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邁書
《方症會要》~ 卷二 (1)
卷二 (1)
1. 小半夏湯
治胃虛喘
人參、五味、麥冬、杏仁、陳皮、生薑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因為胃氣虛弱導致的喘息問題。使用的藥材有:人參、五味子、麥門冬、杏仁、陳皮、生薑。這就是所謂的小半夏湯。
但請注意,實際使用時應由專業中醫師根據具體病情開方。
2. 生脈散
治久病氣虛喘:
生薑三片,切薄,加水一碗,煎至七分,去滓,入白蜜一匙,溫服。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長期疾病導致的氣虛喘息的處方:
取生薑三片,切成薄片,加入一碗水,煎煮到只剩下約七分水量時,將薑渣濾掉,再加入一匙的白蜜,趁溫熱的時候服用。
3. 青州白丸子
治哮
半夏(七兩) 南星(三兩) 白附子(二兩) 川烏(五錢去皮臍生用)
上末以絹袋盛之,井水擺渣盡為度,置瓷盆中,日曬夜露,春曬五日,夏三,秋七,冬十日,去水曬乾候至餅,研細以占米糊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止,薑湯下,不拘時服。如癱瘓風濕酒下。若小兒驚風及發哮,或用薄荷或荊芥湯下三五丸。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哮喘的藥方,名為「青州白丸子」。
藥方成分與份量如下:半夏七兩、南星三兩、白附子二兩、川烏五錢(去皮臍,生用)。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後,用絹袋裝起,然後在井水中反覆搓洗,直到將藥渣完全洗淨。然後將藥粉放置在瓷盆中,白天曝曬,夜晚則讓其吸收露水。春天需曬五天,夏天三天,秋天七天,冬天則需曬十天。待時間到後,將藥粉曬乾,直至能結成餅狀,再研磨成細粉。最後,以糯米糊為基底,揉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子。
每次服用十到十五粒,用薑湯送服,不限定何時服用。若是因癱瘓風濕而服用,則可用酒來送服。若為小兒驚風或是哮喘發作,可使用薄荷或荊芥湯來送服三到五粒。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