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震亨

《平治會萃》~ 卷二 (4)

回本書目錄

卷二 (4)

1. 咯血

薑汁、童便、青黛,入血藥中用之,加以四物湯、地黃膏、牛膝膏之類。

白話文:

在處理咯血的情況時,可以使用薑汁、兒童的新鮮尿液(童便)、青黛這些成分,加入有止血效果的藥物中一起使用。此外,還可輔以四物湯、地黃膏、牛膝膏這類補血和滋養的藥物。

2. 衄血

涼血行血為主,犀角地黃湯入鬱金同用。

經血逆行,或血腥,或唾血吐血,用韭葉汁,立效。

白話文:

[鼻出血]

主要以冷卻血液、促進血液循環為治療原則,可使用犀角地黃湯並加入鬱金一同服用。

若是經血逆流,或是有血痰、吐血的情況,使用韭菜葉汁,能立即見效。

3. 溺血

屬熱,山梔子炒,水煎服。或用小薊、琥珀。

有血虛者,四物湯加牛膝膏。

白話文:

【尿血】

這屬於熱性問題,可用山梔子炒過後,用水煎煮服用。或者使用小薊、琥珀來治療。

若是因為血虛導致的,則應在四物湯中加入牛膝膏一同服用。

4. 下血

不可純用寒涼藥。必於寒涼藥中用辛味,並溫,如酒浸炒,涼藥酒煮黃連之類。

有熱,四物湯加炒梔子、升麻、秦艽、膠珠。下血屬虛,當溫散,四物湯加炮乾薑、升麻。

又方,用白芷五倍於丸。凡用血藥,不可單行單止。有風邪下陷,宜升提之。蓋風傷肝,肝生血故。有濕傷血,宜行濕消熱可也。《內經》謂身熱即死,寒則生。此亦是大概言之,必兼證詳之則可,今豈無身熱生寒而死者。脈沉小流連,或微者易治。脈浮大洪數者難愈。宜滑不宜弦。

仲景治痢可溫者五法,可清者十法。或解表,或利小便,或待其自己,區分易治難治極密。但與瀉同,立法不分。學者當辨之。

大孔痛,一曰溫之,一曰清之。久病,身冷自汗,脈沉小者,久病宜溫;暴病,身熱,脈浮洪,宜清。

有可吐者,有可下者,有可汗者。

初得時,原氣未虛,必推蕩之。此通用之法,稍久氣虛則不可。

先水瀉後膿血,此脾傳腎,賊邪難愈;先膿血,後水泄,此腎傳脾,易愈微邪。

如豆汁者濕也。蓋脾胃為水穀之海,無物不受,常兼四臟,故如五色之相雜。當先通利,此迎而奪之之義。如虛者亦宜審之。

因熱而作,不可用巴豆等藥。如傷冷物者或可用,亦宜謹之。

又有時疫作痢,一方一家之內,上下傳染相似,卻宜明運氣之勝,復以治之。

白話文:

[血便]

對於血便的情況,不能單純地使用寒涼性藥物來治療。在使用寒涼藥物的同時,必須加入一些辛辣性的藥物,並且最好使用溫熱的調理方式,例如可以使用酒浸泡後再炒制,或者使用酒煮黃連等方法。

如果患者體內有熱,可以在四物湯中添加炒梔子、升麻、秦艽和膠珠。血便屬於虛弱症狀,應該採用溫熱和散發的方式來治療,可在四物湯中加入炮乾薑和升麻。

另一個方法,可以使用白芷,其用量是其他藥物的五倍。在使用血藥時,不能單純地使用一種藥物。如果有風邪導致下陷的情況,應該使用提升的方法來治療,因為風邪會傷害肝臟,而肝臟負責製造血液。如果濕氣傷害了血液,應當通過排除濕氣和降低體溫來治療。

《內經》提到,如果身體過熱,可能會致命,而身體寒冷則可能活命。這是一個大致的說法,但具體情況還需要根據病人的具體症狀來判斷。現在也可能存在身體過熱而死亡,或者身體寒冷而死亡的情況。如果脈搏沉細且持續,或者非常微弱,那麼這種情況比較容易治療。如果脈搏浮動、大、洪、數,那麼病情就比較難以治癒。在治療上,應該注重滑順,而不是強硬。

