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症會要》~ 卷一 (8)
卷一 (8)
1. 內傷
內傷者傷諸內也,飲食勞倦,七情六慾是也。外傷者傷諸外也,風寒暑濕,霜雪雨露是也。內外之症治雖不一,而見症多同,診視者恍惚難辨。惟李東垣《內外傷辨》載之詳悉,予撮其大旨,擇其要者言之:同寒熱也,外感則寒熱齊作而無間,內傷則寒熱間作而不齊;同惡寒也,外感則厚衣烈火而不除,內傷則一得溫暖而即解;同頭痛也,外感則連痛不休,內傷則乍痛乍止;外感則鼻塞不通,內傷則口變無味;外感則手背熱,內傷則手心熱;外感則語壯先輕後重,內傷則語弱先重後輕;外感則人迎脈大於氣口一二倍,內傷則氣口脈大於人迎一二倍。
又按《陰陽應象論》雲: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是八益之邪,傷形而不傷氣,有餘之症也,當瀉而不當補。又云:水穀之寒熱感則害人六腑,是七損之病,傷氣而不傷形,不足之症也,當補而不當瀉。故凡汗之下之,吐之,克之,皆瀉也。溫之,和之,養之,調之,皆補也。
辨別明白,免致臨症有失。
白話文:
內傷是指傷害到內臟,例如飲食不節、勞累過度、七情六慾所導致的疾病。外傷是指來自外界的傷害,例如風寒暑濕、霜雪雨露等造成的疾病。內外傷的治療方法不同,但症狀卻有許多相似之處,讓醫生難以分辨。李東垣的《內外傷辨》詳細闡述了內外傷的區別,我將其精華提煉出來,重點說明如下:
內外傷都有寒熱的表現,但外感引起的寒熱會同時出現,而內傷引起的寒熱則會交替出現。內外傷都會怕冷,但外感引起的怕冷,即使穿上厚衣服、靠近火堆也無法緩解,而內傷引起的怕冷,只要稍微溫暖就會好轉。內外傷都會頭痛,但外感引起的頭痛會持續不斷,而內傷引起的頭痛則會時痛時止。外感會導致鼻塞,而內傷則會口淡無味。外感會造成手背發熱,而內傷則會手心發熱。外感會讓聲音洪亮,但一開始較輕,後來逐漸加重,而內傷則會聲音微弱,一開始較重,後來逐漸變輕。外感時人迎脈比氣口脈大一到兩倍,而內傷時氣口脈則比人迎脈大一到兩倍。
此外,《陰陽應象論》指出,天地的邪氣侵入人體,會損害五臟,屬於八益之邪,會傷害身體卻不會傷害氣,屬於有餘之症,應當瀉而不補。水穀的寒熱侵入人體,會損害六腑,屬於七損之病,會傷害氣卻不會傷害身體,屬於不足之症,應當補而不瀉。因此,發汗、吐瀉、攻伐都屬於瀉法,而溫暖、調和、養護則屬於補法。
以上辨別方法清楚明瞭,可以避免在治療疾病時出現失誤。
2. 飲食所傷
經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凡受者皆中氣不足,宜補為要。但治法有先後,不可倒施。故初受之際,積食未行,遽用補益,則治其壅塞,增其痛苦,勢反加劇。必先用消食化痰行氣之藥,保和枳實導滯丸,待食行或吐或瀉或暗消,宿食盡行,然後用六和湯以蕩其未盡之邪,調中湯以回其散失之氣,健脾丸以復其本體之常。斯調治有序而獲寧矣。
大抵此症有三等:輕者因痰裹食積停滯頗少,不痛不嘔,只胸膈不快,中宮不清,久則有塊,或致嘈雜腸鳴。重則食填大陰,壓住肝氣,致肝氣不得上升。肝者將軍之官,其性猛烈,故中脘大痛,胃氣上升,肝氣猛烈助之,載食而吐,則痛隨吐減。或飲食過膈,遂痛在中焦,延及下焦,則成瀉矣。
白話文:
古書上說,如果飲食過度,腸胃就會受傷。所有受到這種傷害的人,都是中氣不足,所以需要補益。但治療方法有先後順序,不能顛倒。
剛開始的時候,積食尚未排出,就急著使用補益藥物,反而會加重阻塞,增加痛苦。必須先用消食化痰、行氣的藥物,比如保和枳實導滯丸,等食物排泄出去,或是嘔吐、腹瀉或暗中消化,宿食完全排出後,再用六和湯去除殘餘的邪氣,用調中湯恢復散失的氣血,用健脾丸恢復脾胃的正常功能。這樣循序漸進地治療,就能恢復健康。
總的來說,這種病症有三個等級:輕者是因為痰裹食積停滯較少,不痛不嘔,只是胸膈不舒服,中宮不舒暢,時間久了會出現塊狀物,或者出現嘈雜的腸鳴聲。重者是因為食積過多,壓住肝氣,導致肝氣不能上升。肝臟是將軍之官,其性猛烈,所以中脘部位會劇痛,胃氣上逆,肝氣也猛烈地助長胃氣,導致嘔吐,因此疼痛會隨著嘔吐而減輕。或者飲食經過食道,就疼痛在中焦部位,進而延及下焦,就會出現腹瀉。
