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震亨

《平治會萃》~ 卷三 (6)

回本書目錄

卷三 (6)

1. 血屬陰難成易虧論

《內經》曰:榮者水穀之精也,和調五臟,灑陳於六腑,乃能入於脈也。源源而來,生化於脾,總統於心,藏於於脾,宣布於肺,施泄於腎。灌溉一身,目得之而能視,耳得之而能聽,手得之而能攝,掌得之而能握,足得之而能步,髒得之而能液,腑得之而能氣。是以出入升降,濡潤宣通者,由此使然也。

注之於脈,少則澀,充則實。常以飲食日滋,故能陽生陰長,取汗變化,而亦為血也。生化旺則經恃此而長養,衰耗竭則百脈由此而空虛,可不謹養哉?故曰血者神氣也,持之則存,失之則亡。是知血盛則形勝,血弱則形衰;神靜則陰生,形役則陽充。陽盛則陰必衰,又何言陽旺而生陰血者,何哉?蓋謂血氣之常,陰從乎陽,隨氣運行於內,而無陰以羈束之,則氣何以樹立。故其致病也易,而調治也難。

白話文:

《內經》說:榮氣是水谷精華,調和五臟,滋潤六腑,才能進入脈絡。榮氣源源不斷,由脾臟生化,由心臟統率,藏於脾臟,宣佈於肺臟,施泄於腎臟。榮氣灌溉全身,眼睛得之才能看見,耳朵得之才能聽見,手得之才能拿取,手掌得之才能握緊,腳得之才能行走,臟腑得之才能分泌津液,六腑得之才能產生氣機。因此,人體的出入升降、濡潤宣通,都是由榮氣的作用而成的。

榮氣注於脈絡,不足則脈絡澀滯,充盈則脈絡強健。人體每天飲食,不斷滋養榮氣,所以才能陽氣生長,陰氣滋長,並能通過汗液變化,榮氣也化為血液。榮氣生化旺盛,經脈依靠它來滋養生長,榮氣衰弱耗竭,則百脈由此空虛,不可不謹慎保養!所以說,血液是神氣的根本,保持血液充盈,人體就能生存,失去血液,人體就會死亡。由此可知,血液充盈則形體健壯,血液虛弱則形體衰敗;精神安靜則陰氣滋生,形體勞役則陽氣充盈。陽氣過盛,陰氣必然衰弱,那麼如何才能在陽氣旺盛的情況下生出陰血呢?這是因為血液氣機的常態,陰氣依附於陽氣,隨氣機運行於內,若沒有陰氣約束陽氣,陽氣又如何能立足?所以陽氣過盛容易生病,卻難以治療。

以其比陽常虧而又損之,則陽易亢,陰易乏之論,可以見矣。諸經有云:陽道實,陰道虛;陽道常饒,陰道常乏;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以人之生也,年十四歲而經行,至四十九而經斷,可見陰血之難成易虧如此。陰氣一虧傷,所變之證妄行於上,則吐衄衰涸於外,則虛勞妄返於下,則便紅。

稍血熱則膀胱癃閉,溺血滲透腸間,則為腸風。陰虛陽搏,則為崩中。濕蒸熱瘀,則為滯下。熱極腐化,則為膿血。火極似水,血色紫黑。熱盛於陰,發於瘡瘍。濕滯於血,則為痛癢癮疹,皮膚則為冷痹。畜之在上,則人喜念。畜之在下,則人喜狂。墮恐跌僕,則瘀惡肉凝。

白話文:

人體陽氣常不足,一旦再受到損傷,就會導致陽氣亢盛,陰氣衰弱。古籍記載,陽氣充盈時,陰氣就虛弱;陽氣常盛,陰氣常衰;陽氣有餘,陰氣不足。女子十四歲開始行經,四十九歲經期結束,可見陰血難以生成,容易耗損。陰氣虧損後,就會出現各種病症:上虛則吐血、鼻血、身體衰弱,下虛則勞累乏力、大便出血;血熱則膀胱閉塞,尿血滲入腸道,形成腸風;陰虛陽亢則導致崩漏;濕熱瘀積則造成便秘;熱極化膿,則形成膿血;熱盛於陰,則形成瘡瘍;濕氣阻滯血液,則會出現疼痛、瘙癢、疹子,皮膚也會出現寒痹;濕氣積聚在上半身,則人容易胡思亂想;濕氣積聚在下半身,則人容易狂躁;跌倒或驚嚇則容易瘀血凝滯。

