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邁書

《方症會要》~ 卷一 (10)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0)

1. 香薷飲

治夏至後一切暑熱腹痛及霍亂吐利煩心

香薷(三錢) 厚朴 扁豆(一錢五分)冷服

白話文:

這是在夏季過後,用來治療各種因暑熱所導致的腹痛,以及霍亂引起的嘔吐、腹瀉和心煩的方劑。

所需藥材為:香薷三錢,厚朴適量,扁豆一錢五分。服用時需冷服。

2. 黃連香薷飲

治症同前,即前方加黃連七分。治胃暑腹痛,瀉水,腸鳴,噁心。

白話文:

治療的症狀與先前相同,只不過是在原先的藥方裡添加了七分的黃連。這用於治療因夏日胃部受涼導致的腹部疼痛,以及水瀉,腸子咕嚕作響,和感到噁心的症狀。

3. 十味香薷飲

治伏水身體倦怠,神昏頭痛,吐利

香薷(一錢) 人參 陳皮 白朮 茯苓 扁豆 黃耆(各七分) 木瓜 甘草 厚朴(各三分)

白話文:

這份處方名為[十味香薷飲],用於治療因體內積水所導致的身體疲憊無力、精神混亂、頭痛,以及嘔吐和腹瀉等症狀。

所需藥材及其份量如下:

  • 香薷:約3.75克
  • 人參、陳皮、白朮、茯苓、扁豆、黃耆:各約2.625克
  • 木瓜、甘草、厚朴:各約1.125克 以上藥材皆需適量配伍使用。

4. 清暑益氣湯

治長夏濕熱炎蒸,四肢倦怠,精神減少,身熱氣高,煩心便黃,渴而自汗,脈虛者甚良

人參、黃耆、當歸、白朮、升麻、陳皮、甘草、乾葛、麥冬、黃柏、澤瀉、五味、青皮、蒼朮、神麯

白話文:

此湯方包括了人參、黃耆、當歸、白朮、升麻、陳皮、甘草、乾葛、麥冬、黃柏、澤瀉、五味子、青皮、蒼朮和神麯。」

5. 清燥湯

黃耆(一錢五分) 蒼朮(一錢) 白朮、陳皮、澤瀉、人參、茯苓、升麻、麥冬、當歸、生地、神麯、豬苓、黃柏、柴胡、黃連(各三分) 五味(九粒) 炙甘草(二分)水煎空心服

白話文:

【清燥湯】

這帖藥方的成分包含:黃耆1.5錢、蒼朮1錢、白朮、陳皮、澤瀉、人參、茯苓、升麻、麥冬、當歸、生地、神麯、豬苓、黃柏、柴胡、黃連各3分、五味子9粒、炙甘草2分。將所有藥材用水煎煮後,在空腹時服用。

6. 人參白虎湯

治暑月中熱汗出惡寒身熱而渴脈虛宜服

人參(一錢) 石膏(三錢) 知母(一錢五分) 甘草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夏日裡因天氣過熱,出現流汗、怕冷、身體發熱並且口渴,脈搏虛弱的情況下適合服用的方子。

所需藥材有: 人參-1錢 石膏-3錢 知母-1錢5分 甘草-適量

7. 黃連解毒湯

黃連、黃柏、黃芩、梔子,煎服。

白話文:

這是指一種名為「黃連解毒湯」的中藥方,主要成分包括黃連、黃柏、黃芩和梔子,製作方法是將這些材料煎煮後服用。

8. 益元散

治中暑身熱煩渴小便不利,此藥能燥濕分利水道,實六腑,化熱毒,行積滯,逐凝血,補胃降火之要藥也。

滑石(六兩) 甘草(一兩)

為末,或燈草湯,或井泉水調服。

白話文:

所需材料為滑石六兩,甘草一兩。使用方法是將這些材料研磨成粉末,然後可以用燈心草煎煮的湯或井泉水來沖服。

希望這對你有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歡迎隨時問我。

9. 五苓散

(方見瘟疫)生脈散

人參 麥冬(各一錢) 五味(五分)

