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症會要》~ 卷一 (9)
卷一 (9)
1. 參苓白朮散
治脾胃虛弱,飲食不進,或嘔吐、瀉利極大,病後補助脾胃
人參、白朮、茯苓、山藥、扁豆(各一兩五錢)、甘草、桔梗、薏苡、蓮肉(各一兩)
為末,每服一錢,南棗湯調服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脾胃功能弱,導致食慾不振,或者有嘔吐、嚴重腹瀉的狀況,也適用於疾病康復後調理脾胃。
所需藥材包括:人參、白朮、茯苓、山藥、扁豆(各自使用45克)、甘草、桔梗、薏苡、蓮肉(各自使用30克)。
製作方法是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約3克,用南棗熬煮的湯來送服。
2. 備急大黃丸
治心腹諸猝暴痛,因飲食自倍,冷熱不調
大黃 乾薑 巴豆霜(各等分)
上末煉蜜搗丸如小綠豆大,每服一二丸,利為度。
勞倦內傷,經日遠行,氣衰少穀,氣不盛,上脘不行,下脘不通,而胃氣熱,熱氣熏蒸胸中,故胸中熱。又曰勞者溫之,損者補之。是知勞倦者,因勞而致倦也。經謂之解㑊。故人有勞心者,思慮無窮;有勞力者,筋骨憊軟,致元氣下流,心志慵懶,四肢怠惰,嗜臥怯行,飲食少味。急以補中益氣湯加杜仲、枸杞溫補,不比傷飲食,先消而後補也。
白話文:
【備急大黃丸】
用於治療心腹各種突然劇烈疼痛,因過量飲食,或是飲食冷熱不調所致。
藥材包括:大黃、乾薑、巴豆霜(各取等量)。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加入煉蜜製成如小綠豆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一到兩粒,至腸胃通暢為止。
對於因疲勞內傷,如經過長途跋涉,身體虛弱,飲食不足,導致上消化道運行不順,下消化道堵塞,且胃部有熱感,熱氣上沖胸腔導致胸部發熱的情況,可以理解為勞累需溫養,損耗需滋補。由此可得知,所謂勞倦,是由勞累引發的疲憊。這在醫學上被稱為解怠。
因此,有人因腦力勞動過度,思緒紛飛無盡;有人因體力勞動過度,導致筋骨疲乏,元氣下洩,心神倦怠,四肢乏力,嗜睡懶動,對食物失去興趣。此時應立即服用補中益氣湯,並添加杜仲、枸杞來溫暖滋補,與處理飲食過量的情況不同,需先消導再進行滋補。
3. 補中益氣湯
治中氣虛弱,飢困勞倦
人參、黃耆(各一錢);白朮、當歸(各七分);陳皮、甘草、升麻、柴胡(各五分)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中氣不足,因長時間的飢餓、疲勞和過度勞累的情況。使用的人參和黃耆各約三克;白朮和當歸各約二點一克;陳皮、甘草、升麻和柴胡各約一點五克。這便是所謂的補中益氣湯。
4. 調中益氣湯
治脾胃不調而氣弱者
人參(五分) 黃耆 蒼朮 木香(二分) 陳皮 升麻 柴胡 炙甘草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那些脾胃功能失調,並且氣虛的人。
人參五分,黃耆適量,蒼朮適量,木香二分,陳皮適量,升麻適量,柴胡適量,炙甘草適量。這些是[調中益氣湯]的成分。
在現代語境下,這句話的意思是:此方適用於脾胃機能不佳且有氣虛症狀的人。該藥方包含人參、黃耆、蒼朮、木香、陳皮、升麻、柴胡以及炙甘草等成分。
5. 七情六慾所傷
