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症會要》~ 卷一 (16)
卷一 (16)
1. 大承氣湯
土鬱者痞滿燥實,脈來有力而實,宜用此方(方見《瘟疫》)。
白話文:
當脾胃功能失調,運化水濕的能力下降,會產生腹部脹滿、乾燥、結實等症狀,且脈搏強勁有力,這時適合使用這個處方(此處方可在《瘟疫》一書中找到)。此處方即為「大承氣湯」。
2. 備急丸
治土鬱
白話文:
[備急丸]的現代白話文翻譯為:這是一種用來治療脾氣鬱結(脾胃功能不佳)的藥丸。在這裡,"土鬱"指的是中醫學中的脾氣鬱結,即脾胃運化功能受阻的情況。
3. 麻黃葛根湯
金鬱者:喘滿,脈浮。
麻黃、葛根(一錢)、赤芍、淡豉(半勺)。
白話文:
[麻黃葛根湯]是用於治療金鬱的情況,所謂金鬱指的是患者會出現喘息困難且胸悶,同時伴有浮脈的症狀。
這個處方包含以下成分:
- 麻黃
- 葛根,用量為一錢
- 赤芍
- 淡豆豉,用量為半勺。
4. 小柴胡湯
(方見瘟疫)
白話文:
然而,"方見瘟疫"四個字比較像是指引閱讀者去瘟疫相關的章節尋找小柴胡湯的具體配方和用法,並非完整的描述或解釋。所以,上述的翻譯可能還會根據具體的上下文有所調整。
5. 四苓散
(方見濕症)
白話文:
然而,具體的藥方成分和使用方法在原句中並未提及,通常需參考完整的醫書或藥典。四苓散主要由茯苓、豬苓、澤瀉、白朮四種草藥組成,有健脾利濕的功效。
6. 滋腎丸
治水鬱(方見火症)
白話文:
「滋腎丸用於治療因水液代謝失調所導致的病症(此處的處方可參考火症篇)。」
7. 二陳湯
治氣鬱
白話文:
這是在講述「二陳湯」的用途,其在現代白話文中可解釋為:「用來治療因氣滯而引起的鬱悶。」
8. 大補陰丸
水鬱者腰腹痛足下熱,黃柏一味炒褐色丸服。
白話文:
如果因為水液代謝不順導致腰部、腹部疼痛,並且腳底有發熱感,可以使用炒至褐色的黃柏這一味藥材製成藥丸來服用,這是大補陰丸的一種用法。
9. 升陽除濕湯
治濕痰火食四郁 升麻、柴胡、防風、神麯、豬苓、澤瀉(五分)、蒼朮(一錢)、陳皮、炙甘草、麥芽(三分)食後溫服
四物湯加桃仁、紅花治血鬱(方見中風)
白話文:
【升陽除濕湯】
用於治療因濕氣、痰多、火氣及飲食過量所導致的四種鬱結。藥方成分包括升麻、柴胡、防風、神麴、豬苓、澤瀉(使用量為五分)、蒼朮(使用量為一錢)、陳皮、炙甘草、麥芽(使用量為三分)。此湯應在飯後溫熱服用。
【四物湯加桃仁、紅花治血鬱】
在四物湯的基礎上加入桃仁和紅花來治療血液鬱滯(該方劑詳細內容可參考中風章節)。
10. 痰症
痰者津液所結,火煉成痰。蓋無火之人,津液四布,滴入心泡,變赤則成血矣。惟有大熱熏蒸,則津液煉成痰。輕者治之,火漸降,痰漸消,血漸生,尤可安矣。重者不生血而生痰,勞病是也。然痰症不同,有燥痰,有濕痰。濕者燥之,南星、半夏、蒼朮、枳實之類。燥者潤之,栝蔞、杏仁、貝母、花粉、海粉之類。
大法:痰在上焦宜湧吐,中焦宜解化,下焦宜攻利。當分虛實為急。虛者可補,如六君子通治氣虛生痰,四物湯加貝母通治陰虛生痰。實痰可攻,如瓜蒂散吐風痰,益元散治酒熱痰,保和丸攻食積痰,神術丸救痰飲,滾痰丸化痰丸,下諸痰從齒門泄去。惟實人宜用,虛者誤服立殞。
