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邁書

《方症會要》~ 卷三 (10)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0)

1. 火盛背痛方

如平素弱必兼滋補

人參、茯神、當歸、川芎、羌活、秦艽、片芩、知母、蘇子、蘿蔔子加薑、棗。

白話文:

如果平時身體虛弱,就應該同時滋補。

可以服用以下藥材:人參、茯苓、當歸、川芎、羌活、秦艽、片芩、知母、蘇子、蘿蔔子加薑、大棗。

2. 仲景烏頭赤石脂丸

治心痛徹背,背痛徹心

蜀椒、烏頭、附子、乾薑、赤石脂

上末蜜丸,桐子大,食前服二丸,每日三服。

白話文:

治療胸口痛到背部,背部痛到胸口,用蜀椒、烏頭、附子、乾薑、赤石脂等藥材,研磨成末,用蜜做成丸子,每個丸子如桐子般大小,飯前服用兩丸,每天服三次。

3. 痰涎流易在背作痛方

陳皮 前胡 片芩 花粉(各七分) 草蔻仁 香附 蘿蔔子(各五分) 赤茯苓 半夏(各一錢) 海粉 羗活(各八分) 生甘草(三分) 薑棗煎服

白話文:

陳皮、前胡、片芩、花粉各七分,草蔻仁、香附、蘿蔔子各五分,赤茯苓、半夏各一錢,海粉、羗活各八分,生甘草三分,以薑棗煎服。

4. 腎氣熱甚不循故道逆上太陽作背痛方

熟地、白芍、當歸、黃柏、知母(各一錢)、杜仲(八分)、石斛、甘草梢(各五分)、蘇子(三分)、桂(一分)、淡竹葉(四分)

白話文:

熟地、白芍、當歸、黃柏、知母各一錢,杜仲八分,石斛、甘草梢各五分,蘇子三分,桂一分,淡竹葉四分。

5. 益元養榮湯

白朮、黃耆、歸身、棗仁(各八分)、茯神、麥冬(各七分)、川芎、麻黃根(各五分)、五味(十粒)、升麻(二分)加龍眼四個

白話文:

白朮、黃耆、歸身、棗仁(各八分)、茯神、麥冬(各七分)、川芎、麻黃根(各五分)、五味子(十粒)、升麻(二分),再加入龍眼四個。

6. 脅痛

胸脅者肝膽二經往來之道路也,故木氣之傷痛在胸中,肝氣實盛,痛連兩脅。然病有數症焉。歲木太過,肝氣旺盛,兩脅充滿,莫能舒泄,壅脹為痛,勢急難支,此肝火之盛也。稀涎宿痰流注兩脅,或僻一脅,綿綿隱痛,或作或止,一有嘔惡,則吊動掣痛,久則形腫,色赤硬堅不移,若以腫毒治之,增劇,此痰氣之結也。

心生血,肝納血,肝有熱則妄行注於脅,則脅痛,或紫黑,或結塊,上部抵當湯,中部桃仁承氣湯,皆稱捷劑,此汙血之積也。又歲金肅烈,制木太過,致肝氣鬱而不伸,兩脅痛而不止,此惟抑金扶木,瀉白散合阿膠四物湯,蓋瀉有餘,補不足,使兩氣和平,則痛自止,此肝之被郁也。

白話文:

胸脅是肝膽二經往來的通道,因此木氣受傷的疼痛會在胸部出現,肝氣實盛,疼痛會連及兩側肋骨。但病症有以下幾種:

1. 肝火盛 當一年中木氣過盛,肝氣旺盛,兩側肋骨充滿氣息,無法舒展,阻塞脹痛,痛勢急迫難以忍受,這就是肝火盛的表現。

2. 痰氣結 稀薄的唾液和久積的痰液流注到兩側肋骨,或者偏向一側肋骨,隱隱作痛,時作時止,一旦出現嘔吐噁心,就會牽扯疼痛,時間久了會出現腫塊,顏色發紅堅硬不移,如果用治療腫毒的方法,反而會加重病情,這就是痰氣凝結的表現。

3. 瘀血積 心臟生血,肝臟貯藏血液,肝臟有熱就會妄行流注到肋骨,就會出現肋骨疼痛,有的呈現紫黑色,有的會形成腫塊。上部疼痛可用[抵當湯]治療,中部疼痛可用[桃仁承氣湯]治療,都是有效的藥方,這就是瘀血積聚的表現。

