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治會萃》~ 卷三 (1)
卷三 (1)
1. 卷三
2. 婦人科
經水經候過期而作痛者,乃虛中有熱,所以作疼。
經水不及期,血熱也,四物湯加黃連。
經候將來而作疼者,血滯也:
桃仁、香附、黃連。
過期乃血少也:
川芎、當歸,帶人參、白朮與痰藥。
過期紫黑色有塊,血熱也,必作痛:
四物湯加黃連、香附。
淡色過期者,乃痰多也:
二陳湯加川芎、當歸。
紫色成塊者,乃是熱也,四物湯加黃連之類。
痰多佔住血海地位,因而下多者,目必漸昏,肥人如此:
南星,蒼朮,香附,川芎,作丸服。
肥人不及日數而多者,痰多血虛有熱,前方加黃連、白朮。若血枯經閉者,四物湯加桃仁、紅花。
軀肥脂滿經閉者,導痰湯加芎、連,不可服地黃泥隔故也,如用以生薑汁炒。
白話文:
【婦產科】
如果女性月經延遲且伴有疼痛,這通常是因為身體虛弱且有內熱,所以會感到疼痛。
月經提前來臨,這可能是血液過熱所致,可以服用四物湯加上黃連。
如果月經來臨前就感到疼痛,這可能是血液淤滯的問題:
可服用桃仁、香附、黃連。
月經延遲是因為血液量少:
可服用川芎、當歸,搭配人參、白朮和化痰藥物。
如果月經延遲且血色呈紫黑色並有血塊,這是血液過熱的表現,必然會引起疼痛:
可服用四物湯加上黃連和香附。
如果月經顏色淡且延遲,這可能是痰濕過多的問題:
可服用二陳湯加上川芎和當歸。
如果月經呈現紫色且有血塊,這代表有內熱,可服用四物湯加上黃連。
痰濕過多影響血液循環,導致月經量多,視力可能會逐漸模糊,肥胖的人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可以使用南星、蒼朮、香附、川芎製成藥丸服用。
肥胖的人如果月經頻繁且量多,這可能是痰濕過多、血液虛弱及有內熱,可以在上述藥方中加入黃連和白朮。如果因為血液乾涸導致月經停止,可以服用四物湯加上桃仁和紅花。
如果身體肥胖且脂肪過多導致月經停止,可以服用導痰湯加上川芎和黃連,但不適合服用地黃,因為它會阻礙血液循環,如果要服用,應先用生薑汁炒過再服用。
3. 血崩
崩之為病,乃血之大下,豈可為寒。但血去後,其人必虛,當大補氣血。
東垣有治法,但不言熱,其主於寒,學者宜再思之。
急則治其標,白芷湯調百草霜,甚者棕櫚皮灰,後用四物湯加於姜調理。因勞者,用參、耆帶升補藥。
因寒者,加乾薑。因熱者,加黃芩、參、耆。崩過多者,先服五靈脂末一服。當分寒熱。五靈脂能行,止婦人血崩。用白芷、香附為丸。白帶用椒目末,又用白芷末。一方用生狗頭骨,燒灰存性,或酒調服,或入藥服之。又方用五靈脂,半生半熟,為末,以酒調服。氣虛血虛者,皆於四物湯加人參、黃耆。漏下乃熱而虛者,四物湯、黃連。
白話文:
【血崩】
血崩這種病症,就是大量出血的情況,我們不能單純認為這是因為受寒。但是,當大量失血後,病人必然會變得虛弱,這時候應該要大力補充氣血。
東垣(李杲)有一套治療方法,但他並未提到火熱,而是強調寒冷是主要因素,學習醫學的人應該對此深入思考。
在緊急情況下,應先處理表面症狀,可以使用白芷湯來調和百草霜,如果病情嚴重,可以用棕櫚皮燒成的灰,之後再使用四物湯加上生薑來調理。如果是因為勞累導致的,可以使用人參、黃耆等具有提升作用的補藥。
