,并提出了许多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
然損其肺者,益其氣;損其心者,調其榮衛;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損其肝者,緩其中;損其腎者,益其精也。
四時發病者:春傷於風,夏必殆泄;夏傷於暑,秋必痎瘧;秋傷於濕,冬必咳嗽;冬傷於寒,春必溫病。凡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在表者,汗而發之;在裡者,下而奪之。高者,因而越之。
剽悍者,按而收之。臟寒虛脫者,治以灸炳。脈病攣痹者,治以針刺。血實蓄結腫熱者,治以砭石。氣滯痿厥寒熱者,治以導引。經絡不通,病生於不仁者,治以醪醴。血氣凝結,病生於筋脈者,治以熨藥。然又必先歲氣,無伐天和,能合色脈,可以萬全。化而裁之,存乎變;神而明之,存乎人。
此先聖作之於前,諸賢述之於後,誠入門之階梯,乃醫家之總領也。
白話文:
對於肺部功能受損的情況,我們應該增強其體質;對於心臟功能受損的情況,則需調整其營養與衛生環境;對於脾臟功能受損的情況,應調節飲食,並適應冷暖變化;對於肝臟功能受損的情況,應放緩其消化吸收速率;對於腎臟功能受損的情況,則需補充其精氣。
四季疾病發生的規律如下:春季受到風邪侵害,夏季必然會出現腹瀉;夏季受到暑熱侵襲,秋季則會出現間歇性發燒;秋季受到潮濕影響,冬季必然會咳嗽;冬季受到寒冷侵擾,春季必然會出現溫熱性疾病。疾病初發時,可以通過針灸治療;當病情嚴重時,則需等待其自然減弱。對於形體不足的情況,我們應以溫補之法調理;對於精氣不足的情況,則需補充營養。如果疾病在體表,應以發汗方式排出;如果在體內,則需通便排除。對於高熱不退的情況,應採取清熱降火的方法;對於體力消耗過度的情況,則需調理恢復。
對於剽悍急躁的病症,則需以平和之法調節;對於內臟寒涼虛弱,氣血不足的情況,則需以灸療補氣養血。對於脈絡緊繃、瘀阻的情況,則需針灸疏通;對於血液積聚、腫脹發熱的情況,則需用砭石擊散;對於氣機阻滯、四肢癱瘓、寒熱交加的情況,則需用導引法調理;對於經絡不通,導致肢體麻木無感的情況,則需用酒浸泡藥物以促進循環;對於血液凝結,影響筋脈活動的情況,則需使用熱敷藥物以促進流通。
然而,在進行治療時,必須考慮到年份季節的因素,不要幹擾大自然的和諧,同時要根據症狀和脈象來診斷,才能確保萬全的治療效果。在治療的過程中,需要靈活運用,這取決於人的智慧;只有深刻理解,才能掌握其中的精髓。
這些是前人智慧的結晶,後人在此基礎上加以延續和發展,它是進入醫學領域的階梯,也是醫學的總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