外有婦人鬱怒,心火亢甚,津液生痰不生血,致肌爍不月。要略謂昔肥今瘦者痰也,亦宜四物湯加開鬱清心順氣之劑,稍兼化痰。總之治痰者,必以健脾為主,順氣為先。蓋健脾則痰運,氣順則痰行。健脾補中,用參苓白朮散、八味丸,是治其本也。然須看痰火孰急,火盛先治火,痰盛先治痰。
但不可虧損其真氣,致難收功。丹溪云:痰在脅下,非白芥子不能達;痰在四肢,非竹瀝不能行。脈浮當吐,二陳湯管一身之痰。咸致論也。又曰:治痰用利藥過多,致脾氣虛,則痰易生反多。又曰:虛弱人中焦有痰,胃氣亦賴以養,不可盡攻,盡攻則愈虛而愈劇。又不可不知其他症變多端。
王隱君論議備悉,學者最宜潛玩。枳實瀉痰,有沖牆倒壁之功。黃芩治痰,假其下火也。天花粉大能降上膈熱痰,海粉能降熱痰,能燥濕痰,能消頑痰。師云:痰火日久,脈氣漸虛,醫家用參耆以助元氣,脈愈虛澀,甚至加促,倦弱益甚。此其故何哉?細思其故,脈屬於血氣以鼓之。
古𮕟字以血字在旁,意可想見。今痰火日盛,血液漸衰,火助陽旺,陰氣將竭,用參耆則陽愈盛,陰愈虛,脈遂或澀或促或微或代。醫不察理堅,用補陽之劑,危亡立待。或有延捱數月,終難收功。
白話文:
痰是由體內的津液凝結而成,當體內有火氣時,津液就會轉化成痰。正常狀況下,沒有過度火氣的人,體內的津液會均勻分佈,滲入心臟後轉化為血液。但當體內有大熱存在時,津液就會被煉化成痰。對於輕度痰症,應逐漸降低體內的火氣,痰也會隨之消散,血液開始生成,這樣身體就能恢復健康。但對於重度痰症,體內不生成血液,反而產生大量痰液,這就是所謂的勞病。然而,痰症並非一體適用,有乾燥型和濕潤型兩種。對於濕潤型痰症,我們可以使用像是南星、半夏、蒼朮、枳實等藥材來進行治療。而對於乾燥型痰症,則應使用像是栝蔞、杏仁、貝母、花粉、海粉等藥材來滋潤。
大體而言,上焦的痰症應進行催吐,中焦的痰症應進行化解,下焦的痰症則需進行排泄。在治療過程中,必須分辨虛實之別,虛症可以使用補藥,例如六君子湯可用於治療因氣虛而產生的痰,四物湯加貝母則可治療因陰虛而產生的痰。而實症的痰症,則需使用攻伐之藥,例如瓜蒂散可治療風痰,益元散可用於治療由酒精熱度引起的痰,保和丸可用於治療食積引發的痰,神術丸則可用於治療飲食引發的痰,滾痰丸則可用於化解各種痰,使痰從口齒間排出。但這些藥物只適合體質強壯的人使用,體質虛弱者若誤服,可能立即導致死亡。
對於女性因為鬱悶憤怒,導致心火旺盛,津液轉化為痰而非血液,進而導致身體肌肉消瘦,月經失調。《要略》指出,過去肥胖現在卻變得瘦削,這就是痰症的表現,應使用四物湯加上開鬱、清心、順氣的藥物,同時兼顧化痰。總的來說,治療痰症,必須以健脾為主要目標,順氣為首要任務。因為健脾能使痰得以運行,氣順則痰也能隨之流動。健脾補中的藥方,如參苓白朮散、八味丸,這是針對根本的治療方式。然而,必須判斷痰與火哪個更嚴重,火氣太盛就先治火,痰太多就先治痰。
但千萬不可損耗了體內的真氣,否則將難以達到療效。丹溪曾說:脅下的痰,非白芥子無法達到;四肢的痰,非竹瀝無法流動。脈象浮動時應進行催吐,二陳湯可管全身的痰。這些都是極為重要的理論。他又說:如果使用利尿藥物過量,導致脾氣虛弱,那麼痰反而更容易產生且更多。他還提到:體虛的人,中焦有痰,胃氣也需要藉由痰來養護,不可以完全排除,若完全排除,則會更加虛弱,病情也會更加嚴重。此外,還必須注意到痰症的變化多端。
