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邁書

《方症會要》~ 卷一 (7)

回本書目錄

卷一 (7)

1. 升麻葛根湯

治傷寒陽明實熱發斑、麻疹未出已出皆可服(方見瘟疫)

2. 玄參升麻湯

治發斑咽痛煩躁譫語:玄參、升麻、甘草。

白話文:

治療發斑、咽痛、煩躁和胡言亂語的方子,包含了玄參、升麻和甘草這三種藥材。

3. 白虎化斑湯

治胃熱發斑:石膏(一兩);知母(六錢);甘草(二錢);粳米。虛者加人參二錢,分作二劑。

白話文:

治療胃熱引發的皮膚斑點:使用石膏(一兩),知母(六錢),甘草(二錢),以及粳米。若體質虛弱,可再加入人參(二錢),此方分成兩劑服用。

4. 陽毒梔子湯

治傷寒壯熱百節煩痛身發斑斕

升麻、石膏(二錢或五分或一錢)、梔子、黃芩、柴胡、白芍(各一錢)、知母(一錢五分)、杏仁(八分)、甘草、姜三片、香豉一百粒

白話文:

治療傷寒發熱,全身疼痛,皮膚出現斑點,可用升麻、石膏、梔子、黃芩、柴胡、白芍、知母、杏仁、甘草,以及薑三片、香豉一百粒。

5. 調中湯

治內傷外感所發陰斑

蒼朮(一錢五分) 陳皮(一錢) 砂仁 藿香 白芍 甘草 桔梗 半夏 白芷 羌活 枳殼(各七分) 川芎(五分) 麻黃 桂枝(各三分)

白話文:

治療因內傷外感引發的陰斑,可以使用蒼朮一錢五分、陳皮一錢、砂仁、藿香、白芍、甘草、桔梗、半夏、白芷、羌活、枳殼各七分、川芎五分、麻黃、桂枝各三分。

6. 大建中湯

治中氣不足,無根失守之火出於肌表而發斑者

人參、黃耆、當歸、白芍、桂心、甘草、半夏、黑附、姜三片

白話文:

治療中氣不足、元氣虛弱導致火氣上浮肌膚,出現斑點的病症,可以使用人參、黃耆、當歸、白芍、桂心、甘草、半夏、黑附,以及三片薑。

7. 升麻鱉甲湯

治陰斑

升麻、當歸、甘草(各一錢二分)、蜀椒(二十粒)、鱉甲(炙一錢)、雄黃(四分另研)水煎去渣調雄黃末服

白話文:

用升麻、當歸、甘草各一錢二分,蜀椒二十粒,鱉甲炙一錢,雄黃四分研末,用水煎煮,去渣後加入雄黃末服用。

8. 補中滋榮湯

人參、川芎(各七分)、陳皮、柴胡、神麯、白朮、茯苓、歸身(各五分)、砂仁、升麻(各四分)

白話文:

人參、川芎各七分,陳皮、柴胡、神麯、白朮、茯苓、歸身各五分,砂仁、升麻各四分。

9. 補中益氣湯

方見內傷 癮疹

10. 丹溪加減通聖散

川芎 當歸 麻黃 薄荷 連翹 白芍 黃芩 石膏 桔梗(各一錢) 滑石(三錢) 荊芥 梔子 白朮(二錢) 甘草(八分)

本方除防風、硝黃加姜三片,身疼加蒼朮、羌活,痰加半夏。

白話文:

川芎、當歸、麻黃、薄荷、連翹、白芍、黃芩、石膏、桔梗各一錢,滑石三錢,荊芥、梔子、白朮二錢,甘草八分。此方之外,若患者有風寒症狀,可加防風、硝黃和三片生薑;若患者身痛,可加蒼朮、羌活;若患者痰多,可加半夏。

11. 消風散

治風熱丹疹

荊芥穗、炙甘草、陳皮、厚朴、藿香、蟬蛻、人參、白殭蠶、茯苓、防風、川芎、羌活

白話文:

治療風熱丹疹的方劑可以使用:

  • 荊芥穗: 清熱解表,透疹止癢。
  • 炙甘草: 調和藥性,緩解藥物的副作用。
  • 陳皮: 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 厚朴: 行氣化濕,消痰止咳。
  • 藿香: 解表化濕,開胃消食。
  • 蟬蛻: 疏風散熱,止癢消腫。
  • 人參: 補氣益血,生津止渴。
  • 白殭蠶: 疏散風熱,清熱解毒。
  • 茯苓: 健脾利濕,寧心安神。
  • 防風: 祛風解表,止痛止癢。
  • 川芎: 活血行氣,止痛止癢。
  • 羌活: 祛風濕,止痛止癢。

12. 三一承氣湯

大黃、芒硝、厚朴、枳實、甘草、姜三片

白話文:

  • 大黃:這是一種具有清熱解毒和瀉下通便作用的藥材。
  • 芒硝:芒硝主要用於潤腸通便、清熱解毒等功效。
  • 厚朴:它能調理脾胃,有化滯消積和助消化的作用。
  • 枳實:這種藥材有助於消食化痰,常被用於治療胃腸不適。
  • 甘草:甘草是常用的調和藥物,能調節其他藥物的性能,有緩和、補益的作用。
  • 姜三片:在藥方中加入三片生薑,可以增加溫暖的效應,對於寒性病症有輔助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