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症會要》~ 卷二 (15)
卷二 (15)
1. 導痰流氣飲
治痰氣腫脹 陳皮(八分) 茯苓 白朮 半夏(各一錢) 枳實 蘿蔔子(各五分) 砂仁 木香(各二分) 生甘草(三分) 片芩(六分) 貝母(七分) 香附(四分)如虛加人參五分,姜一片,棗二枚。
白話文:
這份處方是用來治療因痰和氣滯導致的水腫脹大。
藥材如下:
- 陳皮:約8公克
- 茯苓、白朮、半夏:各約3公克
- 枳實、蘿蔔籽:各約1.5公克
- 砂仁、木香:各約0.6公克
- 生甘草:約0.9公克
- 片芩:約1.8公克
- 貝母:約2.1公克
- 香附:約1.2公克
如果患者身體虛弱,可以再加入:
- 人參:約1.5公克
- 生薑:一片
- 紅棗:兩顆
以上為「導痰流氣飲」的配方。
2. 導痰流氣丸
治寒涼太過,飲食頻傷,又治瘧疾後腫脹
白朮、茯苓、半夏(各一兩)、陳皮、蘿蔔子、連翹、砂仁、片芩、花粉(各五錢)、香附(四錢)、貝母(八錢)、木香(三錢)、烏藥(四錢)、山楂、枳實(各七錢),蒸餅丸,蘿蔔湯下一錢五分,加酒麴八錢。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因過度寒涼或飲食不節制導致身體受損,也能用來治療瘧疾後的水腫症狀。
配方如下:白朮、茯苓、半夏(各約30克)、陳皮、蘿蔔子、連翹、砂仁、片芩、花粉(各約15克)、香附(約12克)、貝母(約24克)、木香(約9克)、烏藥(約12克)、山楂、枳實(各約21克)。將這些材料製成丸狀,每次服用約4.5克,可用蘿蔔湯送服,並添加約24克的酒麴。
3. 四物加桃仁紅花湯
治血腫
當歸、川芎、白芍、生地、桃仁、紅花、五皮飲(即前方中五皮是也)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血液腫脹的處方。
使用當歸、川芎、白芍、生地、桃仁、紅花這些藥材,再加上五皮飲(在前一個處方中已經提到過的五種草藥皮)來進行治療。
在現代的說法就是:這個處方(四物加桃仁紅花湯)用於治療血液腫脹,其成分包括當歸、川芎、白芍、生地、桃仁、紅花,以及五皮飲(此處的五皮飲指的是前一個處方中所提及的五種藥材的皮)。
4. 五苓散
治下身水腫,利小便也(方見瘟疫)
白話文:
「五苓散用於治療下身的水腫,其功能是幫助小便通暢。(配方可參閱瘟疫篇)」
5. 疏鑿飲子
治水氣遍身浮腫,喘呼氣急,煩渴,大小便不利
澤瀉、赤小豆、商陸、羌活、椒目、木通、大腹皮、秦艽、茯苓皮、檳榔(等分),姜二片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全身水腫,呼吸急促困難,口渴且大小便不順的情況。
藥方成分包含:澤瀉、赤小豆、商陸、羌活、椒目、木通、大腹皮、秦艽、茯苓皮、檳榔(以上藥材份量相同),以及兩片薑。
6. 嚴氏實脾散
治水氣肌膚浮腫,口不渴,大便潤,小便利,此陰水也。
草果、木香、木瓜、乾薑、甘草、厚朴、附子、白朮、茯苓、大腹皮,加薑、棗同煎。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因為水份代謝不良導致身體浮腫的情況,病人不會感到口渴,大便質地正常,小便通暢,這通常被視為體內陰寒過重所引起的水腫。
