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邁書

《方症會要》~ 卷二 (5)

回本書目錄

卷二 (5)

1. 五苓散

治熱多欲飲水者,陽邪也。(方見瘟疫)

2. 益元散

(即六一散)

3. 香薷飲

(方見暑症)

4. 桂苓甘露飲

桂心、人參、黃耆、茯苓、白朮、滑石、甘草、葛根、澤瀉、石膏、木香、寒水石

白話文:

桂心、人參、黃耆、茯苓、白朮、滑石、甘草、葛根、澤瀉、石膏、木香、寒水石。

5. 理中丸

治寒犯太陰經腹滿吐瀉霍亂寒多不飲水

人參、白朮、乾薑、炙甘草等分為末,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滾湯下。

白話文:

治療寒邪入侵太陰經,導致腹脹、嘔吐、腹瀉、霍亂,且患者畏寒、不願喝水的情況,可以用人參、白朮、乾薑、炙甘草等量研磨成粉末,再用蜂蜜製成彈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一丸,用滾水送服。

6. 五積散

治外感內傷增寒壯熱

麻黃、白芷、陳皮、厚朴、桔梗、枳殼、川芎、茯苓、當歸、蒼朮、肉桂、白芍、甘草、半夏、乾薑、薑棗蔥白煎服

白話文:

治療外感內傷,伴隨寒症發熱的藥方,由麻黃、白芷、陳皮、厚朴、桔梗、枳殼、川芎、茯苓、當歸、蒼朮、肉桂、白芍、甘草、半夏、乾薑、薑棗、蔥白煎服。

7. 二陳湯

治痰盛眩暈(方見中風)

8. 保和丸

治傷食吐利(方見內傷)

9. 六和湯

治霍亂吐瀉不止轉筋

白朮、甘草、半夏、砂仁、杏仁、人參(各五分)、赤苓、藿香、扁豆、木瓜(各一錢)、厚朴(二錢)、香薷(一錢,冬日不用)、姜三片、棗二枚

白話文:

治療霍亂引起的嘔吐腹瀉不止,以及抽筋,可以用白朮、甘草、半夏、砂仁、杏仁、人參各五分,赤苓、藿香、扁豆、木瓜各一錢,厚朴二錢,香薷一錢(冬季不用),生姜三片,大棗兩枚。

10. 藿香正氣散

治內傷外感霍亂(方見內傷)

11. 四物湯

加酒芩、紅花、南星、蒼朮治霍亂轉筋

白話文:

使用酒芩、紅花、南星、蒼朮來治療霍亂引起的轉筋。

12. 四生散

治中氣不和吐瀉霍亂

陳皮、藿香

白話文:

治療中焦氣血不調和導致的嘔吐和腹瀉、霍亂症狀。

陳皮、藿香。

13. 救乾霍亂方

用生薑煎濃汁,少加炒鹽,滴桐油數點,頻頻灌下二三碗,用鵝毛選吐。如不吐,急用瓜蒂散吐之。若終不吐,用備急丸通之,庶幾可生。稍怠緩立亡可待。

白話文:

將生薑煎成濃汁,加入少許炒鹽,滴幾滴桐油,頻繁地灌服兩三碗,用鵝毛引吐。如果沒有吐出來,就趕緊用瓜蒂散催吐。如果還是吐不出來,就用備急丸通便,或許能保住性命。稍有延誤,就會立刻喪命,不可等待。

14. 泄瀉

按人之身,賁門為胃上口,水穀自此入於胃;齒門為胃下口,水穀滓穢自此入於小腸。小腸一十六折,水穀賴以緩行。闌門為小腸下口,水穀自此秘別,分穢為濁入大腸,分水為清入膀胱。若水穢不分,清濁不別,則皆入大腸而為泄瀉。此泄瀉之由也。經云:「濕勝則濡泄。

」又曰:「暴注下迫,皆屬於熱。」又曰:「諸病上下所出水液,澄徹清冷,皆屬於寒。」又有夏月受暑而為水瀉者,亦熱之類也。戴云:「凡瀉水腹不痛者,濕也;完穀不化者,氣虛也;腹痛瀉水,腸鳴痛一陣瀉一陣者,火也;或瀉或不瀉,或多或少者,痰也;腹痛甚而瀉,瀉後痛減者,食也。」泄瀉亦是急症,但暴瀉為輕,久瀉為重。

