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症會要》~ 卷一 (12)
卷一 (12)
1. 濕症
濕有自外而得者,有自內而生者,有風濕相搏者,有濕熱相搏者,有獨傷於寒濕者。《要略》曰: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者,此為中濕。東垣曰: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脈,故卑濕之地,濁氣熏蒸,坐臥其上,百體傷感,此自外而得之也。經曰:諸濕腫滿皆屬脾土,故人灑水過多,生冷無節,脾土頻傷,遂成脹滿,此自內而生也。先傷於風,后傷於濕而為風濕相搏者,先微汗以散其風,后用五苓二妙以散其濕。
若大發汗則風去而濕不去,濕愈成著入腑臟矣。又有先傷於濕,后傷於熱而為濕熱相搏者。蓋熱勝則傷血,血不養筋,故大經短軟而為拘攣;濕勝則傷筋,筋不束骨,故小筋弛長而為痿。當先用清涼以散其熱,后用疏利以行其濕。斯有次而獲愈矣。又有冬月初春,人居寒濕之地,寒氣襲人,濕乘機入經。
曰:寒濕之中人也,令人皮膚不收,肌肉堅緊,營血涸,衛氣去,故曰虛急。宜以四逆湯加蒼朮羌活溫以散之。否則與中寒相等而患不小矣。此五症者,皆究濕家之所不容廢也。
白話文:
[濕症]
濕氣有從外界感染的,也有從體內產生的,有的是風濕兩種邪氣交纏,有的是濕熱相互搏鬥,還有的是單純受到寒濕侵害。根據《要略》所記載,當太陽病出現關節疼痛和煩躁,脈象呈現沉細的特徵時,這就是被濕氣所困。東垣先生說,來自地面的濕氣一旦感染,就會損害人的皮膚、肌肉和筋脈。在地勢低窪、濕氣重的地方,污濁的氣息升騰,如果長期在此地坐臥,身體各部位都可能受到影響,這是從外界得到的濕氣。經典中提到,各種濕氣導致的腫脹、飽滿感,都是脾臟功能失調所致。所以,如果飲水過多,食用生冷食物沒有節制,脾臟功能就會頻繁受損,最終形成腹脹,這是從體內產生的濕氣。如果先受到風邪侵害,後又被濕氣所困,這就是風濕兩邪相搏。應先用輕微發汗的方法來驅散風邪,再使用五苓散、二妙散來祛除濕氣。
若大量發汗,風邪雖去,濕氣卻未消散,反而會更深入腑臟。另外,也有先受到濕氣影響,後又遭受熱邪,導致濕熱兩邪相搏的情況。因為熱邪過盛會傷害血液,血液無法滋養筋脈,所以會出現大筋萎縮鬆軟、拘攣的症狀;濕氣過重會傷害筋脈,筋脈失去束縛骨頭的能力,所以會出現小筋弛長、痿弱的症狀。應先使用清涼藥物來驅散熱邪,再使用疏通利濕的藥物來排除濕氣。這樣才能逐步康復。此外,在冬季初春,人在寒冷濕潤的地方,寒氣侵襲人體,濕氣便趁機進入經絡。
書中記載:寒濕兩邪侵襲人體,會讓皮膚失去彈性,肌肉變得僵硬,營血乾涸,衛氣流失,所以稱之為虛急。應使用四逆湯加上蒼朮、羌活來溫暖身體,驅散寒濕。否則,這與寒邪侵襲的病情相當,後果不堪設想。以上五種情況,都是濕症患者不能忽視的重要病症。
2. 附濕熱相生論
丹溪曰:濕土生痰,痰生熱。又曰:濕生熱,熱傷血。是熱亦有因濕而生者。醫林類集云:熱氣熏蒸,水液不行,日久成濕。是濕亦有生於熱者。故治濕者,見大便奔急,小便淋澀,胸腹燥滿,此濕中有熱也。治濕而宜兼治熱也。治熱者,見有脈細而首如裹,後重而糞稀溏,此熱中有濕也。
