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邁書

《方症會要》~ 卷四 (8)

回本書目錄

卷四 (8)

1. 茵陳五苓散

治傷寒或伏暑發黃,小便不利,煩渴等症。本方倍茵陳,入薑、棗煎。

白話文:

這個方子用於治療傷寒或伏暑導致的黃疸,以及小便不順暢、口渴等症狀。在煎煮時,我們會將茵陳的份量加倍,並加入薑和棗一同煎煮。

2. 茵陳茯苓湯

治(發黃)脈沉細細數,四肢便澀,煩渴。茯苓、桂枝、豬苓(各一錢)、滑石(一錢五分)、茵陳(二錢)。脈不出,加當歸一錢、滑石(一錢五分)、茵陳(二錢)。

白話文:

如果病人面色發黃,脈象沉細且跳動頻率快,四肢感到僵硬不靈活,口渴煩躁,可以服用茯苓、桂枝、豬苓各一錢、滑石一錢五分、茵陳二錢。如果脈象摸不到,可以再加當歸一錢、滑石一錢五分、茵陳二錢。

3. 茵陳蒿湯

治身熱鼻乾汗出陽氣上奔小便赤澀濕熱發黃

茵陳(一兩) 梔子(三錢) 大黃(三錢五分)

白話文:

治療身體發熱、鼻腔乾燥、出汗、陽氣上沖、小便赤黃且有澀感、以及黃疸等症狀,主要是由於內熱所引起。

所需藥材:

  • 茵陳(一兩):清熱利濕,用於黃疸和濕熱症狀。
  • 梔子(三錢):涼血清熱,用於治療內熱引起的各種症狀。
  • 大黃(三錢五分):通便、清熱解毒,用於排泄體內積聚的熱毒。

4. 茵陳大黃湯

治傷寒大熱發黃,面目俱黃,小便赤澀

茵陳、梔子、柴胡、黃柏、黃芩、升麻、大黃(各七分)、龍膽草(二分)

燈心三分煎

白話文:

治療傷寒導致發高燒、皮膚泛黃,面部也呈現黃色,小便呈紅色且澀痛的症狀,可以使用以下藥方:

茵陳、梔子、柴胡、黃柏、黃芩、升麻、大黃(各七分)、龍膽草(二分)

以上藥材混合,加入燈心三分,煎煮服用。

5. 梔子柏皮湯

梔子、黃柏、黃連(各三錢五分)煎服

白話文:

【梔子】、【黃柏】、【黃連】(各取九克)煎煮後服用。

6. 四物湯

治腎疸本方加知柏、參、朮

7. 黃連茵陳五芩散

治傷寒瘀熱在裡發黃:

大黃三兩,黃連一兩,黃芩一兩,梔子一兩,甘草二兩,生薑三片,大棗三枚。水煎服。

方中大黃、黃連、黃芩、梔子均為苦寒之品,能清熱瀉火,燥濕化痰;甘草、生薑、大棗調和諸藥,緩和藥性。本方適用於傷寒瘀熱在裡,症見發熱、胸悶、腹脹、便秘、小便黃赤、舌苔黃膩等。

白話文:

治傷寒瘀熱在裡發黃:

藥方:

  • 大黃 三兩
  • 黃連 一兩
  • 黃芩 一兩
  • 梔子 一兩
  • 甘草 二兩
  • 生薑 三片
  • 大棗 三枚

用法: 水煎服。

藥性分析:

方中大黃、黃連、黃芩、梔子皆屬苦寒之物,具有清熱瀉火、燥濕化痰之效;甘草、生薑、大棗則起到調和諸藥、緩和藥性之作用。

適用症狀:

本方適用於傷寒瘀熱蘊積於內,症狀表現為發熱、胸悶、腹脹、便秘、小便黃赤、舌苔黃膩等。

8. 小建中湯

治傷寒濕在裡發黃:

大黃三兩,黃芩一兩,黃連一兩,甘草二兩,生薑三片,大棗二枚。水煎服。

白話文:

治療傷寒濕邪在裡,導致皮膚發黃的方子:

大黃三錢,黃芩一錢,黃連一錢,甘草二錢,生薑三片,大棗兩枚。水煎服。

9. 抵當湯

治蓄血在下焦發黃 提金丸 治黃腫

蒼朮 白朮(各二兩五錢) 甘草(五錢) 陳皮 神麯 麥芽(各一兩五錢) 針砂 香附(各六兩) 厚朴(一兩)有塊加三稜莪朮各一兩五錢

白話文:

