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症會要》~
1. 卷二
2. 哮喘
肺為五臟華蓋,主持諸氣。肺氣受傷,呼吸之息不得宣通,則哮喘之病生焉。哮以聲響言,喘以氣息言。喘促喉中如水雞聲者謂之哮,氣促而連續不能以息者謂之喘。喘有虛實,皆由痰火內郁,風寒外束而致。風寒外束而喘者,此外感有餘,脈多浮大,宜解表而喘自除。九味羌活加減。
有風痰上逆作喘,喘動便有痰聲,脈多浮滑,治先降氣,氣降則痰清。二陳加痰藥。有火炎上喘者,乍進乍退,得食即減,食已即發。此胃中有實火,膈上有稠痰,有餘之喘也。脈洪數疾。二陳加芩連梔子。不可作胃虛妄投燥熱藥。有陰虛者,自臍下火起上逆而喘,脈弦數細。
四物加知柏芩。有氣上逆而喘者,蘇子降氣湯。氣虛及病久者,脈軟弱無力,宜補中益氣。六君子湯或五味子湯加白朮或生脈散加阿膠。氣實因服補藥而喘者,三拗湯。有水逆作喘者,脈沉澀,宜小青龍半夏湯。但氣虛發喘必自汗出。陰虛發喘者,疾行則喘甚,靜坐則喘息。
此秘驗也。凡人喘未發時,以扶正氣為主。已發以攻邪為主。哮喘專主於痰實者,宜用吐法。亦有虛而不可吐者。治哮必使淡滋味,不可純用寒涼藥,必兼散表。用青州白丸子有效。又有短氣不足以息者,似喘。但有虛有實,不可作喘。治虛者宜六君子加五味麥冬。實者痰氣阻礙,導痰湯。
腎虛不能挕氣者,補腎丸。金匱要略云:短氣不足以息者實也。此言痰實。內經曰:言而微,終日復言者,此氣奪也。也是主虛言。
白話文:
[哮喘]
肺部被視為五臟之首,負責調節全身氣血。當肺部功能受損,呼吸不順暢,就會導致哮喘疾病產生。哮指的是聲音上的特徵,喘則是描述呼吸急促的情況。喘時喉嚨會發出類似水雞的聲音,稱為哮;呼吸急促且無法正常換氣,稱為喘。喘可分為虛喘和實喘,皆是由痰濕與火氣內鬱,加上外在風寒束縛所導致。風寒引發的喘,屬於外感過盛,脈象多浮大,應採用解表的方法,喘自然消失。可用九味羌活湯進行調理。
若是風痰上升導致喘,喘息時伴隨痰音,脈象多浮滑,治療應先降氣,氣下降後痰濕自然消散。可用二陳湯加上化痰藥物。若是因火氣上升導致喘,症狀時好時壞,吃東西後症狀減輕,吃完後又發作。這是因為胃部有實火,膈膜上有濃厚的痰,屬於實喘。脈象洪大且快速。可用二陳湯加上黃芩、黃連、梔子。切勿誤判為胃虛,胡亂使用燥熱藥物。
若是陰虛導致的喘,從肚臍下方開始有火熱感向上蔓延,脈象細弱且快速。可用四物湯加上知母、柏子仁、黃芩。若是氣上逆導致喘,可用蘇子降氣湯。若是氣虛或長期患病導致喘,脈象軟弱無力,應補中益氣。可用六君子湯或五味子湯加上白朮,或生脈散加上阿膠。若是因氣實服用補藥後導致喘,可用三拗湯。若是因水氣逆流導致喘,脈象沉澀,可用小青龍半夏湯。然而,氣虛導致喘一定會自汗。陰虛導致喘,活動後喘息加重,靜坐則喘息緩解。
這是一個祕密的驗證方法。無論何時,只要喘未發作,都應以增強體質為主。一旦發作,則應以驅邪為主。針對哮喘,若是由於痰濕過重,宜採用催吐法。但也有可能是虛弱型,不適合催吐。治療哮症,飲食應清淡,不能單純使用寒涼藥物,必須兼顧散表。使用青州白丸子往往有效。另有一種短氣,呼吸困難,類似喘,但區分為虛實兩種,不能直接判定為喘。虛弱型宜用六君子湯加上五味子、麥冬。實喘型,是痰濕和氣滯所致,可用導痰湯。
腎虛無法挕氣,可用補腎丸。《金匱要略》指出:短氣不足以息者,屬實喘。這是指痰濕過重。《內經》提到:語音低微,整天說話不斷,這是氣力衰竭的表現,指的是虛喘。
3. 凡遇喘有數症不治者
上喘下泄者死,兩寸脈下陷者死。喘疾危篤,鼻出冷氣者,此肺絕也,死。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此亦陽氣脫也,死。若上喘而小便自利者,亦死。
白話文:
[凡是遇到有以下幾種情況的喘病,是無法治癒的]
如果病人同時出現上氣喘和下瀉的情況,病情會致命。
兩寸脈(即人迎、寸口脈)如果下陷,代表病情嚴重,同樣會導致死亡。
當喘病非常危急,且從鼻子呼出的氣都是冷的,這表示肺部功能已經完全衰竭,這種情況下病人會死亡。
如果全身汗水像油一樣,並且喘息不停,這顯示身體的陽氣已經耗盡,同樣會導致死亡。
若病人在上氣喘的同時,小便又自行排出,這也是一個致死的徵兆。
4. 前喘症
一、風寒外束;二、風痰上逆;三、火盛炎上;四、陰虛發喘;五、氣上逆而喘;六、水逆作喘。喘病每年至寒即發,此為常病,不可峻攻,須以疏風散表治之。
白話文:
[前喘症]
一、受到風寒侵襲。 二、因風痰導致的向上逆流。 三、火氣旺盛,導致上炎。 四、體內陰虛,引發喘息。 五、氣血上沖,造成喘息。 六、水分代謝異常,引起喘息。
喘息病症通常每年到了寒冷季節就會發作,這屬於常見疾病,治療時不宜使用過於強烈的療法,應採用疏風解表的方法來治理。