藥方成分包含:草果、木香、木瓜、乾薑、甘草、厚朴、附子、白朮、茯苓和大腹皮,煮藥時需加入薑和棗一同熬煮。
7. 木香流氣飲
木香、檳榔、青皮、半夏、茯苓、枳殼、桔梗、當歸、白芍、防風、川芎、紫蘇、枳實、黃耆、烏藥、大腹皮、陳皮、甘草、姜二片、棗二枚。
白話文:
這份處方包含了以下的成分:木香、檳榔、青皮、半夏、茯苓、枳殼、桔梗、當歸、白芍、防風、川芎、紫蘇、枳實、黃耆、烏藥、大腹皮、陳皮、甘草,以及兩片薑和兩顆紅棗。
8. 鼓症
鼓症者,中空外急,有似鼓然,故名曰鼓。單腹脹滿,四肢百體咸無腫形,與通身水腫者大不相同。蓋水腫者,邪氣挾陽氣遊行一身,邪氣去而為汗為溺,則正氣復而為血為氣矣。鼓症則邪氣專攻臟腑,陽氣滯而不行。蓋浮腫者輕,而腹脹者重也。或云鼓症一也,河東垣之論主寒,河間之論主火,丹溪之論主脾虛,道豈二乎哉?予曰:皆是也。其原皆出內經,但內經會其全,而三子各言其一也。
經云:「臟寒生滿病」,又云:「腹滿填脹」,又云:「膈胠脅下厥上冒過,在太陰陽明,乃寒濕鬱遏也。」愚謂寒鬱日久,則陽氣漸微,陰氣獨盛。人身之氣,熱則流通,寒則凝結。凝結則脹滿生焉。故東垣以辛熱散之,以苦溫泄之,淡滲利之,上下分消其寒濕。此東垣之論所以不可廢也。
經云:「諸腹脹大皆屬於熱」,故原病式云:「腹脹大,鼓之如鼓。氣為陽,陽為熱,氣盛則如是也。」世言脾虛不能制水者,似是而實非也。愚謂萬物熱盛則豈隆,寒盛則斂縮。邪陽猛烈,元氣從之。二陽摶擊於其中,日新月盛,安得不成鼓也?此河間之論不可廢也。經云:「諸濕腫滿皆屬脾土」,故丹溪以脾具坤靜之德而有干健之運。
苟脾土之陰受傷,轉輸之官失職,遂成脹滿。經云:「鼓脹是也。」愚謂一人之身,脾土為本。脾不健旺,則清氣不升,濁氣不降。經云:「濁氣在上則生填脹。」此鼓脹之由來也。若中無陽邪,宜行大補。所謂「氣虛不補氣,何由而行」是也。又清肺金,滋腎水,制肝養脾,皆至理攸寓。
此丹溪之論所以不可廢也。雖然,三子之論固合經旨,抑有說焉。東垣言鼓症屬寒者多,屬熱者少。惟人受八益之邪,邪熱入腑,宜行承氣,余皆寒症。愚則以為受熱者多,而屬寒者少。東南之人,濕熱為病,十居八九,此可驗矣。西北之地,嚴寒為病,固多,而未必皆成鼓也。
以寒主收斂,而未必皆成脹大者也。以此理論之,而知其熱多寒少也。河間之論熱固然,但其中有燥熱有濕熱。若不區別,禍如反掌。燥熱為病,則大便秘結,小便短澀,身熱腹痛,悶亂不寧。一受參耆,則脹滿不數日而成。其為害也速而烈。濕熱為病,則大便頻溏,小便清少,脈濡,體倦,嗜臥,減食。
其為患緩而深。故治燥熱者,清熱之中,少加潤澤。治濕熱者,滲利之內,少加溫散。故曰:「燥者潤之,濕者燥之。」各求其屬,以閤中道,斯稱良工矣。丹溪補脾扶脾之論,域中稱為確論。但果其飲食所傷,頻仍不已,上無痰氣之阻,中無邪陽之留,斯可用大補之法。否則,有痰者兼清痰,有火者兼降火。
庶清補兼施,益莫大焉。此外,又有七情之傷脾。如怒傷肝,肝克脾,脾氣不正,必脹於胃,名曰「勝克」。怒乘肺,肺氣不傳,必脹於大腸,名曰「乘克」。是也。又有
白話文:
