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震亨

《平治會萃》~ 卷三 (3)

回本書目錄

卷三 (3)

1. 惡阻(從痰治)

戴云:惡阻者謂婦人有孕,噁心阻其飲食者是也。肥者有痰,瘦者有熱。多用二陳湯。

或白朮為末,水丸。隨所好,或湯或水下。

婦人懷妊愛物,乃一臟之虛假。如肝臟虛,其肝氣止能生胎,無餘用也,又云不能榮其肝,肝虛故受酸。

血塊、死血、食積、痰飲成塊,在兩脅動作腹鳴,嘈雜眩運,身熱時作時止:

黃連(一兩。一半用茱萸炒,去茱萸;一半益智拌抄,去益智),山梔(半兩,炒),苔芎(半兩),香附(一兩。用童便浸),蘿蔔子(一兩半,炒),山楂(一兩),三稜,青皮,神麯(各半兩),莪朮(半兩,用米醋煮),桃仁(半兩,留尖去皮),白芥子(一兩半,炒),瓦龍子(消血塊)

上為末,作丸子服之。

一婦人血塊如盤,有孕難服峻劑:

香附(四兩,煮醋),桃仁(一兩,去皮尖),海石(二兩,醋煮),白朮(一兩)

上為末,神麯為丸。

白話文:

戴氏說:所謂的惡阻,是指懷孕的女性會感到噁心,進而影響她的飲食。體型較胖的人通常有痰濕問題,體型偏瘦的人則可能有火熱情況。對於這種症狀,常使用二陳湯來治療。

或者,可以將白朮磨成粉,製成水丸。根據個人喜好,可以用湯或水送服。

懷孕女性對某種食物特別喜愛,這可能是因為某一臟器虛弱所致。例如,如果肝臟虛弱,其功能只能夠維持胎兒的生長,而無法滿足自身的營養需求,因此會偏好酸性食物。

若是因為血液凝塊、死血、食物積滯、或是痰濕形成的塊狀物,位於兩側肋骨附近,造成腹部鳴叫,混亂、頭暈,身體時冷時熱的症狀:

使用黃連(一兩,其中一半和茱萸一同炒制後,再把茱萸去掉;另一半和益智一同炒制後,再把益智去掉)、山梔(半兩,炒制)、川芎(半兩)、香附(一兩,用童子尿浸泡)、蘿蔔子(一兩半,炒制)、山楂(一兩)、三稜、青皮、神麯(各半兩)、莪朮(半兩,用米醋煮)、桃仁(半兩,保留尖端去除外皮)、白芥子(一兩半,炒制)、瓦龍子(可消除血塊)。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製成丸藥服用。

有一名女性患者,她體內的血塊大如圓盤,懷孕期間不適合服用強烈的藥物:

使用香附(四兩,用醋煮)、桃仁(一兩,去皮尖)、海石(二兩,用醋煮)、白朮(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加入神麯製成丸藥服用。

2. 束胎

束胎丸,第八個月服之。

黃芩(酒炒,夏用一兩,秋用七錢半,冬用半兩),茯苓(七錢半),陳皮(二兩,忌火),白朮(一兩),粥為丸。

束胎散,即達生散。

人參(五分),陳皮(五分),白朮,白芍,歸身尾(各一錢半),甘草(二錢、炙),大腹皮(三錢),紫蘇(五分),或加枳殼、砂仁作一貼,入青蔥五葉,黃楊木葉梢十個煎。待於八九個月上服十數貼,甚得力。或夏加黃芩,冬不必加,春加川芎。或有別證,以意消息。

第九個月服:

黃芩(一兩,酒炒,宜熱藥,不宜涼藥,怯弱人減半),白朮(一兩),枳殼(七錢半,炒),滑石(七錢半。臨月十日前小便多時,減此一味)

上為末,粥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熱湯下。不可多,恐損元氣。

白話文:

【束胎丸】

在懷孕第八個月開始服用。藥方成分包含:黃芩(經過酒炒製,夏天使用量是一兩,秋天是七錢半,冬天則是半兩),茯苓(用量為七錢半),陳皮(二兩,但需注意避免火烤),白朮(一兩)。以上藥材混合後,用粥調和成丸狀服用。

【束胎散】,也就是達生散。

藥方成分包括:人參(五分)、陳皮(五分)、白朮、白芍、當歸身尾(各一錢半)、炙甘草(二錢)、大腹皮(三錢)、紫蘇(五分)。也可加入枳殼、砂仁來增強效果,每一帖中加入五片青蔥葉,十個黃楊木葉梢一起煎煮。從第八、九個月開始,連續服用十幾帖,效果顯著。夏季可增加黃芩,冬季則不需,春季可加些川芎。如果身體有其他異常症狀,應適度調整藥方。

