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邁書

《方症會要》~ 卷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四 (2)

1. 坎離丸

治內障:

治內障:

2. 定志丸

治心血不足不能遠視

人參(一兩) 遠志 蒲黃 茯苓(各二兩)

上末蜜丸桐子大硃砂為衣清米湯下一錢二分

白話文:

用一兩人參、二兩遠志、二兩蒲黃、二兩茯苓,研磨成粉末,製成蜜丸,外裹硃砂,每次服用一錢二分,用清米湯送服,可治療心血不足,導致看不清遠處的症狀。

3. 濕熱火眼驗方

防風 石決明 黃連 木賊 連翹 青葙子 草決明 龍膽草(各八分) 石斛 羌活 穀精草 當歸(各一錢) 荊芥 梔子 生地 蟬蛻 黃柏(各七分) 黃芩(八分) 菊花(一錢八分) 燈心(十根)

白話文:

防風、石決明、黃連、木賊、連翹、青葙子、草決明、龍膽草各八分;石斛、羌活、穀精草、當歸各一錢;荊芥、梔子、生地、蟬蛻、黃柏各七分;黃芩八分;菊花一錢八分;燈心十根。

4. 明目方

冬至後槐角子如黑漆者洗淨曬乾,不拘多少,裝入黑牛膽內,以八分為滿,懸於風前陰乾,破膽取出,用瓷罐盛。每月初一日用一粒,早晨滾水待冷吞下,每一日漸加一粒,至十五日加至十五粒止。十六日復漸減一粒,至三十日只用一粒。朔如前,早飯後用。槐角獨子者不用。又服法:單日雙服,雙日單服。

白話文:

冬至過後,將黑色的槐角子洗淨曬乾,數量不限,裝入黑色的牛膽中,八分滿即可。將牛膽懸掛在通風處陰乾,待牛膽破裂後取出槐角子,裝入瓷罐保存。

每月初一早上,用滾水煮沸後待涼,服用一粒槐角子,每天增加一粒,直到十五日服用十五粒。十六日開始逐漸減少一粒,直到三十日只服用一粒。每月的朔日(初一)服用方法相同,在早飯後服用。

如果槐角子是單獨生長在枝頭的,則不適合服用。

另外,還有一種服用方法:單日服用兩粒,雙日服用一粒。

5. 治酒刺方

檳榔(十個) 白茄取汁浸檳榔七次曬乾 硫黃用人乳煮過乾等分研末唾擦即愈

白話文:

【檳榔】(十個) 白茄取汁浸泡檳榔七次,然後曬乾,再與硫磺一起研磨成粉末。用唾液塗抹患處,即可痊癒。

6. 治甕鼻塞肉方

枯礬研末,用棉胭脂包裹塞鼻數次即愈。

7. 口病

內經曰:「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藏精於脾。」又曰:「陰之五宮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是以肝熱則口酸,心熱則口苦,脾熱則口甘,肺熱則口辛,腎熱則口咸。有口淡者,知胃熱也。外有謀慮不決,肝遺熱於膽而口苦者;亦有脾胃虛弱,木乘土位而口酸者;或膀胱遺熱於小腸,膈腸不便,上為口糜生瘡潰爛。又傷寒狐惑之症,上唇生瘡,蟲食其藏者;下唇生瘡,蟲食其肛者。

口之為病,種種不同,治法亦異。肝膽有實熱,口酸而苦者,小柴胡加青皮、龍膽草,甚者當歸蘆薈丸。若謀慮不決,肝虛而苦者,人參、遠志、茯神、甘草為君。心熱而口苦,或口舌生瘡,黃連瀉心湯、涼膈散。脾熱口甘,三黃丸、平胃散。肺熱口辛,甘桔湯、瀉白散、金沸草散。

白話文:

《內經》記載:「中央屬黃色,與脾經相通,開口於口,精氣藏於脾。」又說:「陰性的五臟本與五味相應,陰性五臟的病變也與五味相關。」因此,肝火旺盛就會口酸,心火旺盛就會口苦,脾火旺盛就會口甜,肺火旺盛就會口辛,腎火旺盛就會口鹹。如果口淡無味,說明胃火旺盛。除此之外,如果思慮過度、肝火鬱結於膽,也會導致口苦;如果脾胃虛弱,肝氣克脾,也會導致口酸;如果膀胱熱氣下注小腸,導致腸道不通暢,也會出現口糜生瘡、潰爛的症狀。還有傷寒狐惑症,上嘴唇生瘡,是內火灼傷口腔;下嘴唇生瘡,是內火灼傷肛門。

口部的病症種類繁多,治療方法也各不相同。如果肝膽有實熱,表現為口酸苦,可以用小柴胡加青皮、龍膽草,嚴重者可以服用當歸蘆薈丸。如果思慮過度、肝虛而口苦,可以用人參、遠志、茯神、甘草作為主藥。如果心火旺盛、口苦,或者口舌生瘡,可以用黃連瀉心湯、涼膈散。如果脾火旺盛、口甜,可以用三黃丸、平胃散。如果肺火旺盛、口辛,可以用甘桔湯、瀉白散、金沸草散。

腎熱口咸,滋腎丸、大補陰丸、大補丸。膽熱口苦,謀慮不決所致者,小柴胡加麥冬、棗仁、地骨皮、遠志。膀胱遺熱於小腸,上為口糜生瘡潰爛者,柴胡地骨皮湯。狐惑見傷寒門。凡口瘡服涼藥不愈者,乃中氣不足,虛火泛上無制,理中湯反治之而愈。蓋人參、白朮、甘草補土之虛,乾薑散火之標。

甚者加附子,或用官桂噙之亦妙。

白話文:

腎臟有熱,口會感到鹹,可以用滋腎丸、大補陰丸、大補丸來調理。膽囊有熱,口會感到苦,如果是思慮過度導致的,可以服用小柴胡加麥冬、棗仁、地骨皮、遠志。膀胱的熱氣跑到小腸,引起口糜、生瘡、潰爛,可以用柴胡地骨皮湯治療。狐惑病症屬於傷寒範疇。口瘡服用涼藥效果不佳,可能是脾胃虛弱、虛火上升無所抑制,可以用理中湯來治療。理中湯的人參、白朮、甘草補益脾胃虛弱,乾薑散清除虛火。情況嚴重者,可以加附子,或者用官桂含在口中效果也很好。

8. 黃連瀉心湯

治心熱口苦口舌生瘡:

9. 涼膈散

治同前

10. 三黃丸

治脾熱口甘

11. 平胃散

治同前

12. 甘桔湯

治肺熱口辛

13. 瀉白散

治同前。

14. 金沸草散

治同前

荊芥、麻黃、甘草、前胡、赤芍、半夏、旋覆花加薑棗煎

白話文:

這方藥的組成和之前一樣,使用荊芥、麻黃、甘草、前胡、赤芍、半夏、旋覆花,再加入生薑和紅棗,以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