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症會要》~ 卷二 (2)
卷二 (2)
1. 膈噎不治症
糞如羊屎者不治;年高者不治;氣血俱虛則口中多沫沫大出者不治。
四君子治氣虛;四物治血虛。
白話文:
[無法治癒的食道阻塞病症],內容如下:如果排泄物像羊的大便一樣硬,病情就無法治癒;年紀大的患者,病情也無法治癒;若患者氣血兩虛,以致口中產生大量泡沫並大量吐出,這種情況下病情同樣無法治癒。
對於氣虛的患者,可以使用「四君子湯」來治療;而血虛的患者,則應使用「四物湯」來調理。
2. 二陳治痰
(三方俱見中風)
白話文:
【二陳治痰】
這段文字在說,在治療中風的三個方子裡,都可以看到「二陳湯」被用來處理痰的問題。在現代的說法就是:在用於治療中風的三種方法中,都能看到利用「二陳湯」來治療或控制痰的情況。
3. 桔梗和中湯
治怫鬱(方見嘔吐)
白話文:
【桔梗和中湯】這帖藥方主要用於治療心情壓抑不舒暢所導致的症狀(此處提及的方劑詳情可參考在處理嘔吐問題的篇章中)。
【桔梗和中湯】這帖藥主要是用來治療因情緒壓抑、心情不好所引發的身體不適。對於這帖藥的具體配方,可以參閱處理嘔吐相關症狀的部分。
4. 七氣湯
治氣膈噎,
乾薑、桂心、黃芩、半夏、甘草、橘皮、地黃、白芍(各二錢)、枳實(半斤)、人參(一錢)、吳萸(半勺),加薑棗。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因為氣滯所導致的吞嚥困難的處方。
要用到的藥材有:乾薑、肉桂、黃芩、半夏、甘草、陳皮、熟地黃、白芍(每種藥材各用二錢)、枳實(要用半斤)、人參(一錢)、吳茱萸(半勺),另外還要加入薑和棗。
注:在傳統中醫中,"錢"和"斤"都是重量單位。
5. 人參利膈丸
治胸噎、胸中不利、大便燥結、痰咳喘滿、脾胃壅滯、推陳致新、治膈氣之聖藥也
木香、檳榔(各七錢五分)、人參、當歸、甘草、藿香、枳實(各一兩)、大黃、厚朴(各九錢)為末,滴水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
白話文:
這是在講述「人參利膈丸」的功效和配方。其能治療胸口悶堵、胸部不舒暢、大便乾硬排泄困難、咳嗽有痰且呼吸困難、脾胃消化功能不佳導致的食物積滯,並能促進新陳代謝,是治療與改善上消化道病症的極佳藥物。
其成分包括:木香、檳榔(各約30克)、人參、當歸、甘草、藿香、枳實(各約37.5克)、大黃、厚朴(各約36克)。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後,加水調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五十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