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邁書

《方症會要》~ 卷三 (13)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3)

1. 疝氣丸

小茴、川楝、玄胡、黃柏、橘子、柴胡(各五錢)、青皮、甘草(各三錢)、龍膽草、山楂(各二錢)

上末麵糊丸桐子,大人虛加茯苓、白朮(各五錢)

白話文:

[疝氣丸]

藥方成分包括:小茴香、川楝子、延胡索、黃柏、橘皮、柴胡(每種藥材各用五錢)、青皮、甘草(每種藥材各用三錢)、龍膽草、山楂(每種藥材各用二錢)。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後,加入適當的麵糊製成像桐子大小的丸狀。如果是成人且身體較虛弱者,在原配方基礎上再額外添加茯苓和白朮(每種藥材各用五錢)。

2. 疝氣神方

(其痛甚至上衝,如物築塞心胸臟,欲死,手足冷者,二三服除根。)

硫黃(火熔化,即投水去毒,取起研細,兼用荔核炒黃為末,陳皮同前,共三味研末,以飯為丸,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淡酒下,其痛立止,亦不可過也。)

白話文:

【疝氣神方】

(疼痛劇烈到向上衝擊,就像有東西堵在心胸內臟,痛苦到快要死去,手腳冰冷的人,服用兩三劑就能根治。)

製作藥方的方式如下:先將硫磺用火融化,隨即投入水中去除毒性,撈起後研磨至細。同時使用荔枝核炒至微黃,磨成粉末;陳皮的處理方式相同。這三種材料一起研磨成末,再以飯製成丸狀,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十五粒,以淡酒送服,疼痛立刻停止,但也不能過量服用。

以上就是古代治療疝氣的祕方,服用後能迅速緩解疼痛,並有根治的效果。

3. 治癩疝不痛方

南星、蒼朮、神麴、白芷、山楂、川芎、枳實、半夏、海藻、昆布、姜三片

白話文:

這份古方是用於治療一種疼痛不明顯的特殊疾病(癩疝)。所需藥材如下:天南星、白朮、神曲、白芷、山楂、川芎、枳實、半夏、海藻、昆布,以及三片薑。在現代白話文中,就是使用這些草藥來進行治療。

4. 五葉湯

枇杷葉、野紫蘇葉、椒葉、蒼耳子葉、水晶蒲、桃葉五味共煎洗諸疝即消痛止

白話文:

【五葉湯】

內容:取枇杷葉、野生紫蘇葉、花椒葉、蒼耳子葉、水晶菖蒲、桃葉這六種植物的葉子,一同煎煮後用來清洗,對於各種疝氣病症有緩解疼痛及消除腫脹的效果。

5. 補脾理疝方

治久疝原起於瘧漸發小腹脹劇,陰囊痛。此肝克脾而成疝,久不消難獨以疝氣治之,當清補兼施。

白朮、茯苓、扁豆、薏仁、山楂肉、神麯、白芍、青皮、玄胡、梔子仁、川楝,加橘子七分煎服。

白話文:

這份處方是用來治療長期的疝氣病症,這種疝氣最初可能源自於瘧疾,隨後逐漸導致小腹劇烈腫脹,以及陰囊疼痛。這種情況是由肝臟功能過盛抑制脾胃功能所引發的疝氣,若疝氣久久無法消除,就不能單純地只針對疝氣來進行治療,應該同時採取清熱和補益的治療方式。

藥方成分包括:白朮、茯苓、扁豆、薏仁、山楂肉、神麯、白芍、青皮、玄胡、梔子仁、川楝,並添加七分的橘子一起煎煮服用。

6. 腳氣

內經曰:「傷於濕者,下先受之。」蓋脾主四肢,足居於下,多受其濕。濕鬱成熱,濕熱相縛,其病多矣。然有因外得者,有自內生者。其為濕熱之患,則一見症惡寒發熱,狀若傷寒,但足脛紅腫,筋攣掣痛,舉步艱難,此為別耳。輕者止於足痛,重者由足痛入陰器,抵少腹,歷脅肋上頭,又甚者則腳氣衝心,誤治立殞。

治法以防己飲為主方。兩臂痛者加威靈仙,兩脅痛者加膽草,風加萆薢,濕加木瓜苡仁,食積流注加山楂神麯麥芽。足氣衝心,防己飲合四物湯或東垣健步丸。外有足根痛者,此屬腎虛,又非腳氣論也。防己飲內用生地犀角,以心火下流與濕熱相縛,故用耳。治腳氣忌補氣及淋洗。

