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症會要》~ 卷一 (9)
卷一 (9)
1. 參苓白朮散
治脾胃虛弱,飲食不進,或嘔吐、瀉利極大,病後補助脾胃
人參、白朮、茯苓、山藥、扁豆(各一兩五錢)、甘草、桔梗、薏苡、蓮肉(各一兩)
為末,每服一錢,南棗湯調服
白話文:
針對脾胃虛弱、食慾不振、嘔吐腹瀉嚴重,以及病後需要補益脾胃的人,可以將人參、白朮、茯苓、山藥、扁豆、甘草、桔梗、薏苡仁、蓮子等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取一錢,用紅棗湯調服。
2. 備急大黃丸
治心腹諸猝暴痛,因飲食自倍,冷熱不調
大黃 乾薑 巴豆霜(各等分)
上末煉蜜搗丸如小綠豆大,每服一二丸,利為度。
勞倦內傷,經日遠行,氣衰少穀,氣不盛,上脘不行,下脘不通,而胃氣熱,熱氣熏蒸胸中,故胸中熱。又曰勞者溫之,損者補之。是知勞倦者,因勞而致倦也。經謂之解㑊。故人有勞心者,思慮無窮;有勞力者,筋骨憊軟,致元氣下流,心志慵懶,四肢怠惰,嗜臥怯行,飲食少味。急以補中益氣湯加杜仲、枸杞溫補,不比傷飲食,先消而後補也。
白話文:
治療心腹突然劇烈疼痛,原因是飲食過度,寒熱失調,可用大黃、乾薑、巴豆霜等量研磨成末,加蜜煉成丸,如綠豆大小,每次服用一兩丸,以通便為度。若是因勞累內傷,長途跋涉,導致氣虛食少,氣血不足,上脘不暢,下脘不通,而胃氣又熱,熱氣上熏胸部,所以胸中發熱。古人說勞則溫之,損則補之,說明勞累是因為勞作導致疲倦。經書中稱之為解㑊。因此,勞心的人,思慮過度;勞力的人,筋骨疲憊,導致元氣下沉,心志懶散,四肢無力,嗜睡懶動,飲食無味。此時應服用補中益氣湯,加入杜仲、枸杞溫補,但要先消食再補,不可直接進補飲食。
3. 補中益氣湯
治中氣虛弱,飢困勞倦
人參、黃耆(各一錢);白朮、當歸(各七分);陳皮、甘草、升麻、柴胡(各五分)
白話文:
針對中氣虛弱,容易感到飢餓、疲勞和勞累的症狀,可以用人參、黃耆各一錢,白朮、當歸各七分,陳皮、甘草、升麻、柴胡各五分來調理。
4. 調中益氣湯
治脾胃不調而氣弱者
人參(五分) 黃耆 蒼朮 木香(二分) 陳皮 升麻 柴胡 炙甘草
白話文:
這是一種治療脾胃不調、導致氣虛的藥方,主要成分包括人參、黃耆、蒼朮、木香、陳皮、升麻、柴胡和炙甘草。
5. 七情六慾所傷
七情者喜怒哀樂愛惡欲也。六慾者耳目口鼻舌身意也。若是者皆神思間病,非若飲食勞倦之症,猶有可消可溫可補可調者比也。故婦人得之鬱而不舒,多成勞病。男子得之蓄而不解,多成膈病。雖然七情之中,得禍至速者惟怒為甚。六慾之中,得患最大者惟色為先。經目大怒則令人暴絕,煎厥使血菀於上。
又云怒則氣逆。常見人大怒之後,血大妄吐。得此患者當以氣升血亦升,氣降血亦降。即用降氣制肝湯,庶得氣平而愈。難經曰損其腎者補其精。素問雲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凡人色欲無節,內損真陰。如木之損其根,水之涸其源。陰精既虛相火自動。故曰腎本屬水虛則熱矣。