王隱君的論述詳細而全面,學者應該深入研究。枳實能排痰,具有破牆倒壁的效果。黃芩能治療痰,因為它能降火。天花粉能有效降解上膈的熱痰,海粉能降解熱痰,能幹燥濕痰,能消除頑固的痰。老師曾說:痰火長期存在,脈氣漸漸虛弱,醫生常用參耆來補助元氣,結果脈象反而變得更虛澀,甚至加速,疲倦感更甚。這是為什麼呢?仔細思考其中的原因,脈象是依賴血液和氣息來驅動的。
古代的脈字,旁邊有血字,由此可見一斑。如今痰火日益嚴重,血液逐漸衰弱,火氣助長了陽氣,陰氣即將耗盡,使用參耆,則陽氣更盛,陰氣更虛,脈象於是變得澀、促、微或代。醫生若不明瞭其中的道理,繼續使用補陽的藥物,患者的生命就會岌岌可危。或者有人拖延數月,最終仍難以痊癒。
11. 諸症挾痰歌
水穀消磨,氣血成滋榮,脈絡壯元精。七情四氣時沖逆,脾胃旋傷惰運行,胃口從茲留宿飲,致令精液作痰凝,因而隨道皆壅塞,卻是痰涎滯在經,或癢或麻或痛痹,或留肌膜結瘤癭,皮間腫痛燔如火,心下寒疼冷似冰,流入脅稍成癖積,行成髀䯒作痠疼,或如棉絮如梅核,或若桃膠蜆肉形,吐不出而咽不下,分明鬱積在胸間,或為喘滿心嘈雜,嘔吐痰涎碧甸清,攻上頭時眩暈倒,眼瞤目禁耳中鳴,嗌喉閉塞牙關緊,噯氣吞聲嘔逆頻,夜臥不安奇怪夢遊,風腫痛並無名,怔忡健忘時驚怖,癲走癡呆不識人,久瀉腸枯形積垢,中風癱瘓失聲音,女人白帶男兒濁,經血愆期赤白淋,荏苒做成癆瘵病,風癇瘛瘲手攣筋,遍身習習如芒剌,一線寒穿背脊心,如斯怪異延纏病,都是痰涎裡面生。
蓋痰為患在心經則昏冒不知人在,肝經則脅脹眩暈在,脾經則成泄瀉在,肺經則喘不休在,腎經則骨軟腰憊骨軟腰憊。
白話文:
食物消化吸收,轉化為身體所需的養分,滋養我們的氣血,強化我們的脈絡和元氣。然而,當情緒波動或外界環境變化衝擊到我們,脾胃功能就會受損,運作變緩,食物殘渣在胃中停留時間過長,導致身體的精華液質轉變為痰,造成各部位的堵塞。痰積在經絡中,可能引起瘙癢、麻木、疼痛或風濕等症狀,也可能在肌肉組織中形成瘤或結節,甚至皮膚會出現紅腫熱痛的現象,心窩處可能會感到寒冷刺痛,像被冰塊包裹。痰進入側腹,會形成硬塊,使人感覺痠痛,或者有如棉絮、梅核、桃膠、蛤蜊肉般的異物感,卡在喉嚨,既無法吐出又難以吞下,明確地感受到胸部的阻塞。可能引發呼吸困難、心悸、混亂,或吐出清澈的痰,頭痛眩暈,眼睛跳動、視線模糊、耳朵嗡嗡作響,咽喉閉塞,牙關緊咬,不停打嗝、嘔吐。夜晚睡覺時,會做些奇怪的夢,甚至遊走於夢境與現實之間。可能無緣無故出現腫脹疼痛,出現恐慌、記憶力減退、精神恍惚,甚至癲狂、失智,失去辨認人的能力。長期腹瀉,身體枯槁,中風後半身不遂,說話困難,女性白帶增多,男性有濁尿,月經週期紊亂,出現赤白帶下,日漸發展成消耗性疾病,如癲癇、抽搐、手腳抽筋,全身有如被細針刺扎的感覺,甚至有一股冷氣直穿脊椎。這些奇奇怪怪、纏綿不愈的疾病,都是由痰引起的。
痰在不同臟腑中,會產生不同的症狀:在心臟相關部位,會讓人頭腦昏沉,失去意識;在肝臟相關部位,會引起側腹脹痛、頭暈目眩;在脾臟相關部位,會導致腹瀉;在肺部相關部位,會持續喘息;在腎臟相關部位,會使骨骼軟弱,腰部乏力。