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邁書

《方症會要》~ 卷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四 (2)

1. 坎離丸

治內障:

治內障:

2. 定志丸

治心血不足不能遠視

人參(一兩) 遠志 蒲黃 茯苓(各二兩)

上末蜜丸桐子大硃砂為衣清米湯下一錢二分

3. 濕熱火眼驗方

防風 石決明 黃連 木賊 連翹 青葙子 草決明 龍膽草(各八分) 石斛 羌活 穀精草 當歸(各一錢) 荊芥 梔子 生地 蟬蛻 黃柏(各七分) 黃芩(八分) 菊花(一錢八分) 燈心(十根)

4. 明目方

冬至後槐角子如黑漆者洗淨曬乾,不拘多少,裝入黑牛膽內,以八分為滿,懸於風前陰乾,破膽取出,用瓷罐盛。每月初一日用一粒,早晨滾水待冷吞下,每一日漸加一粒,至十五日加至十五粒止。十六日復漸減一粒,至三十日只用一粒。朔如前,早飯後用。槐角獨子者不用。又服法:單日雙服,雙日單服。

5. 治酒刺方

檳榔(十個) 白茄取汁浸檳榔七次曬乾 硫黃用人乳煮過乾等分研末唾擦即愈

6. 治甕鼻塞肉方

枯礬研末,用棉胭脂包裹塞鼻數次即愈。

7. 口病

內經曰:「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藏精於脾。」又曰:「陰之五宮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是以肝熱則口酸,心熱則口苦,脾熱則口甘,肺熱則口辛,腎熱則口咸。有口淡者,知胃熱也。外有謀慮不決,肝遺熱於膽而口苦者;亦有脾胃虛弱,木乘土位而口酸者;或膀胱遺熱於小腸,膈腸不便,上為口糜生瘡潰爛。又傷寒狐惑之症,上唇生瘡,蟲食其藏者;下唇生瘡,蟲食其肛者。

口之為病,種種不同,治法亦異。肝膽有實熱,口酸而苦者,小柴胡青皮龍膽草,甚者當歸蘆薈丸。若謀慮不決,肝虛而苦者,人參遠志茯神甘草為君。心熱而口苦,或口舌生瘡,黃連瀉心湯涼膈散。脾熱口甘,三黃丸平胃散。肺熱口辛,甘桔湯瀉白散金沸草散

腎熱口咸,滋腎丸大補陰丸大補丸。膽熱口苦,謀慮不決所致者,小柴胡加麥冬、棗仁、地骨皮、遠志。膀胱遺熱於小腸,上為口糜生瘡潰爛者,柴胡地骨皮湯。狐惑見傷寒門。凡口瘡服涼藥不愈者,乃中氣不足,虛火泛上無制,理中湯反治之而愈。蓋人參、白朮、甘草補土之虛,乾薑散火之標。

甚者加附子,或用官桂噙之亦妙。

8. 黃連瀉心湯

治心熱口苦口舌生瘡:

9. 涼膈散

治同前

10. 三黃丸

治脾熱口甘

11. 平胃散

治同前

12. 甘桔湯

治肺熱口辛

13. 瀉白散

治同前。

14. 金沸草散

治同前

荊芥麻黃甘草前胡赤芍半夏旋覆花加薑棗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