治熱而宜兼治濕也。外有燥熱者,目赤口乾便秘煩躁,又當潤藥以潤其燥。非治濕熱者論也。
白話文:
丹溪說:濕氣過重會產生痰,痰多又會引發熱度。他又說:濕氣會產生熱度,熱度會傷害血液。這說明熱度也有因濕氣過重而產生的情況。
醫林類集指出:熱氣薰蒸導致水分無法正常運行,時間久了就會形成濕氣。這說明濕氣也有因熱度高而產生的可能。所以治療濕氣時,如果看到患者大便急迫,小便不暢,胸腹感到燥熱且脹滿,這就是濕氣中夾雜著熱度的現象。因此在治療濕氣時應該同時治療熱度。
同樣地,治療熱度時,如果看到患者脈搏細弱且頭部有被包裹的感覺,排便困難且糞便稀溏,這就是熱度中夾雜著濕氣的現象。因此在治療熱度時應該同時治療濕氣。
對於外在有燥熱症狀的人,比如眼睛紅、口乾、便祕和煩躁,應該使用滋潤的藥物來減緩燥熱,這就不僅僅是治療濕熱的範疇了。
3. 附燥熱濕熱不同論
病有燥熱者,有濕熱者。夫熱一也,而有燥與濕之不同,何哉?易曰:「水流濕,火就燥。」然則燥濕之義,其來遠矣。今按燥熱多屬心火而成,濕熱多屬脾濕而致。劉河澗曰:「將息失宜,心火暴盛。然暴盛之後,雖成眩僕,而暴盛之勢橫行腸胃,津液消亡,遂成秘結。
斯時也,芩連枝柏百劑何補?必也潤之乎?故輕則通齒湯潤腸九重,則三一承氣湯不數劑而獲愈矣。」丹溪曰:「濕土生痰,痰生熱。熱在腸胃之外,濕在腸胃之中。故大便稀溏,而後重下迫。茲時也,八物十全百劑何益?必也燥之乎?故輕則茯苓散濕湯倍加蒼朮羌活,重則羌活勝濕湯倍加芩連梔子,亦不數服而即愈矣。」由是觀之,則知燥者潤之,譬則火燔熾而有水以制之也。
濕者燥之,譬則水濡滲而有土以制之也。五行之理,不精辨之可乎?雖然,燥者潤之固矣,不有養血以為之本乎?蓋養血則陰氣日生,陽不獨旺血液流行,腸胃滋潤,何燥結之有哉?濕者燥之固矣,不有健脾以為之本乎?健脾則宗氣日舉,營衛流通,熱化為汁,濕化為溺,又何濕熱之有哉?
白話文:
疾病中有燥熱型和濕熱型。熱雖同為一種病症,卻存在燥熱和濕熱的差異,這是為什麼呢?《易經》提到:「水流向濕地,火趨向乾燥的地方。」由此可知,燥和濕的概念,源遠流長。現在我們可以知道,燥熱多是由心火旺盛導致,而濕熱則多因脾臟濕氣過重所致。
劉河澗指出:「如果生活作息不當,會造成心火突然旺盛。然而,在心火旺盛後,即使出現頭暈、昏倒等症狀,但心火的強勢力量仍會影響腸胃,導致體內水分大量流失,形成便祕。
此時,就算服用再多黃芩、黃連、柏子仁等清熱藥材,也無濟於事,必須使用滋潤的方式。所以輕微的燥熱,我們可以服用通齒湯,重者則需用三一承氣湯,通常幾劑後就能見效。」
丹溪說:「濕氣過重會產生痰,痰會生熱。熱在腸胃外,濕在腸胃內。因此,大便稀軟,且有下墜感。這種情況下,服用再多藥物也無益,必須使用燥濕的方法。所以,輕度濕熱可用茯苓散濕湯,並增加蒼朮、羌活的份量;重度濕熱則使用羌活勝濕湯,並增加黃芩、黃連、梔子的份量,通常不用吃太多次就會痊癒。」
由此可見,對於燥熱,我們應採取滋潤的方式,就像用水去控制熊熊烈火。
對於濕熱,我們應採用燥濕的方法,就像用土去控制氾濫的水。五行的原理,豈能不精細區分?