七情者喜怒哀樂愛惡欲也。六慾者耳目口鼻舌身意也。若是者皆神思間病,非若飲食勞倦之症,猶有可消可溫可補可調者比也。故婦人得之鬱而不舒,多成勞病。男子得之蓄而不解,多成膈病。雖然七情之中,得禍至速者惟怒為甚。六慾之中,得患最大者惟色為先。經目大怒則令人暴絕,煎厥使血菀於上。
又云怒則氣逆。常見人大怒之後,血大妄吐。得此患者當以氣升血亦升,氣降血亦降。即用降氣制肝湯,庶得氣平而愈。難經曰損其腎者補其精。素問雲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凡人色欲無節,內損真陰。如木之損其根,水之涸其源。陰精既虛相火自動。故曰腎本屬水虛則熱矣。
心本屬火虛則寒矣。腎脈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系舌本。腎火一動肝火隨之,入肺成肺嗽,入喉成喉痹。而潮熱盜汗夢遺百病皆起。病勢未劇猶可圖痊,故制十味回生。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情緒與慾望對健康造成的影響]。
所謂的七情指的是喜悅、憤怒、悲傷、快樂、愛慕、厭惡和慾望。六慾指的是對聲音、視覺、味覺、嗅覺、觸覺以及思維的慾望。這些都是精神層面的問題,不像飲食過量或勞累疲倦那樣的身體病狀,還可以透過消化、溫養、補充或調整來改善。因此,婦女如果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感到鬱悶不舒暢,很容易造成勞累疾病;男性如果受困於這些問題,積蓄在心中無法排解,多半會形成膈肌疾病。然而,在七情當中,帶來災禍最快的就是憤怒;在六慾當中,造成危害最大的莫過於性慾。根據醫經記載,極度的憤怒會導致人突然昏厥,讓血液聚集在頭部。
再說,憤怒會導致氣血逆流。常見到人在極度憤怒後,會大量咯血。對於這種病症,應該理解為氣血一同上升,氣血也會一同下降。因此,應使用降氣制肝湯,這樣才能使氣血平穩而得到康復。《難經》提到:損傷了腎臟,就該補充精氣。《素問》也說過:精氣不足時,應通過食物來補充。人若縱慾無度,就會損害體內的真陰,就像樹木失去了根,水源被枯竭一樣。當陰精虛弱,相對的火氣就會自行旺盛。所以說,腎臟原本屬於水,虛弱時就會發熱;心臟原本屬於火,虛弱時就會變冷。腎臟的脈絡貫穿肝膈,進入肺部,沿著喉嚨連接舌根。一旦腎臟的火氣活動,肝臟的火氣也會跟隨,進入肺部會造成咳嗽,進入喉嚨會導致喉痛。同時,還會出現潮熱、盜汗、遺精等各種疾病。如果病情尚未嚴重,仍有機會得以康復,因此製作了「十味回生」藥方。
6. 降氣制肝湯
白芍(一錢五分) 當歸(七分) 前胡、厚朴、陳皮(各六分) 桂(三分) 蘇子、蘿蔔子(各一錢) 甘草、桑皮(各五分) 姜二片、棗二枚
白話文:
【降氣制肝湯】
這帖藥方包含了:白芍1.5錢、當歸0.7錢、前胡0.6錢、厚朴0.6錢、陳皮0.6錢、肉桂0.3錢、紫蘇子1錢、蘿蔔子1錢、甘草0.5錢、桑白皮0.5錢,以及兩片薑和兩顆紅棗。
7. 回生丸
熟地(四兩) 山藥(三兩) 知母 丹皮(各一兩五錢) 枸杞 茯神 澤瀉 黃柏山萸 杜仲(各二兩)
白話文:
[回生丸]的成分包括:熟地四兩、山藥三兩、知母一兩五錢、牡丹皮一兩五錢、枸杞二兩、茯神二兩、澤瀉二兩、黃柏二兩、山茱萸二兩、杜仲二兩。換成現代的說法就是,製造[回生丸]時,需要準備熟地160克、山藥120克、知母45克、牡丹皮45克、枸杞60克、茯神60克、澤瀉60克、黃柏60克、山茱萸60克、杜仲60克。
8. 暑症