[鼓症],這是指腹部膨脹,像鼓一樣,因此被命名為鼓症。僅腹部脹滿,四肢和全身其他部位並無腫脹,這和全身水腫的情況大相徑庭。水腫是因為邪氣攜帶陽氣遊走全身,邪氣排出後成為汗水或尿液,而正氣恢復成為血液或氣。而鼓症則是邪氣專門攻擊臟腑,導致陽氣滯留無法運行。通常,浮腫情況較輕,而腹部脹滿則較嚴重。有人認為鼓症只有一種,然而河東垣的理論認為它是寒症,河間的理論認為它是火症,丹溪的理論認為它是脾虛所致。但這些理論難道是矛盾的嗎?我認為,這些都是對的,它們的理論基礎都來自內經,只是內經全面地論述了所有情況,而這三位專家各專注於一種情況。
內經提到:“臟腑寒冷會產生滿病”,“腹部滿漲”,“隔膜和脅肋下方氣逆上升,這是在太陰和陽明經絡中的寒濕鬱結”。我認為,長時間的寒鬱會使陽氣逐漸減弱,陰氣獨佔優勢。人體的氣,熱時會流動,寒時則會凝結。當氣凝結時,就會產生脹滿。因此,東垣使用辛辣熱性藥物來散寒,使用苦溫藥物來泄熱,使用淡滲藥物來利尿,分別消除上下的寒濕。這就是東垣理論不可廢棄的原因。
內經又提到:“所有的腹部脹大都屬於熱症”,因此原病式提到:“腹部脹大,就像打鼓一樣。氣為陽,陽為熱,氣盛時就會這樣。”世間認為脾虛無法控制水分,這種看法看似合理,實際上卻不然。我認為萬物在熱盛時會膨脹,寒盛時則會收縮。邪陽猛烈,元氣隨之反應。兩種陽氣在體內碰撞,日積月累,怎能不形成鼓狀呢?這就是河間的理論不可廢棄的原因。內經提到:“所有濕腫脹滿都屬於脾土”,因此丹溪認為脾具有坤靜的特性,同時也有乾健的功能。
如果脾的陰性受到傷害,負責轉運的器官失職,就會形成脹滿。內經提到:“鼓脹就是這樣。”我認為,一個人的身體,脾土是根本。如果脾不強壯,那麼清氣無法上升,濁氣無法下降。內經提到:“濁氣在上會產生脹滿。”這就是鼓脹的來源。如果體內沒有陽邪,應該進行大補。也就是說,“氣虛如果不補氣,怎麼能行?”此外,清肺、滋腎、調節肝臟和養護脾臟,這些都是至理所在。
這就是丹溪理論不可廢棄的原因。然而,這三位專家的理論雖然符合經典的主旨,但還有一些需要說明的地方。東垣認為鼓症大多屬於寒症,少數屬於熱症。只有當人體受到邪氣侵襲,邪熱進入腑臟,才應使用承氣湯,其餘情況都是寒症。但我認為,受到熱邪的人多,屬於寒症的人少。東南地區的人,濕熱疾病佔大多數,這是可以驗證的。西北地區,雖然嚴寒疾病多,但未必都會形成鼓症。
這是因為寒氣主收縮,但不一定會導致脹大。從這個理論來看,可以知道熱症多於寒症。河間的理論認為熱症當然存在,但其中包含燥熱和濕熱。如果不加以區分,後果將不堪設想。燥熱導致的疾病,會有大便乾結、小便短少、身體發熱、腹部疼痛、心煩不安等症狀。一旦服用參耆,幾天內就會出現脹滿。這種危害迅速且劇烈。濕熱導致的疾病,會有大便頻繁、小便清少、脈象濡滑、疲倦乏力、嗜睡、食慾減退等症狀。
這種危害雖緩慢但深入。因此,治療燥熱,應在清熱中加入滋潤;治療濕熱,應在利濕中加入溫散。因此有說法是:“燥者潤之,濕者燥之。”根據病情的不同,採取適中的方法,才能成為良醫。丹溪補脾扶脾的理論,在國內被認為是正確的。但如果確實是由飲食傷害造成,而且頻繁發生,上無痰氣阻塞,中無邪陽停留,那就可以使用大補的方法。否則,如果有痰,就應兼清痰;如果有火,就應兼降火。
這樣清補兼施,效果最佳。此外,還有七情傷脾的情況。例如,怒傷肝,肝剋制脾,脾氣不正常,必然會在胃部脹滿,這被稱為“勝克”。怒傷肺,肺氣無法傳遞,必然會在大腸脹滿,這被稱為“乘克”。這些都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