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邁書

《方症會要》~ 卷三 (3)

回本書目錄

卷三 (3)

1. 補腎丸

黃柏、杜仲、龜板、牛膝(各二兩)、陳皮(一兩),冬加乾薑五錢,夏加五味五錢,共末米糊丸。

白話文:

配方如下:

  • 黃柏:二兩
  • 杜仲:二兩
  • 龜板:二兩
  • 牛膝:二兩
  • 陳皮:一兩

冬季服用時,再加入乾薑五錢;夏季服用時,再加入五味子五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米糊做成丸子服用。

2. 龜鹿二仙角

鹿角(十斤) 龜板(五斤) 枸杞(三十兩) 人參(十五兩)銅錫壇如法熬膠,清晨初服酒化一錢,漸至三錢。

白話文:

鹿角(十斤)、龜板(五斤)、枸杞(三十兩)、人參(十五兩)。按照正確的方法熬製成膏。早晨初次服用時用酒化開一錢,逐漸增加到三錢。

3. 安神丸

治憂愁思慮傷心,傷則苦驚,善忘,夜不眠

黃連、硃砂(各一兩)、當歸、生地、炙甘草(各五錢),湯浸蒸餅為末,黍米大,每服十五丸,津液嚥下。

白話文:

治療因憂愁、思慮而傷心,心傷則容易感到苦惱、驚恐、健忘,晚上也睡不着,可以用黃連、硃砂各一兩,當歸、生地、炙甘草各五錢,用水煮沸後,把蒸餅蒸熟磨成粉,再加入黍米大小的藥粉,每服十五丸,用津液送服。

4. 歸脾湯

治飲食太飽傷脾面黃善臥

人參、茯苓、龍眼肉、酸棗仁、黃耆、白朮(各一兩)、遠志(一錢)、木香、炙甘草、當歸(各五分)

白話文:

如果因為飲食過飽傷了脾胃,導致面色發黃,嗜睡,可以試試用人參、茯苓、龍眼肉、酸棗仁、黃耆、白朮各一兩,遠志一錢,木香、炙甘草、當歸各五分,一起煎服。

5. 養榮湯

治失血脈虛

人參、黃耆、陳皮、白芍、甘草、當歸、茯苓、五味、遠志、白朮、桂心、熟地加棗煎

白話文:

用人參、黃耆、陳皮、白芍、甘草、當歸、茯苓、五味子、遠志、白朮、桂心、熟地,再加上紅棗,一起煎水服用,可以治療失血導致的脈虛。

6. 犀角地黃湯

治勞心動血衄血

生犀角(鎊二錢) 生地(二錢) 白朮 丹皮(各一錢)

白話文:

治療勞心導致血液過度流失所引起的鼻出血的藥方:

  • 生犀角(金屬價格的二錢)
  • 生地(二錢)
  • 白朮(一錢)
  • 丹皮(一錢)

7. 天王補心丹

治過勞傷心方見火症

8. 補中益氣湯

治勞倦傷脾方見內傷

9. 附五臟之氣絕於內論

或謂五臟之氣絕於內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何謂也?

師曰:五臟者,心肝脾肺腎皆陰也,營氣亦陰也。平人五臟氣旺協和,營氣主維於其內,故血液充,陰精固,大便潤,小便長,奚病焉?惟火邪燔熾而五臟齊稿,五行相剋而七傳者死,此五臟之氣絕矣。五臟氣絕則營氣無所管挕而陷下不禁,在病勞則腸垢虛脫,在惡利則洞泄異常,氣虛血陷,手足自爾不仁,此症之急危也,陰氣已絕故也。

或又言常見痢疾,每下百度,晝夜無休,完穀不化,下體麻木,治之可生母,亦臟氣絕而猶有可救者歟?

師曰:此非藏氣絕也,症雖相似而實殊。此人春夏受熱藏於臟腑,復出腸胃,火性猛烈奔迫後重,河間所謂火性疾速不能停留於胃也。其完穀不化非胃氣絕也,仲景謂邪熱不殺穀者是也。

白話文:

有人說,五臟之氣耗竭,就會導致排泄失禁,嚴重時還會出現手腳麻木,這是怎麼回事呢?

老師說:五臟包括心、肝、脾、肺、腎,都是陰性的,營氣也是陰性的。正常人五臟之氣旺盛協調,營氣維持在體內,所以血液充盈,陰精充足,大便通暢,小便正常,哪裡會生病呢?只有火邪熾盛,五臟皆受損,五行相剋,七傳者就會死亡,這就是五臟之氣耗竭。五臟之氣耗竭,營氣就沒有依附之物而下降失控,在勞損時就會出現腸道虛脫,在排泄失調時就會出現異常的腹瀉,氣虛血陷,手腳自然就會麻木,這是非常危急的病症,因為陰氣已經耗竭了。

又有人說,常見的痢疾,每次排泄一百次,晝夜不停,食物無法消化,下體麻木,治療後能恢復健康,這也是臟氣耗竭,但卻可以救治嗎?