暑症脈虛身熱背惡寒而垢身多汗甚者悶亂不寧然亦有輕重之別故有冒暑有傷暑有中暑冒暑者黃連香薷飲益元散瀉者五苓傷暑者清暑益氣湯中暑者人參白虎湯清肺湯隨輕重而調治鮮有不效者昔張潔古以靜而得之為中暑中暑者陰症動而得之為中熱中熱者陽症中暑其病必苦頭痛惡寒身形拘急使周身之陽氣不得發越大順散熱藥主之動而得之為中熱其病必大發熱大渴引飲汗大泄乃為熱傷肺氣白虎蒼朮等湯涼藥主之嘻暑與熱一病也奈何分動靜又分陰陽彼所謂深堂大廈而受寒涼使形體拘急此正四時傷寒稍一解表則陽氣自伸身熱自退安得以中暑名之況大順散本為夏熱人多食涼水瓜果故用此散以治中寒嘔逆耳與中暑何與若予所謂中暑者即經所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是也惟其人中氣已虛故邪熱得以深入是熱傷氣分也氣分熱傷則脈虛邪氣橫行則身熱壅上則面垢背惡寒是宜以傷暑中暑名之而以重劑治之也其感之輕者則為冒暑而以輕劑調之也若中熱之人中氣不虛故身雖受大熱此肌肉受之甚則延入腸胃或渴或瀉身雖燥熱而無倦怠脈必強盛而不虛弱是有餘之症也當用白虎清涼解毒之劑治之非若傷暑不足之症當清當補者比也故曰脈盛身寒得之傷寒蓋寒傷形而不傷氣也其即避暑深堂大廈而受其寒涼之謂歟又曰脈虛身弱得之傷暑蓋暑傷氣而不傷形也其即氣虛之人暑邪深入之謂歟
外夏月有中暍一症類中暑也但中暑心與小腸受之中暍太陽膀胱受之為少異耳
中(暑熱)辨
張潔古云靜而得之為中暑動而得之為中熱中暑者陰症中熱者陽症東垣云避暑熱於深堂大廈得之者名曰中暑其病必頭痛惡寒形體拘急若行人於日中勞役得之者名曰中熱其病必頭痛發熱大渴引飲予閱此而疑之者已歷年矣及觀溯洄集而得王氏之論深合子心其言避暑於深堂廣廈而得頭痛惡寒等症非暑邪也身中陽氣受陰寒所遏而作也此正四時傷寒之類安可以中暑名之乎夫暑熱者夏令之大行也人或飢餓勞動元氣虧乏暑氣乘虛而入名曰中暑其人元氣不虛但酷熱侵傷名曰中熱其實一也今乃動靜分之所得何哉是論也實王氏心得之言悟於中暑中熱二義尚欠明悉子復補其遺意經曰脈虛身熱面垢背惡寒得之傷暑蓋以其人元氣本虛暑氣乘虛而入心脾二經故有脈虛身熱面垢燥渴背惡寒小便秘塞等症皆不足之症也若其人元氣不虛而遇此亢極之陽先侵肌膚漸入肺胃故成壯熱項痛肢節腫痛大渴引飲脈洪而實此皆有餘之症也故治不足者清暑益氣湯清燥湯人參白虎湯皆補虛清熱之劑而發表通里之治不得而與焉治有餘者仲景用麻黃桂枝石膏知母黃芩湯麻黃雖不宜於夏而治法大意可見丹溪用黃連香薷飲黃連解毒湯此皆發表清裡之劑而補益調養之治不得而與焉故活人書云
白話文:
[暑症]的內容如下:
對於暑症,其主要特徵包括脈搏虛弱、身體發熱、背部感覺寒冷且容易出汗,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感到混亂不安。然而,暑症也有輕重之分,因此有「冒暑」、「傷暑」和「中暑」三種情況。「冒暑」的治療方式是使用黃連香薷飲或益元散;若是「傷暑」,則使用清暑益氣湯;若是「中暑」,則使用人參白虎湯或清肺湯。根據病情的輕重來調整治療方法,通常都能獲得不錯的效果。
過去,張潔古認為靜態情況下得到的是「中暑」,屬於陰症;而在活動狀態下得到的是「中熱」,屬於陽症。對於「中暑」的患者,其症狀會包括頭痛、惡寒以及身體緊繃,這時應該使用大順散等熱藥來治療。對於「中熱」的患者,其症狀會包括高熱、口渴且大量出汗,這可能是因為熱度傷害到肺部,應使用白虎蒼朮湯等冷藥來治療。
暑症與熱症本是同一種疾病,然而卻根據活動狀態和陰陽屬性來區分,這是為什麼呢?在深堂大廈中因受到寒涼影響而導致身體緊繃,這其實就是四季中的傷寒,只要稍微解表,陽氣就能自行恢復,身體的熱度也會下降,我們不應該將這種情況稱為「中暑」。