白話文:
七情六慾與疾病關係
七情指的是喜、怒、哀、樂、愛、惡、欲。 六慾指的是耳、目、口、鼻、舌、身、意。 這些情緒和欲望,都屬於精神方面的病症,不像飲食勞累所導致的疾病,可以用藥物來消、溫、補、調。
婦人如果長期處於鬱悶不舒的狀態,容易導致勞病。 男子如果長期壓抑著自己的情緒,容易導致膈病。
七情之中,最容易引發疾病的是怒。 六慾之中,最容易導致疾病的是色慾。
經書記載,大怒會導致人暴斃,因為怒氣會使血液逆流向上。
怒氣還會導致氣逆,常見到人怒火攻心後,會吐血。 遇到這種情況,需要讓氣血同時上升或下降,可以用降氣制肝湯來平息怒氣,使患者恢復健康。
**《難經》**提到,損傷腎臟就要補益精氣。 **《素問》**則說,精氣不足可以用美味的食物來補充。
色慾過度會損傷人體的真陰,就像樹木失去根基,河流乾涸一樣。 陰精虛損,就會導致相火旺盛。 所以說,腎臟屬水,虛則生熱。
心本屬火虛則寒矣。腎脈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系舌本。腎火一動肝火隨之,入肺成肺嗽,入喉成喉痹。而潮熱盜汗夢遺百病皆起。病勢未劇猶可圖痊,故制十味回生。
白話文:
心是屬於火的,如果心氣虛弱,就會產生寒象。腎經的脈氣貫穿過肝和膈肌,進入肺部,再沿著喉嚨,繞過舌根。腎中的火氣一動,會引發肝火跟隨,進到肺部會造成咳嗽,進入喉嚨則會導致喉部發炎。同時,還會引起潮熱、盜汗和遺精等多種疾病。如果病情還不算嚴重,還有機會恢復健康,因此制定了這十味藥材組成的回生方劑。
6. 降氣制肝湯
白芍(一錢五分) 當歸(七分) 前胡、厚朴、陳皮(各六分) 桂(三分) 蘇子、蘿蔔子(各一錢) 甘草、桑皮(各五分) 姜二片、棗二枚
白話文:
白芍一錢五分,當歸七分,前胡、厚朴、陳皮各六分,桂三分,蘇子、蘿蔔子各一錢,甘草、桑皮各五分,薑二片,棗二枚。
7. 回生丸
熟地(四兩) 山藥(三兩) 知母 丹皮(各一兩五錢) 枸杞 茯神 澤瀉 黃柏山萸 杜仲(各二兩)
白話文:
熟地四兩,山藥三兩,知母、丹皮各一兩五錢,枸杞、茯神、澤瀉、黃柏、山萸、杜仲各二兩。
8. 暑症
暑症脈虛身熱背惡寒而垢身多汗甚者悶亂不寧然亦有輕重之別故有冒暑有傷暑有中暑冒暑者黃連香薷飲益元散瀉者五苓傷暑者清暑益氣湯中暑者人參白虎湯清肺湯隨輕重而調治鮮有不效者昔張潔古以靜而得之為中暑中暑者陰症動而得之為中熱中熱者陽症中暑其病必苦頭痛惡寒身形拘急使周身之陽氣不得發越大順散熱藥主之動而得之為中熱其病必大發熱大渴引飲汗大泄乃為熱傷肺氣白虎蒼朮等湯涼藥主之嘻暑與熱一病也奈何分動靜又分陰陽彼所謂深堂大廈而受寒涼使形體拘急此正四時傷寒稍一解表則陽氣自伸身熱自退安得以中暑名之況大順散本為夏熱人多食涼水瓜果故用此散以治中寒嘔逆耳與中暑何與若予所謂中暑者即經所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是也惟其人中氣已虛故邪熱得以深入是熱傷氣分也氣分熱傷則脈虛邪氣橫行則身熱壅上則面垢背惡寒是宜以傷暑中暑名之而以重劑治之也其感之輕者則為冒暑而以輕劑調之也若中熱之人中氣不虛故身雖受大熱此肌肉受之甚則延入腸胃或渴或瀉身雖燥熱而無倦怠脈必強盛而不虛弱是有餘之症也當用白虎清涼解毒之劑治之非若傷暑不足之症當清當補者比也故曰脈盛身寒得之傷寒蓋寒傷形而不傷氣也其即避暑深堂大廈而受其寒涼之謂歟又曰脈虛身弱得之傷暑蓋暑傷氣而不傷形也其即氣虛之人暑邪深入之謂歟