5. 九味羌活湯
治外感風寒發喘(方見瘟疫)
白話文:
「九味羌活湯用於治療因外界風寒侵襲所導致的喘息症狀。(此處提及的處方可參閱瘟疫相關章節)」
6. 二陳湯
治痰壅作喘(方見中風)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因為痰多阻塞導致呼吸急促的症狀,這個藥方在中風的篇章中有詳細的記載,也就是「二陳湯」。在現代的說法就是,二陳湯用於治療因痰液過多引起呼吸困難的情況,具體的配方可以參考中風病症的相關資料。
7. 四物湯
治陰虛喘:
生地黃、熟地黃、山藥、白茯苓、麥冬、五味子、天冬、石斛、甘草各三錢,水煎服。
白話文:
用於治療因陰虛導致的喘息:
所需藥材有生地黃、熟地黃、山藥、白茯苓、麥冬、五味子、天冬、石斛、甘草,每種藥材各取三錢,用水煎煮後服用。
然而,這並非[四物湯]的原始配方,四物湯主要由當歸、川芎、白芍和熟地黃四種藥材組成。此處提到的配方更偏向於滋陰補肺的作用。
8. 蘇子降氣湯
治氣上逆而喘
當歸、前胡、厚朴、陳皮、甘草、半夏曲、蘇子、姜三片、棗二枚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因為氣流向上逆反所導致的喘息問題。
使用材料包括:當歸、前胡、厚朴、陳皮、甘草、半夏曲、蘇子,以及三片薑和兩顆棗。這些就是【蘇子降氣湯】的配方成分。
9. 六君子湯
治氣虛發喘(方見中風)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因為氣虛而引起的喘息症狀,這個藥方在中風的章節中可以找到,名為「六君子湯」。在現代白話文中,即是:用於治療因氣力不足導致的呼吸困難,該處方可參閱中風一節,其名為「六君子湯」。
10. 三拗湯
治氣虛誤服補藥發喘
白話文:
[三拗湯]這方藥用於治療因氣虛而錯誤地服用補藥後導致的喘息症狀。在現代白話文中即是:使用「三拗湯」來治療因為體質氣虛,不小心誤用了補藥之後所引發的呼吸困難或喘息問題。
11. 小青龍湯
治水逆喘(方俱見咳嗽)
白話文:
小青龍湯用於治療有水腫及喘息的症狀,該藥方在咳嗽相關的章節中都可以找到。
12. 小半夏湯
治胃虛喘
人參、五味、麥冬、杏仁、陳皮、生薑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因為胃氣虛弱導致的喘息問題。使用的藥材有:人參、五味子、麥門冬、杏仁、陳皮、生薑。這就是所謂的小半夏湯。
但請注意,實際使用時應由專業中醫師根據具體病情開方。
13. 生脈散
治久病氣虛喘:
生薑三片,切薄,加水一碗,煎至七分,去滓,入白蜜一匙,溫服。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長期疾病導致的氣虛喘息的處方:
取生薑三片,切成薄片,加入一碗水,煎煮到只剩下約七分水量時,將薑渣濾掉,再加入一匙的白蜜,趁溫熱的時候服用。
14. 青州白丸子
治哮
半夏(七兩) 南星(三兩) 白附子(二兩) 川烏(五錢去皮臍生用)
上末以絹袋盛之,井水擺渣盡為度,置瓷盆中,日曬夜露,春曬五日,夏三,秋七,冬十日,去水曬乾候至餅,研細以占米糊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止,薑湯下,不拘時服。如癱瘓風濕酒下。若小兒驚風及發哮,或用薄荷或荊芥湯下三五丸。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哮喘的藥方,名為「青州白丸子」。
藥方成分與份量如下:半夏七兩、南星三兩、白附子二兩、川烏五錢(去皮臍,生用)。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後,用絹袋裝起,然後在井水中反覆搓洗,直到將藥渣完全洗淨。然後將藥粉放置在瓷盆中,白天曝曬,夜晚則讓其吸收露水。春天需曬五天,夏天三天,秋天七天,冬天則需曬十天。待時間到後,將藥粉曬乾,直至能結成餅狀,再研磨成細粉。最後,以糯米糊為基底,揉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子。
每次服用十到十五粒,用薑湯送服,不限定何時服用。若是因癱瘓風濕而服用,則可用酒來送服。若為小兒驚風或是哮喘發作,可使用薄荷或荊芥湯來送服三到五粒。
15. 導痰湯
治痰阻短氣
白話文:
[導痰湯]這方藥用於治療因痰液阻塞導致的呼吸短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