若分部位,身半已上,同天之陽;身半已下,同地之陰。此恃舉其所顯之證者。治血必血屬之藥。欲求血藥,其四物之謂乎!河間謂:隨證輔佐,謂之六合湯者,詳言之矣。余故陳其氣味專司之要,不可不察。大川芎,血中之氣藥也,通肝經,性味辛散,能行血滯於氣也。地黃,血中血藥也,通腎經,性味甘寒,能生真陰之虛也。

當歸分三治,血中主藥,通腎經,性味辛溫,全用能活血,各歸其經也。芍藥,分陰藥也,通脾經,性味酸寒,能和血氣腹痛也。若求陰藥之屬,必於此而取則焉。《脾胃論》有云:若善治者,隨經損益,損其一二味之所宜,為主治可也。此特論血病而求血藥之屬者也。若氣虛血弱,又當從長沙。

白話文:

如果按照身體部位來分,身體上半部與天之陽相應;下半部則與地之陰相應。這是基於對症下藥原則的應用。治療血液問題,需要使用屬於血類的藥物。想要尋找這樣的藥物,「四物」(當歸、熟地、白芍和川芎)就是很好的選擇。河間曾提到,根據症狀輔助治療,這叫做「六合湯」,這裡有詳細的說明。因此,我強調了藥物作用的專門性,這是非常重要的,必須要仔細觀察。川芎是一種在血液中起作用的氣類藥物,能通暢肝經,性質辛散,能幫助血液流通在氣體中。地黃則是血液中的血液類藥物,能通暢腎經,性質甘寒,能滋養真陰。

當歸可以分為三種用法,作為主要的血液類藥物,能通暢腎經,性質辛溫,整體使用能活絡血液,每個部分都回歸到它應該去的地方。芍藥則是一種陰類藥物,能通暢脾經,性質酸寒,能調和血液和氣體,對於腹部疼痛有著很好的效果。如果想要找到陰類藥物,就必須在這些藥物中尋找。脾胃論中提到,如果治療得當,可以根據經脈調整藥物,調整一兩種適合的藥物,以達到對症下藥的效果。這只針對血病的情況,尋找血液類藥物。如果出現氣虛血弱的問題,則應該遵循長沙的理論進行治療。

血虛以人參補之,陽旺則生陰血也。若四物者,獨能主血分受傷,為氣不虛也。輔佐之屬,若桃仁、紅花、蘇木、血竭、牡丹皮者,血滯所宜;蒲黃、阿膠、地榆、百草霜、桐灰者,血崩所宜;乳香、沒藥、五靈脂、凌霄花者,血痛所宜;蓯蓉、鎖陽、牛膝、枸杞子、益母草、夏枯草、敗龜板者,血虛所宜;乳酪,血液之物,血燥所宜;乾薑、桂者,血寒所宜;生地黃、玄參,血熱所宜。此特取其正治之大略耳。

以其觸類而長,可謂無窮之應變矣。

白話文:

血虛可以用人參來補,陽氣旺盛則能生陰血。四物湯主要針對血分受損,但不適用於氣虛。其他輔佐藥物,像是桃仁、紅花、蘇木、血竭、牡丹皮等,適合血瘀;蒲黃、阿膠、地榆、百草霜、桐灰等,適合血崩;乳香、沒藥、五靈脂、凌霄花等,適合血痛;蓯蓉、鎖陽、牛膝、枸杞子、益母草、夏枯草、敗龜板等,適合血虛;乳酪是血液的物質,適合血燥;乾薑、桂枝,適合血寒;生地黃、玄參,適合血熱。以上只是列舉一些常用的藥物和其適應症,實際運用時,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觸類旁通,靈活變通。

