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邁書

《方症會要》~ 卷一 (1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1)

1. 壯水之主方

當歸 白芍(各八分) 懷地(一錢) 黃柏(五分) 知母(七分) 川連(四分) 山藥 山萸(各一錢) 甘草(三分) 天冬 枸杞(各七分)

白話文:

這份古方在現代白話文中可解讀為:所需藥材包含當歸與白芍各8公克、懷地10公克、黃柏5公克、知母7公克、川連4公克、山藥與山萸各10公克、甘草3公克、天冬與枸杞各7公克。此方被稱為「壯水之主方」。

2. 養脾之精方

人參(七分) 白朮、扁豆、山藥、蓮肉、當歸(各一錢) 葛根(七分) 藿香(三分) 五味(七粒) 炙甘草、陳皮(各五分)

白話文:

這份處方是用來滋養脾臟精氣的。使用的藥材與劑量如下:人參使用七分,白朮、扁豆、山藥、蓮子肉、當歸各使用一錢,葛根使用七分,藿香使用三分,五味子使用七粒,炙甘草和陳皮各使用五分。以上所有的藥材需按此比例配製。

3. 生血潤燥湯

當歸 生地 熟地 黃耆 天冬 麥冬(各一錢) 五味(九粒) 片苓 栝蔞 桃仁(各五分) 紅花(三分) 升麻

如大便燥結,加麻仁、郁李仁各一錢;肺熱有氣息,加紫菀茸八分。

白話文:

【生血潤燥湯】

這帖藥方包含了:當歸、生地、熟地、黃耆、天冬、麥冬(每種皆為一錢),五味子(九粒),茯苓、栝樓、桃仁(每種皆為五分),紅花(三分),以及升麻。

如果大便乾硬且排泄困難,可以增加麻仁和郁李仁各一錢;如果肺部有熱且呼吸有異常,則可以添加紫苑絨八分。

4. 瓊枝膏

治血虛皮膚枯燥及消渴等症

真酥油一斤,生薑搗取真汁,生地二十斤,洗淨熟搗取汁去渣,鹿角膠一斤,白砂蜜二斤,一二沸去上面沫。

上先以文武火熬地黃汁數沸,以絹濾取淨汁,又煎二十沸,下鹿角膠,次下酥油及蜜同煎良久,候調如錫,以瓷器收貯,每服一二匙,空心溫酒調服。

白話文:

[瓊枝膏的製法]

用於治療血虛導致的皮膚乾燥以及消渴症狀。

材料:純正的酥油一斤,新鮮薑搗碎後榨出的真汁,生地二十斤(清洗乾淨後熟搗取汁,然後去渣),鹿角膠一斤,白砂糖蜜二斤(在一、二次煮沸時去除上面的泡沫)。

首先,用小火和大火交替的方式將生地黃汁煮沸幾次,然後用紗布過濾取其淨汁,再煮二十次沸騰,接著加入鹿角膠,之後再加入酥油和蜜糖一同煎煮長時間,等到混合物稠度像錫一樣,就可用瓷器裝起來存放。每次服用一到兩茶匙,空腹時用溫酒調服。

5. 天門冬膏

治血虛肺燥皮膚折裂及肺痿咳

白話文:

【天門冬膏】

用來治療因血液不足導致的肺部乾燥,進而使皮膚乾裂的問題,以及肺部功能減弱引起的咳嗽。

6. 膿血症

天門冬新者不拘多少

上一味洗淨去皮心細搗絞取汁澄清,以布濾去渣,用砂鍋文火熬成膏,空心溫酒服一二匙。

東垣當歸潤燥湯 治小便多,大便秘結,能喜溫飲,陰頭退縮,舌燥口乾,眼澀難開,及於黑處見浮雲。

細辛(二分) 甘草 熟地(各三分) 柴胡(七分) 黃柏 知母 石膏 桃仁泥 當歸 麻仁 防風 荊芥(各一錢) 升麻(一錢五分) 紅花(二分) 杏仁(七分) 小椒(三粒)