4. 肝氣鬱 當一年中金氣肅殺過於旺盛,過度抑制木氣,導致肝氣鬱結而不舒展,兩側肋骨疼痛不止。這時需要抑制金氣,扶助木氣,用[瀉白散]和[阿膠四物湯]治療,瀉去多餘的,補益不足的,使兩氣平衡,疼痛自然會消失,這就是肝氣鬱結的表現。

又有傷寒往來寒熱,胸脅痛,耳聾,此雖屬少陽,然膽者肝之竅,痛甚則肝亦受傷,惟小柴胡加牡蠣龍膽草,則二經皆平矣,此傷寒虛熱也。又有食填太陰,肝氣被壓,然肝者將軍之官,其性極烈,不受壓制,上衝之則胃脘痛,橫行之則兩脅痛,惟消食順氣,少兼溫散,則食下而肝氣自舒,脅痛自止。

有醫言脅下一條扛起作痛者,食積也,然飲食入胃,安得出脅?扛起必食積偏墜一邊而近脅作痛,故醫云然,孰信哉?信乎理而已矣。又有挫閃跌撲一症,或氣鬱,或血積,亦作脅痛,若以涼血治之,則痛益甚,須用行血行氣之劑,而兼溫藥以散之,輒效。又有陰虛陽虛二症,皆屬不足,非可以有餘者例治也。

白話文:

傷寒發作,伴隨寒熱交替、胸脅疼痛、耳聾,雖然屬於少陽經病症,但膽是肝的竅,疼痛嚴重就會傷及肝臟。只需在小柴胡湯中加入牡蠣和龍膽草,就能同時調理少陽和膽經。這是傷寒虛熱造成的。

有些人因為飲食過多,脾胃受損,肝氣被壓制,而肝臟是將軍之官,性烈,不受壓制,向上衝則胃脘疼痛,橫向擴散則兩脅疼痛。因此,需要消食順氣,稍加溫散,才能使食物順利消化,肝氣自然舒展,脅痛自止。

有些醫生說,脅下一條扛起疼痛,是食物積滯所致,但飲食進入胃部,怎麼會跑到脅肋呢?應該是食積偏墜一邊,靠近脅肋才引起疼痛,醫生這麼說,不可信。真正的原因是理所當然的。

另外,挫閃跌撲造成的損傷,也可能伴隨氣鬱或血積,同樣會引起脅痛。如果用涼血藥治療,疼痛反而會加重,必須使用行血行氣的藥物,並配合溫藥散寒,才能奏效。還有陰虛和陽虛兩種虛症,都是由於身體不足,不能用治療有餘症的方法。

陰虛火動,有咳嗽吊動兩脅而痛者,有肝氣橫行兩脅而大痛者,此相火也,用蘆薈丸二痛皆止,但勞症本病,莫之能療。其肝氣虛並元氣弱而痛者,若以肝氣實盛治之,立禍,惟用四物少加炒鹽以補肝,用四君子少加芩柴以補益氣,則虛回而痛自止矣。凡此皆身親歷而知,非敢泛論以誤人也。

白話文:

如果身體陰虛火旺,伴隨咳嗽時兩肋疼痛,或是肝氣橫行導致兩肋劇痛,這都是內火上炎造成的。使用蘆薈丸可以治療這兩種疼痛,但如果是勞累導致的疾病,蘆薈丸就無能為力了。若是肝氣虛弱、元氣不足導致的疼痛,如果用治療肝氣實盛的方法,反而會加重病情。只有用四物湯加炒鹽來補肝,或是用四君子湯加黃芩柴胡來補益氣,才能讓虛弱的體質恢復,疼痛自然消失。這些都是我親身經歷後才明白的,絕不敢泛泛而談,以免誤導他人。

7. 當歸蘆薈丸

瀉肝火太盛之要藥,因內有濕熱,兩脅痛甚,伐肝木之氣,肝實者宜之。

當歸 龍膽草 梔子 黃連 大黃 蘆薈 青黛(各五錢) 木香(二錢五分) 麝香(五分另研)

上末神麯糊丸,桐子大,服廿丸,薑湯少少嚥下。又方內加柴胡五錢,青皮一兩。

白話文:

這方藥主要用於治療肝火過旺的症狀。患者體內有濕熱,兩肋疼痛加劇,這是因為肝氣被鬱積所致,因此適合用清熱瀉火、行氣止痛的藥物。

藥方包括:

  • 當歸、龍膽草、梔子、黃連、大黃、蘆薈、青黛(各五錢)
  • 木香(二錢五分)
  • 麝香(五分,另研磨成粉末)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神麴糊做成丸子,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二十丸,用少許薑湯送服。

此外,也可在方中加入柴胡五錢和青皮一兩,以增強疏肝理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