老師說:這不是臟氣耗竭,症狀雖然相似,但實際上不同。這種人是在春夏時節感受暑熱,熱氣藏在臟腑,又進入腸胃,火性猛烈,急迫而向下,河間先生說火性疾速,不能停留於胃。他們食物無法消化,不是胃氣耗竭,仲景說邪熱不殺穀就是這個道理。

下體雖麻木而猶未至於手足不仁,不仁則並麻木而不知,勢雖急而猶未至,不禁不禁則上無脹悶,中無痛楚,下無奔迫,但孔如竹筒漫無約束直流不休,訶子罌粟咸無功矣,雖有盧扁將安施乎?以上二症病雖相似而虛實生死不同,辨之當精。

白話文:

雖然下肢麻木,但尚未達到手腳完全失去知覺的程度。失去知覺就意味著麻木伴隨失去感覺,而病人目前的情況雖然危急,但尚未發展到最嚴重的地步。如果不及時治療,上半身不會有脹悶感,腹部也沒有疼痛,下肢也不會出現劇烈的疼痛感,但如同竹筒一樣,無止境地不斷流失,無論是訶子還是罌粟都無濟於事。即使是像盧扁這樣的名醫也難以施治。

上述兩種疾病雖然症狀相似,但虛實、生死卻截然不同,辨別時必須格外謹慎。

10. 六腑之氣絕於外論

或謂要略曰六腑氣絕於外者手足寒上氣逆腳縮何謂也?

師曰:六腑者,胃、大腸、小腸、膀胱、膽、三焦皆陽也。衛氣亦陽也。平人六腑之氣旺,故合衛氣以流行於一身,護皮毛,溫手足,氣和平而足舒暢,奚病焉?

若夫病久損深,六腑之氣漸絕,或暴病虛脫,六腑之氣斷絕,內陽既絕,則衛氣無所稟受而與之俱絕,手足之寒宜矣。陽氣一亂則氣逆上而不平,無陽養筋則氣攣縮而不暢,此症極危,陽氣已絕故也。

或有言常見人有手足寒,氣逆上,腳攣拘,治之得愈,母六腑氣絕而猶有可救歟?

師曰:此非腑氣絕也,症相似而實不同。內經曰:陽氣衰於下者為寒厥,陰氣衰於下者為熱厥,手足寒乃厥症也。又曰:不得臥而息有音者,陽明之脈逆也;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肺之脈絡逆也是上氣逆也。又言:濕熱不攘,大筋短軟,小筋弛長,短軟為拘,弛長為痿,腳縮者濕熱病也。

白話文:

**問:**有人說六腑之氣若耗散於外,就會出現手腳冰冷、呼吸逆上、腳部攣縮,請問這是什麼意思呢?

**師:**六腑指的是胃、大腸、小腸、膀胱、膽、三焦,都是屬於陽性之物。衛氣也是陽氣。健康的人六腑之氣旺盛,與衛氣相合,在全身循環流動,保護皮膚毛髮,溫暖手腳,氣血平和,肢體舒暢,哪裡會有疾病呢?

若患病日久,病症深入,六腑之氣逐漸耗散,或者突發疾病虛脫,六腑之氣突然斷絕,內在陽氣也跟著消失,則衛氣失去依附,也隨之消失,手腳冰冷就是這個道理。陽氣紊亂,就會導致呼吸逆上而不平穩;沒有陽氣滋養筋脈,就會導致筋脈攣縮而不舒暢,這就是危急的病症,因為陽氣已經耗盡了。

**問:**有些人明明也出現了手腳冰冷、呼吸逆上、腳部攣縮的症狀,但經過治療後卻痊癒了,難道他們的六腑之氣並未耗散,還有救治的可能嗎?

**師:**這並非六腑之氣耗散,只是症狀相似,實質不同。《內經》中說:「陽氣衰於下者為寒厥,陰氣衰於下者為熱厥。」手腳冰冷屬於厥症。又說:「不得臥而息有音者,陽明之脈逆也;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肺之脈絡逆也。」這是呼吸逆上的病因。另外,《內經》中還說:「濕熱不攘,大筋短軟,小筋弛長,短軟為拘,弛長為痿,腳縮者濕熱病也。」腳部攣縮屬於濕熱病。

茲三者皆非氣絕也,乃暴病有餘之症,邪火陰寒之所為。觀症者當以脈辨之,陽絕之脈必慢如滴水,浮如蛛絲,或散,或微,或絕,豈若三病有餘之脈,神氣猶存乎?

白話文:

這三種情況並不是氣息完全停止,而是急性疾病期間過度消耗的症狀,是邪氣與寒熱交戰所致。觀察病情時應以脈象來分辨,陽氣消失的脈象會變得緩慢,像滴水一樣,浮動如蛛絲,或者散亂,或者微弱,或者斷絕,怎會像這三種過度消耗的脈象,其中仍存有神氣呢?

11. 涼血散

片芩、茜根、茅花、阿膠、生地、白芍(各七分)、黑梔(八分)、鬱金(六分)、生甘草(四分)、扁柏(一錢略炒)水煎入童便半鍾服

白話文:

取片芩、茜根、茅花、阿膠、生地、白芍各七分,黑梔八分,鬱金六分,生甘草四分,扁柏一錢略炒,加水煎煮,加入童便半鐘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