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邁書

《方症會要》~

回本書目錄

1. 中滿

2. 治鼓症方

白芍(一錢七分) 蘇子、香附(各一錢) 厚朴(六分) 陳皮、枳實、黃連、蘿蔔子(各七分)

白話文:

在治療鼓症(一種腹部脹大如鼓的病症)的處方中,需使用下列藥材及其份量:白芍一錢七分,蘇子和香附各一錢,厚朴六分,陳皮、枳實、黃連以及蘿蔔子則各佔七分。

3. 附腫脹鼓症不同論

腫蠱二症本不相同,至用藥亦迥異。腫脹者,因中宮有食積、有濕熱、有稠痰阻滯,致清氣不升、濁氣不降,營衛不得疏暢,水道不得通條,氣遂忘行,不循故道,水又忘潰,不得成溺,氣水相薄,腫脹自是而生焉。然脾胃元陽猶未衰憊也,特中宮有積病,故遍身浮腫耳。

而元氣猶能旁通四達,苟或祛其食積,或清其燥熱,或治其痰,內邪一行,外腫隨徹,效亦甚捷矣。非若蠱脹者,先因脾氣傷損,頻仍久則漸成衰憊,胃雖少納,脾失轉運,兼積熱留注,脾胃橫行中焦,所謂正者衰,邪者旺,清濁不分,遂成脹滿。此則陽氣為邪氣所遏,不得周流一身,而邪氣單攻肚腹是也。

脹極則臍中突出,青筋暴起,糞滑溺赤,喘急食阻,此大不足之症也。斯時也,將大補脾之正氣歟?然正未受補而邪熱先熾,脹猶故矣。將清熱以伐邪歟?然邪未退而正愈虛弱,脹益增矣。將補伐兼施歟?然益者未見而損者愈損矣。雖有盧扁將安施乎?故得此症者,或脾氣雖損而真氣猶存,且無留連之邪熱,或腹稍脹而邪熱未熾,尚有可為之真機,即當大補其真元為主,稍兼消導、清肺次之。氣不運者行氣,痰積滯者行痰,中和調養,庶可救矣。

或謂水腫固為可治,然亦有多不治者,如賈洛陽所謂病腫不治,必為痼疾,雖有盧扁亦莫能為,則知腫之為患,非他病比也。今何觀之易耶?予謂凡病已見危篤,咸莫能療,豈獨腫脹然哉?故內經云「過時者不治」。予所謂可治者,亦指治之早者言也。若積久不治,或治不中節,至於滑泄、唇黑、臍突、肉硬、缺盆、手足掌背俱平,其危篤之勢,較之真蠱一律而已。仲景云「凡人有疾,不時即治,隱忍冀瘥,必成痼疾」。

白話文:

[對於腫脹與鼓脹兩種病症的不同討論]

腫脹與鼓脹兩種病症在本質上並非同一回事,治療方式也有顯著差異。腫脹通常由中宮(脾胃)有食物殘渣、濕熱及稠痰阻塞導致,這些因素使得身體的清氣無法上升,濁氣無法下降,營養和防禦系統運作不暢,水液代謝通道受阻,氣血運行失常,水液無法正常排出成為尿液,氣和水的相互影響下,腫脹便由此產生。然而,在這種情況下,脾胃的原初陽氣尚未完全衰竭,只是因為中宮有病變,所以全身出現浮腫。

一旦清除食物殘渣,或是處理濕熱、痰瘀,體內的異常因素被消除後,體外的腫脹就會隨之消散,效果相當迅速。但鼓脹的情況就不同了,它首先是由於脾氣受到損傷,久而久之形成衰弱狀態,即使胃部能夠攝取少量食物,脾臟的運輸功能已經喪失,加上積熱停留在體內,脾胃在中焦(腹部)橫行霸道,正氣衰弱,邪氣旺盛,清濁不分,最終導致腹脹。

這時候,體內的陽氣被邪氣壓制,無法流轉全身,邪氣專門攻擊腹部。當腹脹到極限,肚臍會凸出,皮膚下的血管清晰可見,排便稀軟,尿色深紅,呼吸困難,食慾受阻,這是嚴重的虛弱症狀。在這種情況下,若要大補脾氣的正氣,但邪熱尚未得到控制,腹脹依然存在;若要清除熱毒來對抗邪氣,但邪氣尚未退去,正氣卻更加虛弱,腹脹反而更嚴重;若要同時進行補益和清除,但好處尚未顯現,損壞卻越來越嚴重。即使有高明的醫生,又能如何呢?

