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邁書

《方症會要》~ 卷一 (4)

回本書目錄

卷一 (4)

1. 八味順氣散

治正氣痰涎盛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青皮、陳皮、白芷、烏藥

白話文:

這方子用來治療正氣不足,痰涎過多的症狀,藥材包括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青皮、陳皮、白芷、烏藥。

2. 胃風湯

治胃風

人參、白朮、茯苓、當歸、川芎、白芍、桂心等分,入粟米一小撮。如腹痛加木香五分。

白話文:

將人參、白朮、茯苓、當歸、川芎、白芍、桂心等藥材以等量混合,再加入少許粟米。如果患者腹痛,可再加入五分木香。

3. 清熱順氣湯

治類中

當歸 黃連 黃芩 知母 赤茯苓 陳皮 香附 烏藥(各七分) 半夏(二錢) 貝母(一錢) 膽星(八分) 枳殼(五分) 甘草 姜三片

如痰涎壅盛者加白附子八分白殭蠶七分全蠍六分

白話文:

當歸、黃連、黃芩、知母、赤茯苓、陳皮、香附、烏藥各七分,半夏二錢,貝母一錢,膽星八分,枳殼五分,甘草、姜各三片。若痰涎壅盛者,加白附子八分、白殭蠶七分、全蠍六分。

4. 瘟疫

內經曰:「冬不藏精者春必病瘟。」傷寒論曰:「瘟病起於春,應瘟而反清,夏應熱而反寒,秋應涼而反熱,冬應寒而反溫。」丹溪曰:「眾人病一般者,此天行瘟疫也。」瘟取溫熱之義,疫取勞役之義,多感於房勞辛苦之人,蓋危重病也。大法表裡傳經與傷寒相似,但傷寒寒自外入,瘟疫毒自內出,此為異耳。

師云:凡看瘟疫,先看病者兩目露血絲否?次看口唇紅燥,舌苔黃白紫黑,以驗裡熱淺深。除舌苔遍白為熱稍輕,其餘睛赤唇紅苔黃斷紋俱是極熱重症。若紫黑燥裂,則又熱之極矣。又以病家之人,手按其胸膻脅肋,問其有無痛處,分別表裡經絡。次按小腹,舉有硬滿處,即便問其小便利否?若小便不利而身發熱者,必發黃,則是精液留結,宜用小柴胡去參合去桂五苓散。若小便自利,則是蓄血之症,宜下瘀血,用桃仁承氣湯去枳殼,不犯上焦。

白話文:

《內經》提到:「冬季不保存精氣的人,春季會患病。」《傷寒論》則說:「瘟疫在春季發作,如果出現與瘟疫相反的症狀,如夏季出現寒症、秋季出現熱症、冬季出現溫症,那麼這些症狀就是預示著病情的特殊性。」丹溪指出:「當大羣人出現相同的病症時,這通常是由於流行病或瘟疫的影響。」

「瘟」指的是熱性的疾病,「疫」則指勞累引起的疾病,多發生在過度勞累和房事後的人身上,這種疾病通常是嚴重的。治療原則上與治療傷寒相似,但傷寒是由外部寒氣進入身體,而瘟疫則是由內部的毒素產生,這是兩者的不同之處。

老師說:在診察瘟疫時,首先要觀察患者的眼睛是否有血絲現象,其次要觀察口脣的紅燥程度以及舌苔的顏色(黃、白、紫、黑),以判斷體內熱力的深淺。除了舌苔全部呈白色表示熱的程度較輕,其他如眼紅、脣紅、舌苔黃色、斷紋等都代表著極度的熱症,且病情嚴重。若舌苔呈現紫色、黑色且乾裂,則表示熱的程度更為嚴重。再進一步地,用手按壓患者的胸部、羶中、脹脅及肋骨,詢問有無疼痛感,以此分辨是表症還是裡症。接著按壓腹部,如果有硬塊或滿脛,就要詢問患者小便是否順暢。若小便不順暢且伴有發熱,則可能出現黃疸,這是因精液留結所致,此時可以使用小柴胡去除參合去桂五苓散進行治療。若小便順暢,則可能是蓄積了血液,應當使用桃仁承氣湯去除枳殼來治療蓄血的症狀,避免對上焦造成幹擾。

此法看傷寒亦然。初得病一二日有表症,自冬至春分前宜九味羌活湯去人參、敗毒散。自春分至夏至天氣已變溫熱,宜升麻葛根湯、紫葛解肌湯、小柴胡去參。初得病一二日見太陽症,便溏瀉者,宜小柴胡去參合四苓散或香連丸。稍久大便秘而渴,玄明粉乃要藥也。白虎亦可用。