2. 滯下辯論

滯下之病,嘗見世方以赤白而分寒熱,妄用兜澀燥劑止之。或言積滯,而行巴硇丸藥攻之;或指濕熱,而與淡滲之劑利之。一偏之誤,可不明辨乎!按《原病式》所論,赤白同於一理,反復陳喻,但不熟察耳。果腸胃積滯不行,法當辛苦寒涼藥,推陳致新,盪滌而去,不宜巴硇毒藥下之。

否則鬱結轉甚,而病變危者有之矣。若瀉痢不分兩證,混言濕熱,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夫泄者水穀濕之象,滯下垢瘀之物,同於濕熱而成,治分兩歧,而藥亦異。若淡滲之劑,功能散利水道,濁流得快,使泄自止。此有無之形,豈可與滯下混同論治,而用導滯行積可乎?其下痢出於大腸,傳送之道了不幹於腎氣。所下有形之物,或如魚腦,或下如豆汁,或便白膿,或下純血,或赤或白,或赤白相雜。

白話文:

古代醫書中常將便秘分為赤白兩種,並妄用收斂燥熱的藥物來治療。有些人認為是積滯,就用巴豆、硇砂等猛烈藥物攻之;也有人認為是濕熱,就用淡滲利水的藥物來治療。這些都是一廂情願的想法,並不符合實際。其實,赤白便秘都屬於同一原理,只是表現形式不同而已。如果腸胃積滯不通,應該用辛苦寒涼的藥物,推陳出新,盪滌乾淨,不應該用巴豆、硇砂等毒藥。

否則,鬱結會更加嚴重,甚至危及生命。瀉痢也不應該混為一談,不能單純地說成濕熱,更不能單純地說成不利小便。瀉痢都是因為水谷濕滯,加上垢瘀之物,共同形成的,治療方法應該分開,藥物也不同。淡滲利水的藥物可以散利水道,讓濁流暢通,使泄瀉自行止住。這是泄瀉的本質,不能與便秘混為一談,更不能用導滯行積的藥物來治療。

下痢是由於大腸傳送功能失調引起的,與腎氣無關。所排泄的物質有形狀的,比如像魚腦、豆汁、膿液、血等等,顏色也各不相同,有赤色、白色,也有赤白相雜的。

若此者豈可與瀉混同論治,而用淡滲利之可乎?嘗原其本,皆由腸胃日受飲食之積,余不盡行,留滯於內,濕蒸熱瘀,鬱結日深,伏而不作,時逢炎暑,不行相火司令,又調攝失宜,復感酷熱之毒,至秋陽氣始收,火氣下降,蒸發畜積,而滯下之症作矣。以其積滯之滯行,故名之曰滯下。

其濕熱瘀積,干於血分則赤,干於氣分則白。赤白兼下,氣血俱受邪矣。久而不愈,氣弱不運,脾積不磨,陳積脫滑下凝,猶如魚腦矣。甚則腸胃空虛,關司失守,濁液並流,色非一類,錯雜混下注出,狀如豆汁矣。若脾氣下陷,虛坐努責,便出色如白膿矣。其熱傷血深,濕毒相瘀,黏結紫色,則紫黑矣。

白話文:

第一段

這類病症,怎麼可以與瀉下病混為一談,用淡滲利的方法治療呢?仔細探究其根源,都是因為腸胃長期受到飲食積累,食物殘渣無法完全排出,停留在體內,導致濕氣蒸騰、熱氣瘀積,鬱結日益加深,潛伏不發。等到炎炎夏日,陽氣無法正常運作,加上飲食調養不當,又受到酷熱的侵襲,到了秋天的時候,陽氣開始收斂,火氣下降,蒸發體內的積滯,於是便出現了滯下症狀。由於是積滯導致的腹瀉,所以稱之為“滯下”。