第九個月的服用方式:

黃芩(一兩,經過酒炒製,適合熱性藥物,不適合涼性藥物,體質虛弱者可減半使用)、白朮(一兩)、炒過的枳殼(七錢半)、滑石(七錢半,在預產期前十天,若小便頻繁,可以省略此藥)。

將所有藥材磨成粉末,用粥調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狀。每次空腹服用三十粒,以熱水送服。不可服用過量,以免傷害元氣。

3. 安胎

白朮,黃芩,炒曲,粥為丸。

黃芩安胎,乃上中二焦藥,能降火下行。

縮砂安胎治痛,行氣故也。

益母草即茺蔚子,治產前產後諸病,能行血養血。難產作膏:

地黃膏、牛膝膏。

白話文:

【安胎】

使用白朮、黃芩及炒過的麥芽製成丸狀,以粥調和服用。

黃芩有安胎的功效,是用於上焦和中焦的藥物,能幫助降火並促進身體機能的下行。

縮砂能安胎且緩解疼痛,這是因為它能調節氣機的緣故。

益母草,又稱為茺蔚子,可治療孕前與產後的各種疾病,具有活血和滋養血液的效果。對於難產的情況,可以製作成藥膏:

如地黃膏、牛膝膏。

4. 胎漏

氣虛,血虛,血熱

戴云:胎漏者謂婦人有胎而血下漏者。

白話文:

戴雲提到:所謂的懷孕出血,指的是婦女懷孕期間,出現持續性的陰道出血狀況。

5. 子腫(濕多)

戴云:子腫者,謂婦孕手足或頭面通身浮腫者是也。用山梔炒,合米飲湯吞下。

白話文:

戴先生說:所謂的子腫,就是指孕婦的手腳、頭臉或是全身出現浮腫的情況。治療方式是使用炒過的山梔,配合米湯一起服用。

根據戴先生的說明,子腫指的是孕婦在懷孕期間,出現手腳、頭部、面部乃至全身的水腫現象。治療這種情況的方法是,先將山梔炒過,然後與米湯混合,讓孕婦服用。

6. 難產

難產之由,亦是八九個月內不謹者。

氣血虛故,亦有氣血凝而不能轉運者。

催生方:

白芷灰,滑石,百草霜

上為末,芎歸湯或薑汁調服之。治胎衣不下。

《婦人大全方》別有藥。

白話文:

關於難產的原因,大多是在懷孕的八九個月期間,未有足夠的注意和保養導致的。

有的是因為氣血虛弱,也有的是氣血凝滯,無法順利運行所致。

以下是幫助分娩的處方:

所需材料為:白芷燒成的灰、滑石、以及百草霜。

將這些材料磨成粉末,可以使用芎歸湯或者薑汁來調和服用。這對於胎盤無法順利排出的情況有所幫助。

另外,《婦人大全方》中還有其他的藥方可供參考。

7. 產後血暈

虛火帶血漸漸暈來:

用鹿角燒灰,出火毒,研為極細末,以好酒調灌下即醒,行血極快也。

又方,用韭葉細切,盛於有嘴瓶中,以熱醋沃之,急封其口,以嘴塞產婦鼻中,可愈眩暈。

產後補虛:

人參,白朮(各一錢),黃芩,陳皮,川芎,歸身尾(五分),甘草(三錢,炙)

有熱加生薑(三錢),茯苓(三錢)。必用大補氣血,雖有雜症,以末治之。

當清熱、補血氣。

消血塊:

滑石(三錢),沒藥(二錢),麒麟竭(二錢),無則牡丹皮

上為末,醋糊作丸。

瓦龍子能消血塊。

白話文:

【產後血暈】

如果出現因虛火夾帶血液導致的逐漸昏厥狀況:

可以使用燒燬鹿角製成的灰,確保已去除火毒,然後研磨至極細粉末狀,再以高品質的酒調和灌服,就能立即清醒,對於促進血液循環非常有效。

另外一個方法是,將韭菜葉切成細絲,放入有長頸的瓶子內,接著倒入熱醋,迅速密封瓶口,將瓶頸對準產婦的鼻子,這種方式可以治療頭暈目眩。

【產後補虛】

產後補充體力的配方如下:人參和白朮各一錢,黃芩、陳皮、川芎、當歸身尾各五分,以及炙甘草三錢。

如果還有其他熱症,可額外加入生薑三錢和茯苓三錢。此方必須大量補充氣血,即使有複雜症狀,也能以這種方式調理。

應該要清熱並補充血氣。

【消血塊】

消除血塊的配方如下:滑石三錢,沒藥和麒麟竭各二錢,若找不到麒麟竭可用牡丹皮代替。

將以上材料研磨成粉,再以醋和糊做成藥丸。

瓦龍子具有消除血塊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