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症會要》~ 卷三 (1)
卷三 (1)
1. 卷三
2. 勞病
勞因傷成,經曰:「陰虛生內熱。」難經云:「至脈從下上損,脈從上下也。」一損於皮毛,毛聚而毛落;二損於血脈,血脈衰少,不能榮於五臟六腑;三損於肌肉,肌肉消不為肌膚;四損於筋,筋緩不能自收持;五損於骨,骨痿不能起床。然治損之法,損其肺者益其氣,損其心者滋其營,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損其肝者緩其中,損其腎者益其精。河間曰:「心肺損而色敝,腎肺損而形痿。
」但機要有言:「感寒則損陽,損自上而下;感熱則損陰,損自下而上。」獨以寒熱言之,恐未盡虛損之理,而不及難經之該且博也。大抵勞病根因各自不同,酒傷肺,色傷腎,思慮傷心,勞倦飲食傷脾,忿怒傷肝,此五者皆能致勞也。大抵酒色成勞者多耳。或問六腑豈盡無成勞者乎?子曰:「傷臟者多,六腑間亦有之。
」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勞病,也就是過度勞累所引發的疾病。古代醫學認為,勞病是由傷害逐漸累積而成,身體陰虛會產生內熱。如果脈象顯示病勢由下向上發展,就是損傷的徵兆。
勞病可分為五個階段:首先皮毛受損,皮毛會聚集然後脫落;接著血液和脈絡受損,導致血量減少,無法充分滋養五臟六腑;再來是肌肉受損,肌肉萎縮無法保持皮膚彈性;筋絡受損,筋肉鬆弛無法自我控制;最後骨頭受損,骨骼衰弱無法站立。
治療勞病的方法是,若肺部受損,就增強肺氣;心臟受損,就滋養心營;脾臟受損,就調整飲食,注意冷暖;肝臟受損,就緩解肝中氣滯;腎臟受損,就補充腎精。
古人說,心肺受損,面色會顯得憔悴;腎肺受損,身體會變得虛弱。但有另一種觀點認為,感受寒冷會損傷陽氣,這種損傷從上到下;感受熱氣會損傷陰氣,這種損傷從下到上。只用寒熱來解釋,恐怕無法完全說明虛損的原理,也無法涵蓋難經中的廣泛內容。
總的來說,勞病的病因各不相同,過量喝酒傷肺,縱慾傷腎,思慮過度傷心,過勞和飲食不當傷脾,生氣傷肝,這些都是可能導致勞病的原因。其中,酒色過度導致勞病的情況較多。有人問,六腑是否也會導致勞病?回答是,內臟受損的情況較多,但六腑中也會有這種情況。
3. 肺勞
肺如華蓋,其氣輕清,既不受寒,亦不受熱。然酒性本熱,多飲則肺受火邪熏蒸,日久以致郁遏不清,脹大不斂,或喘咳,漸至音啞,骨蒸寒熱,皮毛焦乾,如何可救?
白話文:
[肺部疾病],內容如下:肺臟有如保護我們的傘蓋,它運作的氣質清新輕盈,既不能受寒也不能受熱。然而酒精本質上是熱性的,過量飲用會導致肺部受到火熱之邪的侵害與蒸騰,長此以往肺部功能受阻,氣息不暢,肺臟膨脹且失去收斂能力,可能引發喘息咳嗽,甚至聲音沙啞。隨病情加重,患者可能出現類似低燒的症狀,伴隨寒熱交替,皮膚和毛髮也會變得乾燥無光。這種情況下,該如何進行救治呢?