腳氣自外得者,山嵐卑濕,涉水驟雨及濕熱之地,足先受之,濕鬱為熱,故發動為痛。自內生者,瓜果茶水酒漿油麵及煎炙,有濕有熱,先入於胃,上輸於脾,脾流濕熱直行於足,以脾脈主四肢也。故腫為濕,痛為火,不易之論也。

白話文:

【腳氣】

《內經》提到:「受到濕氣侵害,身體下方部位最先遭受影響。」這是因為脾臟主管四肢,而腳位於身體最下方,所以容易受濕氣影響。當濕氣鬱積轉化為熱氣,濕熱交纏,就會產生許多疾病。然而,這些疾病可能是外界因素造成的,也可能源自體內。無論如何,一旦形成濕熱的問題,症狀通常包括惡寒和發熱,看起來像是感冒,但主要特徵是腳踝紅腫,肌肉抽搐疼痛,導致行走困難。這是區別於其他疾病的關鍵。

病情輕微時可能僅限於腳痛,嚴重時,疼痛會從腳部擴散到生殖器、小腹,甚至沿著脅肋延伸至頭部。更嚴重的情況是腳氣上衝至心臟,如果治療失誤,患者可能立即死亡。

治療方法以使用防己飲為主。若兩臂疼痛,可加入威靈仙;兩脅疼痛,可加入膽草;若有風濕,則加入萆薢;濕氣過重,則加入木瓜和薏仁;消化不良導致的症狀,則加入山楂、神麯和麥芽。對於腳氣上衝心臟的病例,防己飲可搭配四物湯或東垣健步丸使用。若是腳跟疼痛,這通常是腎虛所致,並非腳氣病。在防己飲中加入生地和犀角,是為了處理心火下瀉與濕熱交纏的情況。在治療腳氣時,應避免補氣和淋浴清洗。

腳氣病由外界引發的情況,可能是在潮濕低窪地區活動,或是突遭暴雨侵襲,以及長期處於濕熱環境,腳部首當其衝,濕氣鬱積成熱,導致疼痛。若是由體內產生,則可能是食用了瓜果、茶水、酒漿、油麵或煎炸食物,這些食物含有濕氣和熱性,首先進入胃部,然後上傳到脾臟,脾臟再將濕熱直接送往腳部,因為脾臟主管四肢。因此,腫脹代表濕氣,疼痛表示火氣,這是一貫的觀點。

7. 防己飲

黃柏 蒼朮 白朮 防己(各七分) 生地 檳榔 川芎(各五分) 犀角屑 甘草梢 木通 黃連(各三分)食前服

內有熱加黃芩七分 熱甚及天時暄熱加石膏 痰加南星竹瀝薑汁 大便秘加桃仁 小便秘澀加牛膝木瓜薏仁酌而用之 如常腫者專主於濕熱 治肥人必加痰藥

白話文:

【防己飲】

這款藥方包含了黃柏、蒼朮、白朮和防己,每樣都是七分。接著是生地、檳榔和川芎,每種藥材則是五分。最後犀角屑、甘草梢、木通以及黃連,這些都是三分。此藥應在飯前服用。

如果體內有熱,可以再額外加入七分的黃芩。若體內熱度非常高或天氣非常炎熱,可考慮添加石膏。倘若有痰的問題,可以加入南星、竹瀝和薑汁。若大便乾燥且排便困難,可增加桃仁。小便不通暢,可以酌情使用牛膝、木瓜和薏仁。

對於經常性浮腫的人來說,主要病因可能為濕熱,治療上需對症下手。對於體型較肥胖的人,治療時必須加入化痰的藥物。

8. 健步丸

蒼朮 歸尾(各一兩) 生地 陳皮 白芍(各一兩五錢) 牛膝 吳萸 條芩(各五錢) 大腹子(三錢) 桂枝(二錢)

共末蒸餅為丸,桐子大,每服八十丸。白朮、木通(各一錢)煎湯下,食前服。

白話文:

【健步丸】

成分:蒼朮、當歸尾(各50克)、生地、陳皮、白芍(各56克)、牛膝、吳茱萸、黃芩(各15克)、大腹子(9克)、桂枝(6克)。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蒸熟的餅做為粘合劑,揉成如桐子大小的丸狀。

用法:每次服用80粒,可用白朮、木通(各3克)煎煮成湯來吞服此丸,應在飯前服用。

9. 四物湯

治血熱轉筋,本方加桃仁、紅花煎服。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因為血熱所導致的肌肉抽筋情況,使用這個基本的四物湯配方時,需要再額外加入桃仁和紅花一起煎煮來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