張仲景在治療痢疾方面,提供了五種可用溫熱療法,以及十種可用清涼療法的方法。有的需要解表,有的需要利尿,有的需要等待病情自然好轉。他詳細地區分了容易治療和難以治療的情況,但是對於瀉肚和痢疾,他的治療原則並沒有明確區分。學習的人應該能夠分辨這些不同。

對於大腸疼痛,有的需要使用溫熱療法,有的需要使用清涼療法。對於長期患病,身體冰冷自汗,脈搏沉細的情況,長期患病的人適合使用溫熱療法;對於突然患病,身體發熱,脈搏浮動洪大的情

5. 腸風(獨在胄與大腸出)

用黃芩、秦艽、槐角、升麻、青黛。

白話文:

對於腸風的問題,可以使用黃芩、秦艽、槐角、升麻、青黛這些藥材來治療。這裡的腸風是指專門出現在胃和大腸部位的症狀。

6. 夢遺(專主熱,脫精)

戴云:因夢交而出精者,謂之夢遺。不因夢而自泄精者,謂之精滑。皆相火所動。久則有虛而無寒者也。帶下與夢遺同法治。

青黛,海石,黃柏,即椿樹根丸。

內傷氣血,不能固守,當補,八物湯加減,吞椿樹根丸。思想成病,其病在心,安神帶補,熱則流通。

知母,黃柏,蛤粉

白話文:

戴氏說:因作春夢而導致精液排出的現象,稱之為夢遺。並非因為作夢而自行洩精的,則被稱為精滑。這兩種情況都是由身體內部的過度熱能所引發。長時間下來,會出現虛弱但並無寒冷感的狀況。對於帶下和夢遺的治療原則相同。

藥方一:使用青黛、海石、黃柏,以及椿樹根製成的丸藥。

若因內傷導致氣血不足,無法固守,應進行補充,可以服用八物湯,酌情增減,同時服用椿樹根丸。若是因心理壓力或思慮過度而致病,病因在於心,治療時應安神並輔以滋補,使身體熱能得以順暢流動。

藥方二:使用知母、黃柏、蛤粉。

7. 精滑(專主濕熱)

戴云:滑者,小便精滑下也。俱是膀胱濕熱,雖有赤白之異,終無寒熱之別。河間云:天氣熱則水渾濁,寒則澄徹清冷。由此觀之,濁之為病,濕熱明矣。

黃柏,知母,牡蠣,蛤粉

又方,良薑(三錢),芍藥(二錢),黃柏(二錢,燒灰存性),樗樹皮(白皮,一兩半)

上為末,糊為丸,每服三十丸。

白話文:

戴氏說:精滑指的是小便時精液不自主地流出。這都是因為膀胱有濕熱造成的,雖然有赤色和白色的不同,但最終都沒有寒熱的區別。河間氏指出:當天氣熱時,水會變得渾濁;天氣冷時,水就會清澈冰冷。由此可見,造成濁病的原因,正是濕熱。

藥方中的成分包括:黃柏、知母、牡蠣和蛤粉。

另一個藥方,包括:良薑(三錢)、芍藥(二錢)、黃柏(二錢,需燒成灰並保留其藥性)、樗樹皮(取白皮,一兩半)。

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再製成丸狀,每次服用三十粒。

8.

濕熱,有痰,有虛。赤濁屬血,白濁屬氣。(痢、帶同。)寒則堅凝,熱則流通。

大率皆是濕熱流注,宜燥中宮之濕,用二陳湯加蒼朮、白朮。燥去濕,赤者乃是濕傷血,加白芍藥,仍用珍珠粉丸。如椿樹根皮,滑石、青黛等作丸。

虛勞者,用補陰藥,大概不利熱藥。

肥白人必多痰,以二陳湯去其熱。胃弱者兼用人參,以柴胡升胃中之氣。丸藥用青黛、黃柏(炒絹包)、乾薑(炒微黑色)、海石、蛤粉。

胃中濁氣下流為赤白濁者,用柴胡、升麻、蒼朮、白朮,二陳湯丸,藥用樗末、蛤粉、炒薑、炒黃柏。

專主胃中之濁氣下流,滲入膀胱,用青黛、蛤粉。

肝脈弦者,用青黛以瀉肝。

又方,黃柏(一兩,炒黑),生柏(二錢半,一作三兩),海石(三兩),神麯(五錢)