針對下焦積蓄的黃色血症,可用提金丸治療。配方為蒼朮、白朮各二兩五錢,甘草五錢,陳皮、神麴、麥芽各一兩五錢,針砂、香附各六兩,厚朴一兩。若有塊狀物,再加三稜、莪朮各一兩五錢。

10. 調經

內經曰:女人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娠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然月事何獨於婦人?蓋男屬陽氣多血,少女屬陰氣少血多,故男子血生於心,納於肝,以次入腎而變精;女子血生於心,由心經胞落下,肝腎其有餘者注胞胎而為月事。王冰所謂陰盛海滿而去血也。

月事有調有不調,何也?蓋沖為血海,任住胞胎,手太陽小腸之經,手少陰心經也。此二經相為表裡,在上為乳汁,下為月事。是月水乃經絡之餘。若平人冷熱調和,氣血不傷,則沖妊二脈氣盛,太陽少陰所主之血宣流,依時而下,三旬一見,似月盈則虧之象,故曰月事。若勞傷血氣,寒溫乖適,經脈則虛;虛則邪氣乘之,邪客於血,或寒或溫。

白話文:

《內經》提到,女性在七歲時,腎氣開始旺盛,換牙並長出新髮。在二七(即十四歲)時,天癸(一種性激素)到達,開始生育,脈搏流通,太衝脈變得強大,月經會按時來潮。然而,為什麼只有女性有月經呢?因為男性體內陽氣較多,血液豐富,而少女則陰氣較少,血液較少。所以,男性血液產生於心,進入肝,然後依次進入腎轉化為精液;女性血液也從心開始,經過子宮,肝腎有餘的血液匯入子宮,形成月經。王冰認為這是因為陰氣旺盛,血液充盈後排出。

月經有規律或不規律,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衝脈是血液的海洋,任脈負責維護子宮,這兩個脈分別是手太陽小腸經和手少陰心經。這兩個脈互為表裏,上與乳汁相連,下與月經相聯。月經是經絡的剩餘部分。如果一個人的體溫和血氣都調和,沒有受損,那麼衝脈和妊脈的氣勢就會旺盛,太陽和少陰所主的血液會順暢地流動,按照時節來下,每月一次,就像月亮圓滿後會減少一樣,所以稱為月經。但如果勞累傷害了血氣,寒熱失調,經脈就會虛弱;虛弱的情況下,邪氣就會乘機入侵,邪氣會影響血液,可能因寒或因熱而出現問題。

寒則血結,溫則血消。此月事因不調,即經所謂月事不來,胞脈閉者是也。推其不調之症,有經閉不通者,有經絕不行者,有終身不月者,有先期後期,乍行乍止,血鮮血淡,疼痛帶濁之不同治,當推類求之。經閉不通者,因瘀血內積,時常作痛,致閉不通。此症易治,不過一驅逐之功耳。

經絕不行者,有因心事不遂,致心血虧欠,故乏血以歸肝,而出納之令枯竭矣;有相火妄動,煎熬真陰,熏蒸血海,名曰血枯。此症勞病多主之。有二陽之病發心脾,男子不得隱曲,女子則不月。二陽者,胃與大腸也。胃主納食,大腸主運化。經曰: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

白話文:

寒氣會導致血液凝固,溫暖則有助於血液流通。這說明瞭婦女的月經如果不正常,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月經來不及」或者「子宮通道阻塞」的情況。對於這種不正常的情況,可以分為幾種不同的症狀,包括月經完全不通暢、月經停止來潮、整個人生都沒有月經、月經來得早或晚、月經時斷時續、血液色澤鮮豔或淡薄、以及月經時的腹痛和混濁等不同的治療方式,都需要按照類似的方法去進行推測和診斷。