然而,對於燥熱,滋潤固然重要,但養血纔是根本。因為養血可以使陰氣逐漸增長,使陽氣不會過於旺盛,讓血液正常循環,腸胃得到滋潤,何來燥結之苦?
對於濕熱,燥濕固然重要,但健脾纔是根本。因為健脾可以使宗氣逐漸強壯,使營養和衛氣正常運行,將熱轉化為汗,將濕轉化為尿,何來濕熱之憂?
4. 羌活勝濕湯
治濕從外受,一身盡痛,肩背不可回顧。此太陽氣鬱而不行,以風藥散之。脊痛項強,腰似折,此太陽經不通行,此藥主之。
羌活、獨活(各一錢)、藁本、防風、炙甘草、川芎(各五分)、蔓荊子(三分)
食前溫服。如身重腰痛沉沉然,經中有寒濕也,加酒洗漢防己五分。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因外界濕氣入侵導致全身疼痛,肩膀背部僵硬到無法轉頭的情況。這是由於太陽經脈的氣血受阻,透過含有風性草藥的方子來促進氣血循環。如果出現脊椎疼痛、頸部僵硬,腰部感覺像被折斷一樣,這是因為太陽經脈運行不暢,這個藥方可以對症下藥。
藥方成分為羌活、獨活(各約3公克)、藁本、防風、炙甘草、川芎(各約1.5公克)、蔓荊子(約0.9公克)。
應在飯前溫熱服用。如果身體沉重,腰部有深深的疼痛感,這是因為經脈中有寒濕,這種情況應在藥方中添加酒洗過的漢防己約1.5公克。
5. 二陳湯
治脾胃虛濕從生者,本方加羌活、蒼朮、酒芩、木通散風行濕最妙。
白話文:
「用於治療因脾胃虛弱而產生濕氣的情況,可在二陳湯的基礎上添加羌活、蒼朮、酒芩、木通,這些成分能有效散發風濕,效果極佳。」
6. 平胃散
治濕淫於內,脾胃不能剋制,有積飲、痞膈、中滿。
蒼朮、厚朴、陳皮、甘草。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體內濕氣過重,導致脾胃功能失調,無法正常運作,進而產生水液代謝障礙、胸脹悶痛、腹部脹滿等症狀。
藥方成分包括:白朮(即蒼朮)、厚樸、陳皮、甘草。這些都是用來調理脾胃,幫助去除體內濕氣的中藥材。
7. 四苓散
治濕生於內,水瀉,小便不利。本方加茵陳,名五苓散。治飲食內傷,停濕,胸滿,腫脹,發黃。本方加羌活,名加味五苓散。治濕勝,身痛,小便不利,體重,發渴。
白話文:
[四苓散]用來治療由身體內部產生的濕氣,導致的水樣腹瀉,以及小便不順暢的問題。若在這個基礎處方中加入茵陳,則稱為[五苓散],用於治療因飲食過度造成內傷,停滯的濕氣,胸部感到飽脹,身體腫脹,以及皮膚出現黃疸的症狀。若再加入羌活,則稱為[加味五苓散],主要治療濕氣過重導致的身體疼痛,小便不順,身體沉重,以及口渴等症狀。
8. 二妙散
治濕熱腰膝疼痛
黃柏(乳潤一宿) 蒼朮(米泔水浸七日)等分為末或丸,空心水酒服三錢。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因濕熱所導致的腰膝疼痛的方子。
使用經過乳製品潤濕一夜的黃柏,以及在米泔水裡浸泡了七天的蒼朮,兩者份量相同,研磨成粉末或者做成藥丸。在空腹時,用清水或是酒送服三錢的劑量。
9. 四逆湯
治獨傷寒濕症,加羌活、蒼朮,溫以散之,煎熱涼服。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單純的寒濕型感冒,會額外加入羌活和蒼朮兩種草藥,用溫熱的方式來幫助身體散去寒濕。煮好後要趁熱喝,但稍微放涼一點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