白話文:

人體的賁門是胃的上方入口,食物和水從這裡進入胃。齒門是胃的下方出口,食物殘渣和廢物從這裡進入小腸。小腸有十六個彎曲,食物和水才能在其中緩慢移動。闌門是小腸的下方出口,食物和水從這裡分開,廢物進入大腸,清澈的水分進入膀胱。如果水分和廢物沒有分開,清濁不分,就會全部進入大腸,導致腹瀉。這就是腹瀉的原因。

醫書記載:「濕氣過盛就會造成腹瀉。」又說:「突然腹瀉,且有下迫感,都屬於熱證。」又說:「各種疾病導致身體上下排出水液,水液清澈透明,冰冷,都屬於寒證。」還有夏天因暑熱導致腹瀉的,也是熱證。戴氏醫書說:「腹瀉但肚子不痛的,是濕氣引起的;吃下去的食物無法消化,是氣虛引起的;肚子痛並伴隨腹瀉,腸子鳴叫,一陣痛一陣瀉的,是火氣引起的;時瀉時不瀉,時多時少的,是痰濕引起的;肚子非常痛然後腹瀉,瀉完後疼痛減輕的,是食物引起的。」

腹瀉也是急症,但突然腹瀉比較輕,長期腹瀉比較嚴重。

暴瀉元氣未衰,濕者散之,羌活勝濕湯、五苓散;火者清之,香連丸、清六丸;寒者溫之,理中丸,或加附子;虛者實之,錢氏白朮散、參芩白朮散;痰者化之,清氣化痰丸;食者消之,保和丸、枳實導滯丸。辨之精治之,當其效立見,故暴瀉為輕也。若夫久瀉,上亡津液,下損脾胃,補之則熱增,澀之則脹極,分利之則虛甚,甚則成脾泄,五更定瀉數次,衰老虛弱之人,多致不救,故久瀉為重也。遇斯疾者,須急治之。

白話文:

暴瀉與久瀉的辨證論治

暴瀉是指突然發作的腹瀉,元氣尚未衰弱。治療上要根據不同的病因進行辨證施治:

  • **濕邪導致的暴瀉:**可用羌活勝濕湯、五苓散來散除濕邪。
  • **火邪導致的暴瀉:**可用香連丸、清六丸來清熱瀉火。
  • **寒邪導致的暴瀉:**可用理中丸溫中散寒,若寒邪較重,可加附子。
  • **脾胃虛弱導致的暴瀉:**可用錢氏白朮散、參芩白朮散來補脾益氣。
  • **痰濁導致的暴瀉:**可用清氣化痰丸來化痰止瀉。
  • **食積導致的暴瀉:**可用保和丸、枳實導滯丸來消食導滯。

只要辨證精準,對症下藥,就能很快見效,因此暴瀉一般屬於輕症。

久瀉則是指持續時間較長的腹瀉,會導致津液上耗,脾胃下損。治療上不能一味補益,因為補則會加重熱症,澀則會加重腹脹,分利則會加重虛弱。嚴重者會發展成脾泄,每天五更(凌晨)定時腹瀉數次,尤其對於衰老虛弱的人,往往難以救治,因此久瀉屬於重症。一旦遇到久瀉,必須及時治療。

凡治瀉,多用丸藥,並用散以實脾土。土實則能制水也。瀉脈凡泄注脈緩微小者生,浮大急疾者死。與痢疾同,看前症有六:濕、氣虛、火、食、痰、寒。

白話文:

在治療腹瀉時,常使用丸狀藥物,並配合散劑來補強脾土。當脾土強健後,就能控制住水分。對於腹瀉的脈象,如果脈搏緩慢微弱,那麼病情是可治的;反之,如果脈搏浮大急促,則病情危急,預後不佳。這和痢疾的情況類似,觀察前者的六種症狀:濕邪、氣虛、火熱、飲食過量、痰溼、寒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