食遠熱服,忌辛熱。

白話文:

使用新鮮的天門冬,數量不限。

首先將天門冬清洗乾淨,去掉外皮和中心部分,然後細細搗碎,榨取出汁液,讓其自然澄清。再用布過濾掉殘渣,使用砂鍋以小火慢慢熬煮成膏狀,空腹時用溫酒送服一兩匙。

東垣當歸潤燥湯,主要治療小便頻繁,大便乾硬不易解出,偏好溫熱飲品,出現陰部縮小,舌頭乾燥,口渴,眼睛乾澀難以睜開,以及在暗處會看到飄浮的物體等症狀。

所需藥材包括:細辛二分,甘草、熟地各三分,柴胡七分,黃柏、知母、石膏、桃仁泥、當歸、麻仁、防風、荊芥各一錢,升麻一錢五分,紅花二分,杏仁七分,小胡椒三粒。

飯後一段時間再服用,且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

7. 生津甘露飲一名清涼飲子

治消中能食而燥瘦,口乾自汗,大便結燥,小便頻數

升麻(四分) 防風 黃耆 黃芩 防己 生地 當歸(各七分) 柴胡 羌活(各六分) 炙甘草 甘草 龍膽草(各三分) 石膏(一錢) 知柏 紅花 桃仁 杏仁(各五分) 加酒一二匙

白話文:

這份處方名為「生津甘露飲」,又稱「清涼飲子」,主要用於治療一種病症:患者雖胃口極佳但身體卻異常消瘦、乾燥,伴有口渴、自汗的症狀,以及排便困難和小便次數過多。

藥材配比如下:

  • 升麻 0.4公克
  • 防風 0.7公克
  • 黃耆 0.7公克
  • 黃芩 0.7公克
  • 防己 0.7公克
  • 生地 0.7公克
  • 當歸 0.7公克
  • 柴胡 0.6公克
  • 羌活 0.6公克
  • 炙甘草 0.3公克
  • 甘草 0.3公克
  • 龍膽草 0.3公克
  • 石膏 1公克
  • 知母 0.5公克
  • 黃柏 0.5公克
  • 紅花 0.5公克
  • 桃仁 0.5公克
  • 杏仁 0.5公克

在煎煮時,可加入一二匙的酒。

8. 通齒湯

治大便燥結在齒門,以辛潤之

生地、熟地(各五分),炙草、紅花(各二分),當歸、升麻、桃仁(各一錢)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大便乾燥且卡在肛門的情況,使用辛香且滋潤的藥材來改善。

所需藥材如下:生地和熟地各五分,炙甘草和紅花各二分,當歸、升麻和桃仁各一錢。以上藥材用於熬煮成湯藥服用。

9. 潤腸丸

治脾胃中伏火大便秘澀或乾燥不通

桃仁、麻仁(去殼各一兩)、當歸梢、大黃、羌活(各五錢)煉蜜丸桐子大。

白話文:

這是在說:[潤腸丸]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因為脾胃有熱導致的大便乾硬,排便困難或者是大便乾燥無法排出的情況。

藥方成分包含:桃仁和麻仁(都需要去殼,各用一兩),當歸梢、大黃和羌活(這些各用五錢)。製作時,將這些材料與煉製過的蜂蜜一起搓成像桐子一樣大小的丸狀。

10. 用效潤腸丸

麻仁(二兩) 郁李仁(一兩) 陳皮(三錢) 當歸稍(一兩五錢) 枳殼(三錢)

煉蜜丸,此方不用大黃,不損中氣,老人及虛弱人遇便結俱宜。

白話文:

【使用效果良好的潤腸丸】

材料:麻子仁(60公克)、郁李仁(30公克)、陳皮(9公克)、當歸尾(45公克)、枳殼(9公克)

製作方式:以上藥材混合後,以煉製過的蜂蜜製成丸狀。

此處方特點是沒有使用大黃,因此不會傷害到身體的中氣(即脾胃功能),適合老年人或是體質虛弱者在遇到便祕情況時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