大順散原本是為了治療夏天因過多攝取涼水和瓜果所導致的中寒嘔吐。如果我們說的「中暑」,指的是經典中所描述的「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也就是說,只有當一個人的中氣已經虛弱,邪熱才能深入,造成熱度傷害到氣分。當氣分受到熱度傷害,脈搏就會變得虛弱,邪氣橫行,身體發熱,面部會出現污垢,背部感覺寒冷。因此,我們應該將「傷暑」和「中暑」作為其名稱,並使用較重的劑量來治療。
對於感受較輕的人來說,則可以稱為「冒暑」,並且使用較輕的劑量來調理。對於那些「中熱」的人,他們的中氣並未虛弱,所以即使身體受到高熱影響,也只是肌肉受到影響,可能導致腸胃問題,像是口渴或腹瀉。儘管身體處於燥熱狀態,但不會感到疲倦,脈搏強壯而非虛弱,這顯示出是有餘的症狀。在這種情況下,應該使用白虎清涼解毒湯等冷藥來治療,與「傷暑」那種不足的症狀不同,需要進行清熱和補充。
因此,有人說:「脈盛身寒,得之傷寒。」這表示寒氣傷害的是身體的形態,而不是氣。這正是指在深堂大廈中避暑,受到寒涼影響的情況。另一種說法是:「脈虛身弱,得之傷暑。」這表示暑氣傷害的是氣,而不是身體的形態。這正是指氣虛的人受到暑邪深入的情況。
另外,在夏季還有一種名為「中暍」的症狀,類似於「中暑」。然而,「中暑」影響的是心臟和小腸,而「中暍」影響的是太陽膀胱,這是兩者的差異。
總結而言,張潔古提到靜態情況下得到的是「中暑」,活動狀態下得到的是「中熱」,前者屬於陰症,後者屬於陽症。李東垣認為在深堂大廈中避暑而得到的疾病被稱為「中暑」,其症狀包括頭痛、惡寒和身體緊繃;而在日間勞動中得到的疾病被稱為「中熱」,其症狀包括頭痛、高熱、口渴和飲水需求增加。然而,對於這些觀點,我已經懷疑了好幾年。直到我閱讀了《溯洄集》並理解了王先生的觀點,我才發現他的論點與我的想法非常契合。
他認為在深堂大廈中避暑,如果出現頭痛、惡寒等症狀,這不是暑邪,而是身體中的陽氣受到陰寒的抑制而產生的反應。這實際上屬於四季傷寒的一種,怎麼能將其稱為「中暑」呢?暑熱是夏季的主要特徵,當人們因飢餓勞動導致元氣損耗,暑氣就會乘虛而入,這被稱為「中暑」。而對於那些元氣尚未虛弱的人來說,當他們遭遇極端高溫,暑氣只會傷害肌膚,逐漸進入肺部和胃部,這被稱為「中熱」。事實上,這兩種情況本質上是一樣的,但現在卻根據活動狀態來區分它們,這是為什麼呢?
這個觀點實際上是王先生的個人見解,他對「中暑」和「中熱」的定義還需要進一步澄清。我將補充一些遺漏的觀點。根據經典所述,「脈虛身熱,面垢背惡寒,得之傷暑」。這表示對於那些元氣本來就虛弱的人,暑氣會乘虛而入,影響心脾二經,從而產生脈搏虛弱、身體發熱、面部污垢、背部寒冷以及尿液排泄困難等症狀。這些都是不足的症狀。然而,對於那些元氣尚未虛弱的人來說,當他們遭遇極端高溫,暑氣首先影響肌膚,然後逐漸進入肺部和胃部,導致高熱、頸部疼痛、肢體腫脹、口渴和大量飲水需求以及脈搏洪大而實等症狀。這些都是有餘的症狀。
因此,對於不足的情況,我們可以使用清暑益氣湯、清燥湯和人參白虎湯等補虛清熱的藥物,但不應該使用發汗和通便的治療方法。對於有餘的情況,張仲景建議使用麻黃、桂枝、石膏、知母和黃芩等藥物,雖然麻黃在夏季不太適合使用,但這種治療方式的原則仍然值得參考。朱丹溪則建議使用黃連香薷飲和黃連解毒湯等藥物,這些都是發汗和清裡的藥物,但不應該使用補益和調養的治療方法。
因此,《活人書》提到,對於「脈虛身熱,面垢背惡寒,得之傷暑」的情況,我們應該使用清暑益氣湯等補虛清熱的藥物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