白話文:
夏天容易中暑,症狀包括脈虛、身體發熱、背部發冷、皮膚油膩、出汗很多,並且感到煩悶、不安。中暑的程度不同,可以分為冒暑、傷暑和中暑。冒暑可以服用黃連香薷飲、益元散;傷暑可以服用清暑益氣湯;中暑則可以服用人參白虎湯、清肺湯。根據不同的病情輕重程度,選用不同的藥物治療,幾乎都能取得良好的療效。
古人認為,中暑是因靜止狀態下受暑氣侵襲而引起的,屬於陰症;而中熱則是由於運動狀態下受暑氣侵襲而引起的,屬於陽症。中暑的患者通常會感到頭疼、惡寒、身體僵硬,這是由於陽氣不能正常發散所致。可以用大順散來治療。中熱患者則會出現高燒、口渴、大量飲水、出汗、腹瀉等症狀,這是由於暑氣傷了肺氣所致。可以用白虎蒼朮湯等涼性藥物來治療。
暑氣和熱氣其實是同一個病因,只是根據發病時身體的狀態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有些人因為長時間待在冷氣房,身體突然暴露在炎熱環境中,就會出現類似中暑的症狀,這其實是四時傷寒,只要稍微解表,陽氣就能恢復正常,身體的發熱現象也會自然消失,不需要用中暑的名稱來稱呼。況且,大順散是針對夏天經常吃冷飲、西瓜等寒涼食物而引起的嘔逆腹瀉的症狀,跟中暑沒有直接關係。
真正中暑的人,通常是體內正氣虛弱,抵抗力低下,才容易被暑邪入侵。暑邪入侵後,會傷及氣分,導致脈虛、身體發熱、面部油膩、背部發冷等症狀。因此,應該根據中暑的程度,採用不同的藥物來治療。輕微的冒暑,可以服用輕劑來調理。而中暑則需要用重劑治療。
有些人雖然暴露在高温下,但體內正氣充沛,所以即使身體發熱,也不會感到疲倦,脈象也依然強勁。這種情況是屬於有餘之症,應該服用白虎湯等清涼解毒的藥物來治療。而傷暑屬於不足之症,需要既清熱又補氣的藥物來治療。
傷寒是寒邪入侵,傷及形體,但不傷氣。例如,躲避炎熱待在冷氣房,突然暴露在高温環境中,就會容易出現傷寒的症狀。傷暑則是暑邪入侵,傷及氣分,但不傷形體。例如,體內氣虛的人,更容易受到暑邪的侵襲。
外夏月有中暍一症類中暑也但中暑心與小腸受之中暍太陽膀胱受之為少異耳
中(暑熱)辨
張潔古云靜而得之為中暑動而得之為中熱中暑者陰症中熱者陽症東垣云避暑熱於深堂大廈得之者名曰中暑其病必頭痛惡寒形體拘急若行人於日中勞役得之者名曰中熱其病必頭痛發熱大渴引飲予閱此而疑之者已歷年矣及觀溯洄集而得王氏之論深合子心其言避暑於深堂廣廈而得頭痛惡寒等症非暑邪也身中陽氣受陰寒所遏而作也此正四時傷寒之類安可以中暑名之乎夫暑熱者夏令之大行也人或飢餓勞動元氣虧乏暑氣乘虛而入名曰中暑其人元氣不虛但酷熱侵傷名曰中熱其實一也今乃動靜分之所得何哉是論也實王氏心得之言悟於中暑中熱二義