4. 腎勞
人之五火皆賴腎水制之,色欲過度則腎水虛,虛則熱矣。腎脈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系舌本。所以腎虛之人,先動腎火,延入肝膈,遂挾相火使入肺中,始則咳嗽,久則發熱,盜汗,遺精,骨痿肉脫,甚至傷脾,泄瀉作而危殆矣。
白話文:
人的五臟功能都依賴腎臟的精氣來調節,如果性生活過度,就會導致腎臟精氣不足,精氣不足就會產生虛熱。腎臟的經脈連接肝臟和橫膈膜,進入肺部,沿著喉嚨,連接到舌根。因此,腎虛的人,最先會引發腎臟的虛火,然後這股虛火蔓延到肝臟和橫膈膜,再夾帶著肝臟的虛火進入肺部,開始時可能只是咳嗽,時間久了就會發燒,出現盜汗,甚至有遺精、骨頭軟弱、肌肉萎縮等症狀,更嚴重的還會影響脾胃功能,導致腹瀉,進而陷入危險狀態。
5. 心勞
心者血之源,營氣發動之始。心不妄役則精血日生。惟勞焦日久,思慮過度則心血日耗。肝無所秉,臟腑無所潤,筋脈無所養,榮氣不行,邪熱隨作。經所謂陰虛生內熱也。熱盛剋金,金衰嗽盛,日見銷爍而危亡。立待此症,不得志者多有。
白話文:
「心臟是血液的來源,也是營運氣血的起點。如果心不被過度使用,身體的精血就會逐日生成。然而,若長期過度勞累、焦慮,思考太多,則會使心血逐漸消耗。這樣一來,肝臟得不到足夠的支援,臟腑得不到充分的滋潤,筋脈缺乏養分,營運氣血無法正常運行,邪熱隨之產生。這就是中醫所說的『陰虛導致內熱』的情況。當熱氣過盛,便會抑制肺部功能,肺部衰弱後,咳嗽的症狀會更加嚴重,人體會逐日消瘦,進而陷入危險狀態。這種情況,對於那些心願未了、壓力大的人來說,是很常見的。」
6. 脾勞
元氣靜則神藏,動則消亡。若勞倦過甚,飲食不節,二者皆脾氣受傷,不能舒發,以致飲食不化,泄瀉頻作,血氣不生,肌肉不長。況脾者肺之母,脾氣衰憊,則肺失所資,津液枯涸,咳嗽殊甚,勞斯成矣。
白話文:
元氣如果平靜,精神就能深藏;一旦躁動,就會逐漸消亡。如果身體勞累過度,加上飲食沒有節制,這兩種情況都會使脾氣受到傷害,無法正常運作,進而導致食物無法消化,頻繁發生腹瀉,血液和氣力無法生成,肌肉也不會增長。再者,脾臟是肺臟的母臟,當脾氣衰弱疲憊時,肺臟就失去了必要的滋養,使得體內津液乾涸,咳嗽情況變得非常嚴重,這就是所謂的勞損形成了。
7. 肝勞
大怒則令人暴絕,煎厥,使血菀於上。故多怒之人,肝火屢動,而所藏之血隨火上逆,大吐不止。稍久則並腑臟膻中之血盡吐不留焉。所謂相火一動則五火相煽,而動火動則血隨之矣。真血去多,自成空廓,以致金不制木,木火凌肺經,所謂侮其所不勝也。發熱咳嗽,脅痛喘急,而勞日劇矣。
由是觀之,勞病同名,根因不一,治者當究始末,明在何經受病,不可模糊泛治。
白話文:
生氣到極點會讓人突然昏厥,導致血氣上湧。因此,經常生氣的人,肝臟的火氣頻繁上升,使得肝臟儲存的血液跟著火氣向上反流,可能引發大量嘔血的情況,並且止不住。若持續一段時間,連身體其他部位,包括腑臟和心包絡的血液也會被吐光,完全無法保留。這就是所謂的一旦相火(肝火)燃起,就會煽動五臟的火氣,只要火氣一動,血液就會跟著動。如果身體內的真血流失過多,身體就會變成空虛狀態,進而導致肺部受到金屬元素的控制力下降,肝火開始侵犯肺經,這就是所謂的欺負弱小。病人可能會有發燒、咳嗽、肋骨疼痛、呼吸急促等症狀,勞損情況一天比一天嚴重。
由此可見,勞損病雖然名稱相同,但病因卻各不相同,治療時應詳細研究病情的來龍去脈,清楚瞭解是哪個經絡受到了影響,不能模糊不清地進行廣泛治療。
8. 五勞見病
肺勞者咳嗽喘急衄血嗽血,皮膚枯槁,鼻塞聲沉,時吐痰沫,脈微虛而澀數。
腎勞者足脛痠痛,腰背拘急,遺精白濁,面色黧黑,耳輪焦枯,脈沉細數。
心勞者心神驚惕,怔忡無時,盜汗自汗,心煩熱悶,口舌生瘡,咯血,面赤,脈洪而數。
脾勞者面色痿黃,唇口焦燥,飲食無味,腹痛腸鳴瀉利,四肢倦怠,脈虛濡而數。
肝勞者面青頰赤,多怒,虛陽不斂,夢與鬼交,甚至卵縮筋急,脈弦而數。
白話文:
患有肺部勞損的人會有劇烈咳嗽、呼吸急促、鼻血或咳血的症狀,皮膚乾燥無光澤,鼻塞且聲音低沉,偶爾會吐出痰沫,脈搏微弱虛弱且頻率快但不順暢。
腎臟勞損的人腳和小腿會感到痠痛,腰部和背部僵硬緊繃,有遺精或白帶的情況,臉色暗沉發黑,耳朵周圍呈現枯萎狀態,脈搏深沉細微且頻率快。
心臟勞損的人會有心悸驚恐的感覺,隨時可能感到心慌,常有盜汗或自汗,心中煩躁熱悶,口腔和舌頭可能長潰瘍,甚至咳血,臉色紅潤,脈搏大且頻率快。
脾臟勞損的人臉色蒼黃無力,嘴脣和口腔乾燥,對食物失去興趣,腹部會有疼痛和腸鳴的現象,還可能有拉肚子,四肢容易疲憊,脈搏虛弱且頻率快。
肝臟勞損的人臉色青綠且兩頰泛紅,易怒,虛假的陽氣無法收斂,可能在夢中與鬼魂交媾,甚至睪丸縮小,肌肉緊張,脈搏像琴絃般緊繃且頻率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