因此,得了這種病的人,如果脾氣雖受損,但真氣尚存,且沒有持續的邪熱,或者腹部雖然有些許脹大,但邪熱尚未熾烈,還有可以利用的真機,那麼應以大補真氣為主,輔以消化導引和清肺,調整氣血運行,排除痰積滯,進行中和調養,這樣或許還有一線希望。

有人認為水腫固然可以治療,但也有很多無法治療的情況,正如賈洛陽所說,腫脹如果不治療,必定會變成難以根治的慢性疾病,就算有高明的醫生也束手無策,由此可知腫脹的嚴重性遠超過其他疾病。現在人們為什麼看待此事如此輕鬆呢?我認為,任何疾病一旦進入危急階段,大多數人都無法有效治療,何況只是腫脹呢?所以《黃帝內經》中有「過了治療時機就不治」的說法。我所說的可以治療,是指那些及早治療的案例。如果長期拖延不治療,或是治療方法不當,導致腹瀉、嘴脣發黑、肚臍突出、肌肉僵硬、鎖骨凹陷、手掌腳背平坦,這些都是病情危重的徵兆,與真正的鼓脹病症相差無幾。仲景曾說「人有病,如果不立即治療,抱著僥倖心態期待病情自行好轉,必然會變成慢性疾病」。

4. 積聚痞塊癥瘕痃癖腸䐺石瘕

氣之所積名曰積,取鬱積久而發之義也。積有五,皆五臟所生。陰氣陰脈沉而伏,其症始發有常處,其痛不離左右,上下有終始,左右有窮處,皆痰飲食積死血所生。

氣之所聚名曰聚,取聚散不常之義也。聚有六,皆六腑所成。陽氣陽脈浮而動,其始終無根本,痛發無定位,上下無留止。積與聚屬脾部,俱系氣病。

痞者否也,易所謂天地不交,濁氣在上凝結而成。然痞塊有癥瘕之不同。

症者徵也,因物而成質,有塊可徵,即積聚成塊,不能移動。

瘕者假也,假物而成形,或上或下,或左或右,移易能動者。癥瘕屬肝部,系血病。

痃癖者懸掛偏僻之意也。但痞與痃癖乃胸膈間之候,積聚為肚腹之候,俱在上中二焦主病,多屬於男子。症與瘕獨見於臍下,是為下焦之疾,故常得於婦人。外有腸癉石瘕二症,亦自婦人得之。腸者大腸也,䐺者延也。大腸以傳導為事,乃肺之腑。肺主衛氣,氣溫則泄,氣寒則凝。

今寒氣客於大腸,故衛氣不榮而結瘕在內。其始發也,大如雞卵,至其成如懷子狀,久久按之堅,推之則移。然氣病而血未病,故月事不斷,尤以時下是其候也。石瘕生於胞中,寒氣客於子門。夫膀胱為津液之腑,氣化則能出。今寒氣客於子門,則氣塞不通,惡血當瀉不瀉,日以益矣。

狀如懷子,結硬如石,故名石瘕。此氣先病而血後病,故月事不來也。丹溪曰:痞塊在中為痰飲,在右為食積,在左為死血。又曰:凡積塊不可專用下藥,徒損真氣,病亦不去。當消導使之熔化,塊去須大補。大抵脾胃乃積聚痞塊之根,宜以大補脾胃為主。脾胃一旺則邪氣自消。

故張潔古有養正積自除之說。譬之滿座皆君子,其中小人自無容地而出。信斯言也。治法痰宜二陳加瓦龍子,食積保和丸,死血用破血行血順氣藥,通用七氣湯,貼藥三聖膏琥珀膏。難經所載五積見症及東垣五積丸,並宜參究。

白話文:

氣長時間鬱積形成的腫塊稱為「積」,這表示鬱積的氣長時間累積所造成的結果。積有五種,都是由五臟產生的。這種病症開始發生時有固定的部位,疼痛不會離開該部位,無論向上或向下,都有起始和終止的位置,疼痛範圍有限,都是痰、飲食過剩、死血所導致的。

氣短暫聚集形成的腫塊稱為「聚」,這表示聚集和散開沒有固定的規律。聚有六種,都是六腑生成的。這種病症的氣和脈象浮動且活動性強,從頭到尾沒有固定的根源,疼痛發生的位置不定,上下移動沒有停滯。積和聚都和脾臟相關,都是氣病。