上為末,水為丸。

有熱者,黃柏、滑石、青黛之類。

燥濕痰,南星、半夏、蛤粉。上神麯為丸,青黛為衣,或用海石代曲。

張子元氣血兩虛,有痰,痛風時作,陰火間起,小便白濁,或帶下赤白,方在前痛風中。

一人便濁常有半年,或時夢遺,形瘦,作心虛主治,珍珠粉丸和勻,定志丸服。

一婦人年近六十,形肥,奉養膏粱,飲食肥美,中焦不清,濁氣流入膀胱,下注白濁,白濁即是濕痰也。

戴云:斷用二陳湯去痰,加升麻、柴胡,升胃中之清氣,加蒼朮去濕,白朮補胃,全在活法。服四帖後,濁減大半,覺胸滿。因柴胡、升麻升動其氣,痰阻滿閉,用二陳湯加炒曲、白朮。素無痰者,升動胃氣不滿。

青黛,椿皮,蛤粉,滑石,乾薑,黃柏(炒)

上為末,炒神麯糊丸,仍用前燥濕痰丸,亦能治帶。

又方,滑石利竅,黃柏治濕熱,青黛解鬱結,蛤粉鹹寒入腎,炒乾姜味苦,斂肺氣下降,使陰血生,姜監治之。

白話文:

標題: [渾濁]

內容: 這是指體內有濕熱,伴隨有痰及體虛的狀況。紅色的渾濁與血液相關,白色的渾濁與氣息相關。(這也適用於痢疾和帶狀皰疹。)在寒冷的環境下會變得堅硬,在熱的環境下會變得流動。

大部分情況是由濕熱流注導致,應當除去中焦的濕氣,可使用二陳湯加入蒼朮、白朮。除去濕氣後,如果出現紅色,那可能是濕氣傷害了血液,應當加入白芍藥,並使用珍珠粉做成丸藥。像是椿樹根皮、滑石、青黛等也可做為丸藥。

對於虛弱的人,應該使用補陰的藥物,一般來說不適合熱性的藥物。

肥胖且膚色偏白的人多半有過多的痰,可以使用二陳湯來去除體內的熱氣。胃部虛弱的人可同時使用人參,並使用柴胡來提升胃中的氣。丸藥可使用青黛、炒黃柏、炒乾薑、海石、蛤粉。

如果胃中的渾濁氣體下流導致紅白的渾濁,可使用柴胡、升麻、蒼朮、白朮以及二陳湯做成丸藥,藥材可使用樗木末、蛤粉、炒薑、炒黃柏。

專門針對胃中下流的渾濁氣體,滲入膀胱的情況,可以使用青黛和蛤粉。

若肝臟脈搏緊繃,可用青黛來調節肝臟。

另外一個配方,炒黑的黃柏一兩,生柏二錢半(或三兩),海石三兩,神麴五錢。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用水做成丸藥。

有熱症的,可使用黃柏、滑石、青黛等。

去除濕痰,可以使用南星、半夏、蛤粉。以上神麴做為丸藥的基底,青黛做為外層,或使用海石替代神麴。

張子元的氣血雙虛,有痰,風濕性疼痛偶爾發作,偶爾陰火上升,小便白濁,或帶下赤白,其治療方式在前面的風濕性疼痛中已經說明。

有一個人長期有便濁的情況,偶爾會夢遺,身形消瘦,主要治療心虛,使用珍珠粉丸調和,服用定志丸。

有一位六十歲左右的婦女,身材豐腴,日常飲食偏重油膩,中焦的消化功能不佳,導致渾濁氣體流入膀胱,造成白濁的情況,白濁即為濕痰。

戴氏說:應當使用二陳湯來去除痰,加入升麻和柴胡來提升胃中的清氣,加入蒼朮來去濕,白朮來補胃,整個療程要靈活運用。服用四帖後,渾濁的情況大幅減少,但感覺胸口悶脹。這是因為升麻和柴胡提升了體內的氣,導致痰阻塞,再次使用二陳湯加入炒神麴和白朮。平時沒有痰的人,提升胃氣不會感到脹滿。

青黛,椿皮,蛤粉,滑石,炒乾薑,炒黃柏

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使用炒神麴糊做成丸藥,仍然使用之前去除濕痰的丸藥,也能治療帶狀皰疹。

另一個配方,滑石可以疏通堵塞,黃柏可以治療濕熱,青黛可以解除鬱結,蛤粉鹹寒,能入腎,炒乾薑味道苦澀,能收斂肺氣,讓陰血生長,姜監來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