第二段

濕熱瘀積,侵犯血液則呈現紅色,侵犯氣分則呈現白色。赤白兼下,說明氣血都受到了邪氣的侵襲。如果久治不愈,氣虛無力,脾臟積滯無法磨化,陳舊的積滞脫落滑下凝結,就像魚腦一樣。嚴重的情況下,腸胃空虛,關隘失守,濁液混雜流出,顏色不一,混雜著下瀉,狀如豆汁。如果脾氣下陷,虛弱无力,用力排便,則糞便顏色如白膿。如果熱氣傷及血分深重,濕毒互相瘀積,黏結在一起呈現紫色,則糞便顏色為紫黑色。

其汙濁積而欲出,氣滯而不與之出,所以下迫窘痛,後重裡急,至圊而不能便,總行並頻,亦少乍止乍起而不安,此皆大腸經有所壅遏窒礙,氣液不得宣通故也。眾言難據,何法則可求之?長沙論云:利之可下者,悉用大黃之劑;可溫者,悉用薑、附之類。何嘗以巴硇毒藥下之,緊澀重藥兜之。

又觀河間立言:後重則宜下,腹痛則宜和,身重則宜溫,脈弦則去風,膿血黏稠以重藥竭之,身冷自汗以重藥溫之,風邪內縮宜汗之,騖溏為痢當溫之,在表者汗之,在裡者下之,在上者湧之,在下者竭之,在表熱者內疏之,在小便澀者分利之。用藥輕重之別,又加詳載。行血則便自愈,調氣則後重自除。

白話文:

當腸道中積聚的污濁之物想要排出時,氣機受阻,不能順利排出,因此會感到下腹部疼痛、肛門墜脹、裡急後重,甚至想上廁所卻無法順利排便,排便次數頻繁,或是排便後又反覆出現上述症狀,感到很不舒服。這些都是因為大腸經脈受到阻礙,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

對於這些症狀,很多人的說法都難以信服,究竟該遵循什麼法則呢?長沙論中提到:對於可以瀉下的情況,就使用大黃類藥物;對於需要溫補的情況,就使用薑、附子等溫性藥物。我們絕不會用巴豆、砒霜等毒性藥物來瀉下,也不應該用緊縮收斂的重藥來治療。

另外,我們也可以參考河間先生的醫學論述:肛門墜脹應該以瀉下藥治療,腹部疼痛應該以和解藥治療,身體沉重應該以溫補藥治療,脈象弦緊則應該祛風,膿血黏稠則應該用重藥來清除,身體寒冷自汗則應該用重藥來溫補,風邪內縮則應該用汗法治療,大便稀溏成痢疾則應該用溫補藥治療,病邪在外表則應該用汗法治療,病邪在裡則應該用瀉下藥治療,病邪在上則應該用涌吐法治療,病邪在下則應該用下瀉藥治療,外熱內寒則應該用內疏之法治療,小便澀滯則應該用利水藥治療。

以上列舉了不同情況下應該使用的不同藥物,以及藥物輕重之分,說明了用藥的原則。只要能夠使氣血暢通,排便就會自然恢復正常,調節氣機,肛門墜脹也會自然消失。

治實治虛之要論。而丹溪又言大虛大寒者,其治驗備載《局方發揮》。觀此諸法,豈可膠柱而調瑟。又有胃弱而閉不食,此言噤口痢病。七方未有詳論者,以內大法推之,內格嘔逆,火起炎上之象。究乎此,則胃虛木火乘之,是土敗木賊也。見此多成危候。

白話文:

關於治療實證和虛證的重要理論。丹溪曾提到對於大虛大寒的症狀,其療效在《局方發揮》中有詳細的記錄。觀察這些方法,我們不能僅僅固守一法而不變通。此外,還有一種情況是胃功能減弱,導致無法進食,這被稱為噤口痢病。對於這種疾病的七種治療方法,在過去的討論中可能並沒有詳細提及。根據內科的基本原則來推測,這可能是由於內部的阻塞導致的嘔吐和逆氣,表現出火熱上昇的徵兆。深入理解這一點,可以發現這是因為胃虛和木火相乘,導致了土的失衡和木的侵擾。遇到這種情況時,往往會產生嚴重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