「痞」的意思是阻塞,根據易經的說法,這是天地之氣無法流通,渾濁的氣在上面凝結形成的。然而,痞塊又有癥和瘕的區別。

「癥」是徵兆的意思,由於某些物質形成實質性的物質,有可以辨識的塊狀物,也就是積聚形成的固定腫塊,無法移動。

「瘕」是假象的意思,由於某些物質形成形狀,可能在身體的不同位置,如上、下、左、右,能夠移動。癥和瘕都和肝臟相關,都是血病。

「痃癖」有懸掛偏僻的意思。然而,痞、痃癖是胸膈之間的病徵,積聚是腹部的病徵,都屬於上中焦的疾病,大多發生在男性身上。癥和瘕只會出現在肚臍下方,是下焦的疾病,通常在女性身上發現。此外,還有「腸癉」和「石瘕」兩種病徵,也是女性容易得到的疾病。「腸癉」是指大腸,「䐺」是指延續。大腸負責傳導食物,是肺臟的腑,肺主導衛氣,氣溫暖時就會排泄,氣寒冷時就會凝結。

如果大腸受到寒冷影響,衛氣就無法順利運行,於是就會在內部形成結瘕。開始時,大小像雞蛋,發展成熟後,就像懷孕一樣。長時間按壓會感到堅硬,推它會移動。然而,這是氣病而不是血病,所以月經不會中斷,這是其特徵。石瘕生於子宮,是因為子宮受到寒冷影響。膀胱是津液的腑,氣溫暖時才能排出。現在子宮受到寒冷影響,氣就無法流通,應該排出的血液就無法排出,一天比一天嚴重。

看起來像懷孕,結塊堅硬如石,因此被稱為石瘕。這是氣病先發生,然後血病才發生,所以月經就不會來了。丹溪先生說:痞塊在中焦是痰飲,右側是飲食過剩,左側是死血。他又說:對於積塊,不能只使用通便藥,這樣只會損耗真正的氣,病還是不會好。應該使用消化藥物使其融化,積塊消失後要大力補充。總的來說,脾胃是積聚痞塊的根本,應該以大力補充脾胃為主。脾胃一旦強壯,邪氣自然就會消失。

因此,張潔古先生有「養正積自除」的說法。就像一個房間裡都是君子,其中的小人自然就會沒有容身之地而離開。相信這種說法。治療方法是,痰用二陳加瓦龍子,飲食過剩用保和丸,死血用破血、行血和順氣的藥物,一般使用七氣湯,外敷藥物用三聖膏和琥珀膏。難經所記載的五積症狀和東垣五積丸,都值得參考研究。

5. 五積見症

肝之積,名曰肥氣,在左脅下,如覆杯,有頭足,久不愈,令人發咳逆,疾瘧連歲不已。

心之積,名曰伏梁,起臍下,大如臂,上至心前,久不愈,令人煩心。

脾之積,名曰痞氣,在胃脘,右側覆,大如盆,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發黃疸,飲食不為肌膚。

肺之積,名曰息奔,在右脅下,如覆杯,久不愈,令人灑淅,寒熱,喘咳,發肺癰。

腎之積,名曰奔豚,在小腹上至心下,若豚狀,或上或下,無時,久不愈,令人喘逆,骨痿少氣。

脈經曰:脈來細而附骨者,積也。凡痞氣在皮裡膜外,須用補氣藥及香附開之,兼二陳湯,先須斷厚味為要。凡婦人腹中有塊,多屬死血。

白話文:

[五種積聚病的症狀]

肝臟的積聚,稱作肥氣,它會出現在左側的肋骨下方,形狀就像反扣的杯子,有頭和腳的模樣,如果長時間不治療,會讓人產生咳嗽、呼吸困難的症狀,而且會讓瘧疾連年無法痊癒。

心臟的積聚,稱作伏梁,它開始於肚臍下方,大小約莫像手臂一樣,一直延伸到心臟前方,如果長時間不治療,會讓人感到心煩。

脾臟的積聚,稱作痞氣,它會出現在胃部的上方,靠右側,形狀大如盆子,如果長時間不治療,會讓人四肢無力,出現黃疸,吃進去的食物無法轉化為身體的養分。

肺臟的積聚,稱作息奔,它會出現在右側的肋骨下方,形狀就像反扣的杯子,如果長時間不治療,會讓人感到寒冷與發熱交錯,呼吸困難,咳嗽,甚至引發肺部的感染。

腎臟的積聚,稱作奔豚,它會從下腹部向上延伸到心臟下方,形狀像小豬一樣,位置可能上下移動,沒有定時,如果長時間不治療,會讓人呼吸困難,骨頭疲弱,氣短。

《脈經》中說:脈象細微且緊貼著骨頭,這就是積聚的症狀。一般的痞氣在皮膚和肌肉之間,需要用補氣的藥物和香附來開導,同時配合二陳湯,首先必須停止食用味道濃厚的食物。對於女性來說,如果腹部有硬塊,大多屬於血液凝固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