如果是因為寒冷導致的,可以添加乾薑。若是因為火熱導致的,則可加入黃芩、人參、黃耆。如果出血過多,應先服用五靈脂粉一次。需分辨是寒還是熱。五靈脂有促進血液循環,止住婦女血崩的作用。可以用白芷、香附製成丸劑。白帶問題可以使用花椒籽粉,也可以使用白芷粉。有一種方法是使用生狗頭骨,燒成灰後保留其活性,可以用水酒調和服用,或者混入藥中一起服用。另一種方法是使用五靈脂,一半生一半熟,研磨成粉,以酒調和服用。對於氣血兩虛的患者,在四物湯中加入人參、黃耆。如果是因為虛熱而出血,可以使用四物湯加上黃連。
4. 帶下赤白
赤屬血,白屬氣。主治燥濕為先。
帶漏俱是胃中痰積流下,滲入膀胱,宜升,無人知此。肥人多是濕痰。
海石,半夏,南星,蒼朮,川芎,椿皮,黃柏。
瘦人帶病少。如有帶者,是熱也。
黃柏,滑石,川芎,椿皮,海石
甚者上必用吐以提其氣,下用二陳湯加蒼朮、白朮,仍用丸子。(一本作瓦龍子。)
又云:赤白帶皆屬於熱,出於大腸、小腸之分。
一方,黃荊子炒焦為末,米飲湯下。治白帶,亦治心痛。羅先生治法:或十棗湯,或神佑丸,或玉燭散,皆可用。不可峻攻。實者可用此法,虛則不宜。
血虛者加減四物湯;氣虛者以參、朮、陳皮間與之;濕甚者用固腸丸;相火動者,於諸藥中少加炒柏;滑者加龍骨、赤石脂;滯者加葵花;性燥者加黃連;寒月少入薑、附。臨機應變。必須斷厚味。
又方,用:
良薑、芍藥、黃柏(二錢,各燒灰),入椿樹皮末(一兩半)。
上為末,粥為丸,每服三四十丸。
痰氣帶下者:
蒼朮,香附,滑石,蛤粉,半夏,茯苓
婦人上有頭風鼻涕,下有白帶:
南星,蒼朮,黃柏(炒焦),滑石,半夏,川芎,辛夷,牡蠣粉(炒),茯苓
白帶兼痛風:
半夏,茯苓,川芎,陳皮,甘草,蒼朮(炒,浸),南星,牛膝(酒洗),黃柏(酒浸,曬乾,炒)
白話文:
【赤白帶下的解釋】
紅色的分泌物與血液有關,白色的則與氣有關。治療時應首先考慮調節溼燥。
所有帶下和漏下症狀,根本原因是胃中的痰溼積聚下流,滲入膀胱,應該提升脾胃功能,但這一點卻鮮爲人知。肥胖的人多是因爲體內溼痰過重。
推薦使用的藥材包括海浮石,半夏,天南星,蒼朮,川芎,椿樹皮,黃柏。
瘦人患帶下的情況較少。如果有帶下,那可能是因爲體內有熱。
治療的藥材可以選用黃柏,滑石,川芎,椿樹皮,海浮石。
病情嚴重時,可先用催吐的方式提升體內正氣,再用二陳湯加蒼朮、白朮,最後服用藥丸。(有些版本的醫書建議使用瓦楞子。)
有說法稱,無論是赤帶還是白帶,都屬於熱症,源自於大腸和小腸部位。
一方,黃荊子炒焦後研磨成粉末,用水送服。既能治療白帶,也能治療心痛。羅先生的治療方法包括:或十棗湯,或神佑丸,或玉燭散,都可以使用。但是不能過度攻伐。如果身體實質強健可以使用此法,體質虛弱則不適用。
如果是血虛,可以使用調整後的四物湯;氣虛的人可以服用人參、白朮、陳皮;溼氣重的人可以用固腸丸;如果相火旺盛,在其他藥物中加入少量炒黃柏;如果出現滑脫,可以加入龍骨、赤石脂;有滯留現象的可以加入葵花;如果體質燥熱,可以加入黃連;在寒冷月份,可以稍微加入一些姜和附子。治療時應隨機應變,同時必須戒除油膩食物。
另一方,使用:
良姜,白芍,黃柏(各兩錢,燒成灰),加入椿樹皮末(一兩半)。
將上述材料混合研磨成粉末,用粥製成丸子,每次服用三四十顆。
對於因痰溼和氣滯引起的帶下:
蒼朮,香附,滑石,蛤粉,半夏,茯苓
對於頭部有風邪和鼻涕,下體有白帶的女性:
天南星,蒼朮,黃柏(炒焦),滑石,半夏,川芎,辛夷,牡蠣粉(炒),茯苓
對於白帶並伴有痛風的患者:
半夏,茯苓,川芎,陳皮,甘草,蒼朮(炒,浸),天南星,牛膝(酒洗),黃柏(酒浸,曬乾,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