白話文:

這個方法適用於治療傷寒,道理也是一樣的。剛開始生病一兩天,出現表證(外感症狀),從冬至到春分前,應該使用九味羌活湯,去掉人參,也可以用敗毒散。從春分到夏至,天氣已經轉為溫熱,應該使用升麻葛根湯、紫葛解肌湯,小柴胡湯也要去掉人參。剛開始生病一兩天,出現太陽症(發熱、汗出等症狀),同時伴有腹瀉者,應該使用小柴胡湯去掉人參,並配合四苓散或香連丸。如果病程稍微長一點,出現大便秘結且口渴的症狀,玄明粉是必不可少的藥物。白虎湯也可以使用。

若不渴者,禁用白虎。又凡瘟疫一起即發渴,是熱輒入陽明,宜五瘟丸、白虎湯、三黃石膏湯加減用之。渴病藥味用天花粉、麥冬片、芩葛根、天水散之類。衄血胃火白虎湯,見心火犀角地黃湯,切忌發汗解表,發狂譫語。大便滑而渴,宜加味白虎湯。不作渴大便秘結五七日不解,宜大承氣湯、調胃承氣湯下之。

白話文:

如果病人不口渴,就不要使用白虎湯。凡是瘟疫一開始就發燒口渴,表示熱邪已經進入陽明經,可以用五瘟丸、白虎湯、三黃石膏湯,根據情況加減藥量。口渴的病人可以用天花粉、麥冬片、黃芩、葛根、天水散等藥物治療。如果病人鼻出血,屬於胃火旺盛,可以用白虎湯;如果病人心火旺盛,可以用犀角地黃湯。切忌用發汗解表的方法治療,如果出現發狂說胡話的症狀更要謹慎。如果病人大便稀薄並且口渴,可以用加味白虎湯。如果病人沒有口渴的症狀,大便秘結五七日都無法排泄,可以用大承氣湯、調胃承氣湯來通便。

瘟疫有氣虛血虛而染者,視形色察脈理,表裡症悉除者,宜參耆歸術溫補。自汗太甚者亦宜補。丹溪曰:「宜補宜散宜降,故知此三法者皆不可廢也。」凡瘟病初看未知端的,且先以敗毒散加減治之,看歸在何經,再隨經施治,此要法也。

白話文:

瘟疫的感染,有因氣虛血虛而導致的。要根據病人的外貌、面色以及脈象,仔細觀察其表裡症狀,若表裡症狀都消除,便可以服用參、耆、歸、術等溫補藥物。如果病人有自汗過多的情況,也應該要補益。

丹溪先生說:「治療瘟疫要兼顧補益、散邪和降氣,這三種方法都不可忽略。」

對於剛開始患病,症狀還不明確的病人,可以先用敗毒散加減治療,觀察病症屬於哪條經絡,再根據該經絡的病症進行治療。這是治療瘟疫的要點。

5. 附大頭瘟

丹溪曰:大頭病乃濕熱在高巔之上,用羌活酒、芩酒蒸大黃,隨病加減,切不可用降氣藥。東垣曰:陽明邪熱太甚,資實相火少陽而為之也。濕熱為腫,木盛為病。此邪見於頭,多在兩耳前後出。治法大不宜藥速速,則過其病,所謂上熱不除,中寒復生。宜徐徐緩藥,當視其腫在何部分,隨經治之。陽明為邪首大腫,少陽為邪出於耳前後。

白話文:

丹溪和東垣論大頭病:

丹溪說: 大頭病是濕熱停留在頭頂,應該用羌活酒和芩酒蒸大黃,根據病情加減用藥,絕對不能用降氣藥。

東垣說: 陽明經的邪熱過於嚴重,助長了少陽經的相火,導致大頭病。濕熱會引起腫脹,木氣過盛也會導致疾病。這種邪氣出現於頭部,大多位於兩耳前後。治療方法不宜藥物過快,否則會超過病症,所謂「上熱不除,中寒復生」。應該慢慢地用藥,觀察腫脹部位,根據經絡治療。陽明經為邪氣主要部位,導致頭部大腫;少陽經為邪氣出現於耳前後。

6. 附蝦蟆瘟

丹溪曰:此病屬風熱,防風通聖散加減用之,或用小柴胡加防風、羌活、荊芥、薄荷、桔梗煎服,外以側柏葉搗汁調火煉蚯蚓糞敷之。

白話文:

丹溪先生說:此病屬於風熱,可以服用防風通聖散加減使用,或是用小柴胡湯加防風、羌活、荊芥、薄荷、桔梗煎服,外用側柏葉搗汁調和火煉過的蚯蚓糞敷於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