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邁書

《方症會要》~ 卷二 (9)

回本書目錄

卷二 (9)

1. 嘔吐

有聲有物謂之嘔,有物無聲謂之吐,俱屬於胃。治吐當分三焦。上焦在胃口,吐者皆從於氣,其脈浮而洪,其症食已即吐,渴欲飲水,大便燥結,氣上衝胸作痛,治當降氣和中,用和中桔梗湯。中焦在中腕,吐者皆從於積食與氣相假為積而痛,其脈浮而長,其症先痛後吐,或先吐後痛,治法當用毒藥去其積,木香檳榔行其滯,當用保和丸

下焦在臍下,吐者皆從於寒,其脈沉而遲,其症朝餐暮吐,暮食朝吐,小便清利,大便秘而不通,治法當通其秘塞,溫其寒氣,令大便漸通,復以中焦藥和之,溫劑如吳萸、乾薑砂仁之類。外有胃熱、胃寒、胃虛、痰氣之不相同。胃熱嘔吐者,得食即嘔,食已即吐,由於火氣上炎,二陳湯加姜、炒芩連。

胃寒吐者,二陳湯加丁香、砂仁、生薑。胃虛吐者,久病氣虛,胃氣衰弱,脈微,聞穀氣即嘔穢,六君子加藿香厚朴。痰氣吐者,清痰留飲鬱滯上中二焦,二陳湯加竹瀝枳實、薑汁。嘔吐通用大小半夏茯苓湯。傷寒凡見吐噦,切勿用承氣以逆之故。也有聲無物謂之噦,少陽主之也,以少陽多氣少血之經。

有物無聲謂之吐,太陽主之也,以太陽多血少氣之經。有聲有物謂之嘔,陽明主之也,以陽明多血多氣之經。胃熱者脈數或緊,口苦舌乾燥。胃寒者脈弦而遲,逆冷不食,大小便自利。

2. 和中桔梗湯

治上焦氣熱上衝,食已暴吐,脈浮而洪,宜先和中

半夏曲(二錢) 枳實 茯苓 陳皮 厚朴(各一錢) 桔梗 白朮(各一錢五分)水煎去渣,取清汁調木香散二錢

3. 木香散

木香檳榔等分為末,聽前藥入用。

4. 保和丸

(方見內傷)

5. 二陳湯

六君子湯(方俱見中風)

6. 茯苓半夏湯

治脾胃虛弱,身體重,有痰,噁心欲吐,當先實其脾土

白朮茯苓半夏、炒曲(各一錢)、橘紅天麻(各七分)、麥芽(一錢六分)、姜一片,熱服。

7. 藿香安胃散

治胃氣虛弱不能飲食時嘔噁心

藿香人參陳皮(各一錢)、丁香(五分)

8. 藿香平胃散

治內傷外感飲食填塞太陰嘔吐不止

藿香厚朴陳皮(各一錢)、蒼朮(一錢五分)、神麯(五分)、炙甘草砂仁、姜三片、棗二枚

9. 胃苓湯

治脾胃傷冷(方見泄瀉)

10. 加味二陳湯

治胃中有熱膈上有痰令人作嘔吐

陳皮半夏茯苓甘草、山枝、川連、姜等分水煎。

11. 膈噎

內經曰:「三陽結謂之膈,以大小腸膀胱熱結也。」小腸熱結則血脈燥,大腸熱結則不能圊,膀胱熱結則津液涸。三陽既結,則前後秘塞而不通。下既不通,必反而上行,此膈噎之病所由起也。先哲論膈噎反胃,大率由於血液俱耗,胃脘俱稿。分上中下三焦。或咽喉窒塞,水飲可下,食不能下,其稿在吸門。

或食稍下,則胃脘當心而痛,須臾吐出,其稿在賁門。此上焦之噎也,名曰噎。或食物可下,良久復出,其稿在齒門。此中焦之膈也,名曰膈。或朝餐暮吐,暮食朝吐,其稿在蘭門,大小腸之間。此下焦之膈也,名曰反胃。然名雖不同,病出一體。其得病之由,有氣虛,有血虛,有痰,有七情拂鬱,及大怒肝火沖逆而成者。

氣虛脈緩而無力,用四君子湯。血虛脈數而無力,用四物湯,並加行痰順氣潤燥之劑。痰者,寸關脈必沉而滑,或伏而大,二陳湯竹瀝薑汁。拂鬱腦怒氣結滯者,寸關脈沉而澀,或緊而弦,宜開痰導氣之劑,桔梗和中湯七氣湯進之。所謂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者,此由胃能容受,脾不能轉送,或下竅不通,逆而上行故也。

潤腸丸通利大便。大法通用童便、韭汁、竹瀝、薑汁、牛乳羊乳。更宜薄滋味,不可聽用局方,及用香燥熱藥。丹溪先生專以牛羊乳養血潤燥為主,竹瀝、童便、韭汁為佐,有至理存焉。醫案宜玩。

膈有五:憂、恚、氣、寒、熱。

噎有五:氣、憂、勞、食、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