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症會要》~
1. 陽毒發斑
2. 升麻葛根湯
治傷寒陽明實熱發斑、麻疹未出已出皆可服(方見瘟疫)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一種疾病,類似於我們現在所說的高燒後身體出現紅斑,或者是麻疹,無論是還未長出來或是已經長出來的疹子,都可以服用此藥方。這個藥方名為「升麻葛根湯」,在瘟疫相關的醫學資料中可以找到具體的配製方式。
3. 玄參升麻湯
治發斑咽痛煩躁譫語:玄參、升麻、甘草。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出疹、咽喉疼痛、心情煩躁及胡言亂語的病症。所用的藥材有:玄參、升麻、甘草,這些是「玄參升麻湯」的主要成分。
4. 白虎化斑湯
治胃熱發斑:石膏(一兩);知母(六錢);甘草(二錢);粳米。虛者加人參二錢,分作二劑。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因胃部過熱而導致的皮膚出現紅斑的情況:使用石膏(約37.5公克)、知母(約22.5公克)、甘草(約7.5公克),以及粳米。如果病人身體虛弱,則需再加入人參(約7.5公克)。這些藥材可分為兩次服用。
5. 陽毒梔子湯
治傷寒壯熱百節煩痛身發斑斕
升麻、石膏(二錢或五分或一錢)、梔子、黃芩、柴胡、白芍(各一錢)、知母(一錢五分)、杏仁(八分)、甘草、姜三片、香豉一百粒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一種類似流感的疾病,症狀包含高燒、全身疼痛、皮膚出現紅斑。治療的藥方包含:升麻、石膏(劑量可能是二錢、五分或者一錢)、梔子、黃芩、柴胡、白芍(這些藥材每種都是一錢)、知母(一錢五分)、杏仁(八分)、甘草,以及三片薑和一百粒的香豉。
6. 陰毒發斑
7. 調中湯
治內傷外感所發陰斑
蒼朮(一錢五分) 陳皮(一錢) 砂仁 藿香 白芍 甘草 桔梗 半夏 白芷 羌活 枳殼(各七分) 川芎(五分) 麻黃 桂枝(各三分)
白話文:
[調中湯]這帖藥方是用來治療因身體內部受損與外部感染所引發的陰性斑疹。
藥方成分包含:蒼朮1.5錢、陳皮1錢、砂仁、藿香、白芍、甘草、桔梗、半夏、白芷、羌活、枳殼各0.7錢、川芎0.5錢、麻黃和桂枝各0.3錢。
8. 大建中湯
治中氣不足,無根失守之火出於肌表而發斑者
人參、黃耆、當歸、白芍、桂心、甘草、半夏、黑附、姜三片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中氣不足,也就是身體內部能量不夠,導致無法固守,使得類似火氣的能量不受控制地從皮膚表面表現出來,形成斑疹的情況。
使用的人參、黃耆、當歸、白芍、桂心、甘草、半夏、黑附子以及三片薑,這些都是用來調理身體,補充中氣,固守體內能量,讓身體恢復平衡的藥材。
9. 升麻鱉甲湯
治陰斑
升麻、當歸、甘草(各一錢二分)、蜀椒(二十粒)、鱉甲(炙一錢)、雄黃(四分另研)水煎去渣,調雄黃末服。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一種稱為陰斑的病症。
處方如下:升麻、當歸、甘草(每種都用一錢二分),蜀椒(使用二十粒),鱉甲(需先經過炙烤,用量一錢),雄黃(用量四分,需另外研磨)。將上述藥材用水煎煮,過濾掉藥渣後,再將雄黃粉末加入煎好的藥水中一同服用。
10. 補中滋榮湯
人參、川芎(各七分)、陳皮、柴胡、神麯、白朮、茯苓、歸身(各五分)、砂仁、升麻(各四分)
白話文:
這份古方「補中滋榮湯」的成分包括:人參與川芎各約2.1公克,陳皮、柴胡、神麯、白朮、茯苓及當歸身各約1.5公克,最後砂仁和升麻則各約1.2公克。
11. 補中益氣湯
方見內傷 癮疹
白話文:
翻譯後的內容為:「補中益氣湯這個藥方可以參考『內傷』這部分的描述,它適用於治療癮疹。」在這裡,"內傷"可能指的是李東垣的《脾胃論》中的一個章節,而"癮疹"則是指一種皮膚病,類似我們現在所說的蕁麻疹。
12. 丹溪加減通聖散
川芎 當歸 麻黃 薄荷 連翹 白芍 黃芩 石膏 桔梗(各一錢) 滑石(三錢) 荊芥 梔子 白朮(二錢) 甘草(八分)
本方除防風、硝黃加姜三片,身疼加蒼朮、羌活,痰加半夏。
白話文:
這處方名為「丹溪加減通聖散」,藥材包含:川芎、當歸、麻黃、薄荷、連翹、白芍、黃芩、石膏、桔梗,這些藥材每樣都使用一錢;滑石則用三錢;荊芥、梔子和白朮各使用二錢;而甘草則用八分。
在此處方中,不使用防風和硝黃,但會添加三片薑。如果身體疼痛,會額外加入蒼朮和羌活;若是有痰的情況,則會增加半夏的成分。
13. 消風散
治風熱丹疹
荊芥穗、炙甘草、陳皮、厚朴、藿香、蟬蛻、人參、白殭蠶、茯苓、防風、川芎、羌活
白話文:
[消風散]這方藥用於治療因風熱引起的紅疹。
藥材包含:荊芥穗、炙甘草、陳皮、厚朴、藿香、蟬蛻、人參、白僵蠶、茯苓、防風、川芎、羌活。
在現代語境下可解讀為: 此藥方適用於治療由風熱導致的皮膚紅疹。
所需藥材有:荊芥穗、炙甘草、陳皮、厚朴、藿香、蟬蛻、人參、白僵蠶、茯苓、防風、川芎、羌活。
14. 三一承氣湯
大黃、芒硝、厚朴、枳實、甘草、姜三片
白話文:
這則古文中醫配方在現代白話文中是:「三一承氣湯的成分包括大黃、芒硝、厚朴、枳實、甘草,以及三片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