尚欠明悉子復補其遺意經曰脈虛身熱面垢背惡寒得之傷暑蓋以其人元氣本虛暑氣乘虛而入心脾二經故有脈虛身熱面垢燥渴背惡寒小便秘塞等症皆不足之症也若其人元氣不虛而遇此亢極之陽先侵肌膚漸入肺胃故成壯熱項痛肢節腫痛大渴引飲脈洪而實此皆有餘之症也故治不足者清暑益氣湯清燥湯人參白虎湯皆補虛清熱之劑而發表通里之治不得而與焉治有餘者仲景用麻黃桂枝石膏知母黃芩湯麻黃雖不宜於夏而治法大意可見丹溪用黃連香薷飲黃連解毒湯此皆發表清裡之劑而補益調養之治不得而與焉故活人書云
白話文:
外夏月有中暍一症,類中暑也,但中暑心與小腸受之,中暍太陽膀胱受之,為少異耳。
中(暑熱)辨
張潔古云:「靜而得之為中暑,動而得之為中熱。中暑者陰症,中熱者陽症。」東垣云:「避暑熱於深堂大廈,得之者名曰中暑,其病必頭痛惡寒,形體拘急。若行人於日中勞役得之者,名曰中熱,其病必頭痛發熱,大渴引飲。」予閱此而疑之者,已歷年矣。及觀溯洄集而得王氏之論,深合子心。其言:「避暑於深堂廣廈而得頭痛惡寒等症,非暑邪也,身中陽氣受陰寒所遏而作也。此正四時傷寒之類,安可以中暑名之乎?夫暑熱者,夏令之大行也,人或飢餓勞動,元氣虧乏,暑氣乘虛而入,名曰中暑。其人元氣不虛,但酷熱侵傷,名曰中熱。其實一也。今乃動靜分之,所得何哉?」是論也,實王氏心得之言。悟於中暑中熱二義,尚欠明悉,子復補其遺意。經曰:「脈虛身熱,面垢背惡寒,得之傷暑。」蓋以其人元氣本虛,暑氣乘虛而入心脾二經,故有脈虛身熱,面垢燥渴,背惡寒,小便秘塞等症,皆不足之症也。若其人元氣不虛,而遇此亢極之陽,先侵肌膚,漸入肺胃,故成壯熱項痛,肢節腫痛,大渴引飲,脈洪而實,此皆有餘之症也。故治不足者,清暑益氣湯清燥湯人參白虎湯皆補虛清熱之劑,而發表通里之治不得而與焉。治有餘者,仲景用麻黃桂枝石膏知母黃芩湯,麻黃雖不宜於夏,而治法大意可見。丹溪用黃連香薷飲黃連解毒湯,此皆發表清裡之劑,而補益調養之治不得而與焉。故活人書云…
解釋
這段文字是關於古代醫學中「中暍」和「中暑」的辨證論述。
- 中暍:指的是陽氣不足,太陽膀胱受寒而導致的病症,類似於現代醫學中的寒性中暑。
- 中暑:指的是陽氣過盛,心和小腸受熱而導致的病症,類似於現代醫學中的熱性中暑。
文中還引用了張潔古和東垣的觀點,以及王氏的論述,對中暑和中熱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主要內容包括:
- 中暑和中熱的區分:中暑是靜態狀態下,陽氣不足導致的,屬於陰症;中熱是動態狀態下,陽氣過盛導致的,屬於陽症。
- 王氏觀點:王氏認為,避暑於深堂廣廈而得頭痛惡寒等症,並非暑邪所致,而是陽氣受寒所遏。
- 中暑和中熱的病因:中暑是元氣虧乏,暑氣乘虛而入;中熱是酷熱侵傷所致。
- 不同體質的治療方法:元氣不足者,需清暑益氣,補虛清熱;元氣充盈者,需發表清裡,宣泄熱邪。
這段文字闡述了古代醫學家對於中暑和中熱的辨證論述,並指出了不同的治療方法,体现了中医的辨证论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