孫真人曰夏月必服五味子以補五臟氣東垣曰夏月服生脈散加黃耆甘草令人多氣力

白話文:

(方劑名見於瘟疫篇)五苓散

在生脈散的方劑中,包含有人參和麥冬(兩者份量各為一錢),以及五味子(份量為五分)。

孫真人曾經提到,在夏季一定得服用五味子,因為它可以補充五臟的氣。而東垣先生則說,在夏天服用生脈散,若再加上黃耆和甘草,可以讓人擁有更多的氣力與活力。

10. 清肺湯

黃芩、當歸、麥冬、連翹、防風、茯苓、桔梗、生地、甘草、桑皮、紫蘇、前胡

白話文:

這則古代中醫文字在現代白話文中是:「清肺湯」的配方包含黃芩、當歸、麥冬、連翹、防風、茯苓、桔梗、生地、甘草、桑皮、紫蘇及前胡這些中藥材。

11. 燥症

經曰諸澀枯涸乾勁皴揭皆屬於燥。然燥有二義。惟肺無所克則得其清肅之令。肺有所資則得其化生之源。故靈樞經曰:上焦開發,宣五穀味,充膚澤毛,若霧露之溉。是之為氣。是氣也,即肺之氣也。也是無所克而得其清高之令也。經曰: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

是有所資而得其化生之源也。由是肺液日生,通調水道,內潤臟腑,外澤皮膚。何燥之有?惟天北方之水既虧,則南方之火自旺。火能剋金,金不清肅。此一義也。又或胃氣下溜,莫能輸脾。脾氣濡弱,莫能輸肺。是母不養子,子無化生。此又一義也。由是津液日耗,枯涸日生。

肌膚不澤,臟腑不榮。皮聚而毛落,皴揭而血出。其燥也極矣。原病式獨言火盛剋金,水液衰少,以致澀燥。而未及母不榮子之義。今並及之始悉治法。宜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則金無所克。養脾之精,以滋肺液,則金有所資。養血潤燥,斯獲全功矣。

白話文:

經典中提到,所有幹澀、枯萎、乾燥、粗糙的情況都與「燥」有關。然而,「燥」有兩種含義。肺部如果沒有受到剋制,就能保持清潔肅靜的狀態;如果肺部得到必要的滋養,它就會成為生命活力的來源。所以《靈樞經》裡寫到,上焦功能正常,能夠將五穀的精華轉化為能量,滋潤肌膚,使毛髮光澤,猶如霧露般滋潤。這就是我們說的「氣」,也就是肺部的「氣」,這是因為肺部不受剋制而得到清潔高雅的狀態。

經典還提到,飲食進入胃部後,會產生精微物質,再上傳至脾臟。脾臟將這些精華分散,再上傳至肺部。

這是因為肺部得到必要的滋養,成為生命活力的來源。因此,肺部的液體每天都在生成,調節水分循環,內部滋潤臟腑,外部滋潤皮膚,何來的「燥」呢?

但如果北方的水資源匱乏,南方的火勢就會更加旺盛。火能剋制金屬,金屬就不能保持清潔肅靜。這是一個道理。另外,如果胃氣下降,無法向脾臟輸送營養,脾氣就會變得虛弱,無法向肺部輸送營養。這就是所謂的母不能養子,子就無法獲得生命力。這又是一個道理。因此,身體的液體逐漸消耗,枯萎逐漸生成。

肌膚不再光澤,臟腑無法得到滋潤。皮膚緊繃,毛髮掉落,皮膚乾燥,甚至出血。這就是極度的「燥」了。《原病式》只提到火勢旺盛剋制金屬,導致水分減少,從而引起「燥」,但未提到母不能養子的道理。現在,我們將這兩個道理都考慮進去,才能全面地治療疾病。應該增強水的主導作用,以剋制過剩的火勢,這樣金屬就不會受到剋制。滋養脾臟,以滋潤肺部,這樣金屬就會得到必要的滋養。養血潤燥,才能達到全面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