月經不通暢的情況,通常是因為體內積聚了瘀血,經常會感到腹痛,導致月經不通暢。這種情況比較容易治療,只需要使用一些能驅除瘀血的藥物即可。

月經停止來潮的情況,可能由心事不順導致心氣不足,因此血液無法歸藏到肝臟,而出納功能衰竭;也可能是由於相火過旺,煎熬真正的陰液,燻蒸著血液,被稱為「血枯」。這種情況往往與勞累的疾病有關。有時候,心脾兩經受病,男性會出現生殖器問題,女性則會出現月經不調。這裡提到的心脾兩經,分別指的是胃和大腸。胃負責食物的消化,大腸負責食物的運送。《內經》中提到,食物進入胃部後,會產生混濁的氣體,這些氣體會進入心臟,造成血液中的精氣異常;飲料進入胃部後,會產生精氣,然後輸送到脾臟。

今腸胃既病,則不運不化,心脾何所資乎?心脾無資,則男不生精,女不生血。在男子則不得隱曲,在女子則月事不行,此即經絕之候。又脾與胃為表裡,久則傳入於脾為風消;風消者,銷爍羸瘦,以脾主肌肉故也。肺與大腸為表裡,久則延入於肺為喘息奔急,以肺主氣故也。

兼入心則三臟二腑俱病,故曰死不治。女人終身不月者,必便血。蓋胃口名賁門,與心相連,血錯經妄行,不入肝而入胃脘,下出齒門,達小腸闌門,以次傳入大腸。此秘驗也。經水先期,多屬血熱,四物湯用生地,加丹皮、芩連、香附。血色鮮紅,更主熱甚,所謂熱則流通。

白話文:

腸胃一旦生病,就無法正常運作和消化食物,心脾又怎麼能得到滋養呢?心脾無力,男人就無法產生精子,女人就無法生成血液。男人會出現陽痿,女人則會月經失調,甚至絕經。脾胃互為表裡,久病會影響脾臟,導致風消,風消會讓人消瘦虛弱,因為脾臟主管肌肉。肺和大腸互為表裡,久病會影響肺臟,導致呼吸急促,因為肺臟主管呼吸。

若病症延及心臟,則三臟二腑皆受損害,所以叫做不治之症。女人終生不來月經,必定會出現便血。因為胃口叫做賁門,與心臟相連,血液走錯了路,不進入肝臟而進入胃脘,從齒門流出,到達小腸闌門,再依次進入大腸。這是古人總結的經驗。月經提前,多半是血熱,可以用四物湯,加生地、丹皮、芩連、香附來治療。如果血色鮮紅,更說明熱盛,因為熱則流通。

上項藥倍生地、丹皮、芩連、白芍。過期瘦人,多屬血少,四物倍熟地、當歸、參、朮、炙甘草、紅花少許。過期血淡者,屬血虛挾痰,二陳加川芎、歸芍、香附、阿膠。血紫者,氣之熱;血黑者,熱之甚;血塊者,氣之滯,多作腹痛。紫黑宜四物湯,生地加香附、芩連、丹皮、玄胡、蒲黃。

血塊用芎芍、歸尾、五靈脂、三稜、莪朮、香附、桃仁、紅花。腹痛甚者,加乳香、沒藥,劫而止之。凡行未盡而乍止,有三義:有暴怒鬱結,致氣滯不行,宜芎歸、香附、玄胡、紅花、炒白朮、丹皮、烏藥、木香之類,以行之;有形寒飲冷,以致經

白話文:

上述藥方以生地、丹皮、黃芩、黃連、白芍組成。體型消瘦的人,大多是血虛,可用四物湯加熟地、當歸、人參、白朮、炙甘草,並加少量紅花。體型消瘦且面色蒼白的人,屬血虛挾痰,可用二陳湯加川芎、當歸、白芍、香附、阿膠。面色紫黑的人,是氣熱;面色黝黑的人,是熱盛;血塊者,是氣滯,常伴隨腹痛。面色紫黑宜服用四物湯,加生地、香附、黃芩、黃連、丹皮、玄胡、蒲黃。血塊可用川芎、白芍、當歸尾、五靈脂、三稜、莪朮、香附、桃仁、紅花。腹痛劇烈者,加乳香、沒藥,以止痛。經血行而不盡突然停止,有三個原因:一是暴怒鬱結,導致氣滯不通,可用川芎、當歸、香附、玄胡、紅花、炒白朮、丹皮、烏藥、木香等藥物來疏通經絡;二是形寒飲冷,導致經絡阻滯,宜服用溫陽化寒的藥物;三是氣血虛弱,導致經絡乏力,宜服用補氣養血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