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邁書

《方症會要》~ 卷一 (10)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0)

1. 香薷飲

治夏至後一切暑熱腹痛及霍亂吐利煩心

香薷(三錢) 厚朴 扁豆(一錢五分)冷服

2. 黃連香薷飲

治症同前,即前方加黃連七分。治胃暑腹痛,瀉水,腸鳴,噁心。

3. 十味香薷飲

治伏水身體倦怠,神昏頭痛,吐利

香薷(一錢) 人參 陳皮 白朮 茯苓 扁豆 黃耆(各七分) 木瓜 甘草 厚朴(各三分)

4. 清暑益氣湯

治長夏濕熱炎蒸,四肢倦怠,精神減少,身熱氣高,煩心便黃,渴而自汗,脈虛者甚良

人參黃耆當歸白朮升麻陳皮甘草、乾葛、麥冬、黃柏澤瀉、五味、青皮蒼朮、神麯

5. 清燥湯

黃耆(一錢五分) 蒼朮(一錢) 白朮陳皮澤瀉人參茯苓升麻、麥冬、當歸、生地、神麯、豬苓黃柏柴胡黃連(各三分) 五味(九粒) 炙甘草(二分)水煎空心服

6. 人參白虎湯

治暑月中熱汗出惡寒身熱而渴脈虛宜服

人參(一錢) 石膏(三錢) 知母(一錢五分) 甘草

7. 黃連解毒湯

黃連黃柏黃芩梔子,煎服。

8. 益元散

治中暑身熱煩渴小便不利,此藥能燥濕分利水道,實六腑,化熱毒,行積滯,逐凝血,補胃降火之要藥也。

滑石(六兩) 甘草(一兩)

為末,或燈草湯,或井泉水調服。

9. 五苓散

(方見瘟疫)生脈散

人參 麥冬(各一錢) 五味(五分)

孫真人曰夏月必服五味子以補五臟氣東垣曰夏月服生脈散加黃耆甘草令人多氣力

10. 清肺湯

黃芩當歸、麥冬、連翹防風茯苓桔梗、生地、甘草、桑皮、紫蘇、前胡

11. 燥症

經曰諸澀枯涸乾勁皴揭皆屬於燥。然燥有二義。惟肺無所克則得其清肅之令。肺有所資則得其化生之源。故靈樞經曰:上焦開發,宣五穀味,充膚澤毛,若霧露之溉。是之為氣。是氣也,即肺之氣也。也是無所克而得其清高之令也。經曰: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

是有所資而得其化生之源也。由是肺液日生,通調水道,內潤臟腑,外澤皮膚。何燥之有?惟天北方之水既虧,則南方之火自旺。火能剋金,金不清肅。此一義也。又或胃氣下溜,莫能輸脾。脾氣濡弱,莫能輸肺。是母不養子,子無化生。此又一義也。由是津液日耗,枯涸日生。

肌膚不澤,臟腑不榮。皮聚而毛落,皴揭而血出。其燥也極矣。原病式獨言火盛剋金,水液衰少,以致澀燥。而未及母不榮子之義。今並及之始悉治法。宜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則金無所克。養脾之精,以滋肺液,則金有所資。養血潤燥,斯獲全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