經云:痛隨瀉減,因而獲寧。其至重者,食停過多,濁氣載食下不得泄,胃氣虛衰,上不得吐,陰陽乖隔,營衛不通,須臾危矣。王冰所謂濕霍亂者生,乾霍亂者死,以無吐瀉故也。
白話文:
經書提到:疼痛隨著排便減少,因此得到平靜。最嚴重的情況是,食物積存過多,濁氣帶著食物無法排出,胃氣虛弱,無法嘔吐,陰陽失調,營養和衛生無法流通,片刻間就可能有生命危險。王冰所說的濕霍亂會產生,乾霍亂則會死亡,這是因為沒有嘔吐或排便的緣故。
3. 保和丸
治食所傷胸腹飽悶或食積痞塊,多服自漸消散。脾胃虛者,以補藥用之四君子等湯。
山楂(五兩) 神麯 半夏(各三兩) 茯苓 陳皮 蘿蔔子 連翹(各一兩)
上為末,淡薑湯和米糊為丸,加白朮二兩,即大安丸。健脾消積,最效。
白話文:
治療因飲食不當導致胸腹飽脹悶痛,或食積形成痞塊的症狀,可以服用此方,多次服用後症狀會逐漸消失。脾胃虛弱者,則可以用四君子湯等補藥調理。將山楂、神麴、半夏、茯苓、陳皮、蘿蔔子、連翹等藥材研磨成粉末,以淡薑湯和米糊製成丸劑,再加入白朮,即為大安丸。此方健脾消積,效果顯著。
4. 小保和丸
助脾胃克化,服此飲食易化
白朮(五錢) 山楂 神麯(各二錢五分) 陳皮 白芍(各一錢五分)
為末蒸餅糊丸如綠豆大
白話文:
這道藥方有助於健脾胃、促進消化,食用後容易消化吸收。將白朮、山楂、神麯、陳皮、白芍研磨成粉末,用蒸餅糊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子。
5. 枳朮丸
治痞滿消食強胃 白朮(二兩) 枳實(一兩)
共末用沸湯泡清荷葉少頃去葉用湯老米糊丸
白話文:
治療胃脹、消化不良和增強胃功能的藥方如下:
- 白朮(兩兩份量)
- 枳實(一份量)
將這兩種草藥混合研磨成粉末,然後用沸水浸泡,稍等片刻後取出荷葉,使用該湯液來調製老米糊狀的藥丸。
請注意,這是一個傳統的中醫配方,應在專業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不同人的身體狀況和反應可能不同,因此在開始任何新療法之前,最好先進行詳細的健康評估。
6. 橘紅枳朮丸
治氣弱飲食不消,心中痞悶,前方加橘紅(一兩)
白話文:
治療氣虛導致飲食不易消化,心中感到堵塞不舒適的情況,可以在前方藥方中加入一兩份的「橘紅」。
7. 麴櫱枳朮丸
治飲食太過飽悶不快,前方加神麯、麥芽(各一兩)。
白話文:
治療因飲食過量導致的消化不良、心情不悅,可以在方劑中加入一兩份的神麴和麥芽。
8. 木香枳朮丸
治破滯氣能消飲食開胃,前方加木香(一兩)
白話文:
治療消化不良,能促進飲食,增加胃口。在之前的方子中加入「木香」(一兩)。
9. 半夏枳朮丸
治冷氣內傷,前方加半夏(一兩)
10. 三黃枳朮丸
治傷肉食辛辣厚味填塞滿悶不快
前方加黃連(酒炒) 太黃(酒蒸) 神麯(炒) 橘皮(各二兩) 黃芩(四兩)
白話文:
治療因傷害肉類、食用辛辣及濃厚食物導致的腹部飽脹、不舒適感。
前方加入:
- 黃連(酒炒)
- 太黃(酒蒸)
- 神麯(炒)
- 橘皮(各二兩)
- 黃芩(四兩)
11. 枳實導滯丸
治傷濕熱之物不得施化而作痞滿悶亂不安
大黃(一兩) 枳實 神麯(各五錢) 茯苓 黃芩 黃連 白朮(各三錢) 澤瀉(二錢)
湯浸蒸並丸,量強弱與服以利為度,加木香檳榔各二錢,名木香檳榔丸
六和丸
白朮(四兩) 山楂 神麯(各二兩) 陳皮 白芍(各一兩) 砂仁(五錢) 老米打糊為丸
白話文:
治療傷濕熱引起的痞滿、悶亂、不安,不能使用化濕的方法,可以用大黃一兩、枳實、神麴各五錢、茯苓、黃芩、黃連、白朮各三錢、澤瀉二錢,用湯浸泡後蒸制成丸,根据患者体质调整用量,以通利为度。可以加入木香、檳榔各二錢,叫做木香檳榔丸。
六和丸则用白朮四兩、山楂、神麴各二兩、陳皮、白芍各一兩、砂仁